APP下载

心理护理对发热患者心理应激和满意度的影响观察

2021-01-06刘秀琴钟建红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49期
关键词:医护人员满意度心理

刘秀琴,钟建红

(广东省英德市浛洸镇中心卫生院内科,广东 清远 513036)

发热是指产热增多或散热减少导致人的体温超过正常高限的现象,是体内抵抗感染的机制之一,若患者病情及时得到有效的控制会对其神经、内分泌、循环等系统产生不良影响,并通过心理上的恐惧及生理上的不适,对患者的正常心理活动产生影响[1]。随着心理科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发现在护理全过程中,心理能够帮助解除各种不良情绪,使患者获得最适宜的身心状态,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在护理康复过程中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此次研究我院主要对发热患者的心理活动反应及护理工作展开探究,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我院收治的180例发热患者纳入此次实验观察,纳入时间:2018年05月~2019年12月。纳入标准:①患者意识清醒,均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参加此次研究。②能够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诊疗操作。排除标准:①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②恶性肿瘤患者。③伴有认知功能障碍或交流障碍的患者。通过电脑随机抽样将患者均为2组,对照组患者90例,男56例,女34例,年龄16~77岁,平均年龄(47.53±7.42)岁,文化水平:初中及以下患者22例,高中或大专47例,本科及以上患者21例;观察组患者90例,男57例,女33例,年龄18~80岁,平均年龄(48.23±7.65)岁,文化水平:初中及以下患者24例,高中或大专43例,本科及以上患者23例,两组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无明显差异(P>0.05)。

1.2 护理措施

对照组患者按照发热常规护理流程,对患者进行环境护理、症状护理、饮食护理、预防指导等干预[2]。观察组患者在前者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①热情接待住院患者:向患者接受科室环境、医院规章制度,帮助患者熟悉病房环境,保持病房的安静、整洁,减少噪音等外部刺激因素,发放健康宣传手册,向患者普及预防、治疗、消毒隔离等小知识[3],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减轻患者对陌生环境的不适感。②找出患者的心理问题:与患者进行交流,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对患者的心理问题表示理解,取得患者的信任,找出患者的心理问题,主要包括恐惧心理、求医心理、审视心理及悲观心理。由于患者发病比较突然,一旦发病极易产生恐惧、焦虑、烦躁不安等心理;生理上的不适,加之用药后高热不退,求医过程中患者极易表现出急躁、失望、焦虑等情绪,甚至无理要求医护人员,产生医护矛盾;由于患者对自身疾病认知的不足,患者缺乏安全感,常会引起患者的焦躁和不安,向医护人员提出各种问题,会审视医护人员对疾病的态度,关注治疗方法;若长时间发热不退且找不到明确的病因,患者往往会胡思乱想,产生悲观心理,怀疑自己是否得了疑难杂症,以及产生抑郁、焦虑等情绪,主要表现有易怒、沉默、不愿配合诊疗等。③对患者心理问题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对其实施心理干预,医护人员要加强对患者的健康宣教,向患者解释发热的原因,告知患者治疗方法及流程,告知患者不要急躁,通过列举临床治疗成功病例,来减轻患者的恐惧感;耐心向患者及家属普及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治疗过程[4],告知患者发热治疗预后良好,加强患者的心理负担及求医心理;耐心回答患者疑问,给予患者精神安慰,减少患者的烦恼,加强对病房的巡视,及时掌握患者病情发展情况,给予患者更多的安全感,取得患者的信任,缓解患者的审视心理;多与患者进行接触,做好解释工作,向患者说明预后情况,增强患者治愈疾病的信心,消除患者的顾虑及悲观心理。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心理状况改善情况、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使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情绪进行评估,量表主要包括20个题,共分为4级(1~4分),很少有为1分,偶尔有为2分,大部分时间有为3分,绝大多数时间有为4分,分值越高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越严重。

1.4 数据处理

整理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实验结果,对数据进行汇总,录入软件包IBM SPSS Statistics 21.0,使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定量资料(t检验),定数资料资料使用百分比表计算(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示为P<0.05。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心理状况比较

经过不同的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心理状况指标(SAS和SDS)评分较之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心理状况指标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心理状况比较(±s;n=90)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心理状况比较(±s;n=90)

项目 组别 干预前 干预后 t P SAS(分) 对照组 64.39±10.2148.42±9.5310.848 0.001观察组 65.04±10.7433.80±8.4221.717 0.001 t 0.416 10.907 P 0.678 0.001 SDS(分) 对照组 60.76±11.2845.45±8.3710.340 0.001观察组 61.12±10.8431.74±6.5621.998 0.001 t 0.218 12.231 P 0.827 0.001

2.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睡眠质量、精神健康、躯体健康及社会功能评分进行统计学比较,观察组患者明显更高(P<0.05),数据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s;分)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s;分)

组别 例数 睡眠质量 精神健康 躯体健康 社会功能对照组 90 4.43±0.6216.73±1.8517.78±2.374.16±1.08观察组 90 5.38±0.8322.18±2.5826.63±3.436.57±1.67 t 8.699 16.286 20.138 11.496 P 0.001 0.001 0.001 0.001

2.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满意度为85.56%(77/90),观察组患者心理护理满意度为95.56%(86/9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266,P=0.022)。

3 讨 论

发热类病症大都起病较急,患者会反映出明显的全身症状,如寒战、头痛、关节酸痛、恶心呕吐、全身乏力等一系列生理变化,同时患者还会产生疑惑、恐惧、焦虑、紧张不安等严重的心理应激反应,面对这样的患者,在积极进行治疗的同时还需要对患者实施科学合理的心理护理[5]。找出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并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干预,让患者以健康的心态面对自身疾病,减轻患者心理应激反应,调整患者的不良情绪,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6]。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心理应激反应,消除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满意度,对发热患者的康复具有非常积极的主要,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医护人员满意度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心理小测试
法国用免费拳击课感谢医护人员
《海峡姐妹》志愿者为医护人员送温暖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等疫情过去,你要记得这四件事
心理感受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