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牺牲多壮志 敢教日月换新天
2021-01-04龙新民
龙新民
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持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热潮中,今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隆重举行湘鄂赣省委、省苏维埃政府成立90周年理论研讨会,这对于弘扬湘鄂赣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推进湘鄂赣苏区各区域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奋力前行、再创辉煌,具有重要的价值和特殊的意义。
湘鄂赣苏区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重要的革命根据地。湘鄂赣苏区在党领导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创建和发展史上,具有鲜明特点与重要地位。我们脚下这片红土地——万载,是湘鄂赣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区域之一,万载小源(仙源)曾经是湘鄂赣省委省苏维埃的首府所在地,湘鄂赣省委省苏维埃曾在小源稳定驻扎近两年。今天,我们以纪念湘鄂赣省委、省苏维埃政府成立90周年为主题,在宜春万载召开理论研讨会,相信一定会取得丰硕成果,产生重要影响。
一、湘鄂赣苏区的历史地位和重要贡献
一是湘鄂赣苏区是党领导的武装起义最早、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大革命失败后,党的八七会议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政府屠杀政策的总方针,决定在湘、鄂、粤、赣四省发动秋收起义。1927年8月,中共湖北省委领导的鄂南三县秋收起义点燃了全国秋收起义的烽火。紧接着,9月9日由毛泽东和中共湖南省委领导的湘赣边秋收起义则是全国秋收起义的高潮。湘赣边秋收起义高举共产党的旗帜,首创工农革命军,率先提出了比较完整的土地革命纲领,特别是在以攻打城市为目标的军事行动遭到挫折后,毛泽东适时地将革命力量转向农村,创造性地走上了一条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以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最后夺取胜利的正确道路。秋收起义为创建湘鄂赣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创造了直接的政治和军事条件,奠定了深厚的群众基础。1928年7月22日,彭德怀、滕代远领导平江起义,这是中共六大后爆发的第一次大规模武装起义,有力地支持了井冈山的斗争,直接促进了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秋收起义、平江起义和1928年6月中共大冶中心县委策动国民党地方武装起义、1929年程子华等领导的“大冶兵暴”,这些武装起义对推动中国革命的全局具有重大影响、重要意义,并为湘鄂赣边界地区进一步发展成为土地革命战争的一个战略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湘鄂赣苏区是中国工农红军的主要发源地和摇篮之一。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边界地区人民群众积极投身苏维埃运动,在湘鄂赣苏区这片土地上,先后创建了许多英雄的红军部队: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红五军,红八军,红十二军,红十五军,红十六军,红十八军,红三军团,红六军团,红一方面军,湘鄂赣边独立第一、第二、第三师等红军主力部队。毫无疑问,湘鄂赣苏区是中国工农红军的主要发源地之一。从1934年10月起,中国工农红军开始了伟大的战略转移,踏上漫漫长征路。在参加长征的三大主力红军中,都有成建制从湘鄂赣苏区走出去的子弟兵,这是其他根据地所少有的。湘鄂赣边的优秀子弟跟随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任弼时、萧克、徐向前、陈毅等转战大江南北,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三是湘鄂赣苏区是中共中央最早计划的中央苏区组成部分,此后又成为中央苏区的战略策应地和重要屏障。1930年9月、10月间,中共中央曾决定由湘鄂赣和赣西南两大块根据地组成中央苏区,后因斗争形势的发展变化,湘鄂赣苏区始终无法与赣西南苏区连成一片,中央才放弃了把湘鄂赣苏区和赣西南苏区发展为中央苏区的计划。但湘鄂赣苏区地处国民党统治中心“卧榻之侧”的地理位置没有变,湘鄂赣苏区和红军的存在和发展,对长沙、南昌、武汉、九江等国民党统治中心区带来严重威胁和有力牵制。湘鄂赣苏区和红军担负了重要的战略任务,成为中央苏区的战略策应地和中央苏区西北侧翼的重要屏障。
四是湘鄂赣苏区人民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和牺牲。土地革命战争期间,湘鄂赣苏区人民以坚定的信念和极大的革命热情,跟着共产党闹革命。38万湘鄂赣边界地区青壮年参加红军和游击队,110万革命群众为革命光荣牺牲,仅登记在册的烈士就达10余万人;中共湘鄂赣省委历任的五位书记李宗白、林瑞笙、陈寿昌、傅秋涛、涂正坤,到新中国成立时只有傅秋涛幸存,其余几位均壮烈牺牲。湘鄂赣苏区人民义无反顾参战支前、流血牺牲,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为新中国的诞生,付出了巨大牺牲,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湘鄂赣苏区红军和人民建树的丰功伟绩,永远铭刻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共和國的光辉史册上。
二、弘扬湘鄂赣革命精神,发扬光荣传统,传承红色基因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的历史和党史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我们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习近平总书记还特别提出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今天,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大时刻,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我们在红色江西、红色宜春、红色万载召开纪念湘鄂赣省委、省苏维埃政府成立90周年理论研讨会,就是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历史和党史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重要论述精神,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继承和弘扬湘鄂赣苏区的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凝心聚力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就这个问题提出三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一是深入挖掘党史文化资源,深化湘鄂赣革命根据地党史研究。湘鄂赣革命根据地形成早、时间长、斗争激烈、条件艰苦,在湘、鄂、赣三省边界的湘鄂赣革命根据地,从1927年湘赣边秋收起义到1937年红军游击队改编成新四军,前后长达10年。毛泽东、朱德、彭德怀、滕代远、黄公略等老一辈革命家都曾在这里战斗过,红军三大主力都有部队从这里诞生,10余万革命烈士长眠于这片土地上。这段苦难而辉煌的历史,留下了许许多多的革命遗址、遗迹,也产生了许许多多的民歌、民谣、标语口号、壁画墙报、文艺作品等等。这些物质的和非物质的党史文化遗存,都是湘鄂赣革命根据地英雄史诗的历史见证,是革命老区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党和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进一步深入挖掘各种党史文化资源,发掘和收集革命历史文物,加强对湘鄂赣苏区的党史研究,凝聚党史界和社会各方面的学术理论研究力量,提炼好湘鄂赣红色基因内涵、革命传统优良品质和苏区精神的时代价值,努力推出更多更好的研究成果。
二是讲好湘鄂赣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今年6月10日,我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题为《讲好党的故事 传承红色基因》的文章,我也以这篇文章参加了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等七部门联合召开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理论研讨会。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讲好党的故事的重要指示精神,我深深体会到,党的故事蕴含党的初心使命,彰显党的优良作风,是党的历史的生动诠释,是传承红色基因的鲜活教材。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开展革命斗争,留下了无数感人的生动故事。在原湘鄂赣苏区的万载、平江、浏阳、修水、铜鼓等各县都有很多感人的红色故事和英勇事迹,这些红色故事是我们湘鄂赣边各地广大党员、干部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营养剂,是对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党史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传承红色基因的鲜活教材。挖掘、整理好发生在湘鄂赣苏区的这些红色故事,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各种形式,讲好这些故事,宣传这些故事,从而使党史学习教育进一步深入人心,尤其在青少年中入心入脑,产生很好的教育、启迪、鼓舞作用。湘鄂赣革命老区的宣传部门、党史部门和各有关部门在过去已做了大量工作的基础上,有责任把这件事情做得更好,我们整个党史界也有责任大力支持这项工作。要把讲好湘鄂赣革命老区的红色故事,作为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让革命老区的红色故事代代相传、广为人知,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三是要大力宣传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今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第一次总结、概括、提炼了伟大建党精神,他指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9月29日,中央宣传部发布了经党中央批准的,以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46种伟大精神,其中就包括苏区精神。今天我们在这里召開研讨会,就是要以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纪念湘鄂赣省委、省苏维埃政府成立90周年为契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继承和发扬伟大建党精神,深入宣传、大力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深入宣传、大力弘扬包括湘鄂赣革命根据地人民用鲜血和生命浇灌出的苏区精神,以精神凝聚共识、以精神凝聚力量,将湘鄂赣边人民群众的精气神鼓舞起来、振奋起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不断取得新的更大成就。
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奋进,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系原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本文根据作者2021年10月24日在纪念中共湘鄂赣省委、省苏维埃政府成立90周年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整理)
责任编辑 / 汪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