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党员父亲
2021-01-05文_朱寅
文_朱 寅
今天是父亲80大寿,80岁依旧帅气的父亲坐在主位,穿上了许久不曾穿的军装,还特意戴上了一枚党徽,脸上的笑容灿如朝阳。
寿宴正式开始,父亲微笑着环顾四周,突然问了一句:“咱家都有谁是党员呀?”除了母亲和3个孩子,女儿女婿6人都是党员。看着我们齐刷刷举起的手,父亲高兴地举起酒杯,提议大家为建党100周年干杯。这一刻,我的心里涌起一股暖流,80岁的老父亲,时刻不忘自己是党员,以孩子们都能成为党员而自豪。父亲这代人是从苦日子里走过来的,正因为经历了苦,才更懂得珍惜如今的甜。
1939年,父亲出生在豫东平原开封兰考的一个贫困小村庄,他兄妹5个,排行老四,上有兄姐,下有弟弟。兰考紧邻黄河,风沙严重侵蚀土地,家中仅靠几亩薄田度日,日子十分清苦。1958年7月,父亲通过招工考试到郑州市无缝钢管厂当工人。父亲最初被分配到原料车间,用机器粉碎矿石炼铁,由于他既年轻又肯吃苦,没多久就被车间选派到上海无缝钢管厂实习,之后又到郑州钢铁厂当工人。1961年7月,22岁的父亲报名参军,进入武装警察部队,从此开启了30多年的军旅生活。
在我的记忆里,身为军人的父亲经常外出执行任务,少则三两天,多则大半个月。父亲曾参与过抓捕震惊全国的持枪杀人抢劫案“东北二王特大杀人案”的主犯“二王”,“二王”即王宗坊和王宗玮兄弟。1983年,两兄弟在沈阳犯下第一起命案后,在逃亡的过程中5次逃脱警察的追踪,打死打伤公安干警和无辜百姓二十余人。公安部作为特大案件颁发通缉令,由公安、武警、解放军、民兵组成多支队伍,对“二王”展开追捕。当年7月,“二王”逃窜到社旗县。接到命令后,父亲主动请缨,带着20名战士迅速赶往现场。“二王”藏在玉米地里,隐蔽性非常强,父亲和战士们在玉米地开展拉网式排查,但狡猾的“二王”反侦察能力很强,他们随身携带枪支弹药,枪战随时可能发生。面临未知的危险和挑战,父亲和战士们整整两天两夜没合眼进行搜捕,不料狡猾的“二王”声东击西,在这边放了一个烟幕弹,早从另外的地方逃跑了。这是父亲30多年的军旅生涯中距离死亡最近的一次,虽然没能成功抓捕到“二王”,留下终身遗憾,但这次生死考验也让他在做好工作的同时,更懂得珍惜亲情、珍惜家庭。
我童年记忆中的家是南阳市独立营的军队大院。寒冷的冬天里,家家户户都生着老式煤炉,最幸福的时光莫过于一家人围坐在炉子旁,五口人,一锅白米汤,一盆大葱炖豆腐菜。雪白的豆腐被煎得两面金黄,配上白绿相间的大葱,浇上豆酱,用小火慢炖,那个香味让人直流口水……一家人,一盆菜,吃得满头大汗,吃得酣畅淋漓。那时候父亲总爱站起来,微微俯下身子,觑着眼睛,从氤氲的热气中夹起豆腐,放在我们姐妹仨的盘子里,看着我们把豆腐吃掉,那时的父亲已经不再严厉,眼神中充满着慈爱……
1988年夏天,南阳遭遇大暴雨,山洪暴发,顷刻间,我们所居住的独立营家属院被洪水淹没。我家住在二楼,我眼睁睁地看着一楼被完全淹没,楼下邻居顾不上搬运家里的东西,匆匆跑到二楼避难,我们眼睁睁地看着水势上涨,心里怕得不行。父亲当时是独立营营长,他指挥官兵家属开展自救,有条不紊地转移官兵和家属,抢救被洪水淹没的物资。那是我第一次见到工作状态的父亲,那么从容果敢。从此,军人的形象就在我心里扎了根。
每次家庭聚会,看着这和乐幸福的一大家子,父亲总会感叹:“我们的幸福固然是自己努力奋斗来的,但最重要的还是我们赶上了一个好时代啊。做人不能忘本,要时刻怀有一颗感恩之心。”
是啊,我们要感恩努力的自己,感恩成就自己的亲人,更要感恩这个和平崛起的伟大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