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轮野外无人车中心转向计算分析

2021-01-04康亚彪李庆杰高世卿朱庆宇陶承虎KangYabiaoLiQingjieGaoShiqingZhuQingyuTaoChenghu

北京汽车 2020年6期
关键词:实测值力矩原地

康亚彪,李庆杰,高世卿,朱庆宇,陶承虎Kang Yabiao,Li Qingjie,Gao Shiqing,Zhu Qingyu,Tao Chenghu

四轮野外无人车中心转向计算分析

康亚彪,李庆杰,高世卿,朱庆宇,陶承虎
Kang Yabiao,Li Qingjie,Gao Shiqing,Zhu Qingyu,Tao Chenghu

(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辽宁 沈阳 110000)

对自主研制的四轮野外无人车原地转向过程进行受力分析,并推导出原地转向所需的阻力矩、驱动力矩和功率。结合四轮野外无人车试验对计算模型进行验证,证明该计算模型的可行性,对四轮差速转向无人车的结构及动力器件选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野外无人车;差速转向;原地转向;计算模型

0 引 言

近年来野外无人车辆采用轮式速差转向技术日益增多,通过改变两侧车轮速度来实现不同半径的转向,获得更好的通过性,已有多个品牌采用了轮式速差转向技术。速差转向具有如下优点:(1)当两侧车轮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时可实现中心转向[1],在狭小的空间内可进行转向;(2)与传统车辆相比,车内利用空间更好,可承载更多的乘客或者货物;(3)简化了野外无人车转向的机械操纵系统和结构[2],效率高、成本低。对四轮野外无人车在不同路面上中心转向(速差转向的一种)进行受力分析和计算,并通过试验验证了计算模型的正确性,为野外无人车结构设计与分析提供一定程度的参考和借鉴。

1 原地转向受力分析计算

1.1 原地转向车轮的受力分析

四轮野外无人车中心转向时的受力分析如1图所示。

四轮野外无人车在水平地面上作逆时针原地转弯运动,前后轮轴距为,左右轮距为,转向时4个车轮所形成的接地面积形心O与整车质心重合[3],绕O点的角速度为逆时针方向,每个车轮的负荷相等均为/4。每个车轮受到的驱动力大小相等,即

式中:Ft1、Ft2、Ft3和Ft4为每个车轮受到的驱动力,G为整车重量,f为车轮纵向最大附着系数,不同工况下系数不同,数值见表1。

每个车轮的滚动阻力大小相等,即

式中:F1、F2、F3和F4为每个车轮受到的滚动阻力,为车轮滚动阻力系数,不同工况下系数不同,数值见表1。

每个车轮的侧向滑动阻力大小相等,即

式中:1、2、3和4为每个车轮受到的滑移阻力,为车轮滑移阻力系数,不同工况下系数不同,数值见表1。

表1 一般工况下车轮与地面的纵、横向附着系数与滚动阻力系数

1. 2 原地转向的驱动力矩计算[4]

如图1假设逆时针为正,转向时整车受到的驱动力矩为

整车受到的滑移阻力矩为

整车受到的滚动阻力矩为

式中:t1为单个车轮的驱动力矩;1为单个车轮的滑移阻力矩;M1为单个车轮的滚动阻力矩。

将式(1)~(6)代入式(7),可得出

从式(8)中可以看出,实现原地转向功能需满足车辆的轮距和轴距的比值大于1。

1.3 原地转向的功率计算

车辆原地转向时,两侧车轮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绕转动中心转动[5],所需功率为

式中:为车轮转速,r/min;为车原地转弯时的线速度,m/s;为车轮滚动半径,m;为整车传动效率(包括减速机、链条和轴承);为车转向所需功率,W。

2 实际计算与实测对比

四轮野外无人车所受重力=15 000 N,轴距=1 100 mm,轮距=1 350 mm。不同工况下无人车原地转向所受的阻力矩计算值和实测值,以及驱动力矩的计算值见表2。

表2 原地转向阻力矩计算值和实测值、驱动力矩计算值

注:①偏差比率=(阻力矩计算值-阻力矩实测值)/阻力矩实测值Í100%。

不同工况下无人车原地转向所需功率的计算值和实测值见表3。

表3 原地转向功率的计算值和实测值

注:①偏差比率=(功率计算值-功率实测值)/功率实测值Í100%。

从表2、表3中可以看出,驱动力矩大于转向阻力矩,符合转向条件;阻力矩与功率的计算值与实测值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证明了计算的合理性。

3 结 论

由上述分析和试验测量,得出以下结论:

(1)转向阻力矩由转向时的滑移阻力矩和滚动阻力矩组成,车辆实现原地转向,需要满足驱动力矩大于阻力矩,从结构条件说,车辆实现原地转向,车轮的轮距必须大于其轴距;

(2)原地转向时,车辆的最大驱动力矩由车辆重力、轮距和地面附着系数决定;

(3)转向阻力矩由重力、轮距、轴距、滚动阻力系数、滑移附着系数决定。

[1]赵秀梅. 矿用胶轮车滑移转向分析[J]. 煤矿机电,2017(6):40-42.

[2]郁录平. 工程机械底盘设计[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178-4129.

[3]范永超,柳波,刘湘,等. 滑移装载机原地转向动力学分析[J].机床与液压,2015,43(8):65-67.

[4]程玉军. WC2型顺槽车滑移转向能力的分析研究[J]. 煤矿机械,2013,34(9):24-26.

[5]郁录平,张志友. 滑移转向装载机的转向原理分析[J]. 工程机械,2001,32(6):24-26.

2020-05-19

U463.42.02

A

10.14175/j.issn.1002-4581.2020.06.012

1002-4581(2020)06-0044-03

猜你喜欢

实测值力矩原地
基于雷达数据融合与多模型组合落点坐标预测
CUACE模式对银川市区重污染天气预报效果检验
星载转台活动电缆扭转阻力矩测试与分析
基于地铁车辆装配带力矩螺栓紧固的工艺优化分析
《原地正面双手头上掷实心球》教案
原地等候
基于Ansys屋盖不同单元类型下的模态分析
教你一套排石操
发动机阻力矩计算和起动机介绍
浅析比重瓶法实测土粒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