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戴建平:持续成长是一种能力

2021-01-02丁海骜

数字商业时代 2021年12期
关键词:建平解决方案

丁海骜

“大中华地区始终是Hitachi Vantara非常重要的市场。未来,我们将持续加大在这一地区的投入,结合本土需求更好地发挥全球化优势,为两岸三地客户提供更多符合其自身发展阶段的定制化产品及解决方案,帮助他们解决数字化转型中的痛点,实现可持续发展。”今年4月,Hitachi Vantara成立了全新的大中华区团队 (Greater China Group),时任Hitachi Vantara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经理的戴建平被擢升为团队领导人,负责整个大中华区的业务运营管理,直接向总部汇报。

这距离Hitachi Vantara成立和戴建平加入Hitachi Vantara,仅仅四年的时间。

了解Hitachi Vantara这家公司的人都知道,这是一家历史悠久的“初创”企业:2017年9月17日,Hitachi Vantara是在整合了Hitachi Data Systems Corporation的传统HDS企业级存储业务、Hitachi Insight Group的Lumada业务和Pentaho Corporation的大数据分析业务线以后,建立的一个“全新”公司——从某种程度上说,Hitachi Vantara虽是一家全新的初创企业,但是由于继承了三条原本各自独立运营,且都发展颇为健康的业务,因此从管理层面看,要管理Hitachi Vantara的确比创建一家全新的公司要复杂得多。尤其是对于处在一线的各个地区市场管理者,要求就会更高。戴建平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选中来解决Hitachi Vantara在中国市场的业务整合和管理问题的管理者。

从2017年到2018年年底,戴建平只用了15个月,就解决了Hitachi Vantara成立之初所预想到的所有管理侧的问题。

一方面,戴建平对Hitachi Vantara在中国市场原有的行业资源进行了充分的整合,并且逐渐形成了以金融、电信、政府、制造和医疗等几个代表性的重点行业,并通过整合后的技术、产品和服务,为这些行业提供了更完整的行业应用,用于支持转变这些行业的业务模式。

另一方面,戴建平打破常规,改变IT行业常见的营销模式:消除原本平行的销售团队、技术支持团队和服务团队,重新进行整合“编队”:利用项目将其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楔形的结构——单一部门接触用户,众多团队幕后提供支持和服务。这不仅提高了自身团队的运行效率,而且用户体验也更好。

与此同时,戴建平还提出了“共创(CoCreation)”战略,进一步明确与合作伙伴共建生态的决心:尽可能地扩大在中国的行业生态系统,与客户、合作伙伴、行业专家,甚至与友商一道,探索各行各业的精准要求及前瞻性计划,为特定行业打造完善的定制化方案。

经过这样一套“组合拳”,Hitachi Vantara在中国市场的业务从成立到2018年年底,都始终保持高速增长。

“过去几年,我们共同见证了数据经济的蓬勃发展,见证5G、AI、ML、IoT等创新技术的成熟应用,也见证了席卷全球的大规模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2019年底的新冠疫情,对于Hitachi Vantara和戴建平来说,都是一个分水岭:之前,要解决的是梳理、整合和稳固公司内部的管理架构、业务流程和商业模式;但是在那之后,面对的更多是由于外在环境的改变,所带来的业务挑战。

“从2019年底疫情暴发初期,Hitachi Vantara中国团队便迅速做出响应:对外,Hitachi Vantara中国各区的技术团队与客户服务团队始终全情投入,保障客户数字化设备及IT系统始终运转良好;同时,团队还组织举办了多场移动办公数据管理解决方案线上研讨会、各种渠道在线培训,帮助更多企业迅速了解其最切实的办公和IT需求、转变日常工作模式,携手渡过难关。对内,作为一家有担当的全球化公司,我们进一步推广公司灵活办公模式,并配备应急口罩、消毒液等各种防护用品,开展在线健康讲座,显著加强健康防护与信息普及,竭力保障员工和客户、合作伙伴的安全健康。”戴建平强调,在疫情期间,公司还组织相关团队参加重点细分行业的新需求、新趋势,智能数据中心和IT管理新兴应用等主题线上培训,切实帮助员工提升综合竞争力。而且,在每周的管理团队会议上,也都会专门针对最新的疫情形势,探讨内外两方面如何做好预案,确保业务连续性得到保障。

应该说,前面两年不断加强对内的管理,让Hitachi Vantara中国有了更多抵御外在市场变化的韧性和能力,这也是让戴建平和Hitachi Vantara中国在过去两年,能够处变不惊的根本原因。而灵活有效的响应,使得这场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不仅没有影响Hitachi Vantara中国的业务拓展,反而使其呈现出一种逆势增长的态势。

戴建平强调:在过去的两年,“Hitachi Vantara在中国继续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2021年,Hitachi Vantara凭借企业级数据集成及商业智能一体化软件Pentaho成功入选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第二批开源供应商名录,“这是对我们在推动开源社区繁荣发展方面的工作极大的认可。”戴建平说:Hitachi Vantara中国总部北京办公室也在2020年完成扩建并投入使用,中国的服务团队和业务规模得到进一步扩大。

而最能直接证明Hitachi Vantara中國在过去两年业绩优异的证据,可能就是此次戴建平本人职位的升迁:Hitachi Vantara显然希望,戴建平能够将其领导中国本土市场的经验和能力,持续向外延展。

Hitachi Vantara中国的业务能够持续向上,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Hitachi Vantara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针对市场需求的改变,对自身的业务逻辑做了更深刻的整合与拓展。

“受疫情影响,整个市场需求都在发生改变。”戴建平强调,在他的观察中,后疫情时代整个市场有三个方面的改变:首先,是远程和混合办公环境逐渐成为日常,因此企业对于数据的管理和运维模式也在发生相应的改变;其次,中国市场对于全闪存储和中端存储的需求越来越高,“根据IDC2021年第二季度中国企业级存储市场跟踪报告,相比全球,中国全闪市场呈现明显高增长态势,增长率达到49%。而且随着以绿色和双碳为目标的新型数据中心推进落地,更多中国企业将更希望建立高效节能的数据基础设施,因此全闪存储成为新型数据中心建设的首选。”戴建平引用IDC关于2021年IT市场预测的数据强调,针对中端存储市场,其将占中国国内IT市场规模的60%,年增长率高达23%;第三,企业对于混合云和多云架构的应用将逐渐进入普及阶段。

而针对以上三个方面的需求变化,戴建平和Hitachi Vantara中国都用技术迭代来一一化解。

具体来说,对于远程办公和混合办公需求,Hitachi Vantara提供了全套移动办公数据管理解决方案和智能运维解决方案,“能够帮助企业实现IT运维服务远程化、员工随时随地获取数据、数据从边缘到核心到云安全存储。”戴建平说。

而对于全闪存储和中端存储,这是Hitachi Vantara传统优势强项。作为连续三年(2019~2021)荣获Gartner主存储魔力象限领导者称号的厂商,Hitachi Vantara从1978年就开始采用主机技术推出专业存储,到2000年推出第一台采用全光纤交换架构的企业级存储系统,2014年推出GAD解决方案,2015年发布SVOS,直到2019年底推出VSP 5000系列、2020年初推出全新虚拟存储平台VSP E990、2020年发布更新的VSP E590和VSP E790、2021年10月发布VSP 5000系列和VSP E系列的更新型号……Hitachi Vantara一直在尝试持续突破高端存储的上限并将高端存储的功能和技术拓展到中端存储市场。

“我们在过去两年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产品及解决方案,满足中国企业数据驱动业务转型的需求,其中就包括NVMe全闪存VSP E系列中端存储。”戴建平说,作为存储业界的事实标准,基于NVMe标准的VSP E系列产品所具有的高吞吐、低延时的特点,以及对于空间的要求更高,功耗要求更少……都恰恰能够服务于今天在新基建和经济下行情况下企业所面对的新挑战,因此能够最大程度地满足各类型企业在业务发展中所需的性能、弹性、敏捷性和效率,帮助客户实现绿色环保、可持续的发展。

相比以上两点,Hitachi Vantara向云计算迈进的部分,更加引入注目。因为相对于存储关注的数据本身,对于云的关注,意味着Hitachi Vantara将投入更多关注在数据价值的发掘,以及对企业现实业务进行赋能。

“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发展和数字化转型的深入开展,企业应用需要适应新的业务需求而不断变化,支持应用的基础架构也要不断地进行创新。从弹性、安全、可控、成本等角度考量,目前被广大企业客户接受的基础架构是混合云架构。”戴建平认为,针对企业趋之若鹜的混合云架构,最关键的一点,是要保证企业用户的应用和数据能够在私有云、多个公有云之间自由、灵活地流动,这就要求“未来所有的IT基础设施都需要兼容和支持云原生的技术标准”。

在戴建平看来,对于应用企业而言,考虑问题的关键,依然是需要围绕“数据”展开,因此至少需要解决包括:存量IT基础设施改造、应用和数据自由流动,以及完备的云原生平台运维策略和工具等三个方面的问题。

了解Hitachi Vantara的人都知道,其原本的技术和产品构成中,除了传统优势的存储业务外,还有连续两年获评Gartner工业物联网平台魔力象限领导者的Lumada和数据集成和分析平台Pentaho。就在今年8月,Hitachi Vantara宣布推出新一代Lumada DataOps套件。此次推出的Lumada DataOps套件,是由Pentaho新版本驱动、模块化的Lumada软件平台,能够为用户提供包括数据集成、数据分析、数据编目和边缘智能等工具;并且是基于云原生架构打造的、云-边-端技术一体化的全套IT架构和应用软件,能够在多个云供应商之间无缝访问。其主要目的是解决数据收集、整理、合规、分析、运营、变现等问题,贯穿整个数据价值获取的生命周期管理。Hitachi Vantara对于云计算的关注还不仅仅是对自身现有能力的发掘,在今年,Hitachi Vantara连续收购了智能数据管理公司Io-Tahoe、数字工程服务公司GlobalLogic等众多相关公司。“收购Io-Tahoe,主要是考虑到其所开发的AI驱动型数据治理和合规性软件,能够与Lumada进行整合,构成一个灵活的数据管理结构,为我们的客户提供数据集成、数据目录和边缘数据处理功能;收購GlobalLogic,借助从芯片到云的软件产品工程技术与Lumada相结合,能够将Hitachi Vantara广泛的数字解决方案在全球市场进行部署,并借助在云端进行敏捷的应用开发来帮助客户和社会解决各种难题。”戴建平强调,作为Hitachi Vantara开放、自适型的软件架构平台,Lumada能够融合包括Pentaho、Io-Tahoe和GlobalLogic等在内的众多技术能力和行业知识,其未来在云端能够发挥的价值和作用,不容小觑。

在过去的四年中,笔者在不同场合多次采访戴建平,在笔者的印象中,这是一位总是对未来相当有信心,而且规划严谨、执行到位的企业领导者。而过去的四年,无论是对于Hitachi Vantara中国,还是对他本人,都是一场终于赢下来的艰难比赛——不仅对手顽强,下半场竟然还下了一场大雨。

面对未来的规划,戴建平一如往常地信心十足:未来,随着国内新基建的深化发展,客户的需求会变得越来越复杂化、多元化、具体化、个性化。同时,随着5G、人工智能、物联网、边缘计算等技术日益成熟,应用场景越来越丰富,未来数据将无处不在,且规模和增速前所未见,来源和结构的复杂程度超乎想象。因此,我们会朝着提供端到端解决方案的方向继续努力,与国内众多的合作伙伴(系统集成商、开发商、解决方案提供商等)继续深化合作、拥抱广阔的数据生态,真正地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符合其自身发展需要的、面向未来的完整解决方案。同时,在行业方面,我们仍然会更加专注于金融、电信、医疗、制造这几个领域,跟我们的行业合作伙伴继续携手开拓创新,在维持深度的同时增加广度。增强服务能力,能够对客户新的需求和新的挑战做出更快更好的响应。

猜你喜欢

建平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和折中方案
一种端口故障的解决方案
初中物理作业常见问题与方法
基于数据仓库的数据倾斜解决方案研究
国产制浆造纸装备华章解决方案
UCloud云汉产品解决方案体系发布
2016中国大数据·最佳解决方案奖
清·傅山论书句
Ideology Manipulation Reflected in the Translation of Selected Works of Mao Zedong
影像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