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浮游植物对大伙房水库水质影响分析

2021-01-05张玉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20年11期
关键词:绿藻蓝藻藻类

张玉

(抚顺市环境科学研究院,辽宁抚顺 113006)

1 引言

大伙房水库作为辽宁省关键水源地,水质好坏将直接影响全省人民身体健康和可持续发展。近年来,随着水源地上游小城镇以及水源地周边工农业、种植业、畜禽养殖业和旅游业等产业的发展,输入水源地的污染负荷逐年增大,造成大伙房水源地部分水质指标超过国家地表水Ⅱ类水体标准。浮游植物是水域水质的指示生物,一片水域水质如何,与浮游植物的丰富程度和群落组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2 大伙房水库浮游植物种类组成

分别于2012 年7 月、9 月及2013 年5 月对大伙房水库进行3 次采样,共检出浮游植物8 门82 个种属,包括硅藻门21 种,占藻类总数的25.60%;蓝藻门10 种,占12.20%;绿藻门33 种,占40.20%;裸藻门7 种,占8.50%;隐藻门、金藻门各4 种,分别占4.80%;黄藻门2 种,占2.40%;甲藻门1 种,占1.20%。详见图1。从2012—2013 年的调查来看,大伙房水库浮游植物主要以绿藻类、硅藻类和蓝藻类为主[1-3]。

图1 大伙房水库浮游植物种类组成

3 大伙房水库浮游植物种类分布特点

2012 年7 月的水样中,共检出浮游植物8 门50个种属。绿藻门种类数最多,占42.96%,其次为蓝藻门和硅藻门,分别占18.00%和16.00%。

2012 年9 月的水样中,共检出浮游植物8 门58个种属,主要以绿藻门、硅藻门和蓝藻门为主,其浮游植物种类数分别占44.80%,20.70%和12.10%,与7 月份相比,绿藻门和硅藻门所占比例有所上升,而蓝藻门所占比例明显下降。

2013 年5 月,共检出浮游植物7 门41 个种属,其中硅藻门占36.60%,绿藻门占31.70%,蓝藻门占12.20%。从分布上看,硅藻门中的尖针杆藻、小环藻和美丽星杆藻,蓝藻门的胶鞘藻和隐藻门中的蓝隐藻,分布范围均很广,在各采样点均存在,是大伙房水库浮游植物中的优势种类(优势度为Y,Y≥0.02)。

3 次采样均发现的浮游植物种属主要有硅藻门、蓝藻门、绿藻门、隐藻门和黄藻门,共11 种。绿藻门种类在3 次采样均有的种类中占有较大比重,其次是硅藻门和蓝藻门。这些藻类的存在随季节变化影响不大,是普生性种类,但是藻类数量变化较大,且分布范围广,几乎在每个采样点都能发现。

4 大伙房水库浮游植物优势种

通过计算浮游植物优势度确定优势种,即将Y≥0.02 的种类作为群落的优势种,大伙房水库浮游植物优势种主要是尖针杆藻、小环藻、美丽星杆藻和蓝隐藻,见表1。从表1 中可知,尖针杆藻、小环藻和美丽星杆藻的优势度分别是2012 年7 月、9 月和2013 年5 月的最大值,为当月的第一优势种,第一优势种随季节变化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随着水质环境的改变,适宜某种藻类生长繁殖时,该藻类就会大量繁殖最终成为优势种,如蓝隐藻,在2012 年7 月Y=0.006,而在2012 年9 月和2013 年5 月Y>0.02,因此其成为优势种。

表1 大伙房水库浮游植物优势度

5 大伙房水库浮游植物密度与生物量

大伙房水库浮游植物总密度自春季(5 月)增长到夏季(7 月)最高,秋季降为最低,主要种群密度随季节变化,见表2。硅藻门密度各季节均占总密度的50%以上,处于绝对优势地位。甲藻门占总密度的比例在夏季最低,为0.07%,这与群落中硅藻门及绿藻门密度的变动有直接关系。隐藻门占总密度的比例在秋季最高,为20.1%,这是由于硅藻门密度在秋季降低,隐藻门在群落中的权重增大。绿藻门和黄藻门占总密度的比例变化不大。蓝藻门和裸藻门占总密度的比例自春季增长到夏季,秋季又降低,这与鱼类的摄食有关,鱼类通常在春夏之间繁殖生长,藻类的繁殖在春夏之间大于鱼的摄食量,而随着鱼类生长摄食量增加,在秋季藻类密度就会下降[4-5]。空间上,大伙房水库浮游植物平均密度没有明显的变化。

表2 大伙房水库浮游植物密度

生物量的多少直接关系到水库鱼类的放养密度,为水库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重要依据。从表3 中可以看出,大伙房水库浮游植物生物量在2012 年7月最高,在2012 年9 月最低。其中,各藻类生物量在各个月份也有较大的差距,硅藻类在各月份所占比重明显高于其他藻类。金藻门、黄藻门和甲藻门虽然生物量很低,却是某些鱼类的喜好饵料,在浮游生物组成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表3 大伙房水库浮游植物生物量 mg/L

6 大伙房水库浮游植物的空间分布

6.1 大伙房水库浮游植物的水平分布

大伙房水库浮游植物密度和生物量的水平分布见表4。由表4 可见,2012 年7 月大伙房水库浮游植物密度下游>上游>中游,生物量下游>中游>上游;2012 年9 月浮游植物密度和生物量发生了变化,其浮游植物密度上游>下游>中游,生物量上游>中游>下游;2013 年5 月浮游植物密度上游>中游>下游,生物量上游>下游>中游。

表4 大伙房水库浮游植物密度和生物量的水平分布

6.2 大伙房水库浮游植物的垂直分布

大伙房水库浮游植物密度垂直分布变化见表5。由表5 可见,在B1 采样点,浮游植物密度中层>底层>表层;在C3 采样点,浮游植物密度中层>表层>底层。硅藻门种类密度在B1,C3 采样点的表、中、底层中所占的比例最大。

表5 大伙房水库浮游植物密度垂直分布 105 个/L

大伙房水库浮游植物生物量垂直分布变化见表6。由表6 可见,在B1 采样点,浮游植物生物量中层>底层>表层,其中表层、中层、底层浮游植物生物量所占比例最高的分别是硅藻门、隐藻门、硅藻门;而在C3 采样点,浮游植物生物量表层>中层>底层,其中裸藻门生物量在各层所占比例均最高,硅藻门次之。

表6 大伙房水库浮游植物生物量垂直分布 mg/L

7 大伙房水库浮游植物生物多样性指数

大伙房水库各期站点的Shannon-Wiener 多样性指数(H)见表7。由表7 可见,大伙房水库Shannon-Wiener 多样性指数范围在2.289~4.072 之间。Shannon-Wiener 多样性指数空间分布无明显规律,而季节变化上,2012 年7 月多样性指数最高,平均值为3.258,最低值是在2013 年5 月,平均值为2.763。根据Shannon-Wiener 多样性指数评价标准,大伙房水库水质在2012 年7 月为清洁,而2012 年9 月及2013 年5 月水质为轻污染。

表7 大伙房水库浮游植物Shannon-Wiener 多样性指数

8 结论

(1)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变化。从表1 至表7 可以看出,大伙房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随季节变化发生了明显的变化,2013 年5 月及2012 年7 月、9月的第一优势种分别是美丽星杆藻、尖针杆藻和小环藻。浮游植物在各个采样点的分布随季节变化也很明显,例如某些藻类(异极藻、等片藻等)只在2012 年9 月才发现,而在2013 年5 月和2012 年7月没有检测到。群落结构的变化还体现在浮游植物在各点的分布差异,如绿藻门某些种类(螺旋纤维藻、集星藻、角星鼓藻等)在A1,A2,B1,B2 点上没有检测到。水库水体中浮游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和数量主要受物理、化学和生物等环境因子的影响,其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大伙房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变化还与鱼类的摄食作用有关。

(2)浮游植物对水库水质的影响。多样性指数可以作为评价水体污染程度的一个指标,一般认为多样性指数越高,物种越丰富,水体越清洁,而多样性指数降低,物种减少,水体可能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大伙房水库总体浮游植物生物量不高,但是藻类利用太阳能合成有机物的速度很快,一旦条件适宜,藻类生物量的增长能力极大,对水质的影响和破坏巨大。所以,从控制浮游植物生物量增长的角度,水库投放白鲢等滤食性鱼类是非常必要的。从本次调查来看,2013 年5 月及2012 年7 月、9 月的优势种分别是美丽星杆藻、尖针杆藻和小环藻,它们的数量很多,其中美丽星杆藻是水体富营养化指示种,大伙房水库水质基本达到地表水III 类标准,水质综合污染指数在3.81~5.47 之间,结合多样性指数分析说明大伙房水库水质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

猜你喜欢

绿藻蓝藻藻类
藻类水华控制技术及应用
细菌和藻类先移民火星
动物体内有植物
南美白对虾养殖池塘蓝藻水华处理举措
南美白对虾养殖池塘蓝藻水华处理举措
香榧绿藻的生物学特性及物种鉴定
绿藻对烤烟湿润育苗影响及绿色防控策略
吃蔬菜有个“321模式” 三两叶菜类,二两其他类,一两菌藻类
以成长为主题解读《窗灯》
自创生存环境小能手——蓝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