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李中梓治泻九法谈温补脾肾在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的应用*

2021-01-05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脓血内经肾阳虚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王梦媛 刘 艳△ 李佳楠△△ 洪燕秋 张书信 马建华△(北京100700)

提要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UC)属于中医学“肠澼”“下利”“痢疾”等范畴,临床可表现为久泻夹带黏液脓血、腹痛、形寒肢冷等脾肾阳虚、风湿阻滞证,慢性UC与“泄泻”临床表现相似,风湿寒热四气皆可致泄,为慢性UC发病之标;四邪中湿邪为泄泻的主要病因,风、寒、热三邪皆可通过五行生克关系与湿邪相联系,影响慢性UC的病情转变,先后天失调所致脾肾阳虚为慢性UC发病之本。著名温补医家李中梓重视温补脾肾,针对泄泻,创立治泻九法。李中梓认为一切虚证归属脾肾,脾肾阳虚,风湿阻滞为慢性UC的根本。李中梓治泻九法广泛应用于UC的各个发病阶段,其中升提法、燥脾法和温肾法在慢性期最为多见。

李中梓 (公元1588~1655年),字士材,号念莪,明末江苏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李中梓注重温补脾肾阳气,是著名的温补大家,也是易水学派代表人物之一,著有《内经知要》、《医宗必读》、《伤寒括要》、《诊家正眼》、《本草通玄》等书,《医宗必读》和《内经知要》集中体现其学术思想[1]。《医宗必读》成书于公元1637年,全书共10卷,分为医论、脉法、本草征要、证治类方4部分,是汇集医理、药学、方书、证候诊治与病案之临床医学著作[2]。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免疫学介导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肠病,主要侵及结肠黏膜,引起黏膜损伤和肠道组织学改变,临床以腹痛、血性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感为主要表现,可引起残疾、结肠切除术、大肠癌及血液病等危重疾病,且疾病发生率与UC的病程长短相关[3]。UC属于中医学“肠澼”“大瘕泄”“下利”“痢疾”“滞下”“久利”“休息痢”“肠风”等范畴。近年来,UC在我国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4],西医多采用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及糖皮质激素等对症治疗,而无根治性治疗方法[5],中医药对UC的治疗具有独特疗效和优势。慢性UC临床更为多见,可引起严重并发症,主要表现为久泻夹带黏液脓血、腹痛、形寒肢冷等脾肾阳虚、风湿阻滞证,治疗多采用温补脾肾阳气、祛风除湿止泻法。李中梓在《医宗必读·泄泻》中总结泄泻病机为“脾虚湿盛”,创立治泻九法[6],对后世医家治疗慢性UC起到指导作用。本文就李中梓治泻理论在慢性UC中的应用进行介绍。

1 李中梓治泻理论的核心内涵

李中梓的学术思想渊源于《内经》和《伤寒论》,兼受李东垣、薛己、张介宾、朱丹溪诸家之长。李中梓治学主张融合百家之长,对诸医家学术思想既有继承,又有发挥。

1.1 风湿寒热四气皆可致泄为病之标 李中梓精研《内经》五行及脏腑理论,注解《内经》关于泄泻的病机与病证内容,指出风、湿、寒、热皆能致泄,并用五行生克乘侮和五脏生理病理阐释四邪致泄的机理[7]。如李中梓宗《内经》“春伤于风,夏生泄,邪气留连,乃为洞泄”,解释风邪致泄的原由是“肝应于春,属木生风,春伤于风,肝受邪也。木旺则贼土,夏令助其湿,则生飨泄,飨泄者,下利清谷也”。[8]李中梓曰“无湿则不泄”,指出四邪中湿邪为泄泻的主要病因,“脾土强者,自能胜湿”,又表明湿与脾土关系最密切。李中梓注解《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湿盛则濡泻”为“泻皆成于土湿,湿皆本于脾虚”,阐明泄泻、湿、脾土三者之间的关系:“土强制水,湿邪不干,肠胃自固,土虚湿胜,濡泄到今”,湿邪困遏脾土,脾失健运,水谷津液交杂并走大肠而泄泻。[7]

五行与自然界五气及人体五脏相对,风属木与肝相对,暑属火与心相对,湿属土与脾相对,燥属金与肺相对,寒属水与肾相对。李中梓借由《内经》“亢害承制”、五行生克乘侮理论指出风、寒、热三邪与湿邪相联系,其在《医宗必读·泄泻》言:“土虚不能制湿,则风寒与热,皆得干之而为病。”强调脾虚为泄泻的发病核心。[9]肝风乘脾土,肾寒侮脾土,此乃五行相克之病理表现;热多见于夏秋之际暑热、燥热之象,与五气暑燥相应,五脏属心肺,火为土之母,心火亢,母病及子,母实令子虚,则脾土虚。李东垣在《脾胃论·脾胃虚实传变论》中提出“火与元气不相立”的论点,指出“火胜则乘其土位”,即“热中”,且心火乘肺金,肺气虚,子不养母,脾土亦虚;金为土之子,子病及母,肺金燥热,子盗母气,脾土虚,此乃五行相生之病理表现。风、寒、热皆可令中焦脾土亏虚,脾阳虚,脾不胜湿,湿浊内生,湿性趋下,下走肠道,泄泻乃成。

1.2 先后天失调所致脾肾阳虚为病之本 李中梓综合诸家学术思想,继承李东垣补脾益胃阳之补土思想,薛己补肾阴之滋阴思想,注重脾肾同补,补肾分水火论治,其在《医宗必读·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论》提出“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的观点,详细论述脾肾二脏的生理功能及病理改变,高度概括脾肾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地位。李中梓指出:“肾是脏腑之本,十二脉之根,呼吸之本,三焦之源,而人资之以为始者也。故曰先天之本在肾。”肾藏精,是生命本原,肾藏元阴元阳,是肌体阴阳之根本,肾之阴阳不足,影响肌体生长发育,阴阳失调;李中梓又指出:“人一出生必资谷气,谷气入胃,洒陈于六腑而气至,和调于五脏而血生,而人资之以为生者也。故曰后天之本在脾。”脾主运化,胃主受纳,皆为“仓廪之官”,脾主运化水谷精微,化生气血,营养全身,脾运化功能依赖脾阳推动作用,脾阳不足,运化水谷津液失职,体弱而补养不足。因此,肾是五脏六腑生成之本,脾是五脏六腑供养之本[10-11]。

《素问·标本病传论》云:“先病而后泄者,治其本;先泄而后生他病者,治其本。必先调之,乃治其他病。”强调治病首应求本。李中梓宗《内经》“治病必求于本”之旨,认为“善为医者,必责根本”,本者,根也,李中梓所言本即为脾肾二脏[12]。脾肾相互资助、相互促进,并非各自独立,肾藏精,赖脾运化水谷精气以培育和补养,脾阳健运,赖肾阳温煦和推动,后天赖先天以生,先天靠后天以养,先后天并重[12]。在治疗疾病方面,尤其虚证时,李中梓提出一切虚证“独主脾肾”,以“虚”论治,脾肾同治。气血阴阳失调,系多脏受病,但脾肾为生机之系,与全身气血阴阳有关,在诊治过程中,当抓脾肾为治病根本,肾为先天之本,肾无实证,当“有补而无泻”,脾为后天之本,也是虚证为多,虽有实证“有积必消,当先养其胃气”[13],李中梓治病多温阳,喜用温热药物,温补脾肾阳气。

1.3 治泻九法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联系

1.3.1 治泻九法:李中梓治泻理论的核心概括为治泻九法,主要包括淡渗法、升提法、清凉法、疏利法、甘缓法、酸收法、燥脾法、温肾法及固涩法。李中梓治泻九法是以《内经》理论为指导总结而成,淡渗法源自“在下者,引而竭之”,升提法源自“下者举之”,清凉法源自“热者寒之”“温者清之”,疏利法源自“实者泻之”“通因通用”,甘温法源自“急者缓之”,酸收法源自“散者收之”,燥脾法源自“虚者补之”,温肾法源自“虚者补之”“寒者温之”,固涩法源自“滑者涩之”[14]。李中梓治泻九法是前世医家治泻经验的总结,也是后世医者治泻的总纲,泄泻之疾多寒热并举、虚实交杂,临证应用灵活,既可一法治之,又可多法兼而治之[15]。治泻九法广泛应用于炎症性肠病、肠易激综合征、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肠癌性腹泻等多种以腹泻为特征表现的疾病。

1.3.2 风、湿、虚为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主要发病机制 慢性UC的病名在《内经》中称肠澼,古称滞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湿胜则濡泻。”《素问·脉要精微论》云:“久风为飧泄。”强调水湿在泄泻发病中的重要性。李中梓继承《内经》理论精华,在《医宗必读·泄泻》中指出:“无湿则不泄,故曰湿多成五泄。”总结泄泻病机为“脾虚湿盛”,治疗上注重对湿邪的分证治疗[1]。慢性UC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肠病,具有致癌、致残等危害,其疾病特点为寒热错杂、本虚标实,病位在肠,临床多表现为久泻夹带黏液脓血、腹痛、形寒肢冷等脾肾阳虚、风湿阻滞证,受脾、肾二脏影响,以风、湿为病之标,以脾肾阳虚为病之本[16]。慢性UC以风、湿、虚为主要发病原因,脾肾阳虚、风湿阻滞为主要病机,这与李中梓风、湿、寒、热皆能致泄及一切虚证“独主脾肾”理论契合,临床诊治可参照李中梓治泻理论辨证施治。李中梓治泻九法涵盖UC急慢性期的治疗原则,慢性期指慢性复发型和慢性持续型UC,临床多选用升提法、燥脾法及温肾法治疗。

1.3.3 治泻九法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综合应用 李中梓治泻九法广泛应用各阶段UC。淡渗法即利小便以实大便而止泻,适用以腹泻、小便不利为主要表现的UC轻症;升提法即健脾益气、升阳举陷而止泻,适用以腹泻、腹部下坠为主要表现的UC中气下陷者;清凉法即清热化湿、凉血解毒,适用以腹泻腹痛、里急后重、泻下急迫、大便黏滞、肛门灼热为主要表现的UC初发或急性发作者;疏利法即消积导滞,适用以腹泻、实证腹胀为主要表现的实邪征象的各阶段UC;甘缓法即甘缓和中、缓急止痛,适用以腹泻腹痛、腹部重坠为主要表现的UC;酸收法即酸收止泻,适用以腹痛、下痢稀薄黏冻为主要表现的UC脾胃虚弱、寒热错杂、虚实难分者;燥脾法即健脾燥湿止泻,适用以腹泻、大便稀溏、泻下白多赤少、腹痛绵绵、腹胀、纳差、乏力为主要表现的UC脾胃虚弱者;温肾法即温补脾肾、固涩止泻,适用以泻痢日久夹有白色黏冻、五更泄、滑脱不禁、畏寒肢冷、面色白光白、腰膝痠耎为主要表现的UC;固涩法即涩肠止泻、温补脾肾,适用以大便滑脱不禁、脱肛坠下、下利脓血、小便不利、脐腹疼痛、喜温喜按为主要表现的UC[17]。

2 李中梓治泻九法之三法在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应用

2.1 中气下陷、下者举之——升提法 升提法即健脾益气、升阳举陷止泻法,李中梓“升提法”是李东垣“升阳益胃法”的继承,“升提法”言明《内经》“下者举之”之旨,该法旨在应用柴胡、升麻、荆芥、防风等风药治疗中气下陷症[2,18]。李中梓运用风药的目的有二:一者升举清阳、注下自止。李中梓谓:“气属于阳,性本上升,胃气注迫,辄尔下陷,升柴羌葛之类,鼓舞胃气上腾,则注下自止。”[19]脾升胃降,气机乃顺;清气不升,反陷于下,则见泄泻,胃气不降,反逆于上,则见呃逆。李中梓所谓升阳,即为升脾阳,调畅气机。二是风药多燥、燥能胜湿。李中梓谓:“风药多燥,且湿为土病,风为木药,木可胜土,风亦胜湿。”湿邪困脾,常致脾胃病,风药性燥五行属木,脾病五行属土,木可胜土,风药亦治湿邪困阻之脾病。

升提法适用慢性UC久病不愈而致中气下陷者,临床以腹泻、腹中隐痛、大便稀溏、腹部下坠感为主要表现,治宜升阳举陷,方选补中益气汤加荆芥、防风等药物,取“下者举之”之义。补中益气汤中白术、黄芪、甘草补益中焦脾阳,配以升麻、荆芥、防风等风药升举下陷之清气,达到升阳止泻的目的,该法在UC的治疗中应用广泛。王存虎[20]运用补中益气汤化裁治疗UC,疗效确切。王敬元等[21]在UC临床疗效的研究中,给予补中益气汤加四神丸治疗脾肾阳虚型UC,有较好疗效。

2.2 脾虚湿盛、虚者补之——燥脾法 燥脾法即健脾燥湿止泻之法,李中梓“燥脾法”与程明佑“健脾祛湿之法”异曲同工,“燥脾法”言明《内经》“虚者补之”之旨,该法旨在应用白术、黄芪、当归等补中气药物治疗脾阳虚弱及脾虚湿盛证[2,19]。李中梓谓:“土德无惭,水邪不滥,故泻皆成于土湿,湿皆本于脾虚,仓禀得职,水谷善分,虚而不培,湿淫转甚,经云虚者补之是也。”李中梓认为脾虚湿胜于泄泻中最为常见,多因饮食失调、劳倦内伤、久病缠绵导致脾胃虚弱,脾失健运,胃失受纳,水谷津液停滞,清浊不分,混杂而下,而成泄泻[15]。治疗上,李中梓提倡以补为法,分设“健脾”与“运脾”二法。若脾虚失健,运化失常,湿邪内生,当健脾化湿,方选参苓白术散之类。若脾为湿困,清浊不分,当运脾胜湿,方如平胃散之属[22],二法既可分而治之,又可合而治之。

燥脾法适用慢性UC脾胃虚弱者,临床以腹泻、大便稀溏夹有黏液、泻下白多赤少、腹痛绵绵、脘腹胀满、食少纳差、神疲乏力、少气懒言为主要表现,治以健脾和胃益气,方选参苓白术散或平胃散加减,取“虚者补之”之义。参苓白术散中人参、白术、山药健脾益气,茯苓、扁豆健脾祛湿,诸药共奏健脾燥湿功效;平胃散中苍术燥湿,陈皮、厚朴理气,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共起运脾胜湿功效。张爱清[23]采用参苓白术散联合美沙拉嗪治疗脾胃气虚型UC,疗效确切。胡剑卓等[24]应用四逆散合平胃散治疗UC取得较好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2.3 肾阳虚衰、寒者温之——温肾法 温肾法即温补脾肾、固涩止泻之法,李中梓“温肾法”与薛己“温补脾肾止五更泻之法”不谋而合,“温肾法”言明《内经》“虚者补之”“寒者温之”之旨,该法旨在应用补骨脂、肉豆蔻等补肾阳药物,佐以白术、甘草等补脾阳药物治疗肾阳虚泄泻[2,25]。李中梓谓:“肾主二便,封藏之本,况虽属水,真阳寓焉!少火生气,火为土母,此火一衰,何以运行三焦,熟腐五谷乎?故积虚者必挟寒,脾虚者必补母。经曰:“寒者温之是也。”李中梓认为肾主二便,有闭藏精气而不妄泄的功能,是生命活动之原动力[17]。同时,李中梓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肾之精气依赖水谷精微的培育和充养,脾为土脏,肾为水脏,肾居真阳命门之火,资生脾土,使之腐熟水谷,成为生气之源,先后天互生互济,补肾又当补脾[12,26]。

温肾法适用慢性UC日久不愈或反复发作者,临床以泻痢日久夹有白色黏冻、五更泄泻、滑脱不禁、畏寒肢冷、面色白光白、腹痛喜温喜按、腰膝痠耎为主要表现,治以温肾固摄,方选四神丸、附子理中汤加减,取“虚者补之”“寒者温之”之义。四神丸中补骨脂、肉豆蔻补肾阳,五味子味酸,收敛止泻,诸药共起温补肾阳功效;附子理中汤中附子性热,入脾肾二经,温补脾肾阳气,人参、甘草、干姜、白术健脾益气,诸药共起温补脾肾阳气功效。武赞仁等[27]应用黄土汤合四神丸治疗UC,明显改善脾肾阳虚型UC患者临床症状。

3 病案举隅

患者,男,72岁,2019年11月4日初诊。主诉:间断腹泻伴黏液脓血便5年。患者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大便次数增多,且不成形,夹有黏液脓血,伴腹痛及左下腹胀痛。刻下症见:大便次数增多,每日6~7次,稀溏不成形,伴黏液脓血,黏液多,脓血少,伴左下腹胀痛,无肛门灼烧感,无排便不尽及里急后重感,纳差,眠差,小便调。舌质淡白、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薄黄,脉细弦。查体:神清,精神一般,腹软,左下腹轻压痛。辅助检查:电子结肠镜检查:溃疡性结肠炎。西医诊断:溃疡性结肠炎(慢性持续型);中医诊断:休息痢(脾虚湿盛证) 。治法:健脾益气,清热化湿止泻。处方:参苓白术散加减,黄芪20 g,党参30 g,白术15 g,茯苓12 g,山药30 g,白扁豆15 g,黄柏12 g,马齿苋、白花蛇舌草各30 g,黄连3 g,干姜6 g,大腹皮10 g,7剂,每日1剂,水煎,分2次口服。嘱患者注意保暖,保持心情舒畅,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2019年11月11日二诊:患者诉服药后大便次数较前减少,每日4~5次,脓血减少,精神渐佳,纳可,舌质胖、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薄黄,脉细弦。证治同前。处方:上方加鸡内金9 g,香谷芽30 g,7剂,每日1剂,水煎,分2次口服。患者共服中药2月,随访知患者大便成形,为软便,1~2日1次,无脓血,少许黏液,无腹痛。

按:本案患者病史5年,以间断腹泻伴黏液脓血便为主诉,结合舌脉,辨病为休息痢,辨证为脾虚湿盛证,西医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慢性持续型),治疗上参考李中梓治泻九法之燥脾法,李中梓燥脾法分健脾和运脾二法,本例患者系病久脾胃虚弱,脾失健运,湿浊内盛之故,以虚和湿的表现为主,当选健脾法以健脾燥湿。该患者除表现腹泻外,还有黏液脓血便的临床症状,加之舌苔脉象,表明热象明显,治疗上还当清热化湿止泻。本例以参苓白术散加减为治,方中黄芪、党参、白术、山药健脾益气以治本,且山药还入肾经,具有补肾之功效,意在兼顾先天,患者无明显肾虚表现,无需特意增加补肾药物,一味山药足矣;茯苓、白扁豆健脾祛湿以除湿邪,改善腹泻及黏液症状;黄柏、马齿苋、白花蛇舌草、黄连清热泻火改善脓血症状;干姜温中散寒以恢复脾胃生气,恢复食欲;大腹皮下气宽中改善腹胀症状。二诊时患者诸症缓解,食欲渐佳,表明脾之功能渐强,增加鸡内金与香谷芽旨在强健脾胃、健脾消食。

4 结语

慢性UC是一种病情复杂、病程较长、容易反复发作的炎症性肠病,具有致癌、致残等危害,以脾肾阳虚、风湿阻滞为主要发病机制,治疗当兼顾脾肾阳气、祛风除湿止泻。李中梓是明末著名医家,重视温补脾肾,创立治泻九法治疗泄泻,九法中升提法、燥脾法及温肾法广泛应用于慢性UC的治疗。运用李中梓治泻理论辨证治疗慢性UC,为指导临床用药提供理论参考,对于中医治疗UC具有指导意义。

猜你喜欢

脓血内经肾阳虚
范恒从湿热伤血论治溃疡性结肠炎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脓毒症的效果及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影响
参附仙桂汤直肠用药联合穴位贴敷及隔姜灸治疗肝硬化腹水(脾肾阳虚型)疗效观察
上尿路腔内碎石术后尿脓血症早期干预4例
血必净联合乌司他丁注射液改善重症脓血症休克患者心肌损伤的效果观察
《内经》理论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明代医家芮经墓志铭考释
浅谈“生病起于过用”与养生
腔内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肾结石42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