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尘肺合并呼吸衰竭观察与护理方法

2021-01-06杨艳琴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49期
关键词:尘肺尘肺病呼吸机

杨艳琴

(广东省韶关市职业病防治院康复医学科,广东 韶关 512028)

尘肺的由来是由于患者长期在生产性粉尘的环境下从事各类职业劳动,长时间吸入生产性粉尘,且粉尘持续停留在肺部由此而导致的以肺部器官组织慢性纤维化所引发的疾病。而呼吸衰竭是指因多种因素而导致的肺部换气及通气功能受到严重损害,引发缺氧或二氧化碳停留,由此而引发的生理功能上的紊乱和代谢紊乱等一系列临床综合征[1]。患晚期尘肺病的病人,特别是同时并发肺气肿、支气管病变、以及肺部感染时,病人的呼吸功能会受到严重损伤,此时会非常容易出现呼吸衰竭的情况。若出现该类情况时没有及时得到护理和诊治,容易出现多器官衰竭的症状,会出现生命危险。现选择2019年2月~12月间我院收治的尘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8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取得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2月~12月间我院收治的尘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8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40~90岁,平均年龄52.69±5.69岁;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20例,年龄40~90岁,平均年龄60.25±4.22岁。在肺功能常规检查中发现,两组患者均患有不同程度的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临床症状诊断为尘肺病COPD急性发作期,为呼吸衰竭II型。在所有研究的病例中,经统计学分析得出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史并无显著的差异性。且研究对象在意识的情况下,积极配合治疗。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综合性护理模式,具体操作如下:

1.2.1 心理健康护理

由于尘肺病的治疗时间长、恢复慢,且病情容易反复,易导致患该病的病人出现悲观消极厌世的心理,对自身治疗康复缺少信心。因而,在治疗过程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及时与病人沟通,舒缓病人的情绪,给病人提供必要的支持。减缓病人的心理压力,提升病人对治疗的积极性,激发病人对生活的追求、对未来的渴望。

1.2.2 病情观察

定时检查病人的生命体征,对病人的体温、血压、脉搏、呼吸做好记录。针对已经昏迷的病人,要观察其是否还有意识,检查其肌张力、瞳孔和腿反射等情况。

1.2.3 饮食指导

饮食方面:II型呼吸衰竭,特别是人工通气的患者,体力、能量耗费大,身体处于应激反应,新陈代谢加快,应加大蛋白质的供给量。此类患者每日饮食蛋白质增加2000~5000,加强营养摄入,多吃高脂肪、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的食品。身体护理:患呼吸衰竭的病人往往伴随身体水肿、淤血等情况,应多留意皮表体温、颜色、湿度,适时护理、翻身,以减少得褥疮的几率。病房日常开窗,保持空气流通。注意口腔卫生,做好日常清洁护理。

1.2.4 确保呼吸道通畅

有效的改善通气、有效供氧以及缓解二氧化碳储留的一个非常重要环节就是确保呼吸道通畅,要经常对病人进行拍背和翻身,大概保持每2-3h一次,针对一些比较喜欢睡觉患者和精神状况不好的患者需要主动的叫醒患者提醒其做一些相关的简单运动,例如咳嗽运动。对患者进行有关指导如何有效咳嗽和排痰,可采用雾化处理对一些痰液相对比较粘稠且不容易排出的患者。对一些较为严重的患者可以采用纤维支气管镜或者鼻导管对分泌物进行吸出,及时的切开气管利于排痰。同时针对意识薄弱,昏迷的患者主动帮助对其口腔、咽喉的分泌物进行清理。每次吸引后对导管进行更换和消毒,保证患者的安全和健康[2]。

1.2.5 合理化的氧疗

一般地,尘肺呼吸衰竭常常采用是氧疗治疗方案,该治疗方案在纠正缺氧以及对患者进行及时的抢救起到很重要的帮助。在进行氧疗过程中对患者和家属讲明低流量持续吸氧的重要性,使其积极配合治疗,采用持续的低流量低浓度的给氧疗法,控制25%-30%用氧浓度,治疗过程告知患者和家属对流量不要随意调节,更不可自行停止吸氧。对湿化瓶加强湿化 (蒸馏水每天更换一次),鼻导管每天及时更换,鼻孔插入时记得交替插入。对患者的缺氧症状及时观察做好相关登记,分析其改善状况,特别是针对血气的分析,当PaCO2>50 mmHg,PaO2高于60 mmHg以上时,对氧疗方案及时调整,采用间歇吸氧替代持续吸氧,治疗一段时间后,测量PaCO2和PaO2保持平稳,便可停止氧疗。

1.2.6 用药护理

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和用药要求进行呼吸兴奋剂和抗生素的使用,禁止抗生素的滥用和过量使用。为了确保治疗效果,可采用静脉滴注的方法在要求时间内滴注治疗,及时跟踪用药后的效果和不良反应。在使用呼吸兴奋剂时应当对患者进行检测确保其呼吸道通畅,在进行静脉滴注时应保持适宜的滴注速度,切记不可过快,用药后随时跟踪患者的呼吸幅度、呼吸频率及患者的意识状况情况,如果出现恶心、烦躁、呕吐等不良反应应及时联系医护人员对其处理。在对患者使用利尿剂时应该观察患者的水肿情况和呼吸状况,对患者尿量中的低钾低氯性碱中毒表现进行记录和分析,并观察其他身体相关状况。

1.2.7 机械辅助呼吸的护理

无创人工呼吸机在本院得到推广应用,针对呼吸衰竭病患的治疗共计25人,操作人员应该提前熟悉呼吸机的参数和使用方法,注意观察患者使用后的效果,同时随时检测呼吸机各部件之间的气密性,针对不同病患适配不同型号、规格的面罩和鼻罩,调节好设备的参数,确保呼吸通畅,随时检测患者的情况,分析并检查抽取动脉血液的血气情况,观察工作中的呼吸机使用情况,对报警进行及时处理。每天更换且消毒呼吸机管道或者使用一次性管道,每次使用后应该及时消毒,防止造成感染[3]。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4,72h动脉血气、心率(HR)、呼吸频率(R)的变化及最后转归。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P H 值,心率等各项指标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通过不同方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比较情况( ±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比较情况( ±s)

组别 时间 PH值 PaCO2(mmHg) PaO2(mmHg) RR(次/min) HR(次/min)观察组治疗前 7.39±0.05 76.45±5.54 54.87±4.46 27±4 117±13治疗后24 h 7.46±0.06 63.14±7.49 75.51±9.63 22±5 96±16治疗后72 h 7.51±0.05 52.24±7.65 81.16±8.54 19±4 86±14对照组治疗前 7.31±0.07 75.48±5.72 54.89±4.45 26±6 116±14治疗后24 h 7.41±0.27 74.12±7.34 56.35±7.16 25±6 113±15治疗后72 h 7.43±0.53 68.96±8.89 6.12±8.18 24±3 108±13

3 讨 论

3.1 尘肺病病症

由于患者患有尘肺病所以其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有效呼吸面积严重小于正常人,通气/血流比明显失调。一般尘肺病患者的年龄都较长,且经常伴有慢性阻塞性肺通气功能障碍,尘肺病患者死亡的最常见的原因是晚期合并呼吸衰竭。无创双水平气道为正压通气,应该输入较高的吸气压在患者刚刚开始吸气的时候,有利于患者对气道阻力的克服,使得血氧饱和度的肺泡通气量增加[4]。保持一定的正压在呼气结束时,以防万一造成小气道的闭塞,妨碍呼气,有利于缓解呼吸肌做功,降低呼吸肌疲劳和气管插管率,使患者早日出院。

3.2 实验结果分析

通过对照组和观察组对比,对患者进行24,72h治疗后,观察PaO2、pH值、心率等身体指标参数,发现各项指标差异较大,且改善显著。对于患者初次使用戴面罩治疗时,常觉得窒息憋气不适应等情况,带有抵抗心里,这时候医护人员应当悉心指导,并对其进行30-60min的密切观察,对呼吸机的各项参数、是否存在漏气等问题,并及时指导患者调整呼吸保持平静。调整初始吸气压保持在6~8cmH2O范围,等患者慢慢适应接受这种治疗状态时将气压保持在10~20cm H2O范围,一般情况下均小于25cmH2O,观察并记录监测参数,调整呼出潮气量达到6~10 m1/kg范围,也就是患者的预设潮气量,此时的压力水平最为合适,起始的呼气压力保持在2~4 cm H2O,一般情况下低于7 cmH2O,如果压力太大患者会感到不适应[5]。医护人员应当及时和患者沟通,并对其普及有关病情的一些知识,有效的利用无创呼吸机,可以明显得降低治疗感染率和治疗费用,提高患者的治疗及护理依从性。

3.3 结论

临床治疗中,急慢性呼吸衰竭治疗过程中呼吸机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在呼吸衰竭早期治疗过程中可以采用简便、经济无创正压通气。在进行谈话沟通或者进食水时候患者可以采用可间断使用得鼻导管吸氧,其具有较好的适应性,患者佩戴时也较为舒适且更容易被其接受[6]。呼吸机在纠正二氧化碳储留作用及低氧血症效果显著,让一些病患在治疗过程中免于气管插管,改善患者的呼吸状况和病情。在使用呼吸机时,应当结合其护理的方法及其它的适应性和禁忌性。呼吸机对早期呼吸衰竭治疗和尘肺合并的治疗效果显著,使用方便、简洁。

猜你喜欢

尘肺尘肺病呼吸机
尘肺矿工的肺癌筛查情况及肺癌的发病和预后影响因素▲
国家尘肺病诊疗中心组建
应急管理部、国家卫生健康委批准依托应急总医院组建国家尘肺病诊疗中心
柯惠PB840呼吸机故障分析与维修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影像科尘肺合并肺结核患者高分辨率CT特征及其鉴别诊断价值研究
一例尘肺病患者的呼吸康复治疗体会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尘肺及尘肺合并结核患者中血清IL-6的检测意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