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据画像体育教育,孩子们收获了什么?

2021-01-05茧子

小康 2021年36期
关键词:昌平昌平区清华

茧子

体育运动能让学生更具有责任感?清华附小昌平学校近日公布的一份体育教育数据报告显示,答案是肯定的。

“无体育,不清华”,体育是清华附小的核心课程,但是体育教育的效果究竟如何,还要用数据说话。由清华附小与昌平区人民政府、昌平区教委合办的清华附小昌平学校成立于2014年,建校七年来,始终坚持“儿童站立运动场正中央”,在不断迁移和传承百年“马约翰精神”的过程中,形成了“一日皆体育,一生皆运动”的体育理念,不仅坚持每天“一节体育課、一个健身大课间、一个体育自主选修课”,营造浓厚的体育锻炼氛围,践行清华附小“1+X课程”,还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社会研究方法,进一步研究和印证体育教学的实际效果。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是体育教育的应有之义。清华附小昌平学校的体育教育数据报告显示,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中,该校优秀率连续5年持续提升,2020—2021学年及格率高达97.4%,优秀率达31.52%。其中,五年级的表现尤为亮眼,六项细分项中三项的优良率超过70%,肺活量优良率为75.6%,跳绳优良率为86.42%,一分钟仰卧起坐优良率为89.59%。同时,2015—2020五年间的昌平区小学生体育健康监测数据还显示,该校学生近视率与肥胖率逐年下降,2020年比2019年下降幅度达1.09%。

另外,除了增强体质之外,体育课程对学生增强责任感、改善社会品格以及规范观赛礼仪、提升规则意识、培养良好生活习惯等多个方面都有所增益。

根据清华附小昌平学校2020和2021届小学毕业生在初中的体育锻炼跟踪分析,该校“一日皆体育”的弥散式运功方式,到初中得以持续保持,其中生活习惯12%、运动习惯26%、学习习惯47%,能坚持到21天的学生达到95%以上。

现如今是大数据驱动的新时代,教育也在从“用经验说话”转向“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发现问题”。据清华附小昌平学校体育组组长王志鹏介绍,清华附小昌平学校利用学生个体数据、班级数据、年级数据,构成了一套完整的立体化评价体系,通过横向、纵向多维度的大数据对比分析,对全校学生进行整体把握,进而反思教学,改进教学计划,更好地推进体育教学工作。

据了解,目前,清华附小昌平学校还在谋划一件大事,为研究运动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该校联合首都体育学院的脑科学实验室,利用先进的近红外仪脑成像仪器,从物理层面研究大脑前额叶的变化,以期用物理数据分析体育运动对青少年脑认知功能的实际影响。王志鹏表示,“从目前的研究情况看,经常参与运动的学生与运动参与时间少的学生,脑认知有明显不同,参与时间多的学生在脑认知发展测试中表现更好,且不同体育运动项目促进认知思维发展也有一定差异。”

用体育运动影响孩子的一生,养成一生运动的好习惯,这是人们从实践中得来的主观印象。如果科学实验数据也表明,运动的确从小就能深刻影响孩子们的行为、认知以及学习能力,家长们是否更愿意让孩子们离开书桌、多参加运动了呢?“立人为本,成志于学。”秉持这样的初心使命,清华附小昌平学校的研究还在继续。

猜你喜欢

昌平昌平区清华
昌平区总工会 关心关爱显温情 爱心传递共战疫
清华十《四时》中一种特殊写法的“中”字
窗外的迷你世界
清华简第八册《心是谓中》补说
骑行上清华
昌平博物馆升级改造古代昌平文物展开展
Time difference based measurement of ultrasonic cavitations in wastewater treatment①
Investigation of cavitation bubble collapse near rigid boundary by lattice Boltzmann method*
北京市昌平区语言文字工作导览图
清华,北大,我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