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与对策

2021-01-04常陆平

花卉 2020年24期
关键词:环境保护林业资源

常陆平

(山西省晋中市榆社县林业局,山西 晋中 031899)

近年来,随着工业的发展我国生态环境严重破环,进而国家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实现环境的保护。要严格贯彻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原则,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来发展经济,最终实现当地整体发展。

1 当前林业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问题

我国地大物博,其中包含着非常丰富的林业资源,对社会发展产生积极地影响。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我国当前林业资源被大量浪费,生态问题成为当前社会所面临的非常严峻问题之一。在对林业保护过程中,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正确方式来保护林业生态,提高林业资源的利用率。目前林业生态主要面临以下几个问题:

1.1 缺乏健全的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和法规

在新时代背景下,由于重视经济发展而忽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使我国生态环境被严重破环,然而针对林业问题没有从根本上来解决,林业生态破坏的现象没有得到有效地控制和改善。特别在当前,我国部分地区在实施相关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时存在诸多问题,包括有部分地区针对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投入不足、缺乏明确奖惩体制、对环境保护普及程度不够等,进而阻碍了我国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

1.2 当前我国林业资源相对匮乏,人们缺乏环境保护意识

目前我国林业资源面临紧缺现状,其中我国人均森林面积只占到世界人均面积的1/5,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而我国人均森林存储量是全球人均占有量的1/10,且森林资源具有分布不均匀的特点。因此,我国林业资源十分匮乏,使我国在实行林业生态资源环境保护时面临着较多困难。在过去我国一直重视经济的发展,忽视生态环境的保护,这种经济发展模式阻碍了我国林业生态保护的有效开展,不利于我国林业生态环境的建设,且林业资源再生周期较长,如果破坏了生态环境就很难修复,所以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实施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十分有必要的。与此同时,人们一直没有正确地看待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进而忽视了生态环境的建设,没有从长远眼光来考虑生态保护的长期利益。

图1 林业生态环境的建设

1.3 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不够完善

随着环境问题的突出,人们逐渐重视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进而制定了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来防止资源的浪费,同时我国在不断完善相关的林业资源保护措施,提高措施的科学性、合理性,从而达到良好保护环境的目的。然而,当前我国的相关措施仍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健全,进而能更好保护当前所面临的环境保护问题。

2 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根据可持续发展观念,从根本上诠释了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而实现了两者发展的科学性,有着较高现实意义。经济发展并非必须要牺牲生态环境的保护,二者本身并不矛盾,由于林业资源作为经济资源非常重要的部分,对其科学合理地使用能够有效促进经济发展,同时也实现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带动地方经济发展。除此之外,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要充分地考虑林业资源的生态保护问题,因为林业资源相对经济发展成本需要更多的时间来积累,很难再修复。所以,经济的发展与生态保护要严格遵循可持续发展战略,协调发展。

3 当前我国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

3.1 增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建立正确的发展观

在林业生态环境保护过程中要明白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实质,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否则林业生态环境发展方向就会出现偏差。首先,要坚持树立“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原则,实现林场经营与林场保护合理化,提高林业生态保护工作人员的待遇,促使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力量充分发挥。其次,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及时转变经济发展方向,避免为了实现经济发展对林业资源无节制地开发,进而更好地解决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所面临的问题。在林业资源开发过程中要符合林业生产规律,提高林业生产效率,实现林业生产发展评价体系完善,在林业保护部分的业绩考核中林业生态环境要作为重要参考依据。

3.2 对林业生态环境保护进行合理规划

当前我国在进行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过程中,要全面贯彻可持续发展观念,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平衡,在林业生态环境保护过程中要从发展的长远角度来看待,加强对林业生态环境保护进一步规划,保证其科学性和合理性,严格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逐渐深入探究林业生态保护工作,例如:我国有部分地区居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匮乏,过度开采当地林业资源,将森林逐渐演变成农田,然而随着农田生产力的下降,导致土地的遗弃甚至出现沙漠化,严重破坏我国的生态环境,基于此,相关部门应该对整体进行规划,找准入手点,加大对林业生态环境保护观念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此外,要根据实际情况促进林地修复,实现退耕还林,保护林业生态系统。

3.3 促进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实施,加强相关管理制度的落实

在实施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时,其中大部分所需物质资金都是由国家财政提供,所以国家财政预算中还要包括关于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管理、制度的落实,加强思想层面认识,加大对林业生态投资。与此同时,要引入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断地完善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技能,促进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顺利进行。要加强对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严格落实相关政策,实现林业生态保护管理部门紧密联系,落实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相关部门建立措施有效落实,保证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实效性。除此之外,在进行林业生态环境保护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市场经济发展状况,要符合生态发展的客观规律,积极贯彻政府政策,满足市场需求,加大对林业经营的管理力度,对我国林业生态保护的市场机制进行不断研究,吸引更多投资者加入林业生态环境保护行动中,实现林业生态保护的持续性。

3.4 推进林业保护性建设

林木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然而其再生周期较大,因此要加强林业资源保护性建设,实现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在进行林业资源保护性建设的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科学经营,从而有效地促使林业保护性建设工作顺利开展,在制订林业保护性建设相关方案时:①要符合生态发展规律,对当地林业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同时要合理利用当地林业资源,根据植物生长规律和习性来制定相关林业资源保护制度,此外也要加强对土壤资源的保护以及水资源节约问题等;②在进行森林修复过程中应采用抚育间植的方法,同时相关各个部分要全力配合,使森林植物健康发展,同时对重点林业保护区域要采用封闭式管理,提高当地林木生长土壤质量,保证植物健康繁殖与生长;③要提高植物成活率,在种植植物时要根据当地环境来进行选择,使植物能够有效地适应环境和气候,促进植物健康生长,推动森林进一步改造,有助于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顺利展开。

图2 森林修复种植

3.5 实现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在实现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时,要想建立良性循环机制首先要提高人们认识层面和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促进林业资源保护工作的开展,好的效果能起到激励人的作用,进而更好地加强人们的环境保护观念,形成良性循环。因此,要提高人们思想认识,加大宣传力度,帮助人们形成林业资源保护的认知。

4 总结

简而言之,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是当前最严峻的问题之一,我国陆续建立相关政策制度,为了更好地实现林业生态环境保护,要不断增强人们环境保护意识,建立完善制度体系,协调经济发展与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严格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

猜你喜欢

环境保护林业资源
环境保护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讨
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林业科学》征稿简则
《林业科技》征稿简则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land produ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