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社会变革 探讨戏曲传播

2021-01-02张玉佳

传媒 2021年23期
关键词:中国戏曲传播方式世纪

张玉佳

中国戏曲独具魅力,与古希腊悲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长期以来凭借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在艺术领域占据不可替代的地位。近年来,随着文化事业的全面发展,戏曲传播也成为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点话题。新媒介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戏曲传播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其传播方式也必然深受影响,直接关系到中国戏曲的未来发展。由王廷信所著的《20世纪戏曲传播方式研究》一书,以20世纪戏曲传播问题为研究主题,系统全面地介绍分析了20世纪戏曲传播的社会背景、动力机制,并就戏曲传播中的本位传播和延伸传播两个层次进行了专门阐述,对当前优化戏曲传播机制,推动中国戏曲传承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立足时代全局对戏曲传播进行全景式观照。本书对戏曲传播的研究紧密联系了社会环境、政治需求、文化观念以及民俗习惯等方面的因素,全面涉及了整个社会生态对戏曲传播的影响。在对20世纪戏曲传播背景的论述上,作者明确了19世纪社会政治变革在中西文明碰撞中带动了中国戏曲传播形式的变革。本书还就20世纪初传媒业兴盛对戏曲传播方式的影响进行了具体探究,唱片、电影、电视技术的出现使得戏曲传播突破了时空限制。最后作者还注意到社会转型对戏曲传播的深远影响,戏曲传播由人际传播走向人际传播与虚拟传播相结合的模式。本书还论述了戏曲作为启蒙工具和改造工具在文化观念上的变革,除此之外还有戏曲形式展现的教育、娱乐活动。作者强调了20世纪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生的变革对戏曲传播的影响是深刻且深远的,从而让读者对戏曲传播的社会背景有了更全面深入的理解。

分层与分类研究方法相统一。本书在论证方法上另辟新径,采用了分类和分层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戏曲传播的组织形式和具体形态进行了全面分析,体现了逻辑与历史的统一。作者采用分层研究方法,针对戏曲传播的两个层次:本位传播和延伸传播,分别进行了具体分析。书中提到,本位传播即戏曲舞台艺术的整体传播,包括戏曲舞台艺术的分支传播。延伸传播是戏曲的外围传播方式,对戏曲艺术起到讯息传递、知识解读、边缘渗透等作用。在此基础上,作者还突破层次对整体传播、分支传播以及延伸传播进行了纵向联系,阐明了整体传播在三者中的主导地位。作者在对20世纪戏曲传播组织形式的分类上还采用了明确的分类法,将20世纪中国戏曲传播机构具体划分为专业院团、专业剧场、传媒机构、政府部门、社团行会、专业院校共六種。上述六种机构各司其职,作用各异。同时,作者还将延伸传播分为讯息、舆论、知识、技能、音像、图像、广播影视七种传播形式。书中的这些分类和分层相互渗透、相互结合、相互统一,各种组织形式和层次之间相互印证、相互依赖,形成了纵横编织的传播格局,让读者了解到了戏曲传播的具体机制和形态,也明晰了20世纪戏曲传播方式变革的因果逻辑。

戏曲艺术与传播研究相互渗透。本书对戏曲传播的研究并未局限在纯粹地对戏曲历史、戏曲文化或者戏曲价值进行学术理论探讨,而是全面融合了戏曲艺术和传播学领域研究的方法和内容,实践性更强。本书强调戏曲传播要重视传播主体、受众和形式以及传播效果,并对戏曲传播的机构、形态和效果等进行了专门研究。同时又鉴于戏曲艺术研究的综合性表演艺术特征,本书也对戏曲传播的理论基础、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进行了全面论述,具有实践与理论并重的研究特征。本书还将媒介融入戏曲传播的具体形态之中,包括音像、图像传播等,将传播学媒介与戏曲延伸传播相互结合进行论述,实现了传播学和戏曲艺术研究的交叉对话,在主题研究上进一步突出了20世纪戏曲传播的现代媒介特征。本书还对戏曲传播效果进行了具体说明,包括民众意识的增强、演员地位的提升、戏曲形式的多元、戏曲产业的萌生等四个方面,展现了20世纪戏曲传播的深远影响,同时也是对20世纪不同阶段戏曲传播状况的归纳总结。

本书对20世纪戏曲传播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组织形式、传播方式以及传播效果等方面都进行了全面的阐述,研究极富实践性和创新性,研究方法新颖,文章逻辑清晰、思路独特,对创新当代戏曲传播机制具有很强的启发借鉴意义。

作者单位 中央戏剧学院

猜你喜欢

中国戏曲传播方式世纪
零陵渔鼓传承发展方式新旧对比研究
20世纪50年代的春节都忙啥
带刺的苍耳
My School Life
世纪中国梦
错过这些复古店,要等下个世纪
中国戏曲与流行思想的融合
阐述西方音乐剧与中国戏曲审美特征的异同性
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异同比较
中国戏曲艺术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