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作品/分享
2021-01-04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和德国卡塞尔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曾参加第55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2013)
第7届亚太三年展(2012),首届基辅双年展(2012)
第4届广州三年展(2012),釜山双年展(2008)
首尔媒体双年展(2006),上海双年展(2002)
纽约-芝加哥-伦敦-柏林等地美术馆“过去和未来之间”巡展(2004-2006)等
缪晓春的作品涵盖摄影、绘画和基于软件创作的三维电脑动画、算法绘画和雕塑,并在国际上广泛展出。其主要公共收藏包括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大都会博物馆、波士顿美术馆、芝加哥斯玛特博物馆、洛杉矶亚太艺术博物馆、维也纳路德维希现代艺术博物馆、法国当代艺术基金会、新加坡美术馆、上海美术馆、广东美术馆、香港M+博物馆、伊斯坦布尔博卢森当代博物馆、美国布罗德博物馆、瑶士希克收藏、慕尼黑格茨收藏、伦敦扎布鲁多维奇收藏、巴黎DSL收藏等。
《虚拟最后审判》|The Last Judgment in Cyberspace-The Rear View 2006
《陀螺舞》
该作品中的舞者由三维扫描而成,通过软件的变形功能将它变化成一个既可辨识又略显突兀的数字人物形象,运用网络上的开放素材(动作捕捉)指令它完成一系列的动作,这些日常生活中的常见动作在通过层层叠加的软件处理之后,变得如同外星生物一般的怪异荒诞且不可思议。
kvaVijAdLuPRUf/7Yy7Q2A==
繆晓春对艺术史的态度彻底颠覆了这个令人厌倦的观点:旧的总是已经渗入到新的当中。他使用了一种相反的观察方式,于是在旧的当中发现了一些新的东西。他所进行的是一种带有预见性的考古学研究,当他穿行于“过去”时,他向今天的我们展示了过去的世界曾是怎样的。缪晓春将我们自己的(艺术)历史赤裸裸地展示在我们面前,同时又以游戏的姿态将我们自己的当下带入到了一种可能的未来之中,而这个未来早已在过去中成型。缪晓春在做这一切时,是那么名正言顺,无畏无惧。
一一摘自西格弗里德·奇林斯基:《依旧出新:从早期近代通往未来的可能》
缪晓春的摄影作品和三维动画作品的魅力恰在于它们所表现出的那种看似浑然天成的气质,而这首先要归功于缪晓春对新旧文化的兼容并蓄。
一一著名艺术评论家、策展人贝娅特·莱芬莎特缪晓春通过运算数字程序,让他的艺术细胞在虚拟的世界里生长、繁殖,然后裂变为各种艺术的图像、艺术的造型、艺术的故事。这些通过运算生成的视觉对象,存在于三维虚拟世界里,极尽幻觉奇妙的构想构成,每一个步骤都包含了艺术家的运思,每一步都可以让艺术家的思维触角介入进来。这样,人脑和计算机有了亲密的合作,不是排斥和分离,而是能够任意地实现艺术家的意图。
一一美术批评家、策展人王春辰
现任教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第四工作室导师
重要奖项有中国青年油画展大奖等
重要展览包括上海美术馆个展《虚城》,今日美术馆个展《B级绘画》等重要群展有韩国釜山双年展,美国布罗德美术馆,意大利卡萨雷斯博物馆,北京798双年展,巴塞尔艺术博览会等国际性艺术大展。
金阳平的作品在风格和色彩上格外粗暴,归为“B级绘画”。虽然作品可以被识别为绘画,但他以幕布的方式呈现,有一种零时和偶发感。他的作品以特写与放大镜头的手法,面对当下颇具魔幻与诙谐的现实,通过幕布绘画的方式演绎着一幕幕人间剧场。其物质本身的信息属性与自我异化的图像叠加交织出错综复杂的视觉系统。
在艺术主题上,金阳平更多地关注社会性与绘画的关系,并延展绘画,装置,剧场的身体空间与媒介外延,在艺术手法上较为明确的将绘画从西方透视学推向东方线性的实验之中。
艺术家的绘画过程围绕:状态、观念、对抗、明晰、模糊、确立、问题、时间、叠积等关键词展开。这些关键词汇链接起来的绘画关系,便表现出了金阳平的绘画语法。他的绘画线索,由前期绘画的城市景观延伸到城市主体关于自我与身份解读。
《表情系列》
“表情系列”是來源于人们经常使用的表情包,金阳平用绘画的形式进行慢镜头分解,然后再进行动画,画有鼓掌系列等。手势极具肢体力量,社会主义表情包在分解动作和慢镜头处理当中,时间的停留会让人有更强烈的历史记忆。艺术家以此探索绘画语言的一种物质性纯粹导向,通过媒介物质的语言交流,让观者在视觉与画面之间的距离更加切近。面对物质媒介的独特语言,易于达成与情感之间的对话。画面本身可以感染人,当然也能治愈人。
“幕布绘画“是最近几年来金阳平一直致力于开拓的媒介。它从我们对形式的感知上就区别于精致而完美的框上作品,配合艺术家粗暴的绘画风格,更是给人一种临时性,未完成感。相反,任何框上绘画只要一进入白立方,都自给自足的成为一个完美的主体,毋庸置疑的对外宣誓自我的独立美学价值。而幕布让人联想到临时而简陋的表演背景,也用于某些商业宣传,它创造一种看和被看的仪式,一种剧场性“事件”,或一种歇斯底里的尖叫。
一一艺术家、艺术评论家、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PACC)理论工作室研究员、国际公共艺术协会(IPA)研究员 姜俊
金阳平以绘画为主,表达着中国平民、中产者乃至高收入人群的精神状态—一和焦虑、愤怒相随的,是无奈、消沉。从体形、相貌到衣着,这些人都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人。但在金阳平的作品中,他们的肉身被这些情绪填充后,每个人的外形都发生着微妙的变形。
一一艺术批评家、策展人、《艺术时代》杂志执行主编杜曦云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艺术与科技方向教授、博士生导师
某集体ART+TECH创意总监
中央美术学院版画学士学位
美国阿尔弗雷德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电子综合艺术专业硕士学位
曾荣获德国IF设计奖
红点设计奖
德国设计特别奖
亚洲最具影响力设计大奖等
《飞鸟集》互动影像装置1200×200cm 2019
《水日》互动装置 尺寸可变 2021
《水曰》
是一件结合AI人工智能技术的互动装置作品,观众可以通过私密性的语音输入方式来与池塘中的水“交谈”,而水则会以其原生的语言(涟漪)来回应。这件作品作为艺术家“万物有灵”创作计划之一,以“艺术与科技”的方式来探讨万物有灵的哲学命题。作品尝试把科技作为灵媒,让自然以一种超自然的“自然语言”来发声和显灵,通过重建人与自然的超级链接,唤醒我们在文明进程中遗失的对自然的敬畏感。
《飞鸟集》
是一幅运用中国宋代花鸟画视觉语言再造的数字花鸟长卷,作品蕴含着“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诗情画意,写意着天地万物和谐共生、万象自在的美好境界。长卷中富于文入画精神的自然图景会随着季节和天气的变化而实时演变,由此赋予了作品一种生命感,令画卷成为了大自然的诗意镜像。画面中形态各异的飞鸟意趣盎然地与现场观众互动,亦让作品成为了人与自然的交互界面。
《预见:有趣的世界》影像静帧互联网参与式艺术项目2021
《情緒几何》3.0互动装置 尺寸可变 2021 与许晨阳、刘正奎合作作品,由未来论坛和锡纯公益资助完成
《情绪几何》
《情绪几何》3.0是艺术家费俊与代数几何数学家许晨阳以及心理学家刘正奎进行跨学科合作的艺术实验项目的阶段性成果。作品邀请观众在互动装置的暗箱中触摸几何模型,触摸的情绪会通过心率等生理数据采集设备记录并计算出来,这些情绪数据会按照三种气质类型影响与之相匹配的初始几何图形,生成一个个“因人而异”的情绪化的几何图形,并最终通过自动粉笔机械装置绘制在黑板上。作品从代数几何的抽象性和纯粹性中获得启发,并尝试把数学对现实世界提纯化的解释与艺术对现实世界复杂化的解读结合在一起,完成一次同时处于现实之上和现实之中的艺术实验。
《有趣的世界》装置二 互动影像装置 尺寸可变 2019
《睿·寻》手机应用程序 尺寸可变 2019
费俊的艺术“局外”角度和他以艺术的名义所构想的各种自然人与人工智能的结合方式为我们生动展示了艺术表达的多种“升维”可能。同时,也指引了一条调动大众的文化主体意识与激励“普度众生”的精英情结有效统一的艺术路径。费俊并没有煞有介事地发布什么人机共生的艺术宣言,但他的每一件作品似乎都蕴含着一种舍我其谁的使命感。
一一合美术馆馆长 黄立平
以设计师或教育家身份介入到新媒体艺术领域的费俊,在某种程度上与沃霍尔其实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作为一个自称为艺术界的“陌生人”,费俊在使用新的数码技术进行艺术创作时,常常是从社会现实问题出发,而不仅仅是通过回顾艺术史的传统方式进行创作。很明显,这与许多艺术家都是大不相同的。
一一艺术批评家、合美术馆执行馆长、四川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鲁虹
职业画家
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国画专业学士学位
日本京都市立艺术大学意大利湿壁画专业硕士学位
《“温度”系列》
创作于2021年的“温度”系列,是对疫情以来人和生命的关注。画面中隐约可以辨认人物形象,以蜷缩、背靠背又或相互依靠的形式,在充满张力的轻松线条和坚硬紧张的短处线条的对冲张力下,是对不得不被迫停顿之后,人类和生命状态的思考和感受。而观者则在不同元素的引导下,回想到自身在那段特殊时期内身体的放松和精神的紧绷之间的种种细微的感受。
《“寂”系列》
“寂”系列中的线条相比其它系列更为简洁,这对艺术家朱岚来说,是一种更为艰难的取舍。在似是而非的形象背后,是一种退后的无言,是时间冲刷后留下的痕迹,是内在的沉静、自信与坚韧。更是朱岚对于线条“这一她选择在自己的绘画世界中为自己架起桥梁的艺术语言”的不断精炼。无论是“柔软”的“寂”系列1、系列2,还是布满激烈冲突的“寂”系列5、系列4,都被朱岚用寥寥数笔表达殆尽,这也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文人绘画的至高审美。
《“人”系列》
不同于“温度”系列中流露的温情与放松的情绪,“人”系列中对硬笔线条的大量使用,以及线条表达的力度,都让画面更加充满了紧张的气氛。一种来自本能的自我保护和对外界压力的反抗,在通过观者对画面的阅读中跃然而出。
仅是线条并不足以给观者建立完整的想象空间。朱岚将墨堆聚在一起,将黑色色块与线条抽象化,让画面更加饱满立体。究竟是怎样的人物经历着何种情绪,每个人的理解各有不同。但这正是有趣的地方,人本是“人”系列的载体,但经过朱岚以抽象和潜意识的描绘,当再将作品展现在人面前时,人看到的并非是真实的自我,而是另一个维度中,自己对“人”这一概念的全新解读。
《共生器物》
“共生器物”的创作来自于朱岚在疫情隔离期间和对日常生活器物的观察和感知。当看似熟悉世界中的一切在突如其来的情形之下渐渐陌生,甚至变形。朱岚在创作中经年累月锤炼的“线条”也开始生长出各异的类型,短促线条集结成如同对未知病毒的无法名状般的情绪一样的团块和球体,细长松弛的线条则如同悠远的宇宙深处传达的对不确定的习性,墨与宣纸在干湿不同质地下的丰富细节,就如同蔓延开来的各类情绪,最终,在紧张、对撞、恐慌和释然中,被定格在无形和有形之中。
北京服装学院美术学院油画系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西班牙艺术家
在廖家萍眼里,Cynthia Fusillo是一位成熟的优秀艺术家,她的作品充满着对大自然的关怀,对人类的关怀,以及对自我的关怀。廖家萍喜欢Cynthia对植物(生命)的思考:世界就如“树”(植物),它们有一张关系网,地面之上,地面之下,地上与地下,成长与死亡……它们互相交流,互相保护。艺术是万物连接的手段,是与自己、与他人、与环境建立关系。
疫情之后,所有的交流都在一个暂停符之后寻找到了新的途径,一切都变了。在两位艺术家看来,其实变才是一种常态,变才是一种永恒的运动。被未知的世界所吸引,跳入未知,拥抱未知。在其中接受和欣赏自我在这个运动中的位置,把这一刻当作一个机会停下来,去倾听并活在当下,这便是一种最好的自我关怀。
北京服装学院雕塑专业
法国勒芒国立美术学院艺术系毕业
装置和影像工作者
创意团队ElementsEvolution联合创始人/藝术总监
哥伦比亚艺术家
对于戴宸来说,这是第一次在没见面的情况下跟一位艺术家合作创作。疫情时代下,戴宸和Oscar Salamanca全程线上交流。对戴宸来说,Oscar是一位非常有才华、热情洋溢的艺术家,令她非常欣赏。Oscar的作品给戴宸很多启发,看到他的作品便会涌现出无穷的灵感。
“Ctrl+”艺术项目是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下进行合作创作,在两位艺术家看来,这件事就显得特别有趣,远距离合作带来了信息差,这些信息差所包含的信息在某些时候甚至有宇宙黑洞那么大。戴宸跟Oscar两人主要的通讯手段是邮件,而身在中国的戴宸个人非常享受邮件沟通的「非即时性」,相比社交软件,邮件更像是从前的书信往来。在这个信息秒回秒发时代下,邮件往来的空隙里,让她可以有更多时间思考,同时也减轻了社交软件上等待回复的焦虑感。参与“Ctrl+”艺术计划对两位艺术家来说是创作的过程同时也是享受的过程,在这里他们的艺术创作似乎是前所未有的纯粹和一心一意。
北京服装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美国艺术家
“Ctrl+”艺术计划是一个极具开放性的项目,对陈蕾来说,像是一次思想的碰撞,一回和新旧朋友的对话,一种文化的相互审视。在项目中,并不要求艺术家有共同的主题,也不固化合作的形式,自由、多元是它的主要特色。陈蕾和Miguel Carter-Fisher还发起了“Ctrl+”艺术计划的子项目一一“融绘·画通”活动,邀请了中美两国共计28位师生共同参与。双方交换照片,互画肖像,力图以人物绘画的形式探索中美艺术家之间交流、对话的可能性。在这次活动中,艺术家的创作不受材料、技法的局限,人像绘画给两边师生带来了不同以往的艺术乐趣,也为本次交流增加了更多的思考和理解。
1992年毕业于北京工艺美术学校工业设计系
200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美术教育系
2014-2015年就读日本创价大学期间学习日本画
2019年结业于上海美术学院岩彩画创作高研班
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会员
北京岩彩学会理事
意大利当代艺术家
在马楠眼中看来,“CTRL+”艺术计划集结了50组分散在全球的艺术家,仿若被量子纠缠在一起,不同的是艺术家们需要开始相互了解对方。通过视频,马楠和意大利艺术家Manuela Ronchi Solfrini相识了。在相识的半年里,两位艺术家在听不懂的语言、看不懂的文字中,通过绘画和摄影的方式去了解彼此,在了解或是不了解的过程中,两人完成了初步合作。马楠认为,即使最终两人的作品完成了,其实也不一定足够了解对方,但这也是这个艺术计划的魅力之一,正印证了那句“无所从来,亦无所去”。
南京艺术学院艺术学学士
北京师范人学艺术硕士
未来设计学院、未来设计创新研究中心成员
葡萄牙/美国当代艺术家
在“CTRL+”艺术计划中,中国艺术家邱雨夔与生活在葡萄牙的美国艺术家Sarah Kilgallon通过互联网远程合作的方式进行艺术创作,创作内容主要包括诗歌与摄影。
Sarah擅长摄影与写作,两位在文学方面有很多的交流。英语语言文学、罗曼语言文学、语言学以及文学史、哲学史方面的探讨促使两人开始实验性的文学写作。基于普通语言学的研究成果,两人试图通过同时使用多种语言进行诗歌的创作,使得叙事、抒情、议论足以超越语言与民族的藩籬。
在创作这首长诗的过程中,南京的新冠疫情再度袭来,邱雨夔被迫在酒店中继续写作。他借病毒变种“德尔塔”之名,将这首长诗命名为《Delta》。在最初的写作过程中,两位用对诗的方式,以英语、意大利语、葡萄牙语为主要的媒介,创作出混合了多种语言的“蓝本”。随后将这个版本分别翻译为汉语、英语、意大利语和葡萄牙语四种版本,一如文艺复兴时期使用俗语翻译及解释《圣经》那般。瘟疫使得人类社会发生了剧烈的变动,在瘟疫之后人们会对世界重新进行反思与建设,在经济再度繁荣的时候,文艺也将再度复兴。《Delta》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写成的。对于之后的创作,两人将继续与诗歌相关的视觉艺术创作,形式也将涵盖摄影与绘画。
北京服装学院美术学院油画专业曾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南海舰队
英国艺术家
通过“Ctrl+”这个项目,Lola Awada与朱相宽以合作的方式参与到此次的艺术创作中。起初对于他们来说,这次合作可能是一场灾难,也可能是一次突破,因为两位艺术家的生活背景、阅历有着非常大的不同。军人和教育工作者身份的经历使得朱相宽一直在多角度的生活阅历中寻找创作素材,去追寻真实和具有普世意义的作品,强调“最重要的不是艺术,而是生活本身”。Lola出生于贝鲁特,是法裔黎巴嫩人。在她三岁时,黎巴嫩爆发了战争,从那时起,她的成长经历就充满了多元和不确定性。因此她的作品往往跨越自然、人性、灵性、魔法、幻想和“硬现实”,总是试图从最悲惨的主题或事件中创造出具有视觉吸引力的形象。
在朱相宽和Lola的合作中,他们在不同中找到了大同:经过很多次的沟通和尝试,找到并推翻多个主题后,他们最后确定了“爱——一个不同的视角”为创作主题,试图在所有的这些不同中找到和谐共处的方式,来体现一种关于大爱的包容。这与后疫情时代世界各地的对抗和冲突的态势形成对比,正如策展人喻高所倡导的“冲突对抗会持续存在,与其浪费时间去探讨人之初是善是恶,不如设计一个游戏,去激发彼此的‘善’”。
南非罗德斯大学艺术史专业博士生
日本艺术家
张丽方与Jun Itoi两人分别生活在南非与日本的两个小镇:马坎达(Makhanda)和中之条(Nakanojo)。在交流之初,他们从各自所在的地方聊起,试图在相距千里的两个小镇之间建立某种关联:这两个地方都很安静,但都是艺术盛事的举办地一一南非国家艺术节和中之条双年展,比如马坎达的缺水和中之条的水土保护。逐渐的,在张丽方和Jun Itoi不断交换文字与图像的过程中,这种(无)关联性开始转向两人作为个体与所生活的空间的关系:他们工作的场所。两人看到的老建筑,遇到的一棵树,还有那穿透树丛的光。目前,张丽方与Jun Itoi的合作仍然处在交换所见所感的阶段。张丽方说道:“现在看来,横跨半球的小小效应显然已经发生。有时候,我也会将自己看到的一道光认作生死世界的连接,而这正是Jun所相信并通过作品表达的。”
北京服装学院中国画专业
加拿大当代艺术家
对郭墨琪来说,同一位完全陌生且地域跨度如此之远的艺术家合作还是头一次。在喻高老师把Elizabeth Wood的作品网站推送给他的时候,郭墨琪看完当下即同意了这次的合作。在某种意义上Elizabeth Wood的创作出发点和郭墨琪很接近,两人都希望在作品中表现对人性的体会和一定程度的社会关怀。郭墨琪和Elizabeth的合作异常顺利,根据Elizabeth在俄罗斯的驻留作品(有关契诃夫文学),他们很快确定了共同的创作题材(契诃夫和书)。基于距离的原因,两人会根据共同选定的关键词各自创作作品,亦或是共同创作能够克服物理距离的作品。截至目前,两人已经创作了两首有关人性诗(主要由Elizabeth创作,其中使用了契诃夫文学作品中的高频词)和几件正在完成的实体作品(该部分由郭墨琪完成)。
合作中非常有趣的是在认识之前,郭墨琪并不知道Elizabeth的年龄,两人一直沟通十分顺利。根据Elizabeth的作品,郭墨琪猜想Elizabeth可能是一位四十岁甚至更加年轻的女性藝术家。当Elizabeth在邮件中说她马上要过70岁生日时,郭墨琪大吃一惊,他第一次看到一位70岁的女士是如此的有活力、有求知欲,有强烈的好奇心去接受新事物,这给他的触动非常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