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影视对外传播策略探究

2021-01-02陈璐

传媒 2021年23期
关键词:影视文化

陈璐

影视已渗透在人们生活的各方面,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尤其在进入数字时代后更成为视听结合的主要消费对象。因此,影视在传播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受众的思想观念,不仅作为一种娱乐方式,更肩负着社会效益,是打破文化壁垒、讲好中国故事,做好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桥梁。然而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是,全球化语境下欧美等发达国家占据了文化输出的主要市场,中国影视的对外传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由袁智忠所著的《影视文化纲要》一书,深入分析了这一问题,不仅详细介绍了我国影视海外传播的现状及问题,还从传播策略的角度进行了有益探索。

对民族文化进行普世化处理。面对文化的冲突,更需要加强本土文化与国际文化的融合,形成民族文化的普世化处理。在发掘民族性和本土性的同时,将全球范围内可理解的文化因素展现出来。例如,张艺谋的《英雄》和李安的《卧虎藏龙》运用“中西合璧”的策略,寻求不同文化和市场之间的契合点,重构中国传统特色武侠片的同时又能迎合全球语境跨文化传播要求。李安导演通过“竹林”“刀剑江湖”等展现了中国武侠文化,又选用大量国际化的演职人员迎合国际趋势,在打斗场面的设计上也一反传统超现实主义的传统武侠画面,运用大量数码特性和特技效果,在对民族文化的大众处理中走向国际化。要讲好中国故事,凸显中国现代大国形象和独特民族形象,就必须迎合复杂多元的国际市场,满足国际观众的审美需求,变“以我为主”思想为“以受众为主”。最重要的是找到一个弥合文化差异的契合点,将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化、风俗等融入影视文本中,依据传播对象的思维模式、主流价值观和风俗习惯来进行影视作品的制作与推广。

对历史故事进行现当代演绎。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美国电影也将目光投向了中国。《花木兰》《功夫熊猫》等电影在表现模式和人物塑造上给观众带来另一种全新的感受。中国本土历史故事影视作品同样可以借助这种模式进行现代的演绎,脱离固有传统的展现模式,将历史故事与现代、国际进行融合性处理,使影视作品的海外传播成为新的文化創作源泉。此外,中国影视同样需要这种包容性,在选材及制作等方面不仅局限于中国本土,而是将拍摄视角扩大到全世界,突破文化壁垒,给各国观众带来一种全新的视觉体验。

对主流文化进行后现代传递。数字时代,技术赋能为中国影视对外传播提供了诸多便利。然而,跨文化交流中经常面临的问题仍然存在,并随着交流日益频繁和深入而愈演愈烈。中国影片在海外传播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与中国本土具有显著差异,在跨国传播中很容易出现文化理解的歪曲和误读的情况。海外传播要面临具有不同价值观的受众,面临他国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影响,语言文字在翻译过程中常常出现“失真”现象,这些都为中国影视对外传播带来了重重考验。影视是文化宣传的一种策略和手段,用影视产品传播中华传统文化是新时代的新要求。在影视作品中形成独具特色的精神内核、彰显个性的格调风貌、多样化的叙事技巧,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对外传播策略。

本书是一部旨在构建影视文化学科研究体系的著作,立足于影视学、文化学的学科立场,结合传播学、教育学、伦理学等相关的学科知识,分别从影视文化的内在特征、影视文化的外在关联、影视文化的形态、影视文化传播、影视文化批评、影视文化教育等方面建构出清晰完备的学术体例。本书为读者和研究者提供了一部面向中外影视文化现象、指向当代影视创作现实的视野开阔,包容性强的学术著作。

作者单位 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

本文系2020广西高校中青年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一带一路’框架下广西与‘澜湄五国’影视合作传播研究”(项目编号:2020KY5502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影视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谁远谁近?
四大网大影视公司核心业务
影视
传承 民族 文化
什么是文化
看影视学口语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