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海关科技融入地方科技创新体系的必要性及发展路径探析
2021-01-04李文杰李丽华刘晓慧
李文杰,李 梅,李丽华,刘晓慧,刘 鹏
(1.石家庄海关,河北石家庄 050051;2.唐山海关综合技术服务中心,河北唐山 063000;3.石家庄海关技术中心,河北石家庄 050051)
纵观我国海关事业发展历程,科技基因深植,创新文化深厚;海关发展史同时一部科技进步与创新发展的历史[1]。上世纪90 年代,H883 系统支撑海关通关业务全程作业实现了电子化管理[2],本世纪初,H2000 系统达到了全国通关数据集中处理,创建了异地容灾机制[3];随着金关工程一期的实施,形成以电子海关、电子总署、电子口岸为代表的海关“三电”信息化应用格局[4]。党的十八大以来,海关科技创新更加活跃,科技成果日益丰富,基于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构建了海关信息化应用“四横四纵”技术架构体系[5]。2018 年4 月,根据中央国家机关机构改革方案,出入境检验检疫职责和队伍划入海关[6],改革后海关的履职领域全方位拓宽,把关责任进一步增强。近年来,全国海关将“科技兴关”作为“五关”建设的重要方面,坚持“业务科技一体化”、“靠技术执法,凭数据说话”,为打造国际先进的海关监管体制机制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引领[7]。各地海关坚持目标导向和需求导向,立足地方外贸经济与特色产业发展需求,不断夯实国门生物安全基础,持续强化检验检测技术支撑,为促进我国进出口贸易保驾护航[8]。目前,在新冠疫情全球性爆发的宏观背景下,伴随着各地自由贸易区的运营和跨境电商平台的崛起,海关承担的维护国门生物安全、保障进出口商品质量安全等方面的监管职责更多,监管范围更广,监管链条更长;履职把关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需要科技创新,亟待将海关科技融入地方“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体系建设,力争以科技引擎筑牢国门安全防线,支持对外贸易健康发展。
1 海关科技资源总体概况
实验室作为海关行政执法的技术主体和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在维护出入境人员和动植物安全卫生、保障进出口商品质量安全、促进外贸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基础性、支撑性和引领性作用[9]。截至2020 年,全国海关系统共建成各类专业实验室1 370 家,其中部级重点实验室413 家、区域实验室286 家、常规实验室665 家;涵盖卫生检疫、动植物检疫、食品安全、化矿金、机电、轻工、纺织、商品属性鉴定等涉及国门安全、关系国计民生的专业技术领域,持有各类检测设备16.1 万台(套),总值逾165 亿元[10]。近几年,海关总署科技管理部门以专业为纽带,整合优势资源,先后组建陶瓷、煤炭、玩具等15 个专业实验室联盟[11];2019 年,按照我国《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体系建设规划(2016—2025年)》提出的人口健康、动物卫生、检验检疫、生态环境等四大领域的安全需求[12],海关系统拟建设一批具备病原体检测分析、菌(毒)种保藏等功能的公益性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强化重要输入性传染病监测、转基因产品快速筛查等关键技术研究,为筑牢口岸检疫防线提供技术支撑。
坚持业务科技一体化始终是海关科技的鲜明特色,科技人才队伍由事业编制类技术人员和专业技术类公务员共同组成,2019 年组建了科学技术委员会,聘请了34 位院士和专家组成院士专家咨询委员会[13],组建了13 个专业委;选任了一批海关科技评估及技术规范专家,培养了一批技术领军人才。2020 年底,海关总署针对卫生检疫、动植物检疫、风险防控、信息技术、实验室管理等岗位强技术性、低替代性的专业特点,根据国家《专业技术类公务员管理规定(试行)》《专业技术类公务员专业技术任职资格评定办法》(试行)等法律法规[14-15],结合实际制定了《海关专业技术类公务员分类管理实施方案》,有效地激发了相关专业领域技术类公务员的科技创新活力。近五年,海关系统部分科研成果水平属国内领先,在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5 项,获得国家科技奖励12 项。
2 海关科技取得的成效
2.1 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
全国海关科技部门积极为打击洋垃圾走私活动和象牙等濒危物种走私活动、防控非洲猪瘟等工作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突破了机检设备集中审像和智能判图实用化攻关,在全球率先使用智能审图技术辅助海关查验,实现了快速通关[16]。组建了固体废物属性鉴定实验室联盟,筹建了21 个固体废物属性鉴定实验室,开展了进口固体废物属性鉴定实验室能力验证,确保固体废物检出率不低于25%;认定了39 个非洲猪瘟检测初筛实验室,非洲猪瘟检测能力已得到全面提升[17]。
2.2 优化口岸营商环境
积极推进“互联网+海关”建设,实现了海关政务服务事项应上尽上、全程在线;确保监管证件全部达到电子联网核查,财、关、库、银直联,支付效率大幅提高[18];组织开发了跨境电商海关监管系统,在首届“数字中国”峰会上获评“最佳实践案例”,能够有效促进新业态发展;并推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与25 家部委的系统对接共享,覆盖全国所有口岸和特殊监管区、自贸试验区、跨境电商综试区,报关单申报率达100%[19]。
2.3 提升履职把关成效
金关工程二期建设顺利收官,实现了进出口货物全程数字化监管、通关数据实时分析研判、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构建了风控中心+税管中心+监控指挥中心的实体化运作模式,助推全国通关一体化改革;实现了海关业务运行全景化展示和监管场所监控全空间覆盖[21]。基于现场查验效能提升,开发了单兵作业系统[22];在全国范围内上线使用情报作战子系统,“智慧缉私”全线告捷[23],同时全国通关一体化的技术运维模式和网络安全工作的数字化、标准化、规范化水平不断提高[24]。
3 海关科技面临的挑战
当今,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十九大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科技兴关”是新时代海关的重大命题,是顺应国家扩大对外开放要求、新技术发展潮流和海关深化改革需求,推进新时代海关发展的必由之路。
3.1 扩大对外开放,维护国门安全,对海关科技提出更高要求。
海关处在对外开放最前沿,肩负守卫国门安全的重任,全国口岸平均每天货物进出口总值约为800亿元人民币、标准集装箱吞吐量逾70 万个、进出境人员多达200 万人[25]。打击“洋垃圾”及濒危物种、涉税商品等走私,防范疫病疫情传播和有害生物入侵[26],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生态安全的责任更加艰巨繁重,利用科技创新破解国门安全难题的任务更加迫切紧要。
3.2 促进跨境贸易,保护企业利益,对海关科技提出更高要求。
目前,从国际经贸形势看,关税和技术性贸易措施仍为当今贸易保护的主要手段,已成为各国货物贸易市场准入的屏障[27]。作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国,近年来,我国产品出口遭遇的技术性贸易措施逐年递增、标准不断攀升、检测日益严格。必须利用科技手段,不断打破国外贸易保护和不合理的技术壁垒[28],合理运用技术性贸易措施和检验检疫准入手段有效反制,维护国家利益和企业利益。
3.3 推进科技创新,促进社会发展,对海关科技提出更高要求。
科技创新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日益突出,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和现代生物技术、超痕量检测技术等领域新技术的应用将加速突破,颠覆性创新将持续涌现[29],对海关作业方式、监管模式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影响。同时,科技创新组织更加多元,技术升级换代更加频繁,成果转化链条更加扁平[30],将对海关科技管理方式、组织方式产生多维度、深层次影响。
4 海关科技存在的问题
面对新的形势和需求,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在海关科技工作中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深层次问题,主要体现为关地科技融合发展力度不足:一是海关科技资源尚未纳入地方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在顶层设计规制、人才队伍建设、科研项目申报、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存在一些制度性藩篱障碍,导致科技创新活力不足、成果转化渠道不畅、政产学研用结合不够紧密。二是海关具有业务科技一体化发展的行业特点,各领域专业技术类公务员由于其职责的强技术性、低替代性,多年来始终为国家科技创新资源的一部分,但受历史、政治等因素制约,目前国家及地方科技管理部门均规定公务员不得申报科研项目和科技奖励,致使其科研热情和创新活力受创。三是鉴于管理体制机制等方面原因,海关系统内各专业领域重点实验室尚未融入地方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市场机制和社会力量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关地合作共建行业重点实验室局面远未形成,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有待提高,实验室检测能力和服务水平有待提升。四是海关科技成果尚未并入地方科技成果转化链条,具备鲜明检验检测技术特色和普遍推广应用价值的标准、设备、专利等一系列自主知识产权成果亟待在产检学研各界转化落地,各海关单位拥有的各类科技基础设施和仪器设备等资源亟需面向全社会加大开放共享力度。五是海关与地方科普资源融合发展力度不足,科技资源科普化开发利用潜力亟待进一步挖掘;关地科普资源共建共享体制机制尚未建立,海关科普基地建设数量不足,科普人才队伍有待壮大,科普能力亟需全面提升。
5 关地科技融合发展建议
值此“十三五”收官、“十四五”开局之际,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科技兴关是新时代海关发展的必由之路;破除制约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和体制藩篱,最大限度释放科技第一生产力、创新第一驱动力的巨大潜能,方可顺应国家扩大对外开放的要求和国际新技术发展潮流的需求。各级海关单位要紧紧围绕建设科技强国和网络强国目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指导方针,推进海关科技全方位融入地方科技创新体系,筑牢国门安全防线、强化科技支撑能力,助推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5.1 将海关科技需求融入地方科技顶层设计规制。
目前,海关在维护国门生物安全、保障进出口食品安全及消费品质量安全、开展进口大宗商品安全环保性能监测和防伪鉴定技术研究等专业领域,积累了大量科技成果,具有鲜明的科技优势。为进一步盘活海关科技资源,促进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建议各地海关单位与地方科技主管部门加强沟通联系,争取在地方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编制中,综合考量海关科技创新需求,努力打通产检学研相结合的创新链和价值链。同时,建议各海关单位立足自身科研基础和科技资源,系统梳理优势领域的科技需求,以提高检验检测对传统产业升级及新兴产业发展的科技支撑贡献为着力点,开展产检学研链条式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争地方科技管理部门在编制年度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时关注并采纳海关相关科研需求。关地协同推进从基础研究到成果应用的科研力量布局;积极争取地方科技管理部门对海关科技创新的支持,促其优化科技计划专项设置,建立对海关科技的长期稳定支持机制;助推相关领域科技创新能力有序提升。
5.2 将海关技术类公务员纳入地方科技人才队伍。
多年来,专业技术类公务员由于其职责的强技术性、低替代性,已成为国家科技创新资源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为提高管理效能,实施激励评价,2016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专业技术类公务员管理规定(试行)》、2019 年6 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专业技术类公务员专业技术任职资格评定办法(试行)》;但有关政策实施相对滞后,公务员无法申报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和科技奖励。2020 年6 月,为进一步提升各行各业公务员的技术水平和治理能力,中组部公务员局启动专业技术类公务员分类管理调研。目前,海关的信息化、卫生检疫、动植物检疫及进出口食品安全、消费品质量安全等专业岗位均由技术类公务员履职,为充分调动其参与科技强国建设的积极性、激发其科技创新活力;建议各地海关单位面对新形势和新要求,坚持“双轮”驱动原则,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积极与地方科技管理部门沟通协调,要求其允许专业技术类公务员提出项目申报需求,能够参与申报指南编写,为技术类公务员申报相关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和科技奖励开设渠道,并提供相应财政经费支持。
5.3 将海关实验室列入地方技术创新平台建设。
为加强中央和地方科技资源集成,加大创新驱动区域发展力度,建议各地海关单位按照“创新机制、突出特色、坚持标准、关地共建,以地为主”的原则,以本单位拥有的食品、消费品检测等各类系统内重点实验室为基础,集中地方相关行业产检学研优势资源,由各海关单位与地方政府联合共建优势行业产品检测实验室。同时,协调地方政府为实验室运行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发展空间,采取有力措施精准扶持,每年为实验室提供一定专项经费;并在人才引进、资金投入和机构建制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另外,建议各海关单位协商地方科技管理部门,争取由其作为实验室日常运行的管理主体,同时在科研项目及条件建设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双方共同督导实验室的建设运行,加强制度建设和规范管理;推动实验室围绕学科、产业和区域三个维度,以问题为导向,瞄准产业难题和技术瓶颈,开展自主创新研究;提档升级相关行业产品研发和检测技术,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并为日后联合创建国家实验室奠定坚实的软硬件基础。
5.4 将海关科技成果嵌入地方成果转化链条。
建议地方政府将相关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政策规制适用范围延伸至行政区域内所有成果转化活动主体,按照区域创新战略布局,实现包括海关在内的中直单位等全主体覆盖,汇聚科技创新力量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基于技术标准在促进科技成果向社会产品转化过程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针对海关系统技术规范及可标准化类科技成果占比较高的现状,建议各地相关政府部门立足区域产业布局及发展重点,结合海关科技成果特征优势和地方标准服务资源规模,瞄准不同成果类型、不同标准种类分类施策,关地联合建设相关标准化服务平台,解决标准产出源头问题,推动科技成果向技术标准转化;指导企业使用和实施标准,促进产业升级和技术革新,践行高质量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另外,针对海关系统科技资源雄厚、实验室仪器设备配置优良这一优势,为避免资源浪费、提高设备使用率,建议关地积极探索“十四五”时期科技创新规律及其新特征新要求,坚持改革导向主动作为,可将与技术研发或科技成果转化直接相关的仪器设备采取出租、出借或作价投资等方式向全社会开放共享,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打造产、关、学、研等多方共赢的良性发展局面。
5.5 将海关科普资源并入地方科普体系建设。
目前,各地海关虽已将科普人员、科普场地、科普经费、科普传媒、科普活动等资源纳入地方科普统计调查体系,且部分单位已获得省、市级科普基地认定,但大多数海关单位的科普资源利用率仍有待提高,同时科技资源科普化力度不足。基于科普资源的社会协同、共建共享导向,建议关地联合探索构建区域性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协调发展的典型模式,针对海关的行业特点和科技资源优势,立足国门生物安全、进出口食品安全和消费品质量安全、商品属性鉴定等专业领域,由地方科技管理部门和各地海关单位协商确定双方建设资金投入方式,共建共享海关特色科普基地,力争建设一批具有鲜明行业特色和专业技术特点的省部级及地市级科普基地,研发一批海关科普原创作品,创建一批科普资源共享和科学传播平台。同时,建议各海关单位联合地方科技管理部门,聚焦国门安全、跨境电邮、国际旅检、疫情防控、热点应急等重点领域,多层次、多领域地开展与海关业务工作密切相关的各类科技知识普及,做好热点敏感问题的舆论引导和海关科技成果的社会宣传,打造专题型科普品牌,提升行业科普研发能力和科学传播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