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官移植前先移植粪便
2021-01-03
科学之谜 2021年10期
世界上每年都有很多人要做心脏、肾脏或肝脏等器官移植手术。器官移植虽然手术易做,但移植成功却并不容易。因为人体的免疫系统会把移植器官当作外来物进行攻击。为了手术成功,接受者往往要服用强效药物来阻止他们的免疫系统对移植器官的排斥。但即便这样,攻击还是在所难免,所以几年之后,新器官还是经常会发炎。
最近,一位美国科学家发现了一个可提高器官移植成功率的简易办法:移植粪便,把通过处理后的粪便液,灌入接受者的肠道内。因为粪便里含有肠道细菌,而肠道细菌有助于调节免疫系统。
为了了解肠道细菌如何影响器官移植的成功,他给两组小鼠分别移植了两种不同来源的粪便。一组移植的粪便采自正在怀孕的小鼠,另一组移植的粪便来自未怀孕的小鼠。我们知道,动物在怀孕期间,免疫系统会被自然地抑制,这样胎儿才不会被母亲的免疫系统当作异物来攻击。
然后给这些小鼠移植心脏,不过它们自己原有的心脏没被摘掉——这是测试新移植药物的常规做法。
结果发现,移植了怀孕小鼠粪便的5只小鼠,第二颗心脏都存活了40天。但在另一组移植了未怀孕小鼠粪便的5只小鼠中,仅有1只小鼠的第二颗心脏存活了这么久。
由此可见,来自怀孕小鼠的肠道细菌会降低免疫系统的排斥能力。因为肠道细菌与肠壁中的免疫细胞接觸,可以提高或降低免疫细胞的活性。科学家打算进一步了解粪便移植是如何产生这种效果的。弄清楚这一点,可以帮助我们开发新药物来阻止器官排斥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