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细化护理干预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2021-01-06梁倩云冯丽容麦惠贤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49期
关键词:维持性负性精细化

梁倩云,冯丽容,麦惠贤

(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顺德中医院),广东 佛山 528300)

慢性肾衰竭患者主要治疗方法为维持性血液透析,可将患者病情缓解,以此延长生命时间,然而患者长时间治疗会影响其心理以及生理状态,此外由于血液透析治疗会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增加了患者的痛苦感,将其治疗依从性降低,影响临床效果[1]。此次研究分析精细化护理干预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负性情绪的效果,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4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病例入选时间为2019年2月~2020年2月,40例患者分组方法为随机数字表,即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9例,年龄跨度30-75岁,平均年龄(51.2±3.3)岁,均治疗时间为(34.5±6.6)个月;观察组中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8例,年龄跨度31-75岁,平均年龄(52.5±3.0)岁,均治疗时间为(34.1±6.4)个月,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数据经统计比较,组间数据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护理模式选择基础护理,护理人员监测患者的病情,并进行用药指导。观察组患者护理模式选择精细化护理,其护理内容包含:

心理认知干预:需要为患者安排责任护士评估其实际病情和疾病认知情况,依据结果和患者文化水平对其实施补充教育,其中包含疾病知识以及透析知识,告知患者坚持治疗对于病情的有利影响,并讲解成功病例,对其治疗信心坚定,邀请患者及其家属参观透析室,将工作人员和医生介绍给患者及其家属,透析过程中和患者进行交流,予以安慰。

并发症护理:①深静脉血栓。留置静脉导管动作力度不应过大,对其血压水平进行观察,以免产生血压波动,可予以患者生理盐水或者葡萄糖,如果患者患有高血脂或者高血压性肾病,对其进行透析前应实施预防性治疗,对血压水平进行控制。②静脉炎和皮肤感染。医务人员在进行穿刺前需要充分消毒穿刺位置,依据无菌操作原则实施,将静脉导管留置过程中的清洁方式和穿刺点护理方法讲解给患者,医务人员对穿刺位置皮肤进行检查,如果出现穿刺点感染需要予以相应的处理。③失眠。指导患者早睡早起,转变不良睡眠习惯,睡前不进食,同时不进行剧烈运动,如果患者产生失眠表现,指导患者对头部按摩改善表现,如果患者失眠现象较为严重可服用适量药物。

行为护理:将放松训练方法告知给患者,可仰卧在病床上,双眼轻闭,由上而下进行收缩,将全身肌肉放松,每次10~15分钟,每日2~3次。

饮食护理:患者需要增加蛋清、鱼肉、瘦肉、维生素以及蛋白质食物的摄入量,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在60~90 g之间,每日摄入食盐量在3g以下,如果为少尿和无尿患者每日食盐摄入量在2 g以下,减少豆制品、海菜、动物内脏以及全麦面包等食物的摄入量。

评估指标

选择SAS(焦虑量表)[2]和SDS(抑郁量表)[3]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情绪,分数和评估指标呈现负相关性。

1.3 统计学分析

文中涉及数据在计算时均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结果表现形式为计量资料,检验时选择t值,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护理前观察组和对照组SAS和SDS评分相似,组间数据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和SDS评分显著降低,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指标评分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AS和SDS评分( ±s)

表1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AS和SDS评分( ±s)

组别 n SAS SDS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 20 51.5±5.130.1±2.550.4±4.030.6±1.3对照组 20 51.8±5.341.3±2.650.9±4.341.5±1.5 t 0.182 13.886 0.380 24.558 P 0.856 0.000 0.705 0.000

3 讨 论

人体中具有排除机体废物毒物、产生尿酸、改善水电解质平衡以及机体内环境稳定作用的主要器官为肾脏,如果出现慢性衰竭会对其生理功能产生影响,此外由于长时间治疗会限制患者的生活和行为,此外因为生理疼痛会影响患者的情绪,降低其治疗信心[4]。依据健康为完整心理生理状态理念,对患者实施治疗的主要目的不再单纯为改善症状,延长生命时间,还需要加以护理,恢复期生理以及心理。

此次研究抽取40例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结果表示观察组患者经过护理后其SAS和SDS评分显著降低,说明精细化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精细化护理属于人文护理模式,在进行临床治疗以及护理的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关心以及关注,对其个性予以重视,满足患者提出的合理需求,对其权利予以尊重,以此提供良好的服务,确保患者的利益[5]。此次研究评估患者的实际认知水平,通过不充实教育方式,将患者对疾病认知以及透析治疗的水平提升,转变其错误认知,有助于医务人员熟知患者的误区,并有效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责任护士对患者予以全程陪伴,进行相应的照顾,使得患者出现被关注的满足感,可缩短护患之间的距离,改善其负性情绪。透析过程中护患之间交流可将患者的心理舒适度改善。患者每日实施肌肉放松可将其生理舒适度提升,饮食干预可提升患者的营养情况,从而提高患者机体抵抗力,预防并发症的产生[6]。

综上所述,将精细化护理干预模式应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可将其负性情绪改善,坚定患者康复信心,有助于患者回归社会,具有临床可行性。

猜你喜欢

维持性负性精细化
探讨市政工程的精细化管理
八段锦运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改善有效性的meta分析
无痛分娩用于初产妇的临床效果观察及对负性情绪的影响
精细化管理的企业管理模式探讨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及研究进展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体液分布情况与营养状况的关系
人文关怀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安宁疗护对老年肿瘤临终患者主要照顾者负性情绪及心理应激的影响
共患难, 更同盟:共同经历相同负性情绪事件促进合作行为*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