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隧道双块式无砟轨道的控制技术和提高精度措施

2021-01-05张木

科技资讯 2021年31期
关键词:无砟轨道控制技术精度

摘  要:传统铁路普遍均为有砟轨道,而在当前的高速铁路中,通常会应用双块式无砟轨道的控制技术,在展开施工时相关的技术内容也更为具备繁杂性,因而,在施工的过程中,就会遇到较多的困难。基于此,该文以控制目标及理念分析为出发点,而后探讨了隧道双块式无砟轨道的技术难点,最后对于隧道双块式无砟轨道的控制技术,以及隧道双块式无砟轨道的提高精度措施进行了探讨与分析。

关键词:隧道  双块式  无砟轨道  控制技术  精度  措施

中图分类号:U2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1)11(a)-0000-00

Control Technology and Precision Improvement Measures of Tunnel Double Block Ballastless Track

ZHANG Mu

(Beijing Tiewuyuan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Beijing, 102600 China)

Abstract: Traditional railways are generally ballasted tracks. In the current high-speed railways, the control technology of double-block ballastless tracks is usually applied. The relevant technical content is more complicated when the construction is carried out. Therefore, the construction In the process, more difficulties will be encountered. Based on this, this article takes control objectives and conceptual analysis a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then discusses the technical difficulties of the tunnel double-block ballastless track, and finally the control technology of the tunnel double-block ballastless track, and the tunnel double-block ballastless track. Measures to improve accuracy are discussed and analyzed.

Key Words: Tunnel; Double block type; Ballastless track; Control technology; Accuracy; measures

無砟轨道具备耐久性较强、精度较高等特征,因此更应重视无砟轨道工程的建设,若是在此方面的重视程度较为不足,就易于导致消极问题的发生,也无法对高速行车时的相关要求加以满足。对此,相关单位应重视运用轨道双块式无砟轨道的控制技术,并且还需制定出良好的精度控制措施,以期保证此方面的质量与效果。

1 控制目标及理念

隧道双块式无砟轨道的控制技术和提高精度工作开展意义重大,其根本的控制目标在于完成铺设长钢轨之后的无砟轨道无需加以调整,这即为重要的控制目标,其控制的主要理念在于无砟轨道调试结束至应力发散之后的精度,由于其易于受诸多因素的制约,这包括处理方式、精度误差等多方面的影响,并且也会受到维护以及行车等方面的影响,而致使产生一定的问题。其误差项目包括仪器系统、钢轨高度以及扣件安装等。所以,无砟轨道施工务必要强调贯彻适宜的控制理念,以提高系统适应性,若能够对于此理念实施大力充分的贯彻,那么更利于保障最终的控制效果[1]。

2 隧道双块式无砟轨道的技术难点

在实际的施工之中,隧道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期间的技术难点通常较多,这主要体现在下述内容之中。其一,有砟以及无砟轨道二者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性,若想对整体的形态加以保证,那么应充分落实好控制体系,地基是否具备稳定性尤为关键,但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无砟轨道的建设使得其地基不但会产生变形以及沉降等消极的状况,在规律方面之上也难以实施切实的把控,因此这是隧道双块式无砟轨道的一项技术难点。其二,部分无砟轨道若是运用于传统的测量方式,则较难符合相应的标准,所以为在最大程度上确保线路的通畅性以及施工的效果,因此,需对新型的测量方式以及技术加以运用,但由于当前在此方面还存在着诸多的不足,进而对隧道双块式无砟隧道施工的开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其三,无砟轨道平顺性在控制的过程中,有着较高的困难程度,与普通铁路相比,无砟铁路的要求更高,在具体施工期间,强调一次完成,建设出稳固的工程,同时对于无砟轨道的平顺以及稳定程度等方面所具备的要求,较比其他工程也会更多[2]。其四,强调开展无砟道岔方面的施工,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务必要结合具体的标准以及规定等来展开施工,也需确保道岔间不存在缝隙问题,开展不同轨道施工,都应处在良好的协调状态之下。

3 隧道双块式无砟轨道的控制技术

3.1 粗调轨道

在粗调轨道的过程中,应先针对边桩的真实状况,运用三角道尺来科学确定钢轨的主要方向等,而后根据某段钢轨,对于下段钢轨实施科学性的调整,之后以中心线对轨道的实际方向加以把控。在实施轨排调整的过程中,应先应用三角道尺,对钢轨加以把控,还应保证此立柱底部位置的对准器,能够与核心位置之间处在对准的状态下。除此之外,还需对道尺滑块实施合理的架设,确保万能以及三角道尺二者之间能够较为接近,逐一在两股钢轨上加以妥当的架设,而对于余下的钢轨来说,也应实施合理的把控,切实了解轨道间所处的实际距离。

若是钢轨支撑架和基标二者之间较为接近,那么则应实施恰当的调整。对此,一方面应调整水平位置,之后调整中心线,结合具体情况,对支撑架立柱实施有效的旋转,并利用三角道尺开展施工,其水准泡若在中间,那么则表明同一侧的轨道高度和设计的要求符合建设標准[3]。在利用万能道尺进行施工的环节,若其水准泡在中间,那么也表明余下一侧的钢轨的高度也符合相应的要求,在此情况下,就能够调整好其所存在的螺栓。在实施调整的过程中,需充分贯彻好“先松再紧”这一重要原则,确保钢轨能够有效地移动,做到逐一调整钢轨。而对于轨卡螺栓、立柱的施工,由于与基标间距较远,因此也务必要实施调整,确保轨道的平直性,在运用莱卡全站仪实施轨道方向、高度以及水平度检查的过程中,能够发挥出此全站仪的作用,确保最后结果的正确性。在保障此方面无问题之后,就能够运用边桩对安装线加以弹出,之后合理拼装模板,结合设计图纸中的相关内容,对钢筋实施接地处理,也需对钢筋的实际电阻值实施认真的测量,确保其能够处在适宜的范围之内。

3.2 上层钢筋安装

在现场中应提前备好钢筋,在实施绑扎时,由于部分轨排已经进行过粗调,那么绝不能够加以扰动,而接地钢筋的施工需运用上层钢筋,其规格为16 mm,横向接地钢筋施工也需运用于16 mm的钢筋。对于横向以及纵向接地钢筋二者之间的连接,强调运用于L型焊接的方式,在实施轨道精调后,还需实施接地端子的有效焊接,而在焊接的过程中,则务必要确保其和模板二者之间能够处在紧紧贴近的状态下[4]。

3.3 混凝土浇筑

在实施混凝土浇筑之前,应先对调节螺栓实施妥当性的处理,这能够利用涂油的方式来加以处理,运用防护罩对软轨以及钢轨产生保护的作用[5]。在实施混凝土浇筑之前,还需对精调的结果加以充分检查,若是放置轨道的时间较为久,这里是指大于6个小时,抑或是受到温度因素的影响,那么务必要重新进行精调。在混凝土振捣的过程中,运用插入型的振捣方式,同时在振捣期间,还应防范振捣棒和支撑架接触,在插点布置的过程中,还要确保其具备均匀性,不可产生漏振的情况,在结束振捣后,还应对收面实施有效的修整。

4 隧道双块式无砟轨道的提高精度措施

在进行轨道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环节,应注意切实提升测量精度的精准性,强调运用全站仪之后,需对设站设置情况实施认真的记录,确保在精调测量等方面,测量的实际范畴以及设站位置二者之间处在一致的状态。因会多次移动仪器,所以则强调仪器不但要重视实施彻底的校核,在每次展开工作前,也应对轨道检测小车实施合理的校核,并且还需对全站仪的方向实施合理的校核,为切实保障测量数据获得的精准性,那么在运用轨道检测小车实施精调的过之中,则需针对于“定点定位”以及“从远到近”等相关的原则来加以开展,同时还需结合于测点距离等方面的偏差值,对于测量数据的正确以及有效与否来实施有效的判断[6]。对于某些隧道来说,若是日光暴晒对其产生了影响,那么为保障精度等级的提升。在曲线段施工过程中,应选择10~65 m范围内的数据,并细化施工步骤,强调技术工作者、测量以及轨道工程师等均能够一同对此进行判断。

5 结语

总而言之,以近些年的情况来看,隧道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已获得了显著的施工成效,能够为相关企业在实施无砟轨道施工的过程中,提供相关的根据,在我国铁路事业飞速发展的同时,隧道铁路无砟轨道施工的发展前景也会更为广阔,因此对于此种施工方式的推广及运用力度等方面也会显著增强,从而取得较多的成果。

参考文献

[1] 乔丽梅,曹世豪.隧道内双块式无砟轨道早期湿度场分析[J/OL].铁道标准设计:1-7[2021-10-29].https://doi.org/10.13238/j.issn.1004-2954.202106290002.

[2] 李建辉,胡秋霞.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板离缝翻浆病害整治研究[J].铁道运营技术,2021,27(4):27-29.

[3] 刘启宾,魏周春,蒋函珂,等.川藏铁路无砟轨道结构检算与配筋设计[J].铁道勘察,2021,47(4):112-116.

[4] 陈利,马斌,陈晓飞,等.隧道内道床板上拱损伤评级与维修效果评价[J].铁道建筑,2021,61(7):122-126.

[5] 苑志强.弹性支承块式无砟轨道纵向分块及限位措施研究[D].石家庄:石家庄铁道大学,2017.

[6] 冯浩.高原大风大温差地区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伤损及修复技术研究[D].兰州:兰州交通大学,2019.

作者简介:张木(1989—),男,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无砟轨道。

DOI:10.16661/j.cnki.1672-3791.2110-5042-4918

猜你喜欢

无砟轨道控制技术精度
蛋鸡育雏育成舍环境控制技术
TiN夹杂物形成机理研究与控制技术
数控车床加工精度的工艺处理及优化试析
近似边界精度信息熵的属性约简
高速列车车内噪声预测与控制技术研究
高速列车车内噪声预测与控制技术研究
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方法与预测精度
弹性支承块式无砟轨道在太兴铁路策马村隧道的应用
轨道电路在无砟轨道条件下传输特性的研究
谈Amberg GRP1000S系统在无砟轨道精调测量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