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乡村“三合一”场所防火工作的思考

2021-01-04韩永锋

消防界 2021年23期
关键词:乡村消防安全

韩永锋

摘要: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乡村振兴计划的实施,各类企业、商场、超市、洗浴、娱乐等场所如雨后春笋,与日俱增。但是,人们的消防安全意识、场所的消防设施配置、日常的消防安全管理等并没有及时跟上,导致火灾频发,消防工作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本文针对我国乡村“三合一”场所消防安全管理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几点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乡村;三合一;消防安全

近年来,集从业人员住宿与生产、储存、经营等一种或几种用途混合设置在同一空间内的场所(俗称“三合一”)大量出现,成为火灾事故多发的重要场所之一,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的损害。如何消除“三合一”场所的火灾隐患,遏制群死群伤火灾的发生,是当前的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三合一”现象广泛存在

以某县为例,全县18个乡镇,涉及1250个具有营业执照的营业场所,其中938个场所存在“三合一”现象,占比75%。

(二)相关人员消防安全意识较差

“三合一”场所相关人员消防安全意识较差。由于安全设施设备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和精力,但并不产生相应的经济回报,导致个别法人对场所存在的安全隐患避而不谈。部分人员在营业活动中,只重视经济利益,弱视甚或淡化安全意识。

(三)消防布局不合理

一个乡镇辐射10个以上村,但没有专职消防队,没有一处符合标准的消防水源,没有设置一处市政消火栓。有的乡(镇)甚或将加气站、加油站布置在民用建筑内或者贴邻,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

(四)消防布置不符合标准

此类场所普遍将营业场所设置在一楼,住宿设置在二楼及以上楼层,未为楼上住宿人员设置独立的疏散楼梯,未设置或设置了不符合要求的防火门、防火窗等,若一楼发生火灾,楼上人员只能坐等救援。同时,商户与商户之间的防火距离不符合标准,户内房间与房间之间使用简易的易燃可燃材料分隔,一处着火,全体遭殃。

(五)防盗窗现象屡禁不止

出于防盗目的设置的防盗窗,在火灾发生后,消防人员到达前,由于浓烟滚滚,没有专业的工具,室内人员很难破窗而出。

(六)电气故障火灾频发

电气线路老化,年久失修,使用不符合标准的电气线路,不按技术标准敷设电气线路,随意、盲目使用大功率电气导致火灾发生的概率急剧上升。

(七)消防设施、设备配置不到位或配置不符合标准

个别商铺不配置灭火器,或者贪图便宜从网上购置不合格的灭火器,部分商铺购置的灭火器随意堆放,任其自生自灭,导致小火酿大灾。

(八)用火习俗难改变

焚香祈福、蚊香驱蚊,造成遗留火种。抽烟不分场合,烟头乱扔等用火不慎引起的火灾在乡村火灾统计中占比居高不下。

(九)个别业主存在侥幸心理

还有部分业主缺乏消防安全责任意识,“小本经营”的理念根深蒂固,舍不得安全投入,防范措施不到位,对消防安全心存侥幸,认为门面房面积小,建筑物情况都在视野范围内,一旦发生事故,有能力及时发现并控制。店内员工素质参差不齐,未接受过正规的消防安全教育培训,缺乏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十)缺乏严格的管理机制

“三合一”建筑大多以私人产权或租赁的形式存在,其室内的使用、布局、装修等缺乏有关法律、规章的制约,又无正规的物业管理,经营使用者各自为政,消防安全基本上无人管理。部分“三合一”建筑分布于城乡接合部和乡镇农村地区,以家庭式作坊居多,隐蔽性强,难于管控。

二、加强乡村“三合一”消防安全的建议及对策

(一)提高思想认识,强化宣传教育

充分协调发挥各级政府、村民委员会的组织领导作用,采取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消防宣传工作。一方面,将消防宣传融入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中,开展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富有实效的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知识宣传教育。另一方面,要紧紧抓住学校宣传这块阵地,学生平时上课集中于学校,放学后又分散到各自家庭,通过学生带动家长消防安全意识的提高。同时要充分发挥新闻舆论宣传阵地的作用,消防部门应主动与当地宣传部、文广体旅局协商,提供相关宣教素材,例如,火灾案例、消防知识宣传片、曝光火灾隐患、滚动播放宣传标语,时刻提醒大家注意防火安全。

(二)加强监督指导,形成部门合力

乡村各级政府、部门要严格落实《消防法》《消防条例》及《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强化责任分工,宁可业务重叠,也不能形成安全盲区。强力推进乡镇“九小”场所在营业前到相关部门备案的制度,建议由政府牵头组织自然资源、市场监管、规划、公安、消防等部门在建筑规划、设计、审批、发证、管理等各环节,明确各方职责。同时签订消防安全承诺书,落实单位主体责任。各监管部门要明确部门责任,突出个人分工,形成有效的绩效考评体系。

(三)合理规划布局,推动乡村消防有序发展

乡村消防规划是乡村发展的重要组成,也是乡村消防工作的基石。各级政府和建设、规划主管部门应及时制定乡村消防规划指导性文件,将消防规划纳入乡村规划整体规划编制、人居环境和试点工作范围,实行同部署、同规划、同实施。同时乡村规划应结合乡村发展实际,坚持因地制宜、按需规划、分类指导。将工矿企业、易燃易爆集中规划到常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向。合理布局消防水源和消防车道路,最大限度地确保乡镇消防安全有保障。

(四)借助乡村振兴,配齐配强消防设施设备

乡(镇)政府、村委会在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中,要合理安排安全保障资金,积极弥补历史欠账。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想方设法沿街布置市政消火栓,配置消防巡逻车;督促沿街商铺配置独立式烟感、智能烟感、简易喷淋等自动消防设施和灭火器等简单易操作的灭火设施。

(五)成立专门的消防监督检查機构并配齐配强人员和装备

可以采用先重点后一般,此后重点带动一般模式,先期在重点乡、村建立试点,取得经验后,全面推广铺开。同时建立一套完整的隐患检查、初期火灾扑救等体系,加强操作人员的业务知识培训,提高乡镇人员的素质,并设立专门的财政补助资金。将行政区域细化为多个责任片区,每个片区设置区长,实行区长分工负责制。

(六)加强电气线路治理,提高乡村消防安全水平

定期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乡村敷设的电气线路进行专项检查,对不符合要求的要及时整改更换。实时推进剩余电流保护系统在村、乡的推广应用,结合空气开关,最大限度地强化电气线路火灾的预警工作。将室内电路敷设、不合格电气产品、安全用电纳入政府工作人员、派出所民警、单位负责人日常巡查检查的必要内容。

三、结语

总之,解决乡村“三合一”场所的消防安全问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各级、各部门、各有关单位齐心协力,同舟共济,积极找到问题的切入点,根治此类消防安全隐患。同时在工作中,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积极唤起民众的安全意识,广泛号召民众理解消防、支持消防、依靠消防,才能彻底铲除存在于“三合一”场所的消防安全隐患。

参考文献:

[1]韩永富.浅析构筑农村“防火墙”工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A]//2015消防科技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北京:中国消防协会.2015.

猜你喜欢

乡村消防安全
论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构筑火灾“防控网”
浅析高职院校消防安全保卫工作重要性的思考
“一户一表”改造给老旧住宅小区消防安全管理带来的影响及其对策
一场无休止的“逃亡”
一场无休止的“逃亡”
浅析当前乡村财务管理模式的
小学生好奇心与创新意识的潜在联系
话剧《乡村》
MSU:东兰辛“乡村”里未来的公关小姐(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