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631”问题导学策略在初中生物科学探究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2021-01-03张秋

成长 2021年1期
关键词:导学变量生物学

张秋

摘要:本文以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为例,具体介绍了“631”问题导学策略的应用。

关键词:“631”问题导学策略;初中生物;科学探究;实验教学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新时代学生个人和社会共同发展的迫切需要。“科学探究”素养是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之一,它要求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发现现实的生物学问题,然后解决问题。然而,由于受各方面条件的约束,如:教学时间有限、场地不足以及实验人员配备缺乏等,现目前绝大多数农村初中学校,在学生生物科学探究实验教学中,更多的还是停留于单一的讲授式教学模式上,学生不能系统性掌握生物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更不能根据生活中发现的生物学问题,独立地设计出合理的科学探究实验。因此,为培养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对生物科学探究实验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系统性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及方法,笔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结合自身实际教学经验,总结出了初中生物科学探究实验教学“631”问题导学策略。

“631”问题导学策略是在新课改背景下,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前提,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科学探究的六大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为框架,三个关键点(控制变量、单一变量、设置对照)为突破口,一步表达与交流为思维拓展进行问题设置,初步归纳出的一套适合农村初中生物科学探究实验教学的问题导学策略。

1“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在科学探究实验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是人教版初中生物学教材的第一个完整的探究性实验,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作用。恰到好处的教学方式,能为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科学探究,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尝试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解决生物学问题奠定良好的基础。

2;“631”问题导学策略实施

2.1“6”大步骤呈现框架

设问:请学生结合教材14-15页初步了解科学探究实验包括几大步骤?

生答: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1.提出问题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科学规律的科学,因此,在生物学科学探究过程中,我们通常是根据生活中发现的生物学现象或者规律,提出的相应问题。

根据教师课前布置的“抓鼠婦”活动,提出问题——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2.作出假设

在对提出的问题作出假设时,需要结合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同学们抓鼠妇时,一般是在油桶下面、柴堆下面、砖头下面等地方找到鼠妇的,因此,假设——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2.2 制定计划:“3”大关键寻突破——找到变量、单一变量、设置对照

1.找到变量

设问:“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的变量是什么?(变量:其他条件都一样,一种条件不一样,既为变量)

生答:变量为光。

2.单一变量

设问:该实验如何保证实验变量唯一?

生答:铁盒横轴中线为界,两侧中央各放5只鼠妇……

3.设置对照

设问:已知实验单一变量为“光”,针对这一变量,该实验如何设置对照?

生答:一侧盖上玻璃板,一侧盖上纸板。(一侧有光,一侧无光)

2.3“1”步拓展——表达和交流

在实施计划和得出结论的基础上,必须要重视最后一步——“表达和交流”。在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拓展了思维,很多时候还能根据实验过程反思探究实验关键,或是对已学知识进行巩固,或是对新知识埋下伏笔,又或是对实验过程查漏补缺。整个过程中,学生能力得以提高,教师也会收货意外的惊喜。

设问:你在实验的过程中有其他问题想和同学们表达交流的吗?

生答:(1)为什么要用5只鼠妇?(2)水分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第一个问题是对对照实验的偶然性避免一个知识可以在此补充完善;第二个问题是对已学知识的一个迁移应用。

3“631”问题导学教学策略反思

在此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科学探究实验的“六”大步骤、“三”个关键点设计教学提问,同时,以“变量”为突破口,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明确实验设计的关键点,目标达成效果明显。

科学探究的目的不仅仅要完成实验,还要在实验过程中学会发现问题,培养思维能力,提高表达能力,因此,在实验教学的最后,还应特别重视科学探究实验最后一步——表达与交流,从而拓展思维。除此之外,在学生交流表达的过程中,还会收获意外的惊喜,如在该实验结束后,学生在“1”步拓展活动中提到“我发现,在明亮处分布的鼠妇,会不停地去抛它脚下的土,这也是鼠妇试着在改变环境的表现,因此,生物不仅能适应环境,还能改变环境”。

“631”问题导学策略,系统性地建构了初中生物科学探究实验教学模式的框架,学生易于模式化地掌握诸如此类探究实验的设计步骤,同时以关键点为突破口,有效地完成对照实验设计方案,同时运用“631”策略检验实验设计的合理性,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同时,最后1步的交流与表达,更是结合素养培养的目标,在小组交流的过程激发学生多元思考,学会沟通交流,学会与人合作,从而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周艳玲.“科学探究”素养渗透高中生物的教学实践研究[D].黄冈:黄冈师范学院,2018:(1-98).

[2]陈玉玲.ADI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漳州:闽南师范大学,2019:(1-65).

[3]唐丽娟.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初中生物探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J].中学生物学,2018(3):9-10.

[4]刘志群,陈学梅,陈伟霖,缪绅裕.人教版初中生物学新教材科学探究活动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7(09):62-64.

[5]杨铭,刘恩山.生物学核心素养视角下的科学探究[J].生物学通报,2017,(52)9:11-14.

[6]马梓炜.对探究实验“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改进[J].中学生物学,2015,(31)2:44-46.

[7]徐焱.指向科学探究的初中生物开放式实验教学课例研究[J].中学生物教学,2019,(35)9:77-78.

猜你喜欢

导学变量生物学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生物学概念教学研究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高中生物学中“一半”的涵义
我是小导游
分离变量法:常见的通性通法
不可忽视变量的离散与连续
轻松把握变量之间的关系
变中抓“不变量”等7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