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的“十个关系”
2021-01-03贾宝余刘立
贾宝余,刘立
(1.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发展中心;2.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新中国成立以来,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祖国大地上树立起一座座科技创新的丰碑,也铸就了独特的精神气质。”在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征程上,更需要继承发扬以国家民族命运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更需要继续发扬以爱国主义为底色的科学家精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笔者体会到,在当前科技创新实践中大力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要辩证认识和处理好十个关系。
一、科学家精神与科学精神
弘扬科学家精神与弘扬科学精神只有一字之差,但侧重点有所不同。科学精神的本质是求“真”——追求真理、实事求是、理性质疑、实践检验。1916年1月,任鸿隽在《科学》杂志上发表《科学精神论》,首次在中文语境中使用“科学精神”一词并作论述:“科学精神者何?求真理是已。”1922年,梁启超在中国科学社年会上提出:“有系统之真知识,叫作科学;可以教人求得有系统之真知识的方法,叫作科学精神。”科学家精神最鲜明的特点是求“新”——家国情怀、开拓创新、科技为民、追求卓越。2019年5月党中央专门出台文件,要求大力弘扬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可以说,科学精神是一项人类事业和社会活动所折射出的精神,科学家精神是科学精神在科学家群体的投射,具有主体性、人格性、群体性、创造性等特点,是特定社会群体和职业类型所体现出的精神。因而,弘扬科学精神往往是在全社会范围展开,与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共同构成一项社会性活动;而弘扬科学家精神主要针对科学共同体,以塑形铸魂科学家精神为抓手,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积极营造良好科研生态和舆论氛围,引导科技工作者创先争优。当前,在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的征程上,我国公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弘扬科学家精神与弘扬科学精神同等重要,在科技界弘扬科学家精神的同时,有必要坚持不懈地在全社会弘扬科学精神。
二、科学家精神与党的精神谱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了我们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形成的伟大建党精神:“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是第一精神力量。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高举科学的旗帜,大力推动科学技术发展,提升中华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科学精神作为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人的重要价值元素,已深度融入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一系列纲领和政策之中。科学家作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和科学精神的重要承载者,在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为科学技术进步、人民生活改善、中华民族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探月精神等是科学家精神的具体呈现,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科技工作者的精神风貌。科学家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伟大建党精神高度统一。其中: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即求真精神,强调重视理论、胸怀理想,这与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科学家精神是一致的;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即实践精神,强调重视实践、不尚空谈,这与拥党爱国、红专并进的科学家精神是高度一致的;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即斗争精神,强调坚强意志、不可阻挡,这与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科学家精神是高度一致的;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即奉献精神,强调崇高价值、心系人民,这与创新为民、科技报国的科学家精神是高度一致的。这四个方面构成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发展的精神动力、意志动力和价值动力,也构成广大科技工作者践行初心使命、追求科学卓越的创新动力、实践动力。
三、科学家精神与工匠精神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为新时代发展工匠事业指明了继续前进的方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智造”迈进,不仅需要大批科学技术专家,同时也需要千千万万的能工巧匠。中国传统思想强调“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倡导“君子不器”,轻视职业技能教育,认为匠人们营营役役都是些奇技淫巧,君子应该修齐治平,不为物役。反观德国和日本等科技强国,在全社会形成了崇尚实际、尊重工匠的氛围,为国家制造业崛起提供了坚实文化支撑。事实上,古往今来,热衷于创新和发明的能工巧匠一直是人类科技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我国古代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一系列科技成就,是一批批能工巧匠的创新实践成果。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工匠,他们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工匠精神”作为一种优秀的职业道德文化,它的传承和发展契合了时代发展的需要,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与广泛的社会意义。在弘扬科学家精神的同时,要大力弘扬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培养大国工匠,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工匠、崇尚“工匠精神”的氛围,形成爱国、崇实、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精神风尚,为建设制造强国提供人才和环境支撑。
四、老一辈与新时代
李四光、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等科学家在新中国科技史上做出了重要创新贡献;陈景润、黄大年、南仁东等新中国成立后成长起来的杰出科学家,他们的感人事迹教育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目前,公众对老一辈科学家的事迹往往耳熟能详,而对当代奋斗在科技创新一线的科学家,往往知之甚少。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与科学界长期形成的“做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多干少说、只做不说”等文化传统密切相关,也与弘扬科学家精神工作中“厚古薄今”有关。客观来说,弘扬科学家精神,多讲述老一辈科学家的故事,既是向老一辈科学家致敬,也让新一代科学家耳濡目染受到教育、得到启发,这是弘扬科学家精神工作的重点内容。但是,在弘扬科学家精神工作中,如果仅有重复的“老故事”而缺少鲜活的“新内容”,可能让当代科技工作者产生“距离感”甚至“疏离感”,感到老一辈科学家“可望而不可及”“可敬而不可学”,这样反而背离了传承老一辈科学家精神的初衷。我国丰富多彩的科技创新实践,蕴藏着无数生动感人的故事。发掘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故事、升华新时代科学家的精神、激发新时代科技事业的活力,也是弘扬科学家精神的重要任务。这就需要在传承好老一辈科学家精神的同时,始终坚持“以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以身边的科学家为重点,创新载体和方式,讲好新时代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故事,塑造新时代科学家精神,树立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先锋榜样。
五、科学家与科技工作者
科学社会学的研究通常根据贡献度和影响力大小,将科技工作者分为杰出科学家和普通科技工作者。其中,杰出科学家具有丰富的研究经历和国际视野,能够站在国际科学研究的前沿,引领科技创新,是重大原创性研究的领军人物,如诺奖得主、两院院士、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重要人才计划入选者、科学计划的发起者和组织者、高引论文作者等。在国家重大科技任务落实中,具有深厚科学素养、长期奋战在科研第一线,视野开阔,前瞻性判断力、跨学科理解能力、大兵团作战组织领导能力强的科学家成为战略科学家。进入大科学时代以来,自然科学领域的多数突破性成果往往由那些智力卓绝、分工精细的精英科学家取得,他们在科学研究的数量与质量上成就卓越,是科技创新的“关键少数”;普通科技工作者是实际从事科学研究、开发、应用、传播、维护和管理的人员,以现代科学技术工作为己任,是科技创新的“绝大多数”。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广大院士做“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表率”“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表率”“坚守学术道德、严谨治学的表率”“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表率”,这也是对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期待。平凡孕育着杰出,每个杰出科学家都是从普通科技工作者队伍中成长起来的;杰出引领着平凡,多数普通科技工作者在精英科学家开创的科学道路上前进。弘扬科学家精神,既要弘扬杰出科学家的家国情怀、道德情操、科学思维、创新方法、战略格局等,发掘高尚中蕴含的平凡,让这些精神成为创新标杆,引领科技发展实现“质”的飞跃;同时也要弘扬普通科技工作者热爱科学、勤于奉献、甘于平凡、追求卓越等精神,看到平凡中体现的伟大,让这些精神成为科技共同体的行为风尚,扎扎实实打好基础,推动科技发展做好“量”的积累。
六、爱国精神与专业精神
爱国精神是科学家精神的旗帜,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精神是科学家精神的重要内容。在弘扬科学家精神的工作实践中,要处理好爱国精神与专业精神的关系。一方面,要高举爱国精神的旗帜,引导科技工作者坚持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传承好“两弹一星”,拥党爱国、敬业乐群,把握新时代科技创新的“国之大者”,用专业知识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同时,在弘扬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等精神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弘扬创新精神方面,要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坚持“四个面向”,坚定敢为天下先的自信和勇气,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敢于提出新理论、开辟新领域、寻找新路径,在解决“卡脖子”等问题方面建功立业。弘扬求实精神方面,引导科技工作者开拓科学前沿,努力“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学术领军人在引领社会良好风气中率先垂范,年轻科技工作者能够理性质疑、独立思辨,“不迷信学术权威”。弘扬奉献精神方面,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静心笃志、矢志创新,继承老一辈科学家淡薄名利的可贵品质,坚决摒弃拜金主义,避免单纯的逐利行为,在创新道路上肯下“数十年磨一剑”的苦功夫。弘扬协同精神方面,倡导跨界融合思维,推动建立协同攻关、跨界协作机制,打破小圈子文化,避免“烟囱式”科研,大力开展协同攻关。弘扬育人精神方面,注重培养科学后备军,发现和培育青年科技人才,正视各类“师德”“师风”问题,发挥科技领军人表率作用,甘做致力提携后学的“铺路石”和领路人。
七、传统媒体与新媒体
媒体是弘扬科学家精神的重要阵地。激发全社会的创新创造活力,形成尊重知识、崇尚创新、尊重人才、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浓厚氛围,是弘扬科学家精神的一项重要任务。随着时代变化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媒介生态格局和公众认知习惯发生了重大变化,微信、微博、抖音、B站等新媒介已成为大众生活中的一部分,新兴的网络新媒体取代传统媒体成为人们的重要信息获取平台,受众的主体意识、求真心理、选择心理、求新心理、娱乐心理明显增强。第十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19年,我国成年国民对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的综合阅读率为81.1%,同比提升了0.3%;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Pad阅读等)的接触率为79.3%,同比上升3.1%。2019年我国成年国民上网率为81.1%,同比增加2.7%,近八成国民通过手机上网。调查显示:在每天使用网络时长和手机视频软件时长方面,有85.41%的受访者每天使用网络的时长超过2小时;有近半数的受访者每天观看手机视频软件的时长在1小时以上;在平时关注的媒体平台方面,关注B站、抖音等网络新媒体平台的受访者,占比高达94.5%。在全社会弘扬科学家精神,需要适应媒介生态格局和公众认知习惯的变化,创新载体和方式,提高弘扬科学家精神工作的实效。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传统媒体作用,瞄准大题材做好“大制作”,发挥好议程设置、评论引导、典型示范作用。另一方面,要积极运用新媒体,明定位、知受众、看结果、选方法,有效提高大众群体的网络点击率和吸引力,围绕小题材做好“微传播”,让科学家精神“飞入寻常百姓家”,提升弘扬科学家精神的实效。
八、“知”与“行”
知行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也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基本观点。中国古代先贤对“知行”关系做了深入探讨。老子主张“知先行后”,提出“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荀子则认为“先行后知”,提出“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明代的王阳明首次提出了“知行合一”的观点,指出“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的相辅相成关系,强调言行一致、身体力行的知行互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科学地阐明了认识和实践关系这一哲学问题,马克思曾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具体到弘扬科学家精神工作,“知”主要是对老一辈科学家思想作风方法行为价值观等的学习了解,对科学界公认的价值规范的认同,对时代责任和国家责任的体认,敢于创造和超越的雄心壮志,敢为天下先的创新自信等;“行”主要是在基础前沿科学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攻坚中,敢于善于提出新理论、开辟新领域、探索新路径,能够做出高水平原创成果,不断丰富和发展科学体系、促进高质量发展等。应该说,弘扬科学家精神,基础在知、关键在行;开展弘扬科学家精神的工作,不仅仅是“活动”,更是“行动”。通过开展一系列弘扬科学家精神的行动,让广大科技工作者特别是年轻科研人员深入感知科学家精神的丰富内涵,坚定投身科研的信心,激发探索自然奥秘的好奇心、事业心,是基础;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让科学家专注科研,勤奋钻研,积累形成创新优势,进一步破解科学发展的难题,回答制约国家科技发展的“燃眉之急”和“心腹之患”,才是关键。
九、弘扬科学家精神与加强作风学风建设
2019年中共中央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就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与学风建设作出全面部署,两年多来成效显著。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与学风建设、营造良好科研生态三者之间,是机械性组合,还是有内在逻辑联系?应该说,三者侧重点不同,但属一个工作范畴。把握好三者关系,有助于更好地弘扬科学家精神。在要求上,要坚持高线与底线同部署。科学家精神是新时代科学家努力的方向,是“高线”,而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提出的崇尚学术民主、坚守诚信底线、反对浮夸浮躁和投机取巧、反对科研领域“圈子”文化等举措是营造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的关键,更多体现为“底线”。坚持高线、守住底线,成为新时代科技工作者的重要遵循。在落实上,要坚持方式与目标相统一。弘扬科学家精神作为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举措之一,基本目的是转变作风、改进学风,优化科技创新生态,培育促进科技事业健康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激励和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追求真理、勇攀高峰,在全社会形成爱科学、兴科学的浓厚氛围,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汇聚磅礴力量。弘扬科学家精神,要有助于作风和学风建设,工作实践中要避免形式主义现象。在主体上,坚持学界与社会共行动。弘扬科学家精神不仅仅是科学界自身的事,需要政府、学界、媒体等共同努力。政府部门要抓战略、抓规划、抓政策、抓服务,树立宏观思维,倡导专业精神,减少对科研活动的微观管理和直接干预,把工作重点转到制定政策、创造环境、为科研人员和企业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上,努力构建良好科研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