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清凉地球创新论坛”多元合作模式对推动我国环保科技创新的启示
2021-01-03邸慧萍
邸慧萍
(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北京 100029)
1997 年《京都议定书》签署后,日本在气候变化领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不仅提出建设低碳社会减排二氧化碳的具体行动,还凭借本国的科技优势大力推动技术创新。2007 年,日本确立了“环境立国”战略,其核心是建立“低碳化社会”“循环型社会”和“与自然共生的社会”,并形成能够向世界传播的“日本模式”[1]。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成为日本实现环境立国、推动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从 2014 年起,日本已连续举办六届“清凉地球创新论坛”(ICEF),致力于通过国际科技合作,推动应对气候变化的技术创新研究,积极发挥商业和市场在创新中的作用,向发展中国家输出技术。这些行动帮助日本确立了在低碳领域的主导者地位。
1 “清凉地球创新论坛”的基本情况
1.1 论坛成立背景
2007 年,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提出了“美丽星球50 计划”,提议将 2050 年温室气体排放减半作为全球目标,并设立专项基金支持发展中国家[2]。2014 年,安倍晋三首相提议建立一个新的国际会议机制,将全球卓越的决策者、企业界和科研人员汇聚一堂,围绕创新开展气候变化领域的交流和合作,打造能源环境版的世界经济论坛。清凉地球创新论坛由此产生。
1.2 论坛的组织形式及特点
清凉地球创新论坛最初由日本经济产业省(METI)和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NEDO)主办,外务省(MOFA)和环境省(MOE)协办。随着论坛规模的扩大,议题不断丰富,日本农林水产省和日本文部科学省也参与合作,加入协办机构。论坛成立指导委员会,由来自世界知名科研机构、政府部门和国际组织的高级别专家担任,确保清凉地球创新论坛能基于充分的科学证据考虑引导变革的驱动因素。
论坛设置主旨讨论、全体会议、平行会议、高管谈话和边会活动等环节。全体会议重点对全球气候变化面临的问题,国际框架实施效果,国家创新战略,技术创新方向以及商业、金融等部门在气候变化中的作用等宏观政策展开讨论。平行会议对气候变化领域的前沿技术展开研讨。
论坛的主要特点表现为:
(1)国际影响力大,参与群体广泛。论坛吸引了来自 70 个国家和地区的 1 000 多位代表参会。主要参与机构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政府部门、国际组织、科研机构、大型企业集团、初创公司和金融机构。参会代表级别高,有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主席、政府部门部级领导、科研机构首席专家、企业高管、国际组织主席等。共80 多个机构代表在论坛主题对话中发表演讲。
(2)议题丰富,对重点技术发展动态持续跟踪。每届论坛选取 20 多个专题进行讨论,涵盖氢能,风力发电,智能电网,核能,零能耗建筑,碳捕集、存储和利用技术,生物燃料等多个领域。论坛邀请来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哥伦比亚大学、斯坦福大学、东京大学等尖端科研机构的领军人物以及丰田汽车、三菱重工等商业界领袖,对国际各领域的主流技术动态开展交流,并探讨如何将金融科技、物联网等新兴技术与环境技术相结合,通过新兴技术的应用,推动气候变化应对措施取得进步[3]。
(3)聚焦前沿科技,关注技术实用性。论坛向全球征集创新技术,根据温室气体减排潜力、创新性、商业模式完整性、市场影响潜力和商业模式转化独特性,对能源和减缓气候变化领域最突出的技术进行评选,每年推出“十大创新技术”。这些创新技术将实用与创新完美结合,很多都得到了快速转化,为提升产能、改善环境提供了全新的思路。通过 “十大创新技术”这个窗口,可以了解各领域的创新状况和趋势,并帮助我们找到未来需要努力的方向[4]。
(4)官产学研共同研讨,多维度推动技术创新。论坛邀请私营部门、学术界和政策界的与会者用他们的专业知识相互挑战和交流。多层面选取议题,挖掘如何发挥各类社会主体在创新中的作用。例如,从私有部门对创新技术研发的投资,企业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公共资金在研究、开发和示范中的作用,发展中国家的能源需求,消费者行为等不同角度,探讨相关制度改革,推动技术创新。
2 论坛主要成效
2.1 紧扣气候变化热点问题,持续跟踪前沿技术国际动向
论坛连接世界一流的研发团队,对气候变化领域的重点技术深入分析。仅CO2捕集、利用和储存技术,就推介了空气直接捕获CO2、将CO2转化为碳纳米管、将CO2转化为混凝土,减少CO2的基因工程、由阳光和空气制成碳中性燃料、将CO2和氢气转化为甲醇的新型化学催化剂等多种创新技术,展现出科技界无穷的创造力。此外,论坛关注的新能源技术包括固体聚合物制氢系统、氢燃料电池等各种氢能利用技术,风力发电,电热储能,利用IT及AI技术提高能源效率等。塑料污染、绿色城市化也是近期探讨的热点问题。论坛对新技术发展存在的障碍和应对措施进行头脑风暴,为推进研究提供思路[5]。
2.2 编写“创新技术路线图”,成为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减排技术风向标
“创新技术路线图”是历届论坛的重要产出,也是论坛专家合作的结晶,是全球工业、学术界和政府为开发推广低碳创新技术提出的倡议。论坛着眼于可能为长期净零排放做出重大贡献的技术,筛选出有重大意义的创新技术,从工业、学术界和政府的角度,分析技术发展的关键突破点、面临的挑战和支持创新发展的政策工具,提出符合实际、基于事实的路径,为所有利益相关方提供有意义的信息。作为对全球气候治理的重大贡献,技术路线图的最终版本在每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正式公布。
2.3 搭建国际科研合作平台,加快技术创新进程
论坛邀请约 80 个国际知名科研机构、智库和企业代表座谈,分享各自的研究进展与经验,分析各领域不同技术方案的优势以及在进一步发展过程中需要克服的政策、法律、成本、市场等障碍。论坛上,有苹果、宝马、丰田等大型跨国企业,也有比亚迪公司等后起之秀。企业从产品原材料选择、供应链、生命周期评价、社会合作项目等不同角度讲述自己在环境领域的创新,探讨可持续发展背后的商业机会和存在的问题。平台为科学界、政府和企业参与气候治理提供了更多机会,加大了多元共治的广度和深度。这样大规模、高级别的技术盛会在气候变化领域史无前例,促进了科研机构和企业不断提高自身研发能力,为创新技术的研发和转化落地铺设了快速通道。
2.4 宣传本国低碳实践,提升日本全球气候治理的国际影响力
日本科研机构、政府部门和企业广泛参与论坛活动。日本近 20 家企业亮相论坛并参与主题讨论。这些企业来自不同行业,有以丰田为代表的汽车行业,川崎、石川岛为代表的重工业,三菱、日立、松下、NEC 等电子电气企业,东京电力、关西电力等电力公司,永旺集团代表的百货零售业以及金融投资公司等。通过对话,日本企业展示了在低碳领域的技术优势,传递出践行可持续发展、与社会各界通力合作的承诺。论坛的举办有利于日本塑造低碳社会的良好形象,掌握气候领域的国际话语权,为本国向发展中国家输出技术开拓了市场[6]。
3 对我国相关工作的启示
通过对日本“清凉地球创新论坛”的跟踪分析可以看出,国际会议不仅限于合作方就特定主题开展技术交流,还能有效搭建创新平台,推动联合研究,充分利用各国资源和技术优势在重点学科或重大技术上持续深入合作。论坛的多元合作模式,从国内、国际两个维度上,促进国内政府部门间协作,本国与国外政府部门合作,国内外科研机构共同研究以及国内外产业界的深度参与,有利于各参与方提升该技术领域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结合我国生态环境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国际交流工作,提出以下建议:
(1)深化国际科技合作,凝聚全球智慧,建设低碳社会。
目前,我国在一些重要的新能源技术领域已经走在世界前列。气候变化为我国科技实现自主创新带来巨大的历史机遇。推动低碳技术,应充分利用我国在新能源领域的技术积累,积极打造国际化科研平台,构建产学研多层次合作体系。创新机制,吸引国际一流人才、科研团队及跨国企业加入平台,开展国际联合研究课题,组建国际实验室等研发机构。努力为平台成员提供有竞争力的资源,形成全球合作伙伴关系[7]。鼓励我国产业链上中下游的企业加入合作,不断提高我国低碳技术研发和配套生产能力,推动产业绿色发展,打造中国全球环境治理样板,提升我国国际话语权[8]。
(2)加强政府机构部门间合作,有效整合资源发挥协同优势。
在生态文明思想指导下,我国各领域都在积极探索绿色低碳发展道路。目前在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实践中,我国政府部门间的合作主要以政策制定为主,工作层面上部门间技术人才流动、知识共享、项目共同开发等交流活动还不够活跃。低碳环保技术具有显著的集成性,需要具体行业技术与能源、环境、材料、经济等领域专业知识紧密结合,才能加速突破技术瓶颈。应推动多部门技术合作,集中技术资源,发挥协同优势,加快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3)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为企业创新输送技术人才。
企业是实现技术创新的主体。虽然在我国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已涌现出不少科技型企业,但还有很大比例的企业创新动力不足,面临技术升级改造压力。企业创新需求表现在技术开发运用、供应链管理、商业模式建立等方方面面。应不断延伸产学研合作范围,建立由点、到面、到网的立体架构,盘活高校在各学科的知识资产,与企业建立知识培训、人员交流、共同开发等合作模式,不仅有利于企业员工就业后再学习,也为在校师生提供了接触一线的实践机会。理论知识与实践不断磨合对企业创新和科学研究具有双赢意义。
(4)加快对发展中国家环境治理研究,为“一带一路”提供绿色支持。
许多发展中国家正在经历我国几十年前的发展阶段,以资源环境代价换取经济效益。气候变化对发展中国家影响重大,而发展中国家在气候治理能力、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渠道等各方面都非常欠缺[9]。我国在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方面既有经验,也有教训,为发展中国家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提供了有益借鉴。我国应与“一带一路”国家加强环境研究合作,分析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环境挑战和治理需求,从环境管理政策到技术推广应用乃至投融资制度的建立,因地制宜地提出对策,积极推广经济适用的环保技术,促进绿色金融体系的国际标准化,让“一带一路”不仅为合作国带来发展经济的新机遇,更为当地人民创造宝贵的绿色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