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条一哥”卫龙上市在即,三大挑战不容忽视
2021-01-02龚进辉
龚进辉
这届吃货太给力了,竟然能吃出一个上市公司。这不,承载不少80后、90后童年记忆的卫龙已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代表其距离上市只有一步之遥,即将成为“辣条第一股”。
众所周知,卫龙最为用户所熟知的便是辣条,号称“辣条一哥”、“辣条界扛把子”。其不仅在天猫、京东开店,在线下渠道中也保持较高存在感。近年来,卫龙一路高歌猛进,营收、利润节节攀升,但围绕竞争加剧、食品安全等方面的质疑不断,不可避免给其发展带来一定负面影响。
如今,卫龙上市在即,上市既是对其过去22年深耕辣条行业的肯定,也是对其未来发展提出更高期许。换言之,上市只是卫龙的新起点,不知其是否做好准备迎接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未知未来。我详细翻阅卫龙招股书,发现其面临三大严峻挑战:
招股书显示,卫龙主营产品包括调味面制品(以辣条为主)、蔬菜制品、豆制品与其他制品三大类。其中,调味面制品扮演营收担当的重要角色。2020年,卫龙营收达到41.2亿元,调味面制品贡献26.9亿元,占比65.3%。不难看出,卫龙高度依赖辣条创收,辣条畅销程度,直接决定其营收的高低。
在我看来,辣条成为卫龙营收担当是柄双刃剑。往好了想,代表其长期深耕辣条赛道,非常专注,才得以成为国内最大的辣味休闲食品玩家。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显示,按零售额计,2020年前五大玩家的市场份额仅为10.7%,其中卫龙一家达到5.7%,超过第二至第五名的总和,领先优势明显。
鉴于辣味休闲食品市场集中度不高,这对于卫龙来说是个巨大机遇,未来有望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强化自身竞争力。往坏了想,卫龙产品相对单一,只靠辣条撑门面,尽管蔬菜制品已崛起,但并未强大到独当一面的地步,豆制品则暂时不成气候。这意味着,卫龙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一旦辣条表现不佳,将直接冲击整体业绩,进而拖累股价,这是其无法承受之重。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再怎么重视也不为过。但遗憾的是,卫龙在食品安全上无法让用户完全放心。一方面,不管其产品怎么升级,也不管其请多知名的网红直播生产线,都无法彻底改变外界对辣条是“垃圾食品”的固有印象,高油、高盐、重口味的辣条,不禁让人质疑是否健康、卫生。
显然,无论卫龙怎么变着法为自家辣条“洗白”,都无法轻易撕掉“垃圾食品”这一负面标签。另一方面,尽管卫龙在食品安全上下了不少功夫,但还是无法避免被多次曝出食品卫生事件。早在2015年,卫龙部分产品由于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被漯河市质检局发出处罚通知,责令其停止生产、销售不合格产品并罚没款合计8.57万元。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卫龙的投诉多达237条,其中约八成投诉都与食品安全有关,包括吃出异物、发霉、发黑发臭、漏油、食用后腹泻等各种食品安全不合规现象。当然,卫龙也意识到食品安全不过关会对自身业绩带来不利影响,其在招股书中特意强调,“若未能维持食品安全及始终如一的质量可能会对品牌、业务及财务表现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不知你发现了没,近年来,卫龙辣条不断变换包装,背后是营销手法愈发年轻化、接地气,这点值得肯定,但让人无法接受的是,其口味没变,就简单换个包装,价格却直线上升。招股书显示,卫龙辣条产品每千克平均售价每年上涨1元左右。话说,难不成卫龙片面地认为涨价就代表走上高端路线?
当然不是,辣条高端之路并不好走。原因很简单,辣条这一品类的涨价空间很小,用户并不愿意为高价辣条而买单,导致其市场空间十分有限。卫龙指望通过换个“马甲”就让用户接受辣条溢价,未免有点过于天真,真正愿意买单的用户并不多。此外,前面提到辣味休闲食品市场比较分散,加上辣条制造门槛较低,吸引众多玩家入局抢食。
因此,你会看到,不仅有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百草味休闲零食三巨头强势杀入,网红品牌口水娃、湖南本地品牌麻辣王子、源氏大辣片等玩家也在一旁虎视眈眈。尽管短期内它们无法冲击卫龙的领先地位,但已展现出较强的冲劲。以三只松鼠為例,去年其辣条在人气榜上位居第三,仅次于卫龙和玉峰,惊人的快速上升势头让卫龙不得不防。
在连续3年(2018-2020年)保持高速发展后,今年上半年卫龙失速,陷入增收不增利的尴尬境地,净利润为3.58亿元,较2020年同期的3.67亿元减少2.53%,原因在于主要原材料的采购价格上涨,这是行业普遍问题,外界不应小题大做。不过,这并不代表卫龙没有潜在隐忧,上述三大严峻挑战是无法回避的问题,给其敲响警钟。
我认为,卫龙上市后,不仅要想方设法坐稳“辣条一哥”的宝座,还要不止于“辣条一哥”,这非常考验卫龙管理团队的商业智慧和执行力。对了,卫龙产品以线下销售为主,如何处理与经销商的合作关系显得尤为重要。要知道,经销商对卫龙实施“二选一”怨声载道,压货、爆款捎新货等政策,无形中对其产生巨大压力。总之,未来卫龙能否持续过上好日子充满悬念,让子弹先飞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