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卓胜微千亿射频龙头的困局

2021-01-03蒋思莹

企业文化 2021年21期
关键词:模组量产频段

文|蒋思莹

股市很美好,但现实很残酷。截止至6 月21 日,卓胜微的市值已经超过了1600 亿。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到国产射频芯片第一股,卓胜微在创造奇迹的同时也肩负着太多的期望,业界期许他能够成为中国的Skyworks。但与国际射频前端巨头相比,卓胜微还具有一定的差距。从射频产品类别上看,据Yole 预测,2025 年射频前端市场占比中,排在第一的是PA 模组,占35%,市场规模达89 亿美金,其中主要为5G PA(功率放大器)模组;其次是FEM 模组,占18%,市场规模为46 亿美金;排在第三的是分立滤波器,占17%,市场规模为42 亿美金。这就意味着,以switch 和LNA 等产品成为国产射频芯片领头羊的卓胜微,要想保持其在国内的地位,甚至是有朝一日能够比肩国际射频厂商,他们就不得不进入5G PA 的赛道。而在这条路上,卓胜微能否再重创奇迹?

卓胜微的射频PA 之路

根据业内人士透露,其实卓胜微在很多年前就已经开始布局手机PA 的研发,但效果并不理想。而后卓胜微还希望入股国内射频PA 创业公司,来获得手机PA 的能力,但这条路也并未行得通。直到近两年来,卓胜微又重新针对射频PA 领域展开了频繁的布局。

此前,在卓胜微2019 年登录创业板的招股书中就也有显示,公司正在积极布局射频功率放大器芯片及模组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去年,卓胜微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定增30 亿元,剑指高端射频滤波器芯片及模组研发和产业化项目,以及5G 通信基站射频器件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根据其公告显示,在所募集资金中的14.1 亿将投向高端射频滤波器芯片及模组研发和产业化项目,该项目面向的是手机市场;8.3 亿元将投向5G 通信基站射频器件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该项目面向的是基站市场。

今年2 月,卓胜微完成了30 亿元定增项目,通过此次定增,公司正式切入高端滤波器领域,完成了分立器件——接收端模组——发射端模组的发展路径。

在PA 产品布局方面,卓胜微选择了从WiFi FEM 方面入手。根据公开消息显示,目前卓胜微已推出WiFi 端射频功率放大器产品,该产品以集成在模组中为主要产品形式。根据《卓胜微进入Wi-Fi 6 FEM,三伍微怎么办?》一文的分析显示,卓胜微选择从Wi-Fi FEM 进入射频PA 行业的原因在于:1.卓胜微熟悉的是SOI 工艺,研发人员的经验是做开关。做PA 的技术难度大于做开关。2.做射频PA,离不开砷化镓工艺。对砷化镓工艺的了解和掌握,卓胜微需要时间积累。3.PA 赛道主要有四个,分别是手机PA、Wi-Fi PA/FEM、NB-IoT PA、5G基站PA。其中NB-IoT PA 正在被集成在SOC 里面,5G基站PA 需求数量有限,客户有限。只剩下手机PA 和Wi-Fi PA/FEM 两个赛道。4.手机PA 正在从4G PA 过渡到5G PA,卓胜微已经用成功证明了手机PA 这条路是多么难走,手机PA 的迭代速度快,平均一年一代产品,一般的研发实力是跟不上的。5.Wi-Fi PA/FEM 则不一样,产品迭代速度慢,主打产品就两个,2.4G PA/FEM和5.8G PA/FEM。只要花时间和精力,总能做出来,市场也长期存在。

从进展上看,根据卓胜微在2020 年度业绩会议中的消息透露,卓胜微财务总监朱华燕表示,截止2020 年末,公司支持WiFi 5 的FEM 产品已在客户端量产。目前公司已推出应用于WiFi 6 连接标准的部分射频前端产品。但根据前文当中所提到的数据来看,FEM 并不是射频前端领域中占比最大的部分,掌握了5G PA 这块在射频前端领域中最具潜力的市场,或许才是卓胜微巩固其国产射频前端领头羊地位的选择。

国产5G PA 四强格局形成

瞄准国内射频前端市场的玩家,尤其是5G PA 的本土企业,并不只有卓胜微一家。其实,早在2019 年,就已经有多家国产射频PA 公司宣告推出了5G PA 产品。

慧智微是国内第一家5G PA 量产的公司,并实现5G 手机标杆客户批量出货。2020 年3 月,搭载慧智微5G PA 模组的首批手机终端批量生产。根据拆解机构eWisetech 的报告显示,OPPO K7x 手机首次采用了国产5G 射频前端器件。K7x 采用慧智微电子S55255 5G 频段射频前端集成收发模组L-PAMiF,覆盖5G UHB 新频段n77/78/79 频段,是集成度最高的5G 射频前端模组。这也是拆解5G 手机以来,首次见到国产5G 射频芯片在手机上面应用。

唯捷创芯(Vanchip)作为4G PA 出货量最大的国产厂商,他们也于2020 年推出5G Sub-3GHz Phase5N 产品,覆盖4G 重耕频段。据了解,2021 年开始唯捷创芯的Phase5N 产品已经在OPPO、vivo 等厂商实现量产。

去年,锐石创芯推出了RR58041-11,该产品是国产首颗支持5G N41 频段全频段(2496MHz-2690MHz)及Power Class2 的PAMiF 产品,并已在国内手机客户端量产。5G n41 频段模块中内置功率放大器、收发开关、CMOS 控制器及滤波器。

根据昂瑞微的官方网站消息显示,公司也在5G PA方面推出了OM9902-11、OM9901-11 两款产品,在5G PAMiD 方面则推出了OM9085-11。根据业内人士最新的消息显示,在华为剥离荣耀,荣耀所推出的荣耀P50系列当中,就用到了昂瑞微的OM9902 和OM9901 两款芯片。由此来看,以慧智微、唯捷创芯、锐石创芯以及昂瑞微为代表的国产厂商已经开始布局5G PA 市场,并已经占有了一定的市场优势。

这些国内5G PA 厂商还在试图扩大其优势。从2021年始,唯捷创芯成功申请科创板IPO 辅导,拉开了国产PA 公司上市的序幕,慧智微、昂瑞微、飞骧科技、锐石创芯均具备了科创板上市条件。根据半导体行业观察此前发布的《国产5G PA 追上了吗,难在哪里?》一文当中曾指出,国内 PA 企业一旦上市,凭借5G PA,这些公司盈利能力会进一步提高。如果能采用低成本的5G PA 在低端5G 手机、5G 模块以及CPE 市场上,狙击新进竞争者,那么国内5G PA 竞争格局已定。面对这样的国产5G PA 四强,千亿卓胜微,该如何入围?

卓胜微能否入围5G PA

在《国产5G PA 追上了吗,难在哪里?》中曾指出,技术研发难、产品量产难,以及客户导入难是困扰国产5G PA 发展的难点。这些难点对于卓胜微来说同样也是挑战,那么对于卓胜微来说,他应该如何破局?或许国内另外几家已经在5G PA 领域有所成绩的厂商的经验,能够为卓胜微带来一些启发。

慧智微打开5G PA 的王牌技术是可重构设计的AgiPAM 技术。该技术结合使用新型RF-SOI 技术,创造性地开发出射频器件方面的可重构颠覆性技术。其可重构技术同时结合了高性能的射频硬件,以及灵活的可配置软件,完成多频段、多模式射频前端的设计。与当前砷化镓的多组功率器件的解决方案相比,AgiPAM 技术使用同一组器件便能够在多个频段和多种模式间复用,使得基于该技术的功率放大器产品具有尺寸小、支持频带多、低成本等特点。

唯捷创芯在2019 年接受了联发科入股,成为联发科在中国大陆投资的第一家射频前端公司。在技术方面,唯捷创芯同样拥有较强的实力,他们的主要产品为砷化镓PA,产品覆盖2G、3G、4G 和4G +平台的PA、开关、天线调谐器和前端模组等,并可为智能手机制造商大量供应4G 功率放大器。以4G PA 为基础,唯捷创芯在向5G PA 领域进发并在客户端实现了量产。

锐石创芯是以4G 类产品为前期切入市场的主要产品,产品以支持LTE、3G、2G 应用为主。主要应用场景为现有的所有需要LTE 应用的产品,根据相关报道显示,锐石创芯成立于2017 年,主要设计人员来自于Skyworks,有着丰富的设计经验,团队成立两年即推出4G 解决方案。2020 年,锐石创芯开始推出5G 产品,有代表性的产品为N41 集成模组。脱胎于汉天下的瑞昂微拥有完整的PA/FEM 产品线系列,其产品覆盖2G、3G、4G 全系列,他们也是国内首家同时拥有大规模量产的CMOS PA 和GaAs PA 技术的厂商。

以此为基础,他们在5G PA 领域的发展同样可期。但是在《写在国内射频产业巨变前夜》一文当中,也表明了这样一个现实——5G PA 是射频行业的技术和战略制高点,5G PA 决定公司胜负。未来三年,5G PA 挣业绩和利润,4G PA 只能挣业绩。任何一个赛道,同质化的产品超过 4 家就不会有利润。从目前的情况看,接下来两年能真正进入 5G 品牌手机的国内 PA 公司不会超过三家。如果按照这种推断发展,那么在卓胜微成功入围5G PA 市场后,将会有一些厂商面临着被淘汰的局面。

卓胜微作为国产射频前端芯片的龙头,他无论进入到哪个领域,对于那个领域来说都是一件具有冲击力的事。但同时,卓胜微又被业界视为是可以与国际射频巨头相较量的本土企业,他们势必要向更多的领域做拓展,尤其是高端领域。在PA 领域,卓胜微的征程才刚刚开始,我们也期待着千亿市值的卓胜微,能够再度创造奇迹。

猜你喜欢

模组量产频段
基于国六排放标准下的量产车评估测试(PVE)方法研究
混合锂金属电池量产倒计时 或掀下一次电池革命
5G高新视频的双频段协同传输
gPhone重力仪的面波频段响应实测研究
移远通信:以利润换市场
雷声公司交付首套中频段下一代干扰机
基于融合架构的多路服务器系统架构设计
光学薄膜技术及在背光模组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石墨烯材料在LED路灯模组中的应用及该模组的设计
捷太格特(JTEKT) 成功开发“电机用新陶瓷球轴承” 并实现量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