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色小镇离“百年老店”有多远?

2021-01-05王哲

中国报道 2021年12期
关键词:苏绣小镇特色

王哲

5年来,蓬勃兴起的许多特色小镇以梦幻开局,却迅速从繁华走向落寞。

特色小镇发展过快、过热,概念混淆、内涵不清、主导产业薄弱等乱象频生,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0部门此前印发的《全国特色小镇规范健康发展导则》,围绕特色小镇发展定位、空间布局、质量效益、管理方式和底线约束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指引并明确了特色小镇建设的“底线”。

然而,失败的特色小镇各有各的不幸,成功的特色小镇却有着相似的共性。《中国报道》记者近日走访了多处特色小镇,从它们的实践探索中可以发现,特色小镇中的“优等生”不约而同都走上了一条“企业引领产业,产业带动小镇小镇造福百姓”的发展之路。

站在当下的时间节点回望,特色小镇的故事要从浙江讲起。

2013年,杭州市与阿里云达成战略合作,在西湖南岸有着10年历史的转塘科技经济园的基础上建设基于云计算大数据产业的特色小镇,命名“云栖小镇”。

2014年10月,时任浙江省省长的李强在考察云栖小镇时,首次提出了特色小镇的概念:“不久的将来,一个个产业特色鲜明、人文气息浓厚、生态环境优美、多功能叠加融合、体制机制灵活的美丽小镇将深刻改变浙江的经济社会发展格局……”

“忽如一夜春风来”,从云栖小镇出发,浙江的特色小镇模式向全国迅速拓展。2016年7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以及住建部决定在全国范围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计划到2020年,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等特色小镇,引领带动全国小城镇建设,特色小镇建设正式提到了国家战略规划的层面。同年10月,住建部公布第一批127个特色小镇名单。随后,浙江、上海、北京等地方政策密集出台。

彼时的特色小镇,热闹非凡。2017年全国已经建成的、在建的和拟建的特色小镇总数超过1000个,不少坐拥资本与资源的玩家纷纷进场,却往往打着特色小镇的旗号,做着其他打算,有的巨额资金投入却埋下了重重隐患。

美妝小镇内即将完工的美妆博物馆。

游客在浙江省湖州市芳山村的民宿泳池内戏水。摄影/ 何伟卫

2016年根据《白鹿原》原著改编的影视剧上映,火爆一时,之后的两年时间里在陕西白鹿原方圆不到2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以“白鹿原”为主题的“特色小镇”就出现了6家,却没有一家有真正的文化内核,没有诞生一个特色产业,却统一建成了“小吃一条街”。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投资3.5亿元的蓝田县白鹿原民俗文化村,2016年开园当天就吸引游客12万人次,但仅仅过去4年,这座曾经的网红打卡地便面临着不得不拆除的尴尬局面;丽江雪山艺术小镇,因资金周转不良,被房地产商接盘;成都龙潭水乡投资20亿元,如今门店纷纷关停。

由于仓促上马、缺乏产业、业态单一、运营混乱、资金链断裂等种种原因,不少特色小镇既没有留住人气,也没有保住自身。业内人士曾很贴切地概括,特色小镇“难在产业上,苦在特色上,倒在房子上,差在文化上,死在市场上”。2017年底,国家发改委等部门提出建立规范纠偏机制,并明确指出“对已公布的两批403个全国特色小城镇、96个全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等,开展定期测评和优胜劣汰”。2018年底,403个全国特色小镇整体更名为全国特色小城镇,419个问题小镇被淘汰整改。

当然,特色小镇并不乏成功案例。

业界公认浙江目前汇聚了中国最出色的特色小镇集群,它们虽风格迥异,但都以产业为先,杭州主打以智慧、云制造为主的互联网特色,温州集聚台商、时尚制造,嘉兴主打桐乡乌镇与南湖基金,舟山推出渔业和禅意的概念,绍兴当家主推越城黄酒小镇……

近日,浙江省命名和创建特色小镇2020年度考核结果公布,吴兴美妆小镇位列优秀等级第二位,时尚类第一名。美妆小镇位于吴兴区与德清县交界处的埭溪镇,这里是典型的“七山二水一分田”,曾经是一个以开山采石为主要产业、依靠财政补贴维持运转的“灰头土脸”的贫弱乡镇。2014年,与云栖小镇、乌镇兴起几乎同时,“中国化妆品基地长三角生产中心”基地落户埭溪镇,由此催生了后来的美妆小镇。

几年来,美妆小镇迅速聚集了来自韩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英国、澳大利亚、保加利亚等世界各国的化妆品企业,由于产业的集聚发展,这个曾被当地人看作山旮旯的偏远乡镇在化妆品行业可以与上海东方美谷、广州白云美湾“三足鼎立”。有了产业基础就有底气,在未来的规划蓝图中,美妆小镇将依托全国最大的美妆博物馆、四季玫瑰庄园、未来的美妆主题酒店,打通从美妆原料种植、产品研发生产到消费旅游体验的全产业链平台。

与其他很多特色小镇不同的是,埭溪见不到大兴土木的房地产开发,也没有成片的仿古建筑街区,却大力进行新民居建设,统一规划成新的农村集聚社区,依山傍水的一幢幢联排别墅在前后花园的映衬下格外亮眼。“每家都能分到三层楼,从二三十岁到六七十岁的村民都在家门口的美妆企业以及周边的玫瑰庄园等地工作,收入不比城区低。”埭溪镇小羊山村党总支书记陆英英告诉记者。

美妆小镇解决了当地居民的职住平衡,也吸纳了大量外来青壮年就业,庞大青年就业人群大大拉动了当地第三产业发展,在埭溪老街上,从与杭州、宁波等大都市同步的网红餐饮店到当地的“松毛汤包”等老字号都门庭若市……美妆产业对埭溪全镇的税收贡献率超过了68%。2020年,埭溪镇全年财政收入超过7亿元,超过了某些中西部县城的财政收入。

与浙江相邻的江苏也是优秀特色小镇的集聚地,与浙江形成了遥相呼应之势。位于苏州西部生态旅游度假区的苏绣小镇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苏绣小镇打造了小镇客厅(中国刺绣艺术馆)、绣品街、绣创空间(双创平台)、锦湖生活广场、“新集”苏绣小镇文创旗舰店等苏绣文化载体,形成了集文、博、展、研于一体的苏绣文旅街区。

这里定期举办中国刺绣文化艺术节、打造苏绣电商直播孵化基地,开发自主IP特色文创产品,实现苏绣全产业链协同发展,“绣”出彰显太湖生态的宜居宜业宜游的特色小镇。近日发布的《中国特色小镇2021年发展指数报告》,苏绣小镇连续两年入选中国特色小镇50强。

位于中西部的特色小镇中也有优秀代表,在国内古镇旅游陷入同质化窠臼、竞争激烈残酷的背景下,西岭雪山脚下的大邑县安仁古镇,通过“文博、文创、文旅”融合将诗意生活与经济活力交融,使得人城境业和谐共生。这座原以农业为本的成都远郊县城,每年有将近2000万游客纷至沓来。

“文博+古镇”是安仁古镇找到的突破口。保存完好的27座公馆,与以“古堡+藏品”闻名遐迩的法国枫丹白露有异曲同工之妙,再加上2005年落地开館的拥有1000余万件藏品的中国最大民间博物馆聚落——建川博物馆。78个大大小小的博物馆让安仁古镇打造中国博物馆小镇有了根基,特别是2016年华侨城集团进驻后,不断聚合资源夯实古镇“馆藏中国”的底气,搭桥引入了国家宝藏和圣旨展等。

秉承对经济规律的尊重与遵循、对自然资源与传统文化的合理承袭与运用,特色产业发展扎实而又创新。每个优秀的特色小镇都能有各种理由让更多的人“留下来”,顺势延伸上下游产业链条,也带动区域发展逐步升级。

今年,《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明确提及,“促进特色小镇规范健康发展,要以各省份为单元全面建立特色小镇清单,全面施行‘一张清单管到底’,开展动态调整、优胜劣汰”。将名不副实的清理出局,对投机者警示纠偏,给“虚火”降温。

10月2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推进城镇化工作办公室综合组组长吴越涛明确指出,对虚假虚拟的“特色小镇”要坚决清理,各地区发展特色小镇从注重数量逐步转向注重质量,“少而精”。

“从1614年农民开始种植香料,到1730年诞生第一家香料生产工厂,到后来成为‘世界香水之都’——法国格拉斯小镇的成长用了三四百年的时光,建一个成功的特色小镇要以百年老店的目标去要求。”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陆铭对《中国报道》记者表示。

陆铭表示,成功的特色小镇都是“产城人文”四位一体,以特色产业为核心,纵向向研发和应用方向延伸;横向向服务产业延伸,与教育培训、医疗卫生、娱乐设施、住宿产业等结合,实现产业综合集群体模式发展。

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首席经济学家李铁指出,特色小镇是中国城镇化的“进行时”。特色小镇用钱砸不出来,跟风跟不出来,唯有根据当地的资源禀赋按照市场规律真正搭建起独到的产业,一砖一瓦去建设、一草一木去培养,才能孕育出名副其实的特色小镇。

猜你喜欢

苏绣小镇特色
苏绣咖啡:可以“喝”的苏绣,可以“赏”的咖啡
《初心盛放》 姚建萍苏绣作品
安安静静小镇
“CK小镇”的美好
特色种植促增收
苏绣,“秀”出奇迹
熊的小镇
小镇(外一篇)
中医的特色
从苏绣能否成为当代艺术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