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肃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

2021-01-04

开发研究 2021年6期
关键词:文化产业资源旅游

蔡 霞

[中共甘肃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 中共党史教研部,兰州 730070]

提要:建立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探索更加适合甘肃省地方特色和风土人情的文化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路径,对推动甘肃省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发展具有更加深远的意义。通过深入分析甘肃省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内涵、基本原则、主要内容,进而对如何实现甘肃省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进行科学性、现实性、战略性思考,提出甘肃省文化产业要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必须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扩大中高端文化供给,优化文化产业空间布局,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提升生产要素水平,完善市场支撑体系,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创新驱动文化产业发展,推动文化产业综合发展,实现文化与旅游产业双向融合,激发文化市场的内循环活力。

一、引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以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并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1]。本文立足甘肃文化资源的独特禀赋与产业根基,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把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作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紧密结合甘肃省省情实际,探索更加适合地方特色和风土人情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对推动甘肃省经济社会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具有更加深远的意义。

我国文化产业正处于提质转型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2013年文化产业增加值为21 351亿元,2020年已实现翻番达到44 945亿元,年均增速达到12%,远远高于我国GDP增速,在GDP中所占份额也由2013年的3.63%稳步提升至2020年的4.43%。一方面,文化产业属于较为综合的产业类别,具有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作为第三产业的“龙头”,能够对若干相关产业的发展产生辐射带动作用;另一方面,文化产业具有朝阳产业和绿色产业的鲜明属性,其附加值较高、发展潜力巨大、资源消耗率低、环境负面影响小。近几年,在宏观经济形势和国家政策的指导下,文化产业已成为资本投资的主要热点,金融机构纷纷调整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专门设立文化产业特许经营机构、特色支行等,以适应并引导社会生产、消费各方面对文化产品的需求。文化产业从高速增长向中高速高质量发展的转变符合新时代经济增长模式和结构性转型升级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也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更是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的必由之路。同时,文化产业的发展不再是一个单一的产业发展问题,而是形成了多元产业融合的共生发展模式,与科技、旅游、金融等行业的跨界融合、无边界合作已逐渐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突出特征。

“文化是国家的根、民族的魂”,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考察时对文化重点关注、着重强调,他指出“我们要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就要以更加博大的胸怀,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既要深入挖掘甘肃文化和历史遗存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等,更要揭示蕴含其中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怀,不断坚定文化自信”[2]。甘肃文化积淀深厚,文化资源丰富,地理地貌独特,因行政区划形成的“如意”形状,被称之为“如意甘肃”。“文化强省”建设是甘肃“建好支点、迈向前列”的一项重要战略支撑。文化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乡村振兴实施中的推动作用更加突出,促进经济社会相关领域高质量发展的意义愈发重要。

《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为甘肃文化产业谋划了新的发展蓝图,即积极推进构建“一个龙头、两大枢纽、四区集聚、四带拓展”的总体格局,把握文化产业发展规律特征与要素资源条件,挖掘甘肃在黄河文化、红色文化、祖脉文化、丝路文化、长城文化、石窟文化等独特文化上的历史积淀和比较优势,促进形成点上有精彩、线上有风景,树立文化品牌,隆起文化产业高地,打造“如意甘肃”特色。

二、文献综述

文化产业既具有服务性也具有生产性,既能满足人的生活需求更能满足人的精神需求。文化产业的理论源头最早产生于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以马克斯·霍克海默、西奥多·阿道尔诺的《启蒙辩证法》为主要代表,然而,他们的主要思想在于工业化文化方式将降低其艺术质量,可能使文化成为统治者控制社会的工具[3]。国际文化经济学会前主席戴维·思罗斯比认为,文化产业是指具有象征意义和知识产权的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创造性生产过程,并将文化产业以同心圆的形式分为三个层次[4]。20世纪70年代以后“文化工业”的研究从“批判理论”变为“构建理论”,文化产业研究代替文化工业研究,开始全面具体化,基本上是沿两条线索展开地,一条是对大众文化和文化产业的研究,另一条研究则侧重于理论探索,致力于将文化产业实践和产业政策紧密结合。英国将文化产业归于创意产业(creative indus-tries),强调文化产业来源于个人的创造性知识和技能,通过发展和应用知识产权,使其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的潜力。美国学者斯科特(Allen J. Scott)认为文化产业通过生产人造产品,满足了人们在娱乐、教育、自我肯定等方面的精神需求[5]。我国文化产业的相关研究晚于国外,“文化产业”一词最早出现在1992年由国务院办公厅综合司编著的《重大战略决策——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一书中,这是我国政府主管部门首次使用“文化产业”的概念。我国虽然对文化产业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前进步伐较快,尤其2000年以后呈“井喷”态势,以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全面提高我国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部署为标志,对文化产业的研究从“理论启蒙期”向“理性发展期”递进,从表面化迈向深层次。进入21世纪后,文化产业促进经济发展的效果越来越显著,吸引了更多的学者关注文化产业。与戴维·思罗斯比类似,江蓝生等人认为,文化产业是一个以产业标准化的形式生产、繁殖、储存和分销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产业[6]。花建在总结以往对文化产业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文化产业是一个企业向市场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核心目标的产业。企业在提高竞争力的同时,应遵循利润最大化的原则,不断提高效益,创造更多的财富[7]。同时,国内外专家学者通过建立计量模型和实证分析形成普遍的共识:文化产业可以明显地促进经济增长,文化产业与区域经济成正相关关系,两者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即使在准入门槛较高的情况下文化产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也非常明显,并且能有效刺激其他产业的创新产能。良好的文化活动环境能有效地吸引科技和人才聚集并增强地区经济活力,从长期来看文化教育支出可以提高个人收入水平[8]。进入新发展阶段,在“十四五”中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和战略定位引领下,“文化+”深度融合的破题将是学者们高度关注的问题,分析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意义、基本内容、主要原则和内涵深度对提升“十四五”时期国家、区域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路径的科学性、现实性、战略性具有重要意义[9]。

三、甘肃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甘肃作为文化大省和经济赶超进位省份,2021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有望超过10 0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过1 000亿元,从发展态势看,经济总量将首次跨上万亿台阶,标志着甘肃的发展基础、发展环境和发展条件正在发生深刻而明显的变化。经济社会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文化旅游增长动能更加强劲,市场经济竞争活力加速释放,外部交流合作预期持续向好,已经进入了拔节孕穗、蓄力起跳、后发赶超的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但是甘肃文化产业发展仍然存在诸多不足和短板。

(一)文化资源产业化进程规划不严谨,前瞻性考虑不到位,开发档次偏低,布局欠合理

缺乏规划的情况普遍存在。有些地方在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上缺乏总体规划,存在业务管理部门主观认为历史遗迹和附近的景观不协调而进行擅自改变的情形。资金预算方案,项目设计简单粗略,造成维修后文物复原困难,失去原有的历史美感,大大降低了产业价值。

保护与开发的前瞻性不到位。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对文化资源进行市场化开发、商业化利用时,对合理保护和适度开发缺乏前瞻性思考,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忽略了文化和研究价值,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很多珍贵文化资源的破坏或遗失,一些正在开发的文化资源项目,不能很好地与当地自然环境、人文景观相融合。

文化资源开发档次整体偏低。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缺乏高水平、系统性规划,在文化内涵挖掘和包装上还存在档次不高、特色不鲜明的情况,致使文化资源的凝聚力、亲和力、影响力和经济功能较弱,没有很好地贴近自然、贴近生活、贴近审美、贴近消费者的需求。文创产品存在种类单一、文化品位不高、体验较差等问题。

(二)文化资源产业化区域间发展不充分

同质文化资源内涵挖掘不够。受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对人文历史资源、生态环境资源、地域民俗资源探索不够,对特有的、传统的文化资源内涵提炼不充分,对特色化、差异化的精神文化形象刻画不到位。许多优质文化资源长期得不到开发利用,不能有效发挥其独特的文化价值,使得甘肃省富集的旅游资源不能完全转化为经济优势。

差异化文化资源存在同质化开发现象。甘肃地形狭长,自东向西绵延1 400多千米,各种文化资源在不同市(州)分布,受地域落后发展状况和地域保护的限制,大多采用非常粗略的形式进行开发。另外,一些民族文化在对外开放逐步扩大的背景下,受到外来文化冲击,已经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同质化倾向,各个市(州)的文化旅游要么以文化旅游艺术节的形式举办,要么以论坛的形式举办,要么就是纯粹打造成景区景点,文化的价值没有得到充分彰显。如此只关注民族文化资源的形式,不关注民族文化资源的独特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各地区历史文化的传承质量。一些地区民族文化资源、历史文化遗存、红色文化传承等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异化和夸张,非常不利于文化资源的优质开发与合理保护。

(三)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的配套设施落后

近年来,随着甘肃在全国主流媒体的曝光度不断提高,一些保存完好的自然景观旅游资源的开发速度明显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大幅度提升,但是受经济和自然条件的限制,配套设施落后的问题仍然存在:(1)景区景点的配套服务不能满足游客需求。甘南州、临夏州、陇南市等部分区域,受交通、地理、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吃、住、行、游、购、娱等配套设施建设缓慢,车位、住宿、就餐设施不配套,甚至讲解引导员短缺等一系列问题频繁暴露,影响了甘肃省文化旅游资源的品牌形象。(2)人文景观的可沉浸性差。由于思想观念和历史因素限制,甘肃丰富的文化资源长期以来缺乏系统性的深度开发,对于沉浸式体验而言严重落后于东部发达地区。一些地区受区位交通条件限制,思维禁锢和前瞻性研究不足,文化资源沉浸式开发前期投入较大,发展后劲明显不足,望洋兴叹的情况仍然存在。

(四)文化资源产业化利用与保护、传承的重视程度不均衡

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通过深入挖掘文化资源内涵,能促进区域经济的健康良性发展,提升文化的整体档次和水平;另一方面,没有长远考虑的掠夺式开发也加剧了文化遗存的损耗和特色文化的同化。实际上,甘肃受自然条件、历史条件和经济条件限制,在文化资源开发过程中对处理保护与开发的矛盾显得经验不足,往往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只追求眼前利益,忽略了传统优质文化的实际价值,致使生态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另外,个别地方将文化资源单纯作为经济性产品进行开发,忽略对其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的挖掘,结果是地方性文化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五)文化资源产业化政策体系亟待完善

近年来,尽管甘肃省出台了一系列着力文化产业建链、延链、补链、强链,聚产业集群、补产业短板、激产业活力,推动文化产业从外延式扩张向内涵式增长转变,从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但从政策体系形成上看还不完善。一方面,一些文化产业的政策内容较为落后,例如,目前甘肃省绝大多数的文化产业政策文本仍保持在规范性文件的水平上,很少有政策被提高到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的水平,文化立法也比较滞后。另一方面,甘肃省缺乏适合本省统一的文化产业评价指标体系,只有建立和完善文化产业优质发展的指标体系,才能更加科学、多维地评价甘肃省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找出当前全省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缺陷、问题以及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更加妥善地解决问题,只有抑制以降低发展质量为代价的恶性竞争,才能充分发挥出质量型政策的作用。

(六)文化资源产业化宣传包装力度不够,文化产业人才短缺

一是西北地区的历史文化资源、旅游资源大多具有奇特、神秘的特点,其中多以风情、风光、宗教等类型为主,然而大多数自然旅游景观仍处于比较原始的状态,虽风景优美、环境宜人,但大多因为宣传力度不够而鲜为人知。二是整个产业高端人才严重短缺,服务人员的素质要普遍提高,团队的建设要着力加强,高素质综合人才和服务人才的缺乏已成为制约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在文化旅游、互联网发展、新媒体融合过程中,大多数文化产业项目都是集资源、资本、技术、艺术和服务于一体的,文化产业的发展对人才技能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既能参与项目规划,又能充分了解市场的复合型人才,而此类高层次人才供给短缺是甘肃省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根本困难。同时,服务意识提升的速度落后于文化产业发展的速度,从业人员如不能紧跟时代潮流,缺失应有的职业素养和信息整合能力,就无法有效地传达文化项目的内涵,观众、游客也就无法有效地感知文化项目及其运营传导的文化理念,从而会影响项目的宣传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促进甘肃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路径

(一)优化文化产业空间布局,培育新型文化业态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甘肃最大的机遇在于‘一带一路’”的重要指示,引导各地根据资源禀赋和功能定位,发挥比较优势,促进形成点上有精彩、线上有风景、片上有产品、面上有产业、多点支撑、特色鲜明、比较优势互补、关联业态耦合紧密的文化产业空间布局。

1.建设四大文化旅游经济区

立足于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目标,融合黄河、长城、长征等国家文化公园甘肃示范段建设内容,突出甘肃不同地区的文化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打造以敦煌为核心的“大敦煌旅游文化经济圈”产业集聚区,打造以兰白经济圈为核心的“中国黄河之都”都市文化产业集聚区,打造以天水、陇南为核心的“陇东南始祖文化旅游经济区”,打造以临夏州、甘南州城镇群、自然资源为依托的绚丽民族风特色国际文化旅游经济区。

2.推进“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建设

3.推进黄河文旅产业带

依据黄河流域的自然地理格局及地域文化,促进流域市州互动、干支流协同、点线面支撑,构建覆盖全流域、体现“根和魂”的黄河文化产业带。拓展生产更多具有甘肃黄河地域特色的文化产品和旅游商品,培育形成如依托黄河文化遗迹以寻源为主题的黄河文化游,以甘南黄河段“九曲十八弯”风景为主题的黄河源头游,以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的黄河红色教育游,以“甘味”为主题的黄河特色美食游,以甘肃段黄河沿岸工业地标景观为主题的黄河工业文化游,以治理黄河成就为主题的治理黄河成果研学游等多条黄河黄金文化旅游精品线路[10]。

(二)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以创新驱动文化产业发展

1.推动文化产业数字化

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发展让人们清楚地感知到文化产业供给端的数字化增速。2019年,全国用手机上网用户比例超过98%,数字网络极大地拓展了分销渠道,使线上宣传、营销、交易成为常态。以数字化引领文化产业发展,聚集文化产业要素,完善文化产业体系,改造和提升传统文化业态,培育和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推动创意设计走向大众精品化,加快文化产业提质增效,使得供需两端合力提高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文化产业“云数据”,促进线上线下整合,用互联网上无限存储空间和多元化渠道助推文化产业在产品、市场、服务等方面转型升级,支持影视、创意设计、节庆会展、演艺等与旅游融合,促进文化产业“长尾经济”效应,让优秀文化资源借助数字技术“活起来”[11]。

2.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

开展文化旅游沉浸式体验,衍生一批文旅新业态、新产品和旅游市场消费新热点,促进创意设计、网络文化、演艺、娱乐、工艺美术、动漫游戏等业态创新发展,优化文化旅游产品供给。推动敦煌、兰州两个动漫创意脚本基地建设,谋划打造以兰州为核心、以陇东南地区和河西地区为两翼的“一核两翼”动漫游戏产业基地,建设一批集影视摄制、休闲旅游于一体的影视基地,以此吸引数字文化企业与互联网旅游企业对接、合作,促进数字经济模式下的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促进数字内容向旅游领域延伸,加强文化在支持旅游内容、促进创新方面的作用,不断培育新的整合新业态。增加多样化、常态化、全季节性文化旅游产品供给,形成全方位的文化旅游产品体系。

(三)推动文化产业综合发展,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

提升旅游与文化的内涵和质量,促进文化与旅游的传播和消费,积极寻找产业链各环节的联系点,实现文化产业与旅游的双向融合和相互促进。推动高素质文化旅游综合产业的深度发展,充分发挥“文化+旅游+”的综合驱动功能,打造文化旅游一体化发展的载体,促进区域与城市资源的有机融合、产业深度整合、社会共同参与。

在文献[9]中,两位作者给出了结构对称的形式更简的具有可乘拟恰当断面的富足半群上的二元组织积构造,而利用两个结构构件K(x)和刻画三种关系R*, L*和CS°(a)是有一定难度的。为了克服这一困难,文献[9]在富足半群中引入了新关系K: (a,b)K若有和CS°(a)=CS°(b)成立。利用织积(R,L)和新关系K,文献[9]中得到了具有可乘拟恰当断面的富足半群的新构造。

1.以“文化+旅游+农业”强力推进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打造乡村振兴文化旅游村要把握好保留与更新的尺度,既要尊重“老气”和“土气”,也要展现“朝气”与“生气”。支持自然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基础设施完善的地区形成特色民宿集群,建设一批有故事、有品位、有乡愁的“民宿+旅游”新业态,以完善乡村旅游景区(点)、旅游示范镇、旅游专业村、农家乐定级评星和摘星退出机制推动乡村民宿规范化、品牌化经营,实施“周末乡村休闲”项目,开发周末乡村旅游线路和营销主题,吸引周边省(区)游客和城市居民到农村度假,扩大农村旅游消费。

2.以“文化+旅游+体育”大力推进文化旅游与体育项目深度融合

结合甘肃文化产业独特的资源禀赋,突出抓好滑雪、热气球、滑翔伞、沙漠冲浪、自行车比赛等新兴体育旅游项目,大力开展电子竞技大赛、水上马拉松及体操、武术、马术射击、全民健身等项目,为高端市场开发体育旅游产品,同时以体育训练和体育赛事为延伸,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体育旅游目的地,打造全国体育旅游示范基地。

3.以“文化+旅游+研学”创新和赋能研学新业态

挖掘甘肃省景区景点的资源文化教育、自然科普教育、艺术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价值内涵,积极发展线上线下研学、订单式研学、现场沉浸式研学等研学旅游业态,开发集文化体验、科技创新、知识普及、生活素质教育、社会认知教育、自然教育、艺术教育、安全教育、体能拓展、亲子互动等于一体的新型研学旅游产品,开辟主题化研学旅游线路,提供课程化研学体验与服务,提高游客的参与度和体验感,充分开发双向互动式研学产品,丰富研学旅游产品内容。建设一批研学旅行基地,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研学旅游首选地。

4.以“文化+旅游+餐饮”深度挖掘“甘味”特色饮食文化

整合文化、旅游、餐饮美食等资源,支持实施餐饮品牌工程,形成一批具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饮食品牌。开展餐饮企业“美食名店”评定活动,引导重点旅游城市、商业综合体、特色小镇、交通枢纽、景区周边开发建设特色餐饮街区,举办特色餐饮节会,积极推广特色美食,提升旅游住宿餐饮品牌数量,以美食集聚区为抓手,打造富有甘肃地方特色、民族风味的美食文化地标。

5.以“文化+旅游+金融”持续推动文化与金融合作更加深化

鼓励和引导文化资源与金融、社会资本相结合,完善文化产业多层次、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有效提高文化企业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可用性和便利性。发挥金融机构的积极性,助力文化旅游和金融深度融合,加大对文化旅游重点项目、资源开发、产品体系建设等的金融支持力度,推动文化旅游全产业链发展。鼓励金融机构针对文化旅游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量身打造品牌化、多元化、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产品,扩大文化旅游的融资渠道。创新信贷产品和服务,探索提供无形资产质押贷款的可能性,为文化产业、旅游集群提供供应链融资、联合保险贷款等信贷产品,为重大文化旅游项目提供项目融资贷款等资金支持。创新融资方式,鼓励和引导中小企业的文化旅游融资,积极引入战略投资者,探索建立文化产业风险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投资于文化和旅游产业,通过多种渠道支持甘肃省文化旅游企业的发展。

(四)激发文化市场发展活力,促进有效创新发展

1.坚持创新为引擎,激发文化产业前进活力

依靠技术创新,运用先进技术驱动文化产业实现有效创新发展,提高文旅产品、旅游景区产业链的科技化水平,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推动科技创新和应用,促进文化产业“上云用数赋智”,发挥互联网平台的赋能和效益提升作用,培育壮大云演艺业态,丰富云展览业态,发展沉浸式业态,延长文化产业链,促进结构优化,推动线上线下一体化融合发展,激发文化企业创新活力。

2.壮大和优化文化市场主体,实现文化产品与业态创新

建立甘肃省文化和旅游企业目录、文化产业园区(基地)目录、数字动漫企业目录、消费试点(示范)城市名录。着力提升管理服务水平,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全面优化发展环境,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激发市场活力和创造力。培育骨干文旅企业推动产品和业态创新,不断提升企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经营水平,引导和扶持中小微文化企业突出专业化、特色化和创新型特点,在提供个性化、多样性、高品质文化产品和服务方面形成比较优势。加强产业人才培养培训,为企业输送文化产业人才。搭建院企合作平台,鼓励和引导企业与文化旅游专业院校开展多形式的合作,加快院校科研成果转化,助力文旅企业发展。高标准开展动漫企业认定工作,扶持建设文化产业园、基地、文创商城、文创产品、文创体验店、创客生活空间、服务平台、互联网创业和交易平台等创新创业载体。对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等实行包容审慎监管,鼓励文化企业在产品服务供应、营销、传播方面大胆创新,在防疫常态化情形下开发和推出新产品、服务以及商业模式,逐步促进产业复苏,促进新技术在文化旅游体验场景和新型经营管理模式中的应用。

3.提高招商引资质量,提升文化产业项目品位

推进西北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和黄河文化产业带建设等招商引资项目,以加快实施项目建设作为挖掘潜力、拓展存量、创造增量的重要支撑,着力盘活存量,做大总量,谋划、储备、建设、运营一批支撑作用显著、辐射面广、带动性强、能发挥明显引领示范效应的重大文化产业和旅游项目,加快推进项目生成速度,加强文化产业项目绩效评价管理,推动文化产业和旅游业项目持续固稳向好、稳中有进、稳步提质。精准对接国际国内一流文化旅游投资公司、运营管理公司,以甘肃省重点项目、招大引强项目为支撑,搭建投融资平台,吸引更多“资本候鸟”“创新种子”走进甘肃文化产业。

“十四五”时期是我们由第一个百年向第二个百年目标奋斗过渡的交汇期,高质量发展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最优状态,文化产业虽任重道远但必将大有可为。甘肃省经济增长和文化产业发展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我们要坚持走好守正创新之路,用好固本开新之策,聚好应变求新之力,切实把文化作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重要支点、重要因素和重要力量源泉。始终以内容为主线,提供优质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以技术为两翼,构建高质量的数字文化产业体系;以创新为核心,建设优质文化产业发展创新链的整体市场,建设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以优质发展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愿望,使甘肃省早日成为文化大省和文化强省。

猜你喜欢

文化产业资源旅游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传承晋绣技艺 做大文化产业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旅游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