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疫情时代幼儿园如何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2021-01-03王小林

甘肃教育 2021年17期
关键词:后疫情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幼儿

王小林

【摘要】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面对突如其来的考验,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克时艰。教育工作者紧扣疫情防控总体要求,转危为机;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广泛开展了爱国主义教育,促使受教育者感受到国家的强盛,民族的团结,更深刻地理解了敬畏自然,懂得了感恩的重要性。幼儿作为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是每一位幼教工作者肩负的责任。鉴于此,文章从创新教育内容、丰富特色活动、优化教育环境等方面,就后疫情时代提升幼儿爱国主义情怀阐述一些自我见解。

【关键词】后疫情时代;幼儿;爱国主义教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21)17—0020—03

幼儿园阶段是幼儿道德观念形成的关键期,爱国主义教育作为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和国家民族繁荣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在疫情还没根除的当下,将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幼儿园教育的方方面面就显得极为重要。

一、后疫情时代幼儿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可行性路径

(一)幼儿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爱国主义作为道德教育的重要范畴,其重要性和意义被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所认知,但很多时候这种认识只停留在意识层面,还未将其与自身的工作实践相结合。具体表现为,有些教师认为幼儿年龄较小,认知水平较低,思维还处于“前运算”阶段,只能凭借简单的符号来认识外部世界。而且爱国主义是抽象的、具体的,看不见摸不着,在这一阶段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显得为时过早。乍听起来,上述理论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教育实践表明,任何困难都是可以通过教育手段来克服的。正如心理学家布鲁纳所说,任何科学都能够以适应幼儿心理发展水平的方式,有效地教给任何发展阶段的任何儿童。由此可见,对幼儿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可行的。

在经济全球化、观念多样化的当下,多种教育思潮纷繁复杂,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很容易受其影响,最终或许会导致幼儿价值观的形成出现偏差。因而,以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幼儿较早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对未来幼儿成长成才格外重要,对国家未来的发展也具有基础性和前瞻性。

(二)幼儿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步骤和具体内容

道德品格的形成和培养是众多因素合力作用的最终体现,幼儿爱国主义情怀的获得,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有序开展,具体如下。

1.教育幼儿关心体贴他人

能否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思维保障,也是幼儿爱国主义情怀的基础内涵。当下,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多,这种家庭构成也加剧了幼儿以自我为中心主义现象的产生。如果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对幼儿的该特点不加以引导和教育,长此以往,在成长过程中的这种暂时现象将很有可能转变为个人主义,最终与爱国主义情怀中的利他主义相冲突,導致我们的教育培养出“精致的利他者”。因此,培养幼儿关心他人、体贴他人,尝试着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对于纠正和改正幼儿自我中心主义、培养幼儿爱国情怀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

2.培养幼儿的集体意识

集体意识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前提条件,是爱国情怀的终级体现。幼儿时期是个体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关键时期,集体意识是该阶段幼儿发展的突出特点。以游戏为例,三岁以前,幼儿总喜欢观察别人玩耍或独自一人玩耍;三岁时,大多数幼儿有了与其他幼儿一起玩耍的愿望,但鉴于外部环境或自身性格,他们还是会独自玩耍,而三岁以后,组成团队、共同协作已成为幼儿的普遍诉求,这种诉求就是幼儿集体意识产生的初期表现。这时,幼儿的小集体可以被分为两种形式,第一种为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结成的非正式团体,第二种为以班集体为代表的正式团体。恰如其分地教育引导幼儿积极融入正式团体,培养他们的团体荣誉感是培养幼儿爱国情怀的必经阶段。

3.培养幼儿的爱国主义情怀

培养爱国主义情怀是爱国主义教育的终极目标[2]。虽然幼儿因其思维受限,对深层次的爱国主义情怀无法理解,但研究表明,幼儿对国家的热爱和依恋,主要表现在对家人、家乡、公共财物等具体事物中。具体表现为,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应该能够感受到父母的舐犊之情,怀有感恩之心;面对他人,能自豪地介绍自己的家乡,具有较深的归属感等。

二、后疫情时代培养幼儿爱国主义情怀的策略

历经新冠疫情,面对爱国主义的新时代表现,幼儿园如何培养幼儿的爱国主义情怀成了当下学前教育工作者需积极思考的问题。《3-6岁儿童与发展指南》对我们的困惑给予了答案,《指南》提出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和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一)创新教育内容,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1.以绘本为载体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绘本是幼儿园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它以幼儿喜闻乐见的方式向幼儿传递着人身哲理、道德要求、生活习惯等内容。具体到爱国主义教育方面,教师应有意识地搜集爱国主义题材的绘本,引导幼儿了解祖国的历史、祖国的幅员辽阔、祖国的壮美河山。同时,在后疫情时代也可以通过绘本《新型冠状病毒走啦!》生动形象地向幼儿讲解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为什么会产生这类病毒、我们怎么预防等。综上,绘本作为幼儿园教育内容的延伸体,能够将幼儿带入故事情境中,让幼儿从心底、情感上形成爱国主义情怀。

2.以环境为载体,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会影响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幼儿园的一草一木,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幼儿的成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培养幼儿爱国主义情怀的过程中,幼儿园要从硬环境和软环境两方面着手,将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幼儿的学习生活中。首先,精心布置幼儿园物理环境,在墙面设计上绘制爱国图文,创设爱国主义区域角落,显眼位置悬挂国旗等;其次,提升幼儿园文化制度软环境。遵循以文化人、育人育心的工作思路,通过创设无声的充满人文气息的软环境打造幼儿园硬件条件。例如,我园在疫情期间的线上活动,通过“抗‘疫’防控、宅家成长——暖春线上活动”“战‘疫’防控、我们在一起——寒假福利”“坚定信心、用心战‘疫’——筑牢防控疫情心理防线”等方式“软硬兼施”建好园。

(二)丰富主题活动,营造爱国主义氛围

主题活动是幼儿园传递教育理念的主要途径,具有灵活多样的教育优势,对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教育意义。

1.依托传统节日,以手工制作为抓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传统节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蕴含着我国人民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孝老爱亲的优良品格,幼儿园应重视开发不同节日的潜在资源,激发幼儿爱国情感,引导幼儿传承美德。例如,在端午节我们组织幼儿开展“粽叶飘香过端午”主题活动,活动包括“走进端午,感知端午,品味端午”三个环节,让幼儿通过听、说、做的方式了解屈原的爱国故事,感受国人的爱国情怀。在国庆节开展“我心中的祖国迎国庆系列活动”,在小班组织幼儿亲手制作国旗,培养幼儿对祖国的初步认知;在中班,教师向幼儿讲述国旗国徽蕴含的知识,进一步激发幼儿的爱国热情;在大班,精心排练爱国歌曲大合唱,鼓励幼儿积极表达自己的爱国之情。

2.紧扣时政热点,以角色扮演为抓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时政热点是幼儿教育中的重点和难点,如何发挥时政热点的教育实效性是考验幼儿园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准。以新冠疫情防控为例,在疫情期间,我园通过线上教学方式,号召家人和幼儿健康生活,积极锻炼。在后疫情时期,幼儿园通过绘画、剪纸、泥塑等方式,制作“疫情知识长廊”,分版块展示病毒是什么、我要怎么做、我要感谢谁、我的梦想等,全方位多层次宽角度告訴幼儿要做个健康小公民,做个对祖国对社会有用的人,进而达到爱国主义教育效果。

3.加强家园合作

家庭是幼儿园教育的合作伙伴,同样肩负着培养幼儿爱国主义情怀的责任。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深深根植于幼儿的脑海当中,影响幼儿身心的发育。在爱国主义教育中,教师和家长要率先垂范。3~6岁幼儿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还未全面形成,他们对外界的认知主要来源于对家长和教师的模仿,因此,在国家发生重大事件时,教师和家长要作出应有的付出和贡献,以身作则,用行动树立榜样。同时,家园要主动合作,创设多种途径鼓励幼儿参加爱国活动,了解祖国的历史与现状。例如,幼儿园可与红色教育基地联合举办“走进长城”活动,家长积极鼓励幼儿参加,通过讲解激发幼儿的爱国意识。

4.突破障碍,搭建家园共育的桥梁

幼儿园应打破不同家庭间的文化生活差异,通过开设“家长开放日”、开展家长满意度调查、成立家委会等形式,让幼儿借助彼此的视野接触不一样的世界,形成宽阔的眼界和宽容的胸怀,最终达到在幼儿心中厚植中华文化多样性的目的。

少年强则国强。培养幼儿的爱国主义情怀,让爱国的种子在幼儿心里生根发芽,是每一位幼儿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使命;而创新工作内容和工作路径则是幼儿教育工作者完成这项使命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张大民.论张伯苓的爱国主义教育思想[J].教育改革,1996(03):21-24.

[2]张晓英,杨华.对幼儿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尝试[J].学前教育研究. 2006(Z1):78.

编辑:王金梅

猜你喜欢

后疫情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幼儿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浅谈如何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浅谈化学教学中德育思想的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