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研究
2021-01-06陆咏佳张兰香
陆咏佳,张兰香*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江苏 南通 226001)
脑卒中在临床上极其常见,大多患者同时伴随着偏瘫,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其偏瘫肢体进行运动时,大脑将运动意念传达给所支配的肌肉,进而完成运动。对此类患者实施康复治疗也就是对大脑至肌群的正常运动模式进行超能关键,运动想象疗法则主要是通过反复运动的想象,促使偏瘫肢体的运动功能得到提高[1]。本次研究就对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探究。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92例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纳入标准:(1)经临床确诊;(2)患者及家属均对本次研究知情,且自愿参与;排除标准:(1)合并精神疾病。将本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中男25例,女21例,年龄42~87(62.2±1.3)岁,病程3~15(9.0±0.5)d;观察组中男30例,女16例,年龄43~88(61.8±1.5)岁,病程4~14(8.3±1.0)d。本院伦理委员会已批准。两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给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待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对其实施神经肌肉促进术治疗,指导患者取抗痉挛体位,对患者行坐位和站位平衡训练、转移训练、步行训练、日常生活训练等。
给观察组实施运动想象疗法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运动想象疗法,指导患者端坐在训练桌边,在桌子上放置一面镜子,让患者能够清楚看到镜像为宜,康复治疗师指导患者全身放松,将健侧肘部缓缓屈伸,前臂向前向后旋转,将腕关节轻轻屈伸,活动手指,反复3~5次,指导患者经镜像对健体肢体运动情况进行观察,之后指导患者闭上眼睛,想想此时是患肢在进行肢体运动,持续5分钟,指导患者睁开眼睛,再次重复2次。由治疗师调整指导语,对患者配合镜像的情况进行监督,不定期的对患者的感觉进行询问,如想象的动作的真实性、清晰度等,促使患者更加投入的进入想象状态。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FMA评分和Barthel评分情况。采用(Financial Management Association,FMA)量表对上肢功能进行评价,满分66分,评分越高,提示上肢功能恢复的越好;采用Barthel量表对生活能力进行评价,总分100分,评分越好,提示生活能力越好。
1.4 数据处理
采用SPSS 20.0软件,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用(±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 结 果
以FMA评分、Barthel评分为评价指标,护理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FMA评分和Barthel评分比较(分)
3 讨 论
脑卒中是极其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脑卒中偏瘫患者在康复治疗的过程中,要想实现患肢随意运动,则要先以运动意念作为前提向肌肉群发出运动信号,从而实现肢体运动[2]。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治疗的关键也就是对这一运动模式进行了强化,运动的意念能够有效促使反射弧的形成,保证了运动的顺利进行。运动疗法是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护理方式,其主要是大脑将运动意念传达给上肢对应的肌肉群,即是通过脑部意识对某一个动作进行模拟,但是无明显的肢体动作。随着研究的在逐步深入,有研究人员发现,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而言,对其实施运动想象疗法护理,对改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3]。
运动想象疗法则主要是经过是视觉和听觉回路,接受到认识的循环,通过强化训练,指导患者将模拟想象运动贯穿在整个训练过程中,加强患者感觉回路向脑部回路之间信息的传输,调动了患者受损神经的突触功能,使其活化、再生[4]。在模拟想象的运动中,大脑将运动指令传出,向肌肉群发出运动信号,在重复刺激的作用下,非条件反射转化成条件转化,促进了患者神经功能、神经支配肌肉运动功能的改善,进而改善了患者受损的运动网格。本次研究结果也显示,以FMA评分、Barthel评分为评价指标,与对照组相比较,护理后,观察组均升高明显。提示,运动想象疗法应用于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护理中,对促进上肢功能的恢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综上所述,临床上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给其配合实施运动想象疗法护理干预,能够有效促进患者上肢功能的恢复,患者的生活能力得到了提升,建议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