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太湖水体污染现状分析
2021-01-05柳后起方正孟岩袁自娇
柳后起,方正,孟岩,袁自娇
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苏州高等研究院,江苏 苏州 215123;2. 安徽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近几十年来,由于城市化进程和经济迅速发展,大量污染物流入水体,而相应的环保力度和治理技术未能得到同步发展,从而引发一系列的水环境问题,严重破坏了健康的生态环境。
太湖是中国第三大淡水湖泊,属于典型的草型湖泊。太湖流域是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区域之一,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2007年太湖蓝藻大暴发,给太湖流域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水危机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太湖进行整治,如严格管控化工企业的污染排放、面源污染物控制、引江济太、重点区域的清淤等,取得一定成效(王凤,2007)。2009—2015期间,太湖水质有逐年改善趋势,但太湖生态自净能力仍比较有限,TP和TN的自净率分别只有48%和42%,未利用的氮、磷等污染物去向和可能引发的水污染问题仍需关注(翟淑华等,2014;于东升等,2017)。
太湖水环境问题仍比较突出,富营养化引起的环境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尤其是北部的梅梁湖、竺山湖和西部沿岸是太湖污染较严重的区域。目前有关太湖流域的研究,多集中于水体沉积物重金属或局部区域水体污染的研究(Bian et al.,2017;Rajeshkumar et al.,2018;朱伟等,2017)。本研究对环太湖沿岸水体进行了综合采样和分析评价,以全面了解环太湖水体的当前富营养化状态、水体污染现状和空间分布特征等概况。并基于重金属水质基准限值,对水体重金属的水生生物的潜在生态毒理危害进行了评估,从而为水质安全的评价和制定太湖污染防控对策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采集
图1 采样点位置示意图Fig. 1 Regions and Sampling Sites around Lake Taihu
参照相关文献(王颖雪等,2015;杨陈等,2016),对太湖湖区进行区域划分(图 1),主要分为东部沿岸(S1—S4)、东太湖(S5—S8)、南部沿岸(S9—S10)、西部沿岸(S12—S14)和北部沿岸(S16—S25)。本次对环太湖重点水域和重要出入湖河流进行了样品采集。北部太湖一直为太湖重点关注水域,因此在该区域的竺山湾、梅梁湾和贡湖湾进行了样点布置;另外在太湖重要出入湖河流(如大浦河、太滆运河、合溪河、苕溪河、梁溪河、胥江运河、浒光运河、太浦河等)附近进行了样品采集。于2018年11月,采用手持式GPS定位,采用水质采集器对太湖沿岸水体(离岸1.5 m,深度0—20 cm)进行采集,共获得水样25个,每个点采集水样2份,体积各2 L。水样用干净的聚四氟乙烯瓶盛装,带回实验室后及时分析。
1.2 样品分析
采样时现场测试了pH值、透明度(SD)等指标。采用国标法对样品总有机碳(TOC)、总磷(TP)、总氮(TN)、氨氮(NH4+-N)、COD进行分析。采用离子色谱仪(DIONEX,ICS-2000)对氟化物、氯化物、硝酸根和硫酸根进行定量分析。另取经0.45 μm膜过滤后的水样,加入优级纯硝酸,使样品酸度为2%,然后用ICP-MS(Thermo,XSERIES 2)对溶解态重金属元素进行分析。实验所用药品为分析纯或以上纯度,实验用水为超纯水(MILLPORE,Milli-Q,18.2 MΩ.cm),重金属分析涉及容器经10%硝酸(V/V)浸泡24 h,然后用超纯水润洗5次。样品重复测试,误差控制在±10%以内;设置样品空白和质量控制样品各3份,标线线性指数R2>0.999,重金属回收率为87%—108%。
1.3 富营养化评价
本研究选择综合营养指数对环太湖水体富营养化状态进行评价(王凤,2007;王明翠等,2002),计算公式为:
式中,TLI(∑)表示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i为第i种参数的营养状态指数;Wi为第i种参数的富营养状态指数的相关权重;m为参与富营养化评价参数的个数;第i种参数的归一化相关权重,计算公式为:
式中,ri为第i种参数与基准参数chla的相关系数。当 TLI(∑)<30时,表示水体贫营养;30≤TLI(∑)≤50,中营养;50<TLI(∑)≤60,轻度富营养;60<TLI(∑)≤70,中度富营养;TLI(∑)>70,重度富营养。本研究选择TP、TN、COD和透明度作为湖泊富营养化评定指标。
1.4 污染评价
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选择了COD、氨氮、TP、TN、Cu、Zn、Se、As、Hg、Cd、Cr6+、Pb、Fe、Mn、Co、Ni、氟化物(F−)、硫酸盐(SO42−)、氯化物(Cl−)、硝酸盐(NO3−)20项水质指标,对水体污染程度进行综合评价。本研究评价标准采用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Ⅲ类标准限值作为参考标准,其中,硫酸盐、氯化物、硝酸盐、铁、锰、钴、镍限值参考“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项目标准限值”(国家环保总局等,GB 3838—2002)。
1.4.1 单因子评价法
单因子污染指数可较简便地对单个水质因子进行污染评价,计算公式为:
式中,Pi为单因子污染指数;Ci为水质指标i的实测浓度;Si为相应的水质标准。Pi<1,水体未受污染;Pi=1,水体处于临界状态;Pi>1,水体已受到污染。
1.4.2 内梅罗综合指数评价
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综合考虑了各污染物的污染水平,并能突出个别污染物的最大污染贡献(Nemerow,1991),计算公式为:
式中,Pmax、Pave分别为Pi中最大值和所有Pi的算术平均值。
內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将水质污染状况划分为 6个等级:IP<0.5,清洁;0.5<IP<1.0,尚清洁;1.0<IP<2.0,轻度污染;2.0<IP<5.0,中度污染;5.0<IP<10.0,重度污染;IP>10.0,严重污染。
2 结果与分析
2.1 水体污染特征
由表1可知,环太湖水体pH值为 (7.60±0.22),水体呈中性偏弱碱性。透明度为 (29.24±12.67) cm。总有机碳质量浓度为 (24.82±2.48) mg·L−1,变异系数为0.10,有机物总量空间分布比较均匀。多数水质指标未超出相应标准限值,为Ⅲ类或更好类别地表水。重金属除Hg浓度为Ⅳ类地表水质外,其他重金属含量均较低,处于Ⅰ类地表水限值范围,Mn、Fe、Co和Ni浓度也均未超出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标准限值。氨氮含量为(0.32±0.12) mg·L−1,总体处于Ⅱ类地表水标准,占采样点的88%,氨氮变异系数为0.38,含量存在一定的空间差异。COD为Ⅲ地表水,TP和TN污染仍较严重,分别为Ⅴ类和劣Ⅴ类地表水。
表1 水质因子浓度与单因子污染指数Table 1 Concentrations and single pollution index of water quality factors
2.2 单因子污染指数分析
单因子污染指数结果(表1)。多数水质参数显示未污染,但TN、TP和总Hg已达到较严重的污染程度,TP单因子污染指数为 (2.25±1.39),范围为0.96—8.23;TN单因子污染指数为 (2.91±0.94),范围为 1.55—5.27;总 Hg单因子污染指数为(3.43±1.71),范围为1.59—6.99,这3个水质指标的单因子污染指数均超出1,显示严重污染。
2.3 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
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为 (2.78±1.20),范围为1.24—5.89,显示水质总体呈中度污染状态。由图2可知,研究区水质轻度污染占采样点36%,中度污染占60%,重度污染为4%。污染程度为:北部沿岸>东部沿岸>西部沿岸>南部沿岸>东太湖。北部的竺山湾、梅梁湾和贡湖湾均已达到中度污染。东部沿岸为太湖的主要出水区,可能携带湖体污染物流出湖区,导致污染程度偏重(郑一等,2001)。西部沿岸和南部沿岸水质处于临界中度污染。东太湖水质最好,为轻度污染,这应该与本区域分布有大量沉水植物、挺水植物以及近年采取的生态治理措施有关。位于北部沿岸竺山湾的 S17号采样点(P=4.99)和贡湖湾的S21号采样点(P=4.83)已接近重度污染,位于梅梁湾水域的 S20号采样点(P=5.89)已处于重度污染状态。
图2 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Fig. 2 Regional distribution of Nemero comprehensive pollution index
2.4 综合富营养指数
环太湖水体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平均数值为 69.3,显示中度富营养化,与 2001年研究结果(TLI=61.1)相比,富营养化程度有所加重(王明翠等,2002)。TP、TN、COD和透明度的单个营养指数(TLI)平均值依次为(57.1±7.2)、(71.9±5.0)、(72.0±9.0) 和 (76.7±8.2),变异系数分别为 0.13、0.07、0.13和0.11,显示各湖区单个指标富营养化分布较为均匀,各指标对综合富营养指数的贡献率分别为21.1%、25.3%、26.0%和27.7%。由图3可知,各区域水体已达到中度或重度富营养化,且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依次为西部沿岸 (TLI=71.2)>北部沿岸 (TLI=70.3)>南部沿岸 (TLI=69.4)>东太湖 (TLI=68.4)>东部沿岸 (TLI=66.0)。分析可知,西部沿岸的透明度较差(TLI=83.3),这导致综合富营养化程度偏重。北部沿岸的梅梁湾富营养化程度最高(TLI=74.9),竺山湾次之(TLI=72.6),贡湖湾相对最低(TLI=67.4)。因贡湖湾采样点较多,所以导致北部综合富营养化程度偏低。东太湖 TP、TN、COD和透明度的营养指数平均值依次为56.2、72.0、66.3和 69.8,与 2006年研究相比(TP-69.4、TN-74.3、COD-63.2和SD-65.4),TN、TP指数有所下降,COD和透明度富营养化程度有所加剧,综合富营养化指数也明显上升(TLI=64.1)(白秀玲等,2006)。
2.5 重金属分布特征
图3 各湖区综合营养指数Fig. 3 Comprehensive nutrition index in Lake Taihu
图4 溶解性重金属含量分布特征Fig. 4 Region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dissolved metals in surface water
由表1可知,环太湖水体重金属(Hg除外)含量均较低,但不同区域及重金属之间的含量存在较大差异,浓度顺序为:Fe>Ni>Se>Cu>Zn>As>Cr>Hg>Co>Pb>Cd。本文对重金属(Cu、Zn、Pb、Cr、Cd、As、Se、Hg、Ni)在各区域的分布进行了总结(图 4)。由图可知,重金属总量由高到低顺序为北部沿岸、西部沿岸、东部沿岸、南部沿岸、东太湖。北部太湖冶金、化工和纺织污染较严重,污染突出,导致北部沿岸重金属含量相对最高,尤其是北部的竺山湾,这与之前研究较为一致(燕姝雯等,2011)。东太湖重金属浓度最低。Cd、Pb、Hg、As、Zn和Se浓度变异系数均高于0.50,As和Pb分别为1.35和0.96,显示明显的空间分布差异。西部沿岸水体的Cr、Pb和Zn含量最高,北部的As、Hg、Se含量最高;Cr、Cu和Ni浓度分布较为均匀,变异系数分别为0.17、0.26和0.36。
参照重金属相关水质基准,结果显示北部的竺山湾、梅梁湾和贡湖湾部分区域水体(S17、S20、S21、S23、S24和S25采样点)的Hg含量已超出中国淡水水生生物Hg慢性基准数值(LTHC5:0.467 μg·L−1)(张瑞卿等,2012),这些区域的 Hg 已对水生生物具有一定的潜在危害。Cd、Pb和Zn含量较低,均未超出水生生物慢性或急性基准数值,处于安全范围(赵芊渊等,2015;吴丰昌等,2011;闫振广等,2009;孔祥臻等,2011;EPA,2009)。
2.6 主要污染因子区域分布特征与污染源分析
基于单因子污染指数,对各因子的污染负荷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各因子对水体污染的贡献存在明显差异,污染贡献较大的因子为总汞(29.58%)>TN (25.09%)>TP (19.38%)>COD (6.60%),它们的累积污染贡献率达80.65%。可见,总Hg、TN、TP和 COD是环太湖水体的主要污染驱动因子,因此,本文对TN、TP、总Hg和COD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概括(图5)。
由表 1可知,COD 质量浓度为 (15.29±6.50)mg·L−1,范围为 7.52—41.36 mg·L−1。总体来看,环太湖 COD浓度处于Ⅲ类地表水范围,以Ⅰ类和Ⅱ类水质为主,分别占总采样点的56%和32%。COD含量变异系数为0.43,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北部湖湾含量最高,西部沿岸次之,两区域都为Ⅲ类地表水,东部沿岸、东太湖和南部沿岸为Ⅰ类地表水。北部沿岸的梅梁湾 COD平均质量浓度为 26.32 mg·L−1,已达到Ⅳ地表水标准,S20号采样点COD质量浓度为41.36 mg·L−1,为劣Ⅴ类地表水。
TN 质量浓度为 (2.91±0.94) mg·L−1,范围为1.55—5.27 mg·L−1,总体属于劣Ⅴ类地表水,占采样点的92%,8%为Ⅴ类地表水。TN浓度变异系数为0.32,空间分布较均匀,显示明显的面源污染特征。TN浓度表现为北部沿岸>东部沿岸>西部沿岸>南部沿岸>东太湖。东部沿岸的吕浦港采样点(S1)、北部贡湖湾(S21)、竺山湾(S16和S17)的TN浓度均高于 4.0 mg·L−1,张晓晴等(2011)在 2005—2007期间的研究也发现类似分布特征,竺山湾水体TN明显高于其他湖区,虽然东太湖 TN浓度相对较低 (2.46±0.74) mg·L−1,但比 2006 年(1.61 mg·L−1)有明显增加(白秀玲等,2006)。有研究表明,2015年太湖西岸年平均入湖TN浓度为4.54 mg·L−1,严重超标,COD浓度也高于GB 3838—2002中Ⅲ类地表水限值,其余各指标在Ⅲ类地表水范围(于东升等,2017)。由此可见,近年来太湖水质趋于变好。
图5 主要污染因子区域分布特征Fig. 5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main pollution factors
TP 质量浓度为 (0.11±0.07) mg·L−1,范围为0.05—0.41 mg·L−1,总体处于Ⅴ类地表水范围。变异系数为0.62,空间差异明显,以Ⅳ和Ⅴ类地表水为主,都占总采样点的44%。东部沿岸为0.10 mg·L−1,已临界Ⅴ类地表水限值,太湖南部、西部、北部和东太湖都达Ⅴ类地表水,南部相对最严重。东太湖水体 TP 质量浓度为 (0.11±0.02) mg·L−1,与 2006 年研究结果(TP=0.103 mg·L−1)比较接近(白秀玲等,2006),表明东太湖区域近年TP浓度控制较好,这应该与本水域分布有大量水生植物有关。北部湖湾中,梅梁湾TP质量浓度最高(0.22 mg·L−1),属于劣Ⅴ类地表水,梅梁湾S20号采样点TP质量浓度达到了0.41 mg·L−1,该处磷污染最严重。有研究表明,梅梁湾、竺山湾是太湖污水的主要入湖区,入湖的磷占输入量的75%(郑一等,2001)。竺山湾和贡湖湾TP浓度处于Ⅳ类地表水,贡湖湾TP污染相对最轻。
总 Hg 质量浓度为 (0.34±0.17) μg·L−1,范围为0.16—0.70 μg·L−1,变异系数为 0.50,存在一定的空间差异。总体来看,所有采样点Hg质量浓度处于Ⅳ地表水范围,空间分布为北部沿岸>西部沿岸>东太湖>东部沿岸>南部沿岸,北部沿岸Hg浓度均值达到0.52 mg·L−1,多个采样点污染较为严重。
有研究表明,总氮超标是太湖流域较为普遍的问题,主要受上游污水、点源和面源污染的影响。总磷浓度在 6—9月丰水期也会出现浓度明显偏高现象,说明总磷受到较大的农业面源影响(韩梅等,2014;吕学研等,2016;王大春等,2015)。由于太湖的主要入湖河流分布于西部,大量化工处理污水流入湖体,另有沿岸农业、养殖等面源污染,导致西部污染仍比较严重。北部湾区相对封闭,与外太湖水体交换有限,污染物不断沉积,导致污染加重。因此,需要对北部进行人工生态干预,提高其自净能力,同时结合工程手段,以减轻该区域的本底污染负荷。西部区域面积广阔,需要针对面源污染和入湖水体污染特征展开深入研究,如沿岸农业污染、地表径流污染的截留工程建设,从而为太湖水质治理制定科学有效的方案。
3 结论
本研究对环太湖水体污染现状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显示,目前太湖为中度富营养化;单因子污染指数显示TN、TP和Hg污染较为严重,TN为劣V类地表水,TP为Ⅴ类地表水,Hg为Ⅳ类地表水,其他水质指标未超出Ⅲ类地表水限值。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结果显示,环太湖水质总体呈中度污染,占采样点74.36%;轻度污染、重度和严重污染分别占采样点的17.95%、5.13%和2.56%。TN、TP、Hg和COD是主要污染驱动因子,累积污染贡献率占80.65%。总体来看,太湖北部污染最严重,尤其是Hg,明显高于其他区域。北部沿岸多处水域Hg浓度已超出我国淡水水生生物Hg慢性基准限值。
目前太湖污染还没得到明显改善,尤其是北部三大湖湾和西部湖区,近年蓝藻水华仍较严重。因此,应该从各湖区污染特征和周边生态环境情况出发,制定科学的治污措施和生态规划,注重加强对水生植被的保护与重建,尤其是加强沉水植物和挺水植物的生态恢复,做好长期监督管理,促进太湖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