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人民币国际化的模式选择和路径安排

2021-01-03原翠萍

全国流通经济 2021年29期
关键词:国际化货币人民币

原翠萍

(交通银行山东省分行,山东 济南 250000)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币已经逐渐趋于国际化,在国际社会的地位逐渐得到了认可和提高,但是人民币需要在国际货币体系当中占得一席之地,仍然需要走很长的路。因此在此种背景下,我国逐渐崛起的经济和贸易,在世界货币的游戏规则当中获取到和经济和贸易地区同等匹配程度的国际货币地位成为了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对于人民币国际化的模式和选择路径研究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在人民币国际化的问题研究过程当中,需要根据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进行功能和空间的有效划分,实现对货币国际进程的阶段划分。

一、人民币国际化的成本和收益分析

首先,对于汇率会产生降低的风险,同时会扩大贸易和投资。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当中对产生对应的成本,有可能产生降低贸易的汇率的风险。货币国际化之后,国际货币的兑换交易成本,促进了贸易和资本流动的增加,从而使得货币成为了一种变相负债的权利,对于贸易对价方面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对于国际资源的配置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在人民币国际化之后,相当于部分贸易结算可以利用人民币来进行计价结算,对于结算的风险会起到有效的降低作用,实现国际贸易交易的有效增加。

其次,可以节约外汇储备。人民币国际化之后,在贸易结算当中都会利用本国的货币,因此不需要过多的使用外汇储备进行结算。在现阶段当中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为我国制定,因此在外汇储备方面的贸易赤字以及货币投机等多项活动。在我国外汇储备迅速增长的阶段当中,此种现象对于稳定人民币的汇率起到了一个积极的作用,充分体现了我国的对外清偿能力。在人民币国际化之后,我国自身可以利用人民币来进行清偿能力的实现,因此外汇储备将会大幅度的减少。高外汇储备对于基础的货币投放会形成一定的压力,同时,对于外汇储备来说大量的美元购买美国政府的公债,会对应地减少我国商业银行和企业当中外汇资源的持有率和支配率[1]。

二、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

人民币的国际化属于一个自然发展和逐渐成熟的过程,我国的经济实力在不断增强的过程当中,人民币也逐渐被周边地区国家所接受,使得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在稳步推进当中[2]。

首先,人民币属于一种政策工具,逐渐地被世界各国所重视。我国的经济实体的提升和人民币的持续挺进,一些国家在进行储备货币当中增加了人民币。其次,人民币从制度上成为了结算货币。在2009年的4月份,国务院在南方的部分城市当中设立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其中包含了上海、广州、深圳、珠海以及东莞。2010年6月份的时候,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委发布了《关于扩大跨境人民币结算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将跨境人民币结算试点由原先的4个扩大到20个省份,其中业务包含了跨境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其他经常项目人民币结算。对于企业可以按照市场原则的基础上,打破境外地域的限制进行人民币的结算。跨境贸易试点的启动实现了人民币从制度上转换成了结算货币,实现了国际化不发的迈进[3]。再次,签署了货币互换协议,在人民币的国际使用量方面实现了扩充。通过双边货币互换协议的签署,认可了人民币的地位和稳定性,有助于我国与周边国家或者贸易紧密的国家之间尝试使用人民币作为贸易结算货币,扩大人民币结算量。同时也为后续人民币稳步走向国际化、作为储备货币带来了良好的机遇。截至2020年年底,中国与韩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新西兰和日本等40多个国家地区签署货币互换协议,互换总金额已经超过3万亿元人民币[4-5]。最后,人民币国际化在国际金融层面也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体现,在2007年的时候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境内金融机构赴香港特别行政区发行人民币债券管理暂行办法》,金融机构可以在香港市场当中进行人民币债券的发行,人民币债券在香港的发行,进一步推动了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为人民币债券提供出了一个定价基准,对于境外流通的人民币形成了有利条件,同时对于人民币吸引外资的能力也可以不断增强。在2010年8月份,发行了第一支以人民币债券为主要投资对象的人民币的计值基金,对于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起到了一定的推动完善作用,可以促使人民币国际化得以平稳健康发展[6]。

三、人民币国际化的有利条件

首先,在强大的经济规模下,人民币国际化具有坚实的后盾,货币国际化需要强大的经济总体来作为基础的支撑条件。在我国的改革开发逐渐深入,我国的经济持续快速的增长,在国际信息和声誉方面也得到了不断的提升。202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0万亿元大关,按照美元计算的话约为155518.9亿美元,世界的GDP总量达到了218463.3亿美元,我国居于全球第二。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实力使得人民币国际化有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其次,在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方面,全面完善的基础配套设施对于人民币的支付和结算提供了相当大的便利条件,对于人民币的使用效率和频率有着提升作用。在我国的人民银行开发出的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当中,可以对跨境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结算、跨境直接投资、跨境融资和跨境个人汇款等业务进行支持,可以为金融机构来进行服务的提供,企业相关的业务和个人的汇款业务也可以利用此系统来进行。在2018年的时候全面投产使用,与此同时银行之间的货币市场出现的夜盘交易,对于本身具备的境内外业务时差进行了打破,实现了国际标准的无缝对接,使得跨境互联互通的道路变得更加顺畅[7]。

四、人民币国际化模式选择与路径安排

1.模式选择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和世界经济参与程度加深,人民币成为了各个层面重点关注的问题,人民币的国际化问题主要是分歧点在于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如何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在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历程当中,属于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对每一个阶段的工作进行科学规划实现。在现阶段的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行过程当中,需要在人民币资本项目不可兑换的前提下进行,从而减少人民币国际化过程当中的风险因素,从而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在路径安排方面,可以利用“三步走+两个途径”的方式进行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可以实现两个层面的路径安排。地域方面,在周边地区当中进行人民币的普遍化,实现结算货币和极少数国家储备货币的转换,在这样的基础上,来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民币的周边化,在周边化的基础上实现区域化的转变发展,最终发展到国际化。在人民币的周边化、区域化以及国际化方面,主要指的是人民币在周边地区所承担的功能,而后是区域功能,最后转化到国际功能当中,成为世界货币。在两个渠道的内部当中,需要利用货币自身所具备的强化机制来形成一种交易惯性。但是在一个国家的金融市场发展程度和开放程度决定着货币是否能实现国际化,因此,需要利用国际贸易渠道和国际金融的渠道来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8]。

(1)在国际贸易渠道当中,需要充分地利用人民币币值稳定和中国经济实力的优势,在贸易合同的基础上,进行人民币可选择结算机制的确定,在其他结算货币发生发幅度变动的时候,可以利用人民币来作为贸易结算工具来实现人民币区域化的推动发展。在金融危机发生以来,多国签订的货币互换协议以及跨境贸易结算范围和区域的主要目标是最大限度扩大国际贸易的规律,以此来提升人民币在国家贸易当中的结算比例,以此来增强人民币的使用范围和规模。与此同时,在双边贸易规模的扩大基础上可以增强人民币在周边国家的流通规模和信用程度,从而可以在贸易过程当中实现人民币的结算职能,为人民币在周边国家成为区域关键性货币来积累经验,最终可以有效地促进人民币成为国家贸易当中的计价结算的主要货币。在对于人民币国际化路径的规划方面,需要实现长短期目标的相结合。在我国政府的支持和企业的参与下,人民币在跨国贸易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实现了量变到质变的转换。在人民币国家的推行过程当中,需要制定出人民币国际化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在执行的过程当中,需要对人民币在将来时间段内的区域发展进行认知,以此来实现人民币的计价职能。同时,还要对“一带一路”的建设进行不断推进,从而对于区域经济的金融合作进行不断的加强,从而实现对新发展道路的探索,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化发展。我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金融基础设施的合作过程当中,对于资金融通的渠道进行了全面的打造,兼容出沿线各国不同的支付标准,逐步提升人民币在不同区域内的接受程度。人民币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广泛使用当中,成为了沿线多个国家(地区)的一种外汇储备货币。经济上的合作充分带动了金融方面的合作,反之金融合作对于经济可以起到一个促进作用,有效提升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

(2)国际金融渠道当中,主要是利用国际当中的金融市场的不断扩大和效率的提升,来对更多的融资方式和结算方式在国家市场当中进行实现,在该国的国币流通当中进行实现,最终可以有利于提升货币的国际化进程。在一个国家当中,需要利用货币作为基础面值进行具备充足数量和流动性相对较强的交易市场交易,从而可以最大限度满足非居民对储备资产的拥有需求,实现货币的国际化基础职能。在人民币债券和计量基金当中,需要对人民币汇率进行完善从而形成机制,从而构建出较为完善的人民币结算海外清算网络,最大限度地完善其金融体系,对金融市场可以起到一个有效的促进作用,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础。在渠道的完善过程当中,首先需要放宽对人民币的债券发行主体、区域的限制,实现发行规模的最大化控制;其次还要实现对利率和资本流动管制的放松,另外,还要进一步加强区域之间的货币合作,以此来发挥人民币在稳定区域经济当中所占据的核心地位作用。除此之外,还要在利率和资本流动的管制方面对外放松。同时,在区域货币合作的加强方面,需要积极地发挥人民币在稳定区域经济当中所发挥出的核心货币的作用和影响力。在对外直接投资的过程当中进行人民币的使用,以此来有效地提升人民币在相关区域内部的流通规模和认可程度。对于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的建设方面,可以为人民币在没有完全实现兑换之前提供一个国际化的市场平台。

2.路径安排

在人民币国际化的制度安排方面,现阶段的趋势主要是根据市场推动形成的。但是我国的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没有实现完全自由的兑换,其汇率和利率机制在市场化的改革方面还没有完全形成,因此在市场的自发推动下,不足以使得人民币自然成为区域的关键货币,需要借助于制度安排来对市场配置所产生的不足进行弥补,实现自我强化的效应和路径的依赖,实现对区域内外的微观经济主体和监管当局的内部行为来进作用的发挥。因此,在市场对人民币国际化推动的过程当中需要实现顺应局势的状态,同时也要做出制度的安排,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的脚步进程[9]。

(1)要不断推动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发展壮大。离岸金融市场主要是为非居民提供的一种国际金融服务,其中包括境外货币借贷、投资、贸易结算、证券交易等金融业务和服务等,在人民币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的今天,国际的投资者对于人民币的投资需求和避险工具需求也得到了最大化的发展,因此对于境外人民币的持有者可以在人民币离岸市场当中对中国经济增长所产生的后果进行最大限度的分享。在现阶段当中,人民币计价的金融产品种类相对较少,规模局限性相对较高,因此需要对人民币的可接受程度进行提升,实现人民币计价金融资产的收益流动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延伸,也属于人民币区域关键货币的重要前提条件。在目前的汇率制度当中,市场化、资本项目化的管制限制还没有完全形成,因此利用人民币离岸市场可以对境外的人民币需求实现有效满足。与此同时,我国处于一个改革的阶段当中,大力发展离岸市场可以避免我国国内经济在外部波动下产生的冲击影响,在离岸市场的基础上,在市场化当中进行形成一个人民币汇率指标,最终为人民币的国际化进行铺垫。

(2)要加强人民币外汇市场的建设。在全球金融交易市场的交易量远超于全球投资贸易规模,因此需要建立多层次的交易市场以此来满足不同交易主体的金融需求,实现对各项制度的优化。比如可以对在岸的人民币汇率市场进行降低外汇交易当中的实际需求占比,鼓励外汇投资、套利和保值交易,对于市场会员可以利用净额结算并且对国际清算和结算制度按照高标准进行执行。在人民银行当中需要对国际金融中心城市的人民币融资债券业务进行支持。同时,还可以对人民币的衍生品市场进行发展推进,货币互换业务属于人民币国际化的一项衍生工具。在两国的货币互换主要是利用一定的汇率下进行换取,有效地规避汇率波动产生的风险,从而可以促进双方的贸易往来。除此之外,还要不断地加大我国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水平,促进国内市场自身的包容性,使得金融要素可以在各个企业之间进行有效流通,提升现阶段的金融环境的健全程度。我国可以对国际当中的资本或者金融机构进行加大引进力度,使得资本呈现出多样化的状态。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人民币的国际化属于全球化背景下的一个趋势,从我国的经济发展趋势和我国经济在世界版图当中的所处地位和作用方面进行观察,人民币国际化符合我国利益的主要诉求,因此在进行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当中,在理论和实务方面都需要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科学合理地选择人民币的国际化模式和战略。

猜你喜欢

国际化货币人民币
聚焦港口国际化
一国货币上的面孔能告诉我们什么?
怎样认识人民币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古代的货币
你不了解的人民币
走近人民币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古代的货币
100元人民币知识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