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地质矿产资源勘查前景分析
2021-01-04朱智民张子露
朱智民,张子露
(1.江西有色地质勘查四队,江西 景德镇 333000;2.江西有色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江西 南昌 330000)
我国是矿产资源产出大国,也是矿产资源消耗大国,无论是市场经济发展,或是国际文化交往,均需要消耗一定量的矿产资源。但也正因市场对地质矿产资源的无节制的开采,导致部分地区的矿产资源呈现匮乏现象。为此,有关单位在进行矿产资源的勘查与开采过程中,需要使用一系列的地质勘查手段,对区域矿产资源的勘查前景及预计资源产出量进行分析,根据区域矿产资源的富集程度,制定针对性的开采方案,以此避免对区域矿产资源开采过度,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为此引入GIS技术,此技术又被称为地理信息系统,属于一种特殊的地质空间系统,可在计算机等智能终端设备的支撑下,获取与区域地质矿产资源相关的数据,并可通过对获取的数据进行处理、计算、分解、聚合等操作,从而完成对区域地质环境的分析。总之,GIS技术属于一种计算机工具,可按照地球上发生事件的顺序,对其进行成图与处理,这种综合性较强的技术在当下市场内已经得到了较好的应用,并获取了多种产业对其的认可。因此,在地质矿产资源勘查领域,GIS技术的应用不仅可对区域地质成矿条件进行预测,也可通过对数据的评估,掌握矿产资源的富集情况,以此掌握区域矿产资源的矿产资源发展前景,提高区域产矿质量[1]。
1 基于GIS技术的地质矿产资源勘查机理
基于GIS技术对区域地质矿产资源进行勘查,是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作为工作基础,收集并采集与地质环境相关的矿产资源数据。将数据导入到计算机内,通过对数据的处理,使数据以空间坐标的形式展现处理。在此过程中,使用GIS技术可将矿产资源按照金属或非金属对其分类,其中等高线表示为矿产资源集聚的地理位置,并通过对数据的定位,绘制区域矿产资源图例,并使用计算机呈现功能,将数据与地质环境融合,从而使区域地质矿产资源以三维图像形态完成的表达出来。
在此基础上,根据三维形态图形,使用卫星遥感对矿产资源进行可视化管理。并获取三维空间内的所有矿产资源数据,记录获取数据的时间差与地理位置,计算获取数据与实际数据之间可能存在的偏差,按照差分机制,评估产出矿物资源的质量,以此作为区域矿产资源发展前景分析的依据,从而为地质勘查及相关决策工作提供参考[2]。
2 基于GIS的地质矿产资源勘查前景分析方法
2.1 基于GIS技术识别区域地质矿产资源成矿信息
为了掌握区域地质矿产资源的勘查前景,引入GIS技术,掌握区域地质环境的成矿规律。为此,在勘查的区域内布设硬件设备,接收卫星定位的区域信号。将收集的数据统一整理后,存储在地理数据库中。同时导入GIS软件,提取空间要素数据(包括:属性数据、影像数据、产矿地质环境、断裂带分布及特征等),并聚合数据,生成支持存储数据的数据格式。
使用GIS软件的编译功能,修改属性数据值,划分数据阈值,处理数据字段,深度分解地质矿产资源密度值、矿产资源空间分布特征与资源缓冲区域,设计矿山三维立体模型,根据不同矿床的分布特征与岩层分布探索影像光谱规律,并根据区域地质特征对数据进行描述。导出获取的空间数据,将数据与矿产资源进行匹配,从而找出与区域地质条件适配的数据,并认为此部分数据为区域地质矿产资源的成矿条件信息[3]。
2.2 计算矿产资源前景优先靶区范围
利用上述识别的区域地质矿产资源成矿信息,根据勘查矿山对象数据与空间数据库的匹配结果,估算矿山资源储备量。同时根据矿山资源分布纯度、钻孔深度,计算资源分布情况。获取矿产资源提取的专项要素,统一赋值矿山图像功能,并使用GIS技术对绘制地图图像,确保数据表述的统一性。上述过程可用如下公式表示。
公式(1)中:Wp表示为矿产资源在区域地质内的集聚范围;CI 表示为资源收益值;CO 表示为勘查过程的预计支出;r 表示为矿产资源折现率;i 表示为固体金属资源序列号;n 表示为矿产资源分布单元。
根据上述对矿产资源富集区域的圈定,采用数据计算的方式,圈定优选成矿区域。同时,在矿区内搭建卫星信号与勘察卫星站的交互端口,定义用户勘查权限,在保障数据安全的前提下,不断缩小靶区范围,从而完成对矿产资源靶区的精准预测。
2.3 定量评价区域地质勘查矿产资源产出量
由于区域内矿产资源量十分庞大,因此,在圈定的靶区范围中预测矿床数量,可采用数据驱动的方法。即根据单元成矿量,估算区域成矿概率,在主观判断的基础上,将矿砂作为矿产资源预测的主要依据。
考虑到地质表面层的地质资源会受到自然环境对其的影响,因此,当地质表面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产生砂石时,可认为此时该区域内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3 对比实验
提出对比实验,检验本文设计的基于GIS的地质矿产资源勘查前景分析方法的有效性。实验准备与过程如下:
选择某一待开采矿区作为预估矿区,根据矿区的地势与地形,安装卫星定位设备。如下图1所示。
图1 实验环境
按照上述图1布设此次对比实验环境,并使用卫星设备获取区域地质结构数据,使用CAD辅助技术,将获取的数据绘制成对应的三维立体图像。根据GPS设备接收的相关信息,从整体到局部,逐层建立三维立体图。建立的过程可用如下计算公式表示。
公式中R可表示为如下:
公式(2)、(3)中 :R 表示为测量基准站移动卫星站点之间的距离;yt表示为矿产资源勘查点距离测量基准站的垂直距离;yc表示为地质勘查矿产资源从局部某一固定点到区域整体的高度;Td表示为卫星测量的新高数据传递到评估站点的时间。整合上述计算公式,完成相关外部条件的布置后,分别使用本文设计的基于GIS的地质矿产资源勘查前景分析方法与传统的分析方法,对区域地质成矿条件与前景进行预测。定义使用传统方法的组别为对照组,使用本文方法的组别为实验组。以检测到的成矿点为衡量方法有效性的依据,开展此次对比实验,每识别到一个成矿点,便使用多手段勘探技术,以该点为圆心,进行10.0m2范围的矿产资源开采,分析该区域是否出矿。
按照上述过程执行此次实验,整理实验中的相关数据,绘制成表格。如下表1所示。
表1 对比实验结果
如上述表1中数据所示,本文设计方法可对地质区域内所有出矿点进行有效预测,并且所有定位的出矿点均为出矿中心点,可有效的产出大量矿产资源。分析对照组数据,可发现,传统方法对于产矿点的识别与预测不全面,并且在预测过程中,识别到无效成矿点,消耗了一定的人力与物力资源。基于此,得出本文的对比实验结论:相比传统的勘查前景分析方法,本文提出的基于GIS的地质矿产资源勘查前景分析方法,在对区域地质成矿条件预测时,评估的结果几乎与实际结果毫无偏差,因此证明了该方法具有显著的有效性,可满足矿产资源实际勘查工作需求[4]。
4 结语
本文以GIS为应用背景,开展了地质矿产资源勘查前景分析方法的设计,并采用设计对比实验的方式,验证提出的方法在对矿产资源前景预测时,评估的结果与实际结果几乎无偏差。综上所述,尽管当下矿产行业应用的GIS技术仍存在较多的问题,但技术的应用前景仍十分广阔,且技术的创新空间与进步空间仍较大。因此在后期的地质矿产资源勘查过程中,仍需要有关人员的不断实践,在工作中改进问题,提高技术应用的可行性,从而提高我国有关单位对区域矿产资源评估的准确性,推进地质勘查工作顺利实施的同时,提升产出资源的质量与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