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正宁县中华鼢鼠的为害及有效防治措施

2021-01-03卢永东张会丽

南方农业·下旬 2021年10期
关键词:习性防治

卢永东 张会丽

摘 要 中华鼢鼠是甘肃省常见的地下有害生物之一,尤其是近些年来,随着林业面积的快速增加,中华鼢鼠对森林系统的为害越来越不容忽视。中华鼢鼠的为害不但阻碍了林木健康生长,还严重影响到了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简述了中华鼢鼠的形态特征与生活习性,并着重针对中华鼢鼠的为害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以期显著提升中华鼢鼠的防治水平。

关键词 中华鼢鼠;习性;为害;防治;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

中图分类号:S443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30.093

正宁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隶属于陇东黄土高原沟壑区,总耕地面积2.87万公顷、林地面积5.6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33.96%[1],森林中的树种主要有油松、杏、云杉等。

中华鼢鼠(Myospalax fontanieri)属仓鼠科,又被称为瞎老鼠、瞎老、瞎狯等,具有为害时间长、为害范围广等特点。鼠害是我国林业的主要生物灾害之一,经过统计发现,年均发生面积约占林业病虫鼠害总面积的17%。在林木生长过程中,中华鼢鼠为害程度较大,特别是针叶幼林地,甚至会造成整片林木死亡。为了有效防治鼠害,对中华鼢鼠防治的相关问题加以分析十分必要。

1 中华鼢鼠的形态特征与生活习性

1.1 形态特征

中华鼢鼠体型呈圆筒状,具有粗短、肥壮的特点。体长14.6~25.0 cm,通常雌性体形要小于雄性。中华鼢鼠头骨短宽,棱角突出,鼻骨非常窄,毛呈灰褐色且较为柔软,幼鼠全身呈灰色,成年鼠背的毛大都呈现为锈红色或棕黄色;四肢短粗、呈镰刀形且非常有力,是挖掘洞道的有力工具。另外,中华鼢鼠的眼睛较小、视觉较差,但是其嗅觉与听觉却非常灵敏。

1.2 生活习性

一般情况下,中华鼢鼠营地下生活,其穴洞结构较为复杂,使得捕捉与灭杀鼢鼠具有一定的难度。雌鼠与雄鼠往往单独生活,只有在繁殖时期内才生活在一起。中华鼢鼠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华北等地区的山林、草原与农田中,尤其喜欢栖息在低洼、土壤深厚、土质湿润疏松、食物较为丰富的地区;还分布于3 800~3 900 m的高山草甸,而高山灌丛地区分布数量较少。

就林区而言,中华鼢鼠主要啃食松树树皮与根系。各种耕地、农区中也会出现中华鼢鼠,其中以豆类、莜麦、土豆等农田中的分布数量较多,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的正常生长,甚至还会导致产量显著下降。每年4—5月树木返青期、10月草木枯黄之前,中华鼢鼠的数量最多[2]。苗期咬啮禾苗,极易导致农田出现缺苗断垄等现象,一般阳坡的为害要比阴坡严重;中华鼢鼠后期以盗食粮食为食,极易导致粮食大幅减产歉收。

中华鼢鼠有封洞习惯,一旦其洞道被挖开,中华鼢鼠就一定会用土将打开的洞口封住,并且会挖一个新的洞口进行连接。

2 中华鼢鼠的为害

2.1 为害时间

中华鼢鼠往往常年活动。通常情况下,春季大多活跃在9:00—11:00、17:00—19:00;夏季活动量显著降低,早晚一般都出现在地下层;秋季大多活跃在14:00—18:00,当出现阴雨天气时往往全天活动,而大风、大雨天气条件下很少外出活动;冬季仅在光照充足的午后外出活动。

2.2 为害作物

就农作物而言,中华鼢鼠对冬小麦的为害最为严重,且为害时间较长,不仅会导致冬小麦出现缺苗断垄,雌鼠极易导致成片的冬小麦缺苗。中华鼢鼠对洋芋的为害也较为严重,主要取食洋芋的块茎,进而导致整个植株出现死亡。相对比而言,中华鼢鼠对谷类、玉米等作物的为害时间相对较短,且由此产生的影响较轻。中华鼢鼠既具有向植被、土壤条件良好的地区作永久性搬迁的能力,还会随着季节的变化适当迁移,夏季由阳坡迁移至阴坡,而冬季则由阴坡迁移至阳坡,而且大都栖息在休耕地附近,以为害周围的农田[3]。

就林业而言,中华鼢鼠最喜欢的食物是植物的根,并且取食范围极广,是林业主要害鼠之一。人造林,特别是针叶类型的树会受到中华鼢鼠不同程度的伤害,尤其是在春季刚到来之时,树芽还处在生长时期,中华鼢鼠不但会直接啃食树苗,并且中华鼢鼠还会攻击树根,这就会导致树木遭受严重的伤害,使树木迅速死亡,给林业发展带来重创。

3 有效防治措施

3.1 造林环节防治

为有效防治林业鼠害,应积极营造针阔混交林,并在此过程中采取各种有效的防治措施。对于为害严重的鼠害应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治理措施。

在造林环节,需要营造一部分针阔混交林,如此不仅能够优化林分结构,还可以使更多的树种在森林中健康生长。营造混交林时,要确保种植密度及成活率,使林木郁闭成林。在造林时,整地方式应采用鱼鳞坑,如此可以在某种程度上破坏鼢鼠群体生活环境,减少鼢鼠的密度,从而有效改善造林地卫生环境,便于开展造林工作。造林前,需要在树干上涂抹保护剂预防鼢鼠。造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清理林内的灌木和蔓藤植物,提升林内卫生环境,破坏鼢鼠栖息场所及食物的来源。

3.2 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就是利用人工捕杀对正宁县内的中华鼢鼠进行控制,减少中华鼢鼠对林业的为害。人工捕杀的形式多种多样,其中利用弹力箭的效果较好。弹力箭是由橡皮筋、木块及钢芯组成,构造簡单、操作简单、伤害性非常强,有经验的人员在一天内最多捕杀8只中华鼢鼠,大大降低鼢鼠的为害程度,从而提升林业保护效果。

3.3 化学防治

在治鼠的工作中,化学药剂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措施,尤其是对于鼢鼠密度较大、为害程度较高的地区。化学药剂可以在非常短的时间内降低中华鼢鼠的密度,防止中华鼢鼠四处逃散、蔓延,从而将鼠害降低。投放磷化锌毒饵是现阶段常见的一种方法,在运用过程中,需要利用苹果或土豆等制作成诱饵,将其分成0.5 cm左右的小块,将其与磷化锌进行混合,为提高药剂黏着力,可以添加一定量的植物油。在投放毒饵时,需要准确判断中华鼢鼠的洞穴位置,并将其挖开,将制作好的诱饵放在距离洞口30 cm左右的位置。当毒饵投放好后,应及时使用土块封洞,在几个小时以后,查看有无鼢鼠出来觅食,并检查毒饵的有效性。

3.4 人工防治

为有效防治中华鼢鼠,应先了解其频繁出没的地段,从中找出洞穴的洞口。一般情况下,中华鼢鼠有封洞的习惯,如果发现洞口出现破坏,就会立即利用土将其填好,尽可能同时将土与鼢鼠一起带出洞口,进而采取有效的捕杀措施[4]。通常情况下,常用的人工防治方法包括以下4种。1)熏烟法。在中华鼢鼠封洞时,利用烟气对其进行捕杀。向洞穴释放适量的烟雾,中华鼢鼠在味道的刺激下会逃离洞口,这个时候就是捕杀最好时机。2)灌水法。将40~80 kg的水灌注到洞口中,同时密切关注洞口,一旦水涌入洞口,鼢鼠往往会仓皇而逃,这时需要找准时机对中华鼢鼠进行捕杀。这一方法不仅简单易行,而且效果较好。3)窒息法。点燃灭鼠弹,将其投入鼢鼠洞穴之后第一时间封洞,灭鼠弹在燃烧过程中会逐渐消耗洞穴中的氧气,最终导致鼢鼠由于缺氧而窒息死亡。4)鼢鼠活捕法。使用铁锹铲平洞口土壤,之后把洞式鼢鼠活捕器对准且对紧洞口,待鼢鼠出洞经过活捕器之后,打开活捕器的开关,将其关闭在活捕器中。

3.5 引入一定数量的天敌

为有效防治中华鼢鼠,可以在中华鼢鼠活跃的地方投放一定数量的天敌,如狐狸、猫头鹰、蛇等。通过该种方式可以对中华鼢鼠的数量进行科学合理控制,维持食物链平衡的狀态[5]。利用这样的方式可以保证中华鼢鼠与天敌数量处于科学合理的状态,保持了食物链的平衡,同时也不会引起其他次生灾害。

4 结语

中华鼢鼠防治是一项系统且复杂的工作,因此需要政府、民众及林业相关部门积极参与。在治理中华鼢鼠的工作中,政府需要发挥作用,利用制度规定进行控制,积极开展生态环保防治措施,尽可能减少中华鼢鼠的数量,推动林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高永平,齐光艳.中华鼢鼠的发生规律及防治[J].现代农村科技,2018(12):39-40.

[2] 张平.浅谈苗林结合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以甘肃正宁县苗木结合产业发展为例[J].甘肃农业,2015(18):50-51.

[3] 刘慧全,李素珍.甘肃省平凉市农田中华鼢鼠为害特点及综合防治[J].农业工程技术,2016(11):27.

[4] 孙德军.呼和浩特地区中华鼢鼠的防治技术初探[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8(5):46-47.

[5] 张天.大同市中华鼢鼠危害及防治措施[J].内蒙古林业,2014(6):14-15.

(责任编辑:刘宁宁)

猜你喜欢

习性防治
埋松果
喜新厌旧与神经特质有关
可怕的习性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
我可爱的职业病
动物们的“人类习性”(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