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侨”为桥育少年
2021-01-06策划艾文娟王丽红
策划/艾文娟 王丽红
福建省福清市是全国知名侨乡之一,拥有浓浓的“侨文化”。
福清市城关小学以“侨”为桥,建构起“侨之融”“侨之榕”“侨之龙”“侨之荣”课程体系,旨在培育出具有侨乡气质、国际视野、心系家国的新时代好少年。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七嘴八舌
张昕妮(阿根廷籍)福清人走出国门、移居异域的历史十分悠久,自汉唐盛世时期,就有福清人出国了,因此后代华侨喜欢称自己为“唐人”,称其海外居住地为“唐人街”。可以说,这是我国人民出洋的最早年代,可惜没有相关文字记载。
吕昌旭福清人侨居异域最早有文字记载的时期是在13世纪末宋元之交。福清海口镇里美村的村民俞定则侨居海外后,思乡心切,托人带回《四景诗》以表思乡之情,成为福清市有文字可考的侨居海外第一人。
川上清美(日本籍)到了明清时期,福清出国人口剧增,出国的原因多种多样:有出国经商滞留定居海外的,有因倭寇侵扰而流落海外的,有因生计所迫而到海外谋生的……可以说,当时福清人出国充满了危险和艰难。
ZHI-JIE YU(英国籍)近现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随着老一辈华侨在国外发展基础的日益稳定,福清出国的人数也逐年增加,足迹遍布世界50 多个国家和地区。他们不畏艰难,凭借自己的勤劳智慧,在海外闯荡、创业,形成了敢于冒险、敢于拼搏的“福清哥精神”。
余张文壑福清华侨虽然常年旅居海外,但是他们从来不曾忘记自己的“根”所在、“源”所系,心中时时记挂着家乡的建设发展,从修桥铺路、建设工厂到发展教育事业,每一项都有华侨参与献力。
欧晨皓捐资兴学一直是福清华侨支持家乡建设的重头内容。福清华侨先后捐建了几百所中小学校,创立了华侨教育基金、王丹萍教育基金、元洪教育基金等数十个奖教奖学基金会,全市80%以上的学校受到了海外乡亲的热心资助。
李余晔(阿根廷籍)每一名出门在外的游子心中都有一枚小小的邮票——乡愁。守住古厝,守护家乡历史文脉,就是留住乡愁。
何奈依娜(阿根廷籍)“参天大树,必有其根;环山之水,必有其源”。根是故土,是难以割舍的情感。福清,这片充满着希望、洋溢着热情的土地,这片养我、育我的土地,不管身在何处,我都深深地热爱着她。
林煜翔在福清市松涛园内,矗立着一座记录华侨华人造福家乡的组雕,展示了以林文镜为代表的福清华侨艰辛拼搏的经历,记录了他们捐巨资为家乡修桥铺路、创办学校、兴建水库……他们的事迹值得我们所有人铭记。
念悠悠(阿根廷籍)我虽然出生在阿根廷,但我的根在福清,这里有我血脉相连的亲人。走到哪里我都不会忘记家训: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认认真真读书,勤勤恳恳治家。
林博睿我们家的家训 ——百善孝为先。长辈常告诉我,以后不论是选择留在这片故土还是出去闯荡,都要恪守家训,孝敬先贤,爱乡爱国。而他们,也正是这么做的。
林宇轩“侨文化”实践活动,让我们对福清“爱国爱乡、开拓进取”的侨乡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们要传承侨乡文化,努力学习,肩负起时代和社会赋予我们青少年的使命和责任。
教师建言
何裕奋老师福清的市树是“榕树”。榕树根深蒂固,枝繁叶茂,这与华人华侨祖地寻根,爱家、爱乡的美好情感是一脉相承的。学校围绕“知榕”“爱榕”“兴榕”的目标,设计“知榕爱乡”主题课程,让孩子认识侨乡传统文化、习俗、美食……
王丽红老师福清简称“融”,融即融会贯通。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福清侨乡文化已经与世界多元文化相融共通。我们教育学生从小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理念,关心世界,关爱人类,培育国际视野。
林小平老师“龙”是华夏文明的象征,传承“龙文化”就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校建构、实施以诸子百家、唐诗宋词、琴棋书画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小龙人ABCD”课程,孩子们受益匪浅。
校长寄语
夏金 校长
福清是著名的侨乡,我校响应“立德树人”的时代要求,继承“仁爱”教育思想之魂,发掘侨乡文化资源,开创以“榕”“龙”“融”“荣”为主线脉络的课程体系,以期实现“培育具有侨乡气质、国际视野的社会小公民”的教育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