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长日将尽》中的不可靠叙述

2021-01-03文静王晓璐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1年12期

文静 王晓璐

内容摘要:英国作家石黑一雄的写作具有獨特的个人风格,其作品中回忆和现实有机结合在一起一步步揭露人物真实情感和精神世界。作品中的不可靠叙述使人物形象更为立体和丰满,引导读者对人物内心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索,值得我们进行分析和探讨。本文在叙事学的语境下,以布斯和费伦提出的不可靠叙述为理论基础,从事实、价值和感知三个维度分析了小说《长日将尽》中的不可靠叙述及其影响。

关键词:《长日将尽》 不可靠叙述 石黑一雄

《长日将尽》是英国日裔作家石黑一雄代表作之一,该小说于1989年荣获布克奖。石黑一雄于201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和鲁西迪、奈保尔被称为“英国文坛移民三雄”,在英语文学界有着极大的影响力。《长日将尽》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围绕主人翁史蒂文斯六天出游时的所见所想展开。史蒂文斯原本是服务于英国贵族世家达林顿府的大管家,一直尽职尽责,一心想要成为伟大的管家,甚至不惜牺牲亲情和爱情,只为实现人生的理想价值-参与人类大事件,推动历史的发展。二战后,达林顿府没落,豪宅被美国富商法拉戴先生买走,史蒂文斯转而服务于法拉戴先生。豪宅易主,和新主顾之间的一系列的格格不入代表着一个旧时代的逝去。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史蒂文斯出游并且前往探望从前的同事肯顿小姐。在路途中,史蒂文斯回忆了种种往昔,反思自己曾经执着的理想和内心一直压抑的情感,最终勇敢地面对现实。

一.理论基础

“不可靠叙述”最早是由布斯提出的,布斯将其分为两种类型:一是“事实事件”轴上的不可靠叙述,即叙述者对事实进行错误的报道;二是“价值判断”轴上的不可靠叙述,即叙述者进行价值判断时可能会出现偏差而导致其叙述的不可靠。布斯的学生费伦逐步发展并完善了“不可靠叙述”的理论,费伦将“不可靠叙述”分为六种亚类型:事实/事件轴上的“错误报道”和“不充分报道”;价值/判断轴上的“错误判断”和“不充分判断”;知识/感知轴上的“错误解读”和“不充分解读”。一位叙述者在一条轴上是不可靠的,在另一条轴上也许是可靠的,不可靠叙述也可能同时呈现在三条轴上。费伦对“不可靠叙述”的发展与完善,让我们用该理论来解读文本和分析人物形象更为全面,且更具有操作性。

二.《长日将尽》中的不可靠叙事

《长日将尽》中的主人翁大管家史蒂文斯是唯一的叙述者,采用第一人称叙事,整个故事由两条叙事线交织推进:一条是史蒂文斯对现实的叙述;另一条是史蒂文斯对过去回忆的叙述。这两种叙述中都呈现了“不可靠叙述”,使读者一开始难以分清事情的真相以及史蒂文斯真实的内心情感,但也正是这种“不可靠叙述”让读者看到了人物内心的挣扎和回避,价值观的崩塌以及人生的幻灭,升华了主题,给读者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和深深的反思。以下就依据费伦的“不可靠叙述”理论依次分析这本小说中的“不可靠叙述”。

1.事实轴上的“不可靠叙述”

小说开始大管家史蒂文斯正在为自己近期工作中频频出错而烦恼,又提到曾经的同事肯顿小姐来信透露了她想重返职场的愿望,正是这封信让他意识到眼前的困境可以通过增加人手来解决,而肯顿小姐就是极佳的人选“所以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也就是说,我收到肯顿小姐的来信,她在这封长信中以深藏不露的笔触表达出对于达林顿府无可置疑的怀旧之情,而且,对此我相当肯定,还明确暗示了她重返故地的强烈愿望,这不禁迫使我重新审视已经拟定的员工规划。”此时小说中并没有展示肯顿小姐来信的原文,读者只能暂且相信史蒂文斯的解读是真实合理的。在随后的旅途中,史蒂文斯坦白已经读过几遍肯顿小姐的来信,再次肯定了自己知晓了肯顿小姐来信的真实意图——婚姻不幸福,她想回达林顿府重操旧业,而史蒂文斯此次旅行正好顺便拜访肯顿小姐。随着旅行的推进,一次次地回想,史蒂文斯又表现出缺乏信心。在第三天的叙述中,他对信件的解读有了变化,“事实上,我必须承认确实有这种可能,即我出于一厢情愿的工作上的考虑,而过于夸大了她那方面有次意愿的蛛丝马迹。因此我必须承认,昨晚我不误惊讶地发现,还真的很难明确指出她来信当中有任何一段清楚明白地表示了她想回来工作的愿望。”此时读者对史蒂文斯叙述的信任难以避免开始动摇。

旅行最后一天也就是小说最后一部分,史蒂文斯讲述了他和肯顿小姐相聚的情景,他对肯顿小姐婚姻不幸的看法完全被推翻,肯顿小姐亲口承认自己对丈夫的爱,“可是一年一年地就这么过去了,爆发了战争,凯瑟琳也渐渐长大了,有一天我猛然惊觉我是爱我丈夫的。”此时读者完全可以肯定之前史蒂文斯对这段事实的叙述完全是不可靠的,他对肯顿小姐生活的讲述深受他自己情感的影响,毕竟,肯顿小姐是他错过的恋人。

2.价值轴上的“不可靠叙述”

史蒂文斯一生都奉献给了管家这个职业,为了成为一名“伟大”的管家,史蒂文斯放弃了自己的恋情,牺牲了亲情——父亲临终前的最后时刻他都没有陪伴左右,还在管家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史蒂文斯信奉的是海斯协会关于衡量杰出管家的标准之一“即具有与地位相称的尊严”,他认为获得“尊严”必须具备以下素质:一是具有不叛离其所从事的职业本色的才能;二是能节制个人感情;三是永远忠于雇主,相信雇主的判断。史蒂文斯认为有一种关于管家的观点是具有误导倾向的理想主义,“我指的是在我们这一行中曾经盛行一时的一种观点,它主张任何一位具有严肃抱负的管家都应该以不间断地对其雇主进行重新评估为己任——审视雇主的行为动机,分析其所持观点可能产生的结果。唯有通过这种途径,这派观点认为,你方能确保自己的服务善为人用,自己的才干得起所哉。”

史蒂文斯一直坚持达林顿勋爵是位真正的好人,彻头彻尾的绅士,坚决否定外界对达林顿勋爵是个排犹主义者的指控,但他在旅途中却一直掩盖自己曾经的雇主是达林顿勋爵的事实,只对外界说起自己的现任雇主法拉戴先生。这种自相矛盾的做法无疑让读者感到困惑,也对他的叙述产生了怀疑。在旅途的第三天他回忆起了爵爷受到“黑衫党”几位成员的影响,命令取消了定期给当地某家慈善组织的捐款,因为该组织管理委员会里面有犹太人,并且辞退两位优秀的犹太员工。尽管史蒂文斯表示了惊讶,他还是执行了爵爷的命令。如果说之前达林顿勋爵为德国奔走是因为德国挚友的自杀激起了他的同情和正义感,之后纳粹政权上台,达林顿勋爵依然保持亲德的立场,执迷不悟,不顾教子的极力阻拦,甚至一手安排纳粹德国驻英大使与英国首相在达林顿府密谈,极力想要促成英国国王访问纳粹德国,这些举动完全违背了一位真正绅士的行动准则,黑白不分。身为大管家的史蒂文斯已经抛弃了个人的道德观和判断力,盲目效忠自己的雇主,甚至不分青红皂白一味地维护达林顿勋爵,“整个大战期间一直有不少对于爵爷的可怕的诋毁——尤其是那家报社。国难当头之际,爵爷也就一直都隐忍不发,可是战争结束后,那些含沙射影的攻击依旧不断,爵爷也就觉得没有理由再继续默默地承受下去了。”史蒂文斯的叙述在价值判断轴上也是不可靠的。

3.感知轴上的“不可靠叙述”

在雇主法拉戴先生几次建议史蒂文斯出去旅游的时候,史蒂文斯完全没有动心,“你也能预料得到,那天下午我根本就没把法拉戴先生的建议当真,只是把它当作以为美国绅士不太熟悉在英格兰通常哪些事该做、哪些事又不该做的又一例证。”肯顿小姐的来信才让史蒂文斯的态度发生了彻底地转变,最终决定接受雇主的建议去旅行。史蒂文斯真实的意图是去看望肯顿小姐,甚至期待与她重续前緣,但是在他的叙述中他却花费大量的篇幅强调他出游的主要是为了解决达林顿府的人员短缺问题,“肯顿小姐正是能使我为达林顿府完成一个完全令人满意的员工规划所需要的关键要素”。史蒂文斯一直以一种公事公办的口吻来谈论他与肯顿小姐的关系,不肯面对他内心对肯顿小姐深深的情谊和自此次旅行的真实动机。史蒂文斯与肯顿小姐重逢后所表现出来的关心,一步步追问肯顿小姐的情感生活以及他最后的失态都在证实他对肯顿小姐的抱有极其深厚的感情。从这个角度来讲,在“知识感知”轴上史蒂文斯的叙述也是不可靠的。

布斯指出,在读者发现叙述者的事件叙述或价值判断不可靠时,往往产生反讽的效果。作者是效果的发出者,读者是接受者,叙述者则是嘲讽的对象。也就是说作者和读者会在叙述者背后进行隐秘交流,达成共谋,商定标准,据此发现叙述者话语中的缺陷,而读者的发现会带来阅读快感。我们只有充分理解作品中的叙述,区分可靠叙述和不可靠叙述才能真正体会到作品的魅力。从表面看,《长日将尽》写的是史蒂文斯六天旅途的所见所闻,实际上这一路他在断断续续地回忆和思考他从事了一生的事业,史蒂文斯立志去服务伟大的人物,通过服务这种伟大的人物他也就在服务全人类,这是他的志向和抱负,他也是这么去做的。然而达林顿勋爵最终沦为纳粹的帮凶和棋子,名誉扫地,郁郁而终。史蒂文斯一直在回避这个事实,面对这个事实,就等于抹杀了他三十年的大管家工作的价值和意义,这是他不敢面对的,也是造成他的叙述躲躲闪闪,处处回避的根本原因。

参考文献

[1]布斯.小说修辞学[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7.

[2]石黑一雄.长日将尽[M].冯涛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8.

[3]申丹.修辞性叙述学[J].外国文学,2020(1):80-95.

[4]申丹.何为“不可靠叙述”[J].外国文学评论,2006(4):133-143.

[5]何朝辉.浅析《长日留痕》中的叙事策略[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3):19-23.

[6]刘璐.隐喻性话语和“朝圣”叙事结构[J].外语研究,2010(1):108-111.

(作者单位:汉口学院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