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是一门艺术

2021-01-03王艳琴

甘肃教育 2021年17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语言

王艳琴

2020年5月,在兰州市城关区民主西路小学,我参加了“中国教育梦——聚焦学科核心素养、推进课堂深刻转型”全国小学语文教育名家的讲课活动。其中,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全国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的一堂语文课让我久久难以忘怀,也让我思考了很多。

窦老师的课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渗透了语文核心素养:面对一群陌生的学生,窦老师讲课激情四射、挥洒自如;学生用心听讲,学得轻松愉悦,效果甚好;听课老师收获满满、浮想联翩。一堂有影响力的公开课,对学习者不仅是一种提高,更是心灵的启迪,可谓“听君一堂课,胜读十年书。”

窦老师公开教学课选题是北师大七年级上册教材中鲁迅笔下的《阿长与山海经》,听课的却是六年级学生。给六年级学生上七年级的课,教师该怎样上,学生又如何配合?教师设计什么样的场景等问题,都在我的心中留下了悬念和期待。整堂课听完,真是颠覆了我的认知。窦老师讲课不是简单的一问一答,而是大胆把学生推向课堂最前沿、最核心,放手让学生“问、思、演、读、悟、说、写”,说得直白一点,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始终是课堂的中心环节。从上课方式来看,窦老师一会站在讲台前,一会走进学生中,一会又置身教室后面,对课堂的掌控始终如行云流水,水到渠成。正如窦老师课后所说:“我站在黑板前引导学生板书时,能起到‘画龙点睛、雪中送炭’的作用;我走近学生,根据学生的提问见缝插针、顺势而导,是把学生的发言转化为教学资源、课堂资源,力求在思想上、情感上同学生产生共鸣;我站在学生最后边,是想推波助澜,做学生的坚强后盾,让学生有空间感、收获感。”

课堂教学,正是在窦老师巧妙的授课引导中,学生一步步认识了课文的主人公——一位历经苍桑、十分迷信、有不少麻烦礼节,但却做成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自己亲自为作者买回心爱的《山海经》的阿长。教学中有一个环节让人印象特别深刻,文中没有写阿长买书的过程,讲课中,针对这一环节,窦老师精心设计问题、启发诱导,打开学生想象的空间,通过多位同学的即兴对话、表演,让学生体会到了阿长买书的不易,甚至遭受了不少磨难,让学生填补留白,突破了教学难点,从而顺理成章地展示了作者对长妈妈的感情变化:由最初的不大佩服甚至反感,到最后对长妈妈的敬意、敬佩,由此表达了作者对长妈妈深深的爱和思念之情。整体来看,学生对课文进行了多角度的深入理解,老师达到了教而不教的目的,这便是语文核心素养的体现。

听完课后,让人感慨万千,这真是一堂触及人心灵的公开课。窦老师高超的授课艺术和课堂组织能力令人钦佩。整堂课,老师相信学生、调动学生、引导学生,以学生为中心,把真实的课堂还给了学生。学生信任老师、理解老师、配合老师,掌握了知识,提高了学习知识的能力。具体而言,窦老师展示给学生的,不仅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幽默的语言,还有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亲和力、多元评价学生的感染力等,特别是抑扬顿挫的范读在课堂上蓬荜生辉,给听课老师和学生做了很好的示范作用,让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外,窦老师在课堂上随时超越教材的能力更令人惊叹,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文本知识,还有文本背后的相关内容,而这一切正是她综合素养的体现。再看学生,通过教师的启发、诱导,会学习、会提问、会思考,不难看出这也是当地老师平时教育的结果。老师重视孩子们的课外阅读,孩子们语文基础知识扎实,课外知识丰富。面对这样的授课,我不禁感慨: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会的学生。

核心素养是当前的教育热词。随着新课标的有序推进,如何把核心素养落实到教师的教学中去,如何让小学生核心素养在课堂上落地生根?这是当前深化教学改革中的重要任务。

语文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它承接了中国五千年的灿烂文化,体现着仁义礼智信的基本内涵。从观摩教学更加感受到,核心素養不是学生一般的解题能力、答辩能力,而是一种综合素质。语文教师不论面对哪个年龄段的学生,课堂中除了抓好识字、遣词造句等基础知识外,更重要的是通过各种教学活动,让学生体验和接受文句美、语言美、意境美,培养学生对真善美的辨别,进而培养学生对人类、对自然的关怀等,这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比如,对低年级学生,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朗读,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字词句的简单理解上,尤其要注重朗读中对课文“神”的把握和意境的感受,通过朗读使孩子们感受韵文中语言的音律节奏美,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展学习领域,提高学习效率。

人际交流沟通能力是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根本。语文课程中培养学生语言交流应用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也是提高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环节。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明确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教会学生搜集资料的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注意从学生语言的感知、文本的品味、语言的应用、思维的培养、文化的渗透等方面培养语言交流能力,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发现美、认识美、创造美,从而为文化自信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是素质教育语文新课标中的重要改革方向,提高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小学生将来的学习与发展打下基础,是小学语文教师的责任。窦老师的课例全面体现出语言理解能力、语言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初步审美能力等,直接成为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示范引领。

语文学科作为人文学科中的基础学科,教师就应当致力于学生语文素质的培养,要侧重于语言的构建和使用,发展和提高思维、鉴赏与创造文化、理解并传递文化等,致力于促进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知识,从而培养语感,形成熟练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健康而文雅的审美情趣以及创新精神;在学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学生从小就要形成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凝聚力,逐渐积累一定的人文底蕴。

教师要与时俱进,博览群书,拓宽学习领域,实现自身的转变,不断优化和提升自己。积极开展学习与研究,参与网络环境下的新“三课”(课程、课堂、课题)活动,开展创新教学设计,提高自身的文学修养,强化心理健康,大幅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化发展、品质化发展,使小学生核心素养在课堂上落地生根。

(作者单位:山丹县城关小学)

编辑:郭裕嘉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语言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