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内涵发展创一流来华留学教育
2021-01-06许峰王诲刘小舟
文|许峰 王诲 刘小舟
2019年9月,中国地质调查局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联合成立“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学合作研究中心武汉学院”
作为教育部直属高校、“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国内首个成立“丝绸之路学院”高校,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紧紧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外交大局需求,积极顺应国家构建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的要求,充分依托学校在地质、矿产、能源、环境、海洋及空间科学等地球科学领域的综合优势,通过牢牢把握“四个坚持”、全力聚焦“四个打造”,着力推进来华留学教育工作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努力创建以“平台支撑、行业特色、范式创新、方向引导”为主要特点的一流来华留学教育模式,形成了自己在来华留学教育方面的特色。
坚持服务国家战略和学校发展打造一流来华留学教育平台
一是服务“一带一路”建设重点需求,率先在国内成立首个“丝绸之路学院”。“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域辽阔,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被称为21世纪矿产资源的摇篮。掌握“一带一路”资源分布格局,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共赢的前提。当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地质、资源、环境等产业处于开发利用和治理的初期阶段,亟需解决地质、资源、环境、生态等方面专门人才匮乏的问题。作为高等地质教育领域的排头兵,学校聚焦国际化人才培养,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实施,设立“丝绸之路学院”,充分发挥学校在地质、矿产、能源、环境、海洋及空间科学等学科的综合优势,培养出一批知华、友华、学有所成的国际化人才和一大批能够肩负“一带一路”建设、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国际化人才,为“一带一路”建设深层推进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截至2020年11月,学校来华留学生规模达1300多人,来自世界110个国家,其中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学生占82%以上。
二是服务“一带一路”区域合作需求,构建多个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国际地学人才培养平台。
学校深度融合行业特色,全面升级与中国地质调查局以及六大地质调查中心的战略合作关系,依托学校学科、人才、科研和国际化优势,构建新的国际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平台,打造具有广泛国际影响力的地学合作研究和人才培养培训基地。2019年9月,为服务“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学合作研究中心”发展急需,为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观察员国)开展地球科学国际合作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中国地质调查局依托学校成立了“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学合作研究中心武汉学院”并举行揭牌仪式;11月,为加快落实李克强总理提出的中国愿与东盟国家“共建地学合作中心”的重要讲话精神,支撑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学校与中国-东盟地学合作中心共建“中国-东盟地学合作中心东盟学院(武汉)”并举行揭牌仪式。两个国家级高端来华留学教育平台先后落户学校,有力地提升了学校国际化办学与国家战略的匹配度,提升了来华留学教育对“一带一路”区域合作的贡献度。
三是服务学校“双一流”建设需求,谋划争取国际化人才培养培训重大项目资源。2019年3月,学校获批成为“教育部中国政府奖学金预科教育试点院校”,承接中国政府奖学金本科来华留学生预科教育工作。同时,积极申报中国政府奖学金中非友谊奖学金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中欧学分生奖学金项目、商务部援外人力资源开发合作项目和科技部援外培训项目,并成为全国首批获得中国政府奖学金中非友谊奖学金项目招生资质的高校之一。这些都为学校开展高端人才培养培训提供了重要的经费和资源保障,促进学校不断提升国际化人才教育管理能力,为学校“双一流”建设提供了重要引擎和推动力。
坚持发挥学科特色优势打造“留学地大”卓越品牌
一是将学科特色深度融入来华留学发展思路。学校紧扣国家发展大局和重大战略,形成清晰的来华留学工作思路:充分依托学校在地球科学领域的学科和科研优势,着力培养一批对中国有感情、有才能的知华、友华、爱华的高层次来华留学人才,为“一带一路”建设的可持续合作提供高端人脉资源,建设以地球科学为核心的国际交流与科研合作平台,打造一批以地球科学学科和资源环境为重点的来华留学品牌专业和课程,不断促进中外学生人文交流和合作,树立良好的国际声誉,为加速做大做强中国教育贡献力量。
二是以学科优势分类定制来华留学人才培养方案。
依托学科优势,服务国家战略
金色、蓝色、绿色“一带一路”人才培养格局
学校依托自身学科优势,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紧密配合国家战略开展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和学术交流工作。针对沿线各国地质、资源、能源等支柱性产业技术应用人才尤其是行业精英的培养数量缺口较大的现状,制定了地质、土木、道路和桥梁等基础设施和工程技术高层次人才的金色“一带一路”培养方案;针对支撑沿线国家环境、生态等新兴产业发展所需的战略人才严重缺乏的现状,制定了石油工程、资源勘探、环境科学等领域高层次人才的蓝色“一带一路”培养方案;针对服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政策、培养发展中国家未来领袖的力度不足的现状,制定了经济管理、金融服务、资源环境领域高层次人才的绿色“一带一路”培养方案。在此基础上,学校进一步构建完善的“预科—本科—硕士—博士”来华留学教育可持续发展体系。
三是借行业资源科学探索国际化人才培养新模式。学校借助“丝绸之路地质资源国际研究中心”“约旦研究中心”等平台,主动走进地矿企事业单位,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定向委托培养和联合培养,倾力打造“全球地矿人才留学中国项目”。目前,学校与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调中心、西安地调中心、武汉地调中心、南京地调中心、中海油安全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国有色矿业集团等多家企事业单位签订《来华留学生教育培养合作协议》,协同培养国际人才,共建实习基地,取得了良好效果。
坚持创新教育治理范式打造立体式来华留学质量保障体系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日益增强,来华留学教育处于以“提质增效”为核心的战略转型关键期。质量是来华留学教育的生命线。《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提出:实施留学中国计划,建立并完善来华留学教育质量保障机制,全面提升来华留学质量。改变追求来华留学发展规模的“量变”,实现向提质增效的“质变”转型,必须落实到来华留学教育的全过程质量管理之中。
一是严把招生关,实施国际学生生源质量提升工程,狠抓质量源头。学校改革中国政府奖学金招生工作机制,明确优秀生源推荐的学科人才导向。自2019年起,每年面向全校教师公开发布《关于推荐优秀国际学生生源的公开信》,将学校中国政府奖学金项目招生指标,全面向学校“双一流”建设学科倾斜,全面向高层次人才、教授、博导、优秀科研团队和国际学术合作交流基础较好的导师倾斜,最大化发挥中国政府奖学金名额指标的短期效益和中长期效益。健全入学考试考核机制,严把招生入学门槛。建立以学院为主导的入学评价体制,通过资格评审、专业复核、学院会评、综合评审四个步骤选拔学生。建立起以学院导师为核心的招生模式,通过集中笔试、视频面试、远程面试等方式,不断提高招生标准,提高生源质量。改变被动接收留学生的局面,探索主动招生的新途径,统筹国内国外资源,布局全球招生网络。积极与各地矿企事业单位开展工作联络,与中国地质调查局六大地调中心就国际学生联合培养、海外项目拓展、优秀生源推荐、教育平台搭建、援外项目申报及合作等签署协议;与金彩集团就设立企业奖学金达成一致意见,实现民营企业首次在地大设立国际学生奖学金的重大突破;不断拓展与国外知名高校的合作交流广度和深度,通过组团出访、邮件联络、学者合作等多种形式,与意大利帕多瓦大学、希腊亚里士多德大学、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大学、老挝国立大学、越南河内矿业与地质大学等多所海外大学建立联系,并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
二是严把培养关,实施国际学生学术能力提升工程,强化“质量意识”。提升来华留学培养质量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切实将发展重点聚焦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内涵发展上来。学校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遵循人才教育规律,把促进留学生成才成长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激发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和实践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规范教务教学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发布《关于加强国际学生学风建设的通知》,明确将国际学生学风建设纳入评优评先体系。加强课堂教学管理与监督,建立常态化、制度化的课堂考勤巡查制度,加大培养过程督察力度,每学期实施学分清查和学业预警制度,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积极搭建学术交流平台,营造浓厚学术氛围,实施“国际学生学术能力提升工程”。2019年,成立“国际学生学术互助中心”,创办《丝路讲坛》和《丝路博士论坛》,累计举办近30期活动。通过学术互助,加强学术交流,让国际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提高国际学生学术素养和学术能力,促进国际学生培养质量持续提升,高水平学术论文不断涌现。2019年下半年至今,国际学生发表国际高水平学术论文T1级别8篇、T2级别46篇。
三是严把毕业关,建立健全学位质量保障体系,提升“出口质量”。毕业与学位审核是把控教育质量的最后一道关口,学校注重建立健全质量保障体系,坚持国际学生与中国学生一视同仁,强化培养单位、导师和国际学生的质量意识,建立学风监管和惩戒机制,严惩学术不端行为。在严格中期考核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作用,把握学位论文质量监控关键点。紧紧抓住学位论文开题、送审与评阅、预答辩与答辩、学位评定等关键环节,用好学位论文抽检等手段,加大对学位论文抽查评估相关政策和抽查结果处理的宣传力度,建立质量公示及质量约谈制度,强化指导教师在学位论文工作中的指导和监管职责。加强学位论文质量监控,确保学位授予质量。规范答辩环节管理,加强对学位授予质量的诊断,确保学位论文质量必须达标。积极探索国际学生培养淘汰分流机制,对不适合继续攻读学位的国际学生及早分流。不断完善自我诊断评估和学位点合格评估制度,开展国际学生满意度调查,建立毕业生质量跟踪机制,及时发布教育质量年度报告,自觉接受全社会质量监督,大力造就具有“科学精神、国际视野”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
坚持对标新时代新要求打造国际教育治理的“地大方案”
教育对外开放工作既要努力营造有利于我国发展的良好外部条件,又要发挥我国教育日益增长的影响力,积极贡献国际社会。推进来华留学教育工作,必须扎根中国、融通中外、立足时代、面向未来,以新的发展理念和教育思想指导教育现代化,参与全球教育的现代化进程。
后疫情时代,学校将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中共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行动指南,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继续以重大平台和品牌项目为抓手,拓展国际交流合作广度深度,服务产出“一流育人成效、一流学术成果、一流社会贡献”,在主动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局、主动适应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做好来华留学教育,为全球教育治理贡献“地大方案”。
一是服务大局,持续打造教育对外开放高地。
进一步从服务国家外交大局、深度参与“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入手,加强领导,做好顶层设计,做好“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学合作研究中心武汉学院”、“中国-东盟地学合作中心东盟学院(武汉)”和中国政府奖学金本科来华留学生预科教育工作;积极申报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援外培训项目、“中国-阿拉伯国家地学合作研究中心资源学院(武汉)”和“上海合作组织大学”项目院校。通过深度融合行业特色,整合各方资源,汇聚平台优势,拓展科学研究领域,扩大教育交流合作,引领地学方向国际化高水平人才培育,为将我国建成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全球教育高地贡献力量。
二是多措并举,着力培养更具全球竞争力的人才。
推进来华留学教育趋同管理,以质量建设为本,加强来华留学教学、全英文课程和教材项目建设,加强学风建设,促进留学生教育培养质量的提高,不断探索世界一流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升“留学地大”的品牌影响力;加强留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制机制,完善中国国情教育体系,创新人文交流活动形式,不断促进文化融合和文化理解,着力培养知华友华的领袖人才以及在地球科学及其相关领域的行业领军人才,为我国与其他国家推进教育政策互通、开展教育合作交流提供国际人脉资源和人才储备,为培育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参与者和推动者奠定基础。
三是深度参与,为全球教育治理贡献地大智慧。
做好后疫情时代线上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逐步向国际社会开放更多线上优质课程资源;不断推进教育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主动向国际社会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提供有益的经验做法和力所能及的帮助;加强境外培训力度,广泛开拓渠道,汇聚资源,为我国参与和引领全球开放合作作出更多贡献;做好区域国别研究工作,开展我国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开展对外交流相关理论研究;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各国教育机构的合作与交流,积极主动参与全球教育治理,为构建全球教育共同体贡献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