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企业内部审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完善策略
2021-01-03牛亮
牛 亮
(新汶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山东 泰安 271219)
“金山银山不如青山绿水”,随着国内环保意识的不断加强,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已是大势所趋。客观地说,煤炭企业近些年来的经济效益有所下滑。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发布的《2019煤炭行业发展年度报告》中,分析了2020年1-4月国内煤炭消费需求,从中可以看到,去年一季度国内煤炭消费量为8.7亿吨,同比下降6.8%;价格方面,至2020年5月初,市场煤价格为475元/吨,同比下降84元/吨。宏观形势的不佳,要求煤炭企业应从加强自身的内部管理做起,提升内部审计质量、完善内部审计绩效评价指标,从而有能力面对来自于宏观政策、同行业市场的挑战及压力。随着信息化和互联网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复杂的市场经济形势,迫使企业要加强风险防范,积极主动应对各类风险,而内部审计在应对和防范各种风险、评价和改善内部控制以及完善各项机制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内部审计内容的不断变化,其职能定位需要不断更新和改进,相应的绩效评价体系也需要优化。
一、内部审计绩效评价概述
1.内部审计概念
所谓内部审计,是指企业为了达到目标,在相关审计机构负责人的控制下,设立专门机构并配置具有独立性的人员,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企业内部的各项规章制度,采取科学的方法,对于单位内部及其主要管理人员的各项管理活动的客观性、合法合规性、综合效益性进行公正的监督评价活动。内部审计具有以下四种职能,即审查、鉴证、评价、服务等。
(1)审查职能。该职能是内部审计的核心工作内容,其主要是对被审计对象的各类活动进行审查,看其是否存在不合规问题。
(2)鉴证职能。鉴证职能是审计工作中的重要工作,主要是对于被审计对象考核期内的各类经济活动、经营成果给予鉴证,以确定对其奖惩的依据。
(3)评价职能。是内审部门对被审计对象考核期间的计划、预算、决策进行相对客观、科学的评价,对其考核期内各项管理活动和决策的战略达成程度开展评价。
(4)服务职能。主要是为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所服务的。内审的目的不在于发现问题,而是通过内审过程中检查出问题进行纠正,并为企业生产经营更好地服务。
2.内部审计绩效评价概念
内部审计执行的效果如何,是否达到了内审的效果,在于对内部审计的考核及评价。评价主体在相关规定及规范的指导下,通过较为科学的方法,对于内审部门开展的活动进行评价。
3.内部审计绩效评价要素
内部审计绩效评价的要素可以分为评价主体、评价客体、评价指标、指标权重、评价方法等方面。其中:评价主体对于公司来说一般为权力部门,如董事会;评价客体,主要是内部审计部门所开展的内审活动;评价指标是根据被评价客体的内在特征而形成的,同时还需要在设计评价指标的过程体现了评价主体对于评价客体的要求;指标权重,是相关评价指标占整个指标体系的比重,体现出各类评价指标使用过程中,评价主体的中心思想;评价方法,其选择必须符合评价客体的特征,并有利于内部审计绩效评价的操作。综上来看,评价方法的选择,对于内审绩效的评价会起到相应的决定性作用。
二、内部审计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一些煤炭企业的调研发现,其在内部审计评价工作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总结起来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即评价的内容缺乏全面性、评价指标的针对性不强,起不到一点儿作用、评价指标设置的权重随意性较为严重,同时其评价结果的动态性不足等几个方面。
1.评价内容不全面
目前,许多煤炭企业在对其内部审计进行评价过程中,仅是针对内部审计的一些形式上的东西开展评价。如:内部审计的计划、实施过程、内部审计报告质量及后续跟踪等方面,这些看似对内部审计的质量进行了相应的评定,实则失去了对于内部审计评价的实际意义。
内部审计评价的实质不仅仅是对于内审过程进行了评价,关键是还要对于内部审计结果的应用,及内部审计过程中产生的创新点是否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但是,上述两个方面在许多煤炭企业的内部审计评价中是难以看到的。
2.评价指标针对性不强
评价指标体系设置的不合理,将直接导致内部审计评价工作的失败。许多煤炭企业对于内部审计评价指标的设置及打分,仅注重较为上层的内审计划、内审的实施、内审报告的质量及内审后续跟踪等几个方面。指标的针对性不强,过于流于形式。指标设置过于简单、笼统、精细化程度不足、准确性存在缺陷。尤其是评价指标无具体量化标准做参考,没有具体的评价尺度给予衡量,考评者容易受到自身主观意识的影响,不能准确衡量内审工作绩效,客观性受到严重挑战。
3.评价指标权重设置存在随意性问题
评价指标权重的设置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评价主体对于评价客体的评价要求、相关内部审计工作内容的重视程度。现实情况来看,许多企业在设置评价指标权重时,对于评价指标权重的设置缺乏重视。有的企业为了应付内部审计评价工作,把相关的评价指标权重设置平均化分配,这样一来,基本上体现不出来内部审计评价指标设置的重点,其最终对于内部审计的评价效果,乃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水平,将难以尽如人意。
4.评价结果动态性不足
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变数,使其内部审计及对它的评价也与时俱进般地发生着变化。从一些煤炭企业的内部审计绩效评价来看,其采取的是对某一年度的内部审计进行评价,这看似较为合理的评价方式却存在着一定的不合理之处。
实际工作中,对于内部审计部门的绩效考核及评价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提升其内部审计工作水平,这对于内部审计的绩效评价有着更高的要求。内部审计部门需要具备一定的动态指导作用,并从动态角度努力实现其工作质量的提升,将内部审计由变坏趋势向变好趋势转变。向好的趋势转变,自然会增加内部审计评价结果的动态性,而这在一些煤炭企业的评价结果中是不容易看到的。
三、完善内部审计绩效评价的策略
1.进一步完善内部审计绩效评价机制
内部审计绩效评价机制包括了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两个方面。其中在完善内部审计绩效激励机制中,内部审计评价主体应对于内部审计过程中表现好、达到内部审计目的的人员给予适当的奖励,以鼓励其继续通过内部审计促进企业更好地发展。而约束机制的建立,与激励机制相反。这是因为,在激励机制中,内审委托人是希望内审人员达到相应效果,而约束机制其恰恰是委托人不希望内部审计人员从事的一些活动,如果对于禁止的活动有所运作,自然将受到相应的惩戒。
2.完善内部审计绩效评价监督机制
内部审计应当与管理者进行有效沟通和协调,获得管理层对内部审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加强与各职能部门的沟通和交流,建立内部审计联络通道,使部门之间的信息能及时传达和反馈;增强与外部审计师的合作,以免内外部审计工作范围重合。从一些煤炭企业对于内部审计绩效评价的监督机构来看,一方面,企业内部审计部门一般是受董事会下设的审计委员会直接领导,因此工作负责,能很好地保证审计的独立性;而另一方面,内部审计的绩效评价是由审计委员会下设的内部审计评价委员会负责。从这两方面可以看出,无论是内部审计工作还是内部审计绩效评价监督工作,公司的内部审计委员会对其予以了极大的影响力。审计与评价都由一个部门来进行,往往是“自己的刀,难以削自己的壳”。因此,建议聘请公司的监事部门对内部审计工作质量予以评价,同时,在有必要的前提下,也可以对外聘请社会中介参与内部审计绩效评价监督。这样一来,将使内部审计评价工作更加客观、高效,并富有效果。
3.动态调整内部审计绩效评价内容
企业的发展不是一成不变的,那么对于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也应处于动态之中。对于煤炭企业而言,应针对其目前所处的相对不利环境,在适时地调整内部审计工作的同时,不断地、动态地调整内部审计绩效评价内容,使得内部审计评价工作能更加具有动态性及可操作性。也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地体现内部审计工作的实际意义,并不断提升管理层对于企业经营中存在的问题能在第一时间给予解决的能动性,从而为企业的发展不断服务、助力,这也是内部审计服务职能的一个体现。
四、结论
煤炭行业作为我国能源产业的重要支柱之一,其在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产生着重要的作用。然而,近年来随着国内宏观经济政策的不断变化,给煤炭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面对困境,煤炭企业除了不断对外扩大销售以外,最为重要的便是从提升自身的内部管理入手,提高内部审计质量。而提升内部审计质量主要应该依靠加强其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开始。面对一些煤炭企业内部审计绩效评价中所存在的问题,应该着手从完善内部审计绩效评价策略、完善内部审计绩效评价监督机制、动态调整内部审计绩效评价内容等几个方面进行,相信会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