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实验实训教学对高职学生HSE理念的培养
2021-01-03曹健袁鹰
曹健 袁鹰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泰州 225300)
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教育必须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为行业企业输送高素质的劳动者。职业素质是从业者通过教育培训、职业实践等途径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职业活动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本品质。HSE管理体系指的是健康(Health)、安全(Safety)和环境(Environment)三位一体的管理体系。在企业生产活动中,将健康、安全、环境进行有机的融合,使之形成一个管理体系。实施HSE管理体系能够消除一切不安全因素,使企业职工在生产活动能够保证身体健康,保障企业财产不受损失,避免或减轻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将HSE管理理念引入化工类实验、实训过程中,通过不断完善规章制度,认真落实实验室安全守则及仪器设备操作规程,认真执行化学试剂领取、使用要求,加强实验实训室硬件建设,包括消防、通风以及紧急救护条件,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训环境保障学生身体健康,安全的实训场保证学生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不任意排放污染物保护环境,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职业素质。
1 HSE管理体系的主要内容
HSE管理体系(Health Safety and Environment Management System)是以“安全”为基础,融合健康、环境为一体的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方法,主要强调“以人为本、提前分析和预防危险”的理念。HSE管理体系是以预防控制、风险评估、持续改进为特点的管理体系,已经在国外发达国家的实验室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
企业实施HSE的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最大限度地不发生事故;减少废水、废气及废渣的排放,重视改善环境,不破坏自然环境;良好得到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无害于员工健康;实施科学管理,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
企业建立和实施HSE管理可以有效地规范生产活动,预防事故发生,进行全过程的健康、安全与环境控制,满足安全生产,人员健康和环境保护的需要,实现企业效益与社会效益协调发展。
2 化工类实训室的安全、环境保护和劳动保护
根据我国《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要求“实验室要做好工作环境管理和劳动保护工作,对人体有害的环境要切实加强实验室环境的监督和劳动保护。实验室要严格遵守我国有关安全的法规和制度,定期检查防火、防爆、防盗、防事故等方面安全措施的落实,经常对师生开展安全教育,切实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实验室要严格遵守国家环境保护工作的有关规定,不随意排放废气、废水、废物,不得污染环境”。
化工类实训室在实训过程中,有害化学品的使用及其发生的化学反应存在发生事故的安全隐患,另外仪器设备的操作、用电及故障易引发人身伤害事故。
化工类实训室安全事故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爆炸事故。化验室发生燃烧、爆炸的危险带有普遍性,这是由于化验室中经常使用易燃物品,如低温着火性物质(P、Mg),此类物质受热或与氧化性物质混合,即会着火;再如乙醚、乙醛等有机溶剂,其着火温度及燃点很低而易着火;又如易爆物品如强氧化性物质(高氯酸盐、无机氧化物、有机过氧化物等),此类物质因加热、撞击而发生爆炸,故要远离烟火和热源。此外,实验中还常使用高压气体钢瓶、低温液化气体、减压蒸馏与干馏等设备,如果处理不当,再遇上明火或撞击,往往酿成火灾事故,轻者造成人身伤害、仪器设备破损,重者则造成人员伤亡、房屋破损。
(2)化学试剂中毒伤害事故。化验室中大多数化学药品是有毒物质。通常进行实验时,因为用量很少,一般不会引起化学试剂中毒事故,除非严重违反使用规则。但是,毒性较大的物质以及化学反应中产生的有毒气体,如果不注意都能引起中毒事故的发生,甚至会有生命危险。
(3)触电、割伤、烫伤和冻伤事故。化学类实验、实训工作离不开电气设备,如加热用的电炉、灼烧用的高温炉、测试用的各类仪器设备等。这些都与电有关,如果没有认真执行操作规程,就可能造成触电,甚至会由触电引发更大的事故。实验过程中经常用到玻璃器皿,如配制标准溶液、滴定分析操作,有时还要切割玻璃管用于连接胶管操作,也时常用电炉等加热设备进行样品溶解,有时也接触冷冻剂用于某种实验,在实验过程中,不能疏忽大意,要认真仔细,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实训过程中,由于的化学试剂种类繁多,排放的废弃物成分复杂,可能引发的环境污染事故包括废气污染、废液污染和固体废物污染。实训室污染事故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废气污染。实训过程中,特别是一些涉及化学合成类实训项目,反应过程中排放大量废气,这类实训项目要在通风橱中进行,同时注意要开窗通风。避免造成实训室大量污染气体聚集,形成环境污染,甚至引发爆炸,同时危害学生身体健康。
(2)废液污染。学生实训不同于生产,实训成果不同于产品,实训结束这些合成的化学品就形成了废物。另外,在化学分析实验过程中,以及其他一些综合实训过程中,可能排放大量废液。这些废液要暂时分类存放,交给有资质的处理、处置单位进行处理,不能任意倾倒相关废液。
(3)固体废弃物。化学实训室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包括剩余化学品及其产物、实训物品、废弃的试剂瓶以及实训室垃圾,特别是一些存放时间较长或过期的化学试剂,其成分复杂,如果处理不慎,可能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事故。
3 强化HSE理念的措施
3.1 制度建设
基于HSE管理体系的要求,建立健全安全环保相关的规章制度,并形成文件。制度建设是实训室健康、安全、环保的重要保障手段。规章制度主要包括:实训室安全准入制度、学生守则、实训指导教师职责、实训室安全管理制度、有毒有害化学品管理制度、大型仪器使用管理规定、实验室安全事故紧急预案、实验室废液处理处置规定。上述管理制度做到分工职责明确,认真落实,通过定期安全、环保工作检查,督促相关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影响安全、环保、健康的隐患,及时反馈和完善实训室相关设施。
实训室实施安全准入,进入实训室的学生、教师都要满足实训室安全准入条件,才能进入实训室。实训室安全准入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师生安全责任意识、掌握实验实训室安全知识。实训室安全准入包括培训阶段和考核阶段,培训主要内容包括相关实验室安全与环境保护的相关规章制度、实训室安全和环境保护相关知识以及急救知识与事故紧急处置知识等。
不断完善实验室安全守则,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指导教师、实验员、学生必须认真学习仪器设备操作规程和有关的安全技术规程,了解设备性能及操作中可能发生事故的原因,掌握预防和处理事故的方法。
(2)进行有危险性的工作,如危险物料的现场取样、易燃易爆物品的处理等工作应有两人以上进行。玻璃管与胶管、胶塞等拆装时,应先用水浇湿,手上垫棉布,以免玻璃管折断扎伤。
(3)打开浓盐酸、浓硝酸、浓氨水试剂瓶塞时应带防护用具,在通风柜(橱)中进行;夏季打开易挥发溶剂瓶塞前,应先用冷水冷却,瓶口不要对着人;稀释浓硫酸的容器如烧杯或锥形瓶要放在塑料盆中,只能将浓硫酸慢慢倒入水中不能相反,必要时用水冷却;蒸馏易燃液体严禁用明火,蒸馏过程不得离人,以防温度过高或冷却水突然中断。
(4)化验室内每瓶试剂必须贴有明显的与内容相符的标签。严禁将用完的原装试剂空瓶不更新标签而装入别种试剂。
(5)操作中不得离开岗位,必须离开时要委托本室人员负责看管。
(6)化验室内禁止吸烟、进食,不能用实验器皿处理食物。离开化验室前用肥皂洗手。工作时应穿工作服,长发要扎起,不应在食堂等公共场所穿实验服、工作服。进行有危险性的工作要加戴防护用具。
3.2 实训室危险源识别
针对不同实训项目以及影响实训开展的环境要求、仪器设备条件,要求实训指导指导教师实训前完成危险源辨识,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实训前检查实训室环境,主要包括环境温度、通风条件等,充分考虑实训环境是否满足实训项目的开展条件,清晰地识别可能出现的危险源,从而有效控制危险源,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2)仔细检查实训室的仪器设备,同时查看相关仪器设备的使用记录,及时排除设备故障。
(3)检查实训室的低值易耗材料,包括所需化学试剂的种类及数量、玻璃器皿及相关耗材等。
(4)实训指导教师根据实训项目所需药品,实训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明确指出可能出现的危险源以及仪器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实训前告知学生,要求其做好预习,同时实训指导教师应提前做好安全事故紧急预案。
(5)安全检查。每周组织一次安全检查,对安全隐患及时整改,保证生产设备、安全设备、消防设施、防护器材和急救器具处于完好状态。
3.3 完善实训室硬件建设
加强实训室硬件建设,基于HSE管理体系的理念,为学生创造健康的实训环境、安全的实训场,同时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实训室硬件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新建实训室配备通风系统,对老旧实训室进行加装通风橱、通风罩。药品库也要配备通风系统,防止样品长期存放产生挥发气体。有毒有害、易燃易爆试剂采用特殊防护柜进行存放。药品库配备监控、报警和防护装置,完善其防盗措施。
(2)按标准要求控制实训室学生人数,保证仪器设备台套数。
(3)实训室防护/急救设备配套齐全。包括防护手套、眼罩、口罩,紧急喷淋器和洗眼器保持运行良好,同时配备急救箱(包括常见药品)。
(4)大型仪器设备操作规程上墙,一目了然,明确操作步骤。主要仪器设备操作规程汇编成册,便于教师、学生查看。
(5)消防设施配备齐全。包括灭火器、砂箱,同时标明存放位置,不得随意移动。
(6)按照安全的要求,妥善规划实训室区域管理,明确实训室功能区域,配备警示标志,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安全通道标志明显,无障碍物。
(7)实训室配备废液收集装置,对实验、实训过程中的废液进行分类收集,妥善存放,定期交由处理处置资质的第三方进行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