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交流互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21-01-04宁静李清华
宁静 李清华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 交流互鉴 文明多样性 全球化 文明发展
【中图分类号】G0 【文献标识码】A
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中,朝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命运共同体方向不断发展。要解决当前乃至今后的世界问题,就必须站在人类文明的高度,坚持文明交流互鉴。我们要本着“风雨同舟,荣辱与共”的准则,始终遵循合作共赢目标,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从原始社会到农耕社会,再到工业社会,到现如今的信息社会,人类一直都在书写着文明的篇章。人类文明遗址遍布全球各大洲,从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中国的“四大文明”到犹太、波斯、希腊文明,海洋、游牧、农耕三大文明的冲突交流构成其间几千年欧亚大陆人类活动的主要内容。而在孤独的美洲大陆,先后出现了阿兹特克、玛雅、印加三大文明。16世纪以降,地理大发现使得欧亚大陆的东方与西方、欧亚大陆与美洲大陆之间的人类交流更加紧密,文明碰撞更加激烈。随着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20世纪美国信息革命的成功,以欧洲和美国为中心的西方近现代文明不断自我创造并吸收其他文明的长处,进一步在全世界扩张。一方面推动了人类文明整体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信息社会迈进,另一方面也对世界其他文明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戕害,如阿兹特克、玛雅、印加这三大文明,以及非洲不少部落文明就在这个过程中消亡了。中华文明依靠自身深厚的底蕴和不屈的韧性在交流中学习借鉴西方近现代文明,实现文明的创造性转化,迎来了文明的浴火重生。
华夏文明是产生于大地上的农耕文明。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长江上游的三星堆文化、珠江流域的石峡文化等,在中华大地各处生根发芽。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华夏文化逐渐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与中华大地上各地域、各族群的文明融合,形成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多样性和包容性由此构成中华文明的重要基因。早在2500年前中国人就已了解“和而不同”和“生生不息”的内涵。《左传》中有句经典的比喻:“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壹,谁能听之?”中华文明历史悠久,地大物博,在多民族繁衍、多文化交融的过程中,铸就了生生不息、互相包容的文化特征,创造了绵延五千多年的灿烂文明。
在与其他文明互鉴和交流中,中华文明得到发展和丰富。汉代张骞凿空西域,蜀货卖到身毒国(今印度),使节航抵己不程国(今斯里兰卡),丝绸之路贯通欧亚;唐代来首都长安朝觐、留学、贸易的国家和地区达300多个,形成7条同外部交往的“夷道”;明代郑和七次下西洋,中国船只经东南亚、印度航抵非洲东海岸;明末清初,大量传教士和欧洲商人来华,不少中国人也乘船前往欧洲;迤入近代,在欧风美雨的吹拂下,大批留学生或留学日本,或横渡欧美。交通的开拓与人群的往来带来了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东南亚、印度的香料、黄金、棉布,欧洲的工艺品,美洲白银等商品的买卖贸迁,造纸术、印刷术、航海术、测绘术、军事武器等技术和哲学、数学、文学、医学、地理学等知识甚至宗教的互鉴交流。由于多样的特性,让文明彼此交流,而交流之下又带来互鉴,因互鉴得到进一步发展。
近代以来,腐败的封建统治和西方列强的入侵,不仅让国家和人民受辱受难,文明也受到蒙尘。无数仁人志士或挖掘中华文明的自身资源,或学习西方文明的先进经验来寻找救国方案,但都失败了。而中国共产党成功带领国民完成了独立和解放。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成功,主要是因为其将中国国情与马列主义原理相结合,并从中学习和借鉴人类文明,汲取有益元素,让人类创造的文明迎合时代步伐。正如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随着互联网广泛普及,人工智能方兴未艾,云计算快速发展,人类社会迈入智能时代,彼此前所未有地高联度生活,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也前所未见的密集,地球真正成了同呼吸、共命运的“地球村”。与之相应,各类文明需要打破的困境和面对的问题也变为全球性的,在人类历史上,我们比之前任何时刻都更需要紧密交流和团结合作。既有的国际秩序和与之相应的国际关系在面对越来越多的全球性问题时,已不能最大程度地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因此全球化的新时代呼唤新的全球治理理念。中國共产党站在人类文明永续发展的高度上,给出了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即通过这种方式将各国家、各民族命运密切相连,促使各参与者做到共同发展和共同进步,进而实现创建和睦大家庭和美好生活的目的。从本质上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不是坚持“小圈子”立场、固守“零和思维”的狭隘的个体优先意识,只有在此种共同体意识指导下,人类才能真正做到互相尊重对方的发展道路,让文明多样性之花开放。整体来看,可以将当前文明交流互鉴特征归纳为几点:
第一,以实质平等为前提条件。平等是文明之间互相交流、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这基于一个事实,即“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的交流和互鉴融合了东西方共同的智慧,坚持了实质意义的平等。在东方文明中,孔子有云:“不患寡而患不均”,治理者必须从大众利益出发,在实质利益的层面给予最广大的民众以幸福感、获得感。在西方文明中,对公平和平等的讨论从柏拉图时代到罗尔斯时代,一直没有停止。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一定程度上是升华和总结西方和中国政治智慧的体现,其重点在于从政治经济等具体领域的实质性平等出发,在各个领域都实质性地赋予所有文明以表达自身的意愿和维护切身利益的权利,从而实现真正的交流互鉴。
第二,以互相欣赏为合作基础。从人类文明整体来讲,不同文明的独特色彩为世界文明画卷绘上了一笔笔不可缺少的亮色;从个体文明来看,只有从欣赏其他文明的立场出发,才能做到“美美与共”。向往和追求美好事物的天性深深印刻在人类的文明基因之中。经过世代累积,各种文明的底色形成,并最终反映为不同审美取向,构成百花齐放的审美世界。而文明的美感与其依托的哲学思想的说服力和文学艺术的感染力密切相关。如果缺少一个具有强大说服力和感染力的载体,文明之花就无法完全绽放。而这种文明载体的发展正是建立在充分的交流和深入的互鉴基础之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强了对传统文化的弘扬力度,并积极引入一些优秀的国外文化,而二者相互欣賞和理解,不仅对文化的创新和发展起到了一定推动作用,而且为人类文明互鉴和交流奠定了良好基础。
第三,以开放包容为交流态度。面对当今世界的文明之间交流不畅问题,只有树立人类文明应该是多种多样的理念,文化之间的壁垒、心灵之间的隔阂才会被打破,才能使各种文明和谐共存,每个人的心灵获得文明的滋养。“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文明的存在方式是“生命式”的,文明的蓬勃发展更需要“新陈代谢”。创造性的“新陈代谢”和文明的交流互鉴密切相关。面对“反全球化”浪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充分反映了中国态度,即文明之间应该以交流合作代替猜忌争端,以深化认识代替封闭自守,以继往开来达到融合创新。
第四,以创新发展为共同追求。面对不同的文明和文化,中国人坚持发展的眼光和对创新的追求。“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换言之,事物性质不同时,对产生新事物更有利,而同性质的事物则会阻碍其创新发展,这体现了中国人对待陌生事物的开放态度。文明需要结合社会发展及时代发展,通过加强创新的方式为其发展提供动力,进而创造出富有魅力和跨越时空的文明成果。文明存在的价值在不断创新发展的过程中彰显,这种创新和发展可以为人类在创造更美好的生活过程中提供有力的支撑。在创新文明中,文明交流互鉴属于必经之路,若文明仅选择固守成规,不学习其它文明的优秀成果,也必然走向自我重复、僵化甚至衰败。当今世界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某些西方国家试图在全球推广统一的文化模式和统一的制度设计。这实际上造成了文化被输入地的文化多样性和社会制度的自主性被破坏。只有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角度出发,进行基于互相尊重的交流互鉴,才能推进人类文明的创新和创造。
第一,求同存异,减少争端,扩大合作。多样性是文化交流、革新和创作的源泉,也是建设和发展人类文明的主要内容,因此各国若要营造出和谐和平的社会环境,就要在求同存异和互相尊重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和沟通。面对国际关系中存在的傲慢、偏见、仇视态度和将自己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制度强加给他人的文化霸权主义行为,我国在《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表示,“旗帜鲜明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坚定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利益,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促进世界持久和平、共同繁荣”。
第二,互通有无,共谋发展,共同富裕。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当今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使南北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从当前国际社会来看,推动国际减贫进程,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共享人类进步成果,也必须坚持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将不同文明和不同国家的差异化诉求予以充分考虑。同时推动跨文化对话,减少宗教、种族、民族和意识形态分歧,为文明对话、经济交流创造有益的环境。
第三,同舟共济,共克时艰,造福后辈。当今世界正面临着史无前例的挑战,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前所未有地考验着世界所有文明应对危机的能力。而在文明交流互鉴方面,我们既面临着因隔离和封锁造成的物理阻隔,更面临着物理阻隔所造成的文明和心理障碍,其中就包括因疫苗分配等问题造成的国家之间互不信任、互相猜忌、彼此指责等问题。国际社会必须认识到,面对疫情的全球流行,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同舟共济、共克时艰才是战胜疫情的唯一出路。历史的考卷摆在人类面前,是交流互鉴、协同合作,还是各自为战、以邻为壑,这些选择将决定人类未来的前途并深刻影响到子孙后代的幸福。
(作者分别为南方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博士研究生;南方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教授)
【本文系2020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翻译理论发展史研究”(项目编号:20&ZD312)和2018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中国对外话语体系构建与跨文化语用翻译研究”(项目编号:2018WZDXM010)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深化文明交流互鉴 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人民日报》,2019年5月16日。
②《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
责编/邓楚韵 美编/杨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