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学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路径研究
2021-01-03辛丽虹
辛丽虹
(辽东学院应用外语学院 辽宁·丹东 118001)
0 引言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自古以来,教育就承载着传道育人的使命。在新的历史背景下,高等教育更是肩负着为社会培养具有完备的专业知识、坚定的理想信念、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合格人才的重要任务。大学英语是全国各大高校均开始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因其学时长、受众广,所以在大学英语课堂中开展思政教育是十分切实可行的。语言作为不同文化间沟通与交流的载体,其工具性功能是不言而喻的,但从更深层意义来说,语言更是文化、思想得以传承的根本,因此,其同时具有人文性。因此,将思政元素融入到大学英语课程中对于锤炼学生的品格,铸就学生的信仰,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研究情况
在大学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是为了更好地发挥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作用,让思政元素如盐入水般地浸入语言课堂,温润学生的心灵,厚植学生的家国情怀。鉴于此,国内各高校都在课程思政方面开展积极地探索与实践,以期将知识的讲授,价值的引领及能力的锻炼有机地结合起来。当前,针对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研究已经引起广泛的关注,高校英语教师更是积极主动地探索大学英语与课程思政相结合的问题。有的学者分析了大学英语课堂思政教育功能缺失的现状,提出了合理的解决方案[2];有的学者指出大学英语教师应该在课堂语言授课的同时主动承担思政教育的责任[3];有的学者认为需要通过课程思政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让思政教育变成一种课程观念、育人理念[4]。现有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研究成果及教育管理部门的各种举措,为大学英语教学指明了方向,也为创新思政元素与大学英语教学内容的结合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然而,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研究还可以在创新形式、实践层面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如,如何解决课程思政创新性、吸引力及感染力方面的不足;如何在知识讲授的同时建立一种长效的机制,使大学英语与课程思政相融合;如何保证大学英语课程思政长效的可操作性性等。
2 大学英语教学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的开展路径
2.1 加强教师自身思想政治素养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离不开教师自身作用的发挥,正所谓“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鉴于课程思政的最终落脚点是对学生的思政教育,那么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应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养,用自身无穷的人格魅力和思想觉悟影响学生,这样才能保证大学英语与思政教育实现并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教师的要求,身为人民教师一定要做到“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作为深受中西两种文化熏陶的大学英语教师,更应该加强自身的政治意识,提高思想觉悟,平时主动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积极参与教师专题培训,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武装自己,坚定民族文化自信,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身处当前信息大爆炸的纷繁复杂的国际环境中,英语教师应该对网络及各种媒体上的信息保持正确的判断力及敏锐的鉴别力,批判性地对信息进行过滤及筛选,尤其是在向学生传递信息的过程中要保持高度的警惕性,确保多传递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三观”的信息,保证他们意识形态领域的纯洁,进而培养他们坚定的政治立场。
2.2 依托教材培养学生本民族文化自信
作为教学的主要依据,教材是知识传播的载体,因此落实思政教育离不开对教材中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运用。通过对教材内容主题的解读和重构,帮助学生形成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发挥英语语言的工具作用,使其成为民族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手段。大学英语教材多选取自国外的期刊、杂志或报纸、书籍,其内容多涉及到西方的文化传统等。在这种情况,教师首先需要运用文化对比的方式深挖原版教材中的思政元素,通过对比分析将思政元素与课程主题有机结合起来,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加强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理解吸收;其次,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中的课后问题,通过问题解决的过程促成学生思辨能力的提升,实现对学生正确积极的价值引领;最后,教师要巧妙运用教材中的练习题,让学生在知识输入的同时完成有效的输出,增强学生文化自信,为扩大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添砖加瓦,为“中国梦”的实现奠定基础。
2.3 利用课堂发挥思政教育主阵地作用
课堂是教学活动开展的主要场所,更是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的主战场。因此想要有效实现课程思政的深化就需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此处的课堂既包括传统意义上的线下第一课堂,也包括以实践活动为主的第二课堂。在第一课堂教学活动中,大学英语教师在进行英语知识讲解的同时,更要注重引领学生进行阅读思考、主题讨论,将价值观教育潜移默化地融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例如在进行翻译教学活动时,通过丰富的翻译语料,将主题延伸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上,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在进行阅读教学活动时,引导学生培养思辨能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基于新时期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大学英语教学中也应将思政教育及文化知识教育融于社会实践锻炼中[5],因此在第二课堂活动中,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演讲、阅读、写作竞赛,深化思政教育主题,让学生在实现知识输出的同时为“文化走出去”做出自身的贡献。
2.4 借助新媒体线上资源拓宽思政教育维度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媒体行业也得到了蓬勃发展。因此,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资源拓宽思政教育维度大有可为。教师可以抓住网络教育契机,借助网络平台丰富的资源、信息的共享及消息传播速度快的优势为大学英语课堂思政教学进行有效补充。让学生通过微信公众号、学习强国APP、微博、抖音、哔哩哔哩等平台浏览观看思政教育方面的相关文章、视频,也可以通过校内学习平台,发布时下的英文资讯,通过开展英文时政新闻导读、话题探讨、阅读打卡、图文推送等方式第一时间为学生提供优质思政教育素材,帮助学生在了解当前国际形势的过程中实现语言学习的理论联系实际,既有助于学生的词汇积累也能培养英语语感的形成,更能够让学生充分利用碎片时间完成知识与素质的双重提升,给学生的英语学习带来极大的便利性,拓展他们的文化视野,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最终将大学英语教学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也将课程思政教育落到实处。
3 结语
由于语言与文化密切相关,因此大学英语学科本身具有思政教育的学科优势,鉴于此,在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更是十分可行,也是十分必要的。然而要实现大学英语教学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却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必须加强教师自身思想政治素养,正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想要培养出能够担负起民族复兴大任的合格人才,教师队伍首先要具备高度的思想政治觉悟;其次是要立足教材、深挖教学内容中的思政元素,探索思政教育与英语教学相结合的新路径是保证大学英语教学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的基础;充分利用课堂与新媒体资源落实立德树人的责任和使命,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大学英语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功能,有效实现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落实,同时,实现对学生知识素养与个人修养的同步提升,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民族自豪感,培养其家国情怀,真正做到英语教学与思政教育的同向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