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业生态环境的改善与园林绿化的发展

2021-01-04谢玮珊

花卉 2020年24期
关键词:园林绿化园林环境保护

谢玮珊

(广西 南宁 530000)

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越来越多人从意识和行动上了解到保护环境和恢复生态的重要性。我国现有的生态环境需要林业长期稳定的发展。在城市和乡村建设融为一体的过程中,要促进园林绿化的发展,保护我国的生态,为建设生态社会提供支撑。

1 促进生态环境改善和园林绿化发展的重要性

我国林业和园林绿化的长期稳定发展对我国至关重要。在园林绿化中,要贯彻绿色生态理念,使绿化工程效益最大化。未来我们发展园林绿化后,不仅可以给人们的生活增添绿色,而且可以使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此外,园林绿化还可以净化空气、增加土壤养分、减少水污染等,为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提供支撑。

图1 园林绿化发展愿景

2 我国环境现状

过去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人们选择了破坏环境。所以经济水平越高我国环境问题越严重,甚至较为突出。人们慢慢意识到需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比如说重视林业生态环境和园林的绿化,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本前提下,尽可能实现更高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在我国有很多地区环境受到很大的影响,原生态的环境在短期内无法快速恢复。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相关部门加大力度开展对园林的绿化工作,恢复林业生态环境。目前,我国在改善林业生态环境和云林绿化的方面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比如,人们没有改善林业生态环境的意识并且对它的重要性不了解。在这些方面,我国应该加强法律法规的颁布,重点是管理水平的提高。

3 目前我国环境存在问题

3.1 人们对林业保护意识差

当今社会,我们国家倡导保护生态环境,让人们有一个正确和客观的环境保护意识是改善我国林业环境的关键环节。然而,从目前我国在园林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工作来看,大多数的管理人员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容易滋生消极懈怠心理,导致管理效率与质量大幅降低。此外,特别多的人环境保护意识不强,存在乱砍滥伐、破坏花草树木等不良行为。

3.2 林业生态资金人才投入不足

提高林业生态环境和对景观进行保护的基础是资金,对于林业生态发展而言,优秀的专业人才保障是促进林业生态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没有资金和人才的支持,不可能及时发现林业生态环境整治所存在的诸多问题,因此也无法采取合理有效的解决措施,进而实现园林的绿色化发展。就目前而言,我国大多数的城市较为注重重点区域经济的发展,没有从根本上对生态环境的维护和改善引起足够的重视,这种做法在某种层面上对林业生态环境的改革有了一定的影响。

3.3 优化生态环境机制

在林业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对已有的生态环境改善机制进行优化对于最终成果有着重要影响。现阶段,就我国正在实行的园林生态建设和管理机制而言,落实林业生态环境改善的权利和责任有着较大难度。要求相关单位明确各方职权,并做好相应的监督管理工作,以保障各项问题都能找到责任主体。长此以往,会直接提高改善林业生态环境的水平,真正落实我国绿色生态和环境发展的战略决策,这将促进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的发展。

4 改善林业生态环境、促进园林绿化发展策略

4.1 加强宣传工作,深化生态环境建设理念

在开展相关工作的过程中,地方政府部门应该主动配合林业生态管理部门,加强对相关知识的宣传工作,切实提高广大群众和群众的思想意识。政府部门要结合本市实际,积极组织林业生态管理部门组织专题研讨班。加大宣传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最新理念以及政策,完善林业部门的管理制度。借助媒体途径等进行宣传,使人们切实认识到园林绿化的重要性,了解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危害,传播关爱与保护自然、园林环境的理念,同时,需要积极拓展宣传渠道,发布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理念和知识。在学校或者单位积极开展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宣传等工作,有效拓展林业生态保护的方法,为改善林业生态环境和发展园林绿化等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4.2 林业生态的发展需要资金的支持

由于林业环境的改善涉及的园林绿化和育苗技术,都要大量的资金,所以财政的支持是林业生态环境的基础。育苗需要巨大的科研保障和财力物力。首先要和当地的环境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提高园林的发展效率,合理地选择森林植物的种类,在保证所有绿色植物都能存活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发挥植物的生态效应。此外,还可以利用现代林业技术,运用科学的方法想办法植树造林,林业环境进而得到改善。

立足于该地区的实际发展状况,结合植被类型与生存特点,在遵循自然生长规律的基础上,改善环境与土壤,这样才能长出质量较好的树林。政府部门应该积极引进优秀专业人才,加大资金成本投入,提供合理有效的政策支持。为保证人才的专业化,必须积极与地方高校合作,在“订单式人才培养”战略的指导下,培养具有林业专业知识和园林绿化专业知识的专业人才。建立激励人才的机制,调动大家的积极性。真正实现“用好人才”,为林业生态发展打下良好的人才基础。

4.3 建立改善机制

政府部门应该协同有关林业生态环境部门,从管理层面建立完整的林业管理制度,完善相关管理工作。注重区域协调发展,落实对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监督和管理工作,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不断调整,切实保障绿化的美观性与完整性,构建系统、全面的生态环境体系。

避免大面积硬铺、简易草坪,以确保规划布局的合理性与园林绿化面积为基本前提,将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其次,需要对林业生态环境管理做进一步的划分,将执行权责落实到各部门或者个人。如果出现管理执行不力的问题,将尽快追究其责任。加强林业生态环境管理监督。为了克服传统的监督处罚模式及其产生的不良影响,需要建立“民事责任”与“刑事责任”相结合的法律处罚措施,最大限度约束公民行为,消除乱砍滥伐等会严重损害生态环境地情况。实际上,通过健全管理机制可以严格保障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实效性,起到扩大城市绿地面积的作用,实现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双丰收。

4.4 科学合理地使用先进技术

近几年,我国认识到了对生态环境尤其是园林保护的重要性,加大了对林业生态环境和园林绿化相关项目的投入,不断研发相关技术。技术水平提高,景观规划水平更高标准。目前,我国城市化发展已到一个很关键的时期。为此,有关部门应注重生态环境和园林绿化相关技术的研发,并进行精细化管理。因地制宜,选择植物种植,对人工造林进行系统管理。政府部门应出台相关政策予以扶持,延伸产业链,为林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支持。

4.5 绿化上加大力度

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要以保护生态为重点,发展经济,保护当地林区和生态系统。有关部门要重视园林绿化工程建设,合理增加生态经济资金,促进环境保护工作顺利开展,搞好园林绿化化工和林业项目产生了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恢复和改善林业生态的同时,必须重视绿色环保理念,建设生态绿色城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5 结束语

总而言之,改善林业生态环境是一项迫不及待的工作,它可以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深入贯彻党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以改善人民生活为基础,促进我国的园林绿化工作的进行。在此项工作的实际发展中,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加强对林业生态环境的宣传。首先要建立健全生态环境改善的制度,此项为基础,加大对林业生态的财政支持力度,进而确保林业资源的多样性,为我国实现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园林绿化园林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
园林绿化施工优化探讨
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讨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探究
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清代园林初探
古代园林里的“美人”
市政园林绿化设计创新思考
和千年园林的今世之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