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蟹生态养殖及疾病防控技术

2021-01-02高飞

新农业 2021年23期
关键词:疾病防控生态养殖河蟹

高飞

摘要:随着我国人们生活质量的快速提升,社会对河蟹产品的生产数量与质量提出了更高标准要求,在壮大河蟹养殖规模、促进各地河蟹养殖技术发展的同时,河蟹病害情况愈加突出严重,引起社会各界高度重视。本文分析了河蟹生态养殖常见的发病原因,在此基础上从多角度探析了河蟹生态养殖的疾病防控技术要点,以期促进我国河蟹养殖业健康长久发展。

关键词:河蟹;生态养殖;疾病防控;技术

纵观我国河蟹养殖现状不难发现,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效益持续增长,更好的满足了市场对河蟹产品的需求。然而,在具体养殖过程中,很多河蟹养殖场尚未建立起生态养殖体系,所采取的疾病防控理念与工作方式传统、落后,普遍存在着管理过于粗犷、饲料营养不全价、养殖密度过大、不重视疾病预防、水质较差等问题,难以有效预防和控制河蟹疾病,加剧了养殖风险隐患,给养殖效益以及河蟹产品市场健康安全带来严重威胁。由此可见,探析河蟹生态养殖及疾病防控技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目前来看,引起河蟹发病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不具备良好的水体环境,养殖河蟹池附近水域水质较差,池塘内水质达不到养殖标准要求;消毒措施不足,河蟹养殖水体出现了外来病原,这些有害微生物一旦没有采取有力消毒措施灭杀,很容易引起水体质量变化,诱发河蟹出现各种疾病;营养供给不科学,投饵工作不合理,导致河蟹在没有全价均衡营养管理下自身免疫力降低,抗病性较差,加大发病概率;蟹种自身质量不佳,不具备良好抗病优势。

2.1 创造良好的生态养殖环境条件

河蟹生态养殖需要没有工业污染的清新水质,按照国家对河蟹生态养殖现行实施的水质标准要求,严格控制水质条件,以沙质土地为适宜的池塘土质,控制水深范围在0.8~1米,设置通畅的进排水设置,将塑胶板(高60厘米)设置在河蟹养殖塘周边,防止河蟹逃出池塘。河蟹池塘的建立期间,可将活螺蛳、轮叶黑藻等投放其中,保证生物多样性,提升自然生态养殖环境的模拟效果,缩小池塘淤泥比例,冬季为了将池底淤泥有效清除出来,可采取将池水抽干的措施。

2.2 做好蟹种优选,实施整体消毒

在选择养殖蟹种过程中,首先要保证蟹种纯正性,其次要从发病率、抗病性、免疫性优势等方面进一步保证蟹种优秀质量,比如在选择长江流域蟹种时,常见的优质蟹种为中华绒螯蟹。在做好蟹种优选工作后,应及时进行整体消毒措施,此步骤设置蟹种正式养殖前,将蟹种自身携带的体表病原体消杀干净,在根源上避免河蟹养殖发病问题,消毒处理采取科学手段,按照药物使用规格和浓度要求,结合区域实际条件、蟹种体质以及大小等,合理配置消毒药品。需要注意的是,条件允许情况下,建议养殖场建立一个面积大小100~200平方米的围网区域,作为专门的一个养区,该区域围设在养殖池塘周边,具有方便饲料投喂河蟹的功能,围网的适宜去掉时间为河蟹养殖池塘螺蛳、水草满足生态养殖标准时。

2.3 精细养殖管理,增强免疫能力

养殖场要控制河蟹放养密度,避免密度过高影响河蟹健康成长发育,增加疾病感染和传播几率,加之施肥、投饵量的增长,势必影响水质养殖环境,给各种疾病病原体滋生、繁衍、流行与蔓延创造便利条件。在具体设置养殖密度时,以每亩500~600只河蟹为宜。以每年2月底到3月底为适宜放养时间,按照河蟹不同成长发育阶段的需求,采取相应的施肥投饵工作,同时综合考虑水质、水温、天气、季节等因素。通过科学施肥保证水体内营养均衡,促进小球藻等繁殖成长,为河蟹等水体内水产动物带来充足、健康的天然优质饵料。目前常见的施肥工作包括追肥和基肥两部分,其中基肥的施加遵循足量、早施原则,追肥的工作遵循勤施、少施、及时原则,注意使用的肥料为有机肥(经过发酵),建议针对精养高密度河蟹池塘采取“速效肥水王”“氨基酸肥膏”等效果更佳、可调水、可肥水的优质有机肥肥料。

2.4 严格监控水质,降低发病概率

养殖场要定期监测水质情况,及时发现水质被污染等问题,采取有效控制措施,避免由于水质恶化造成大面积河蟹发病甚至死亡的严重后果,始终保持水质良好的爽、嫩、活优势。对水位进行调节时,做到秋季勤、夏季深、春季浅,密切关注水温、水色变化,结合季节规律和特点,按照每周2次的换水频率,令水质达到清新的状态。养殖场在夏季进行添水工作时,适宜的加水时间为凌晨,将浓度适量的二氧化氯按照17天左右的間隔频率泼洒进池塘,对水体中毛虫、病菌进行有效灭杀,加快河蟹成长发育。秋季时需注意昼夜温差较大的实际情况,控制水温温差,避免河蟹因此出现呼吸困难情况。

2.5 树立科学观念,综合疾病防控

河蟹生态养殖过程要树立起防治结合、预防为主的科学观念,消除重治疗、轻防范的错误思想,采取多种防范措施,减少河蟹疾病发生概率,达到少用药的疾病防控目的。在针对河蟹疾病治疗问题时,要按照观察疾病症状、精准诊断、针对性用药的步骤,使用低毒高效药物进行治疗,常见的河蟹疾病防范药物有中草药、强氯精、生石灰等,使用要点:交叉使用不同药物;中西药使用相结合;外用与内服一起进行;药物预防把握提前时机;治虫与治病联合进行。

2.6 提升治疗技术,增强治疗效果

养殖场要与时俱进提升河蟹疾病治疗技术,引入新方法、新手段完善疾病治疗工作,全方位增强治疗效果,常见的河蟹生态养殖疾病有:肠胃炎,当河蟹肠胃存在伤口,水体内入侵了携带致病菌饵料或者水体时容易发生肠胃炎疾病,治疗时可将0.1%~0.5%浓度土霉素添加到饲料内,此治疗方法对河蟹其他细菌性疾病同样具有良好疗效。烂肢病:该病常发生在河蟹被敌害、受伤、运输、捕捞等过程,为了防止此病发生,应注意以上环节尽量不发生河蟹受伤问题。治疗时可将3~6克磺胺间甲氧嘧啶钠和土霉素添加到1公斤饲料内,治疗时间8天左右。脱壳不遂:此病主要由于河蟹某些微量元素缺失或者感染疾病所致,一般情况下和水体将呈偏酸性存在关联,为在治疗时可将脱壳素、禽蛋壳粉、贝壳粉适量加入到饲料内,持续6天左右的投喂。水霉病:河蟹患有此病后行动明显迟缓,降低摄食量,有菌丝(棉絮状)出现在伤口位置,伴有蔓延伤口溃烂问题,养殖人员可通过均衡营养、小心仔细放养捕捞等措施防范此病发生,在治疗时可采取三黄粉和菌威内服方法,持续5天左右用药,消失病症后可加强一个疗程用药,达到让疗效更佳巩固的效果。

总而言之,在河蟹生态养殖的规范化集约化规模化发展过程中,应注意科学养殖模式与疾病防控技术的应用,从各个环节入手,形成良性循环的河蟹生态养殖体系,做到精细化管理,更新养殖理念与方式方法,提升疾病防控综合水平,最大限度降低河蟹疾病发生概率,满足社会对河蟹生态养殖的市场需求。

猜你喜欢

疾病防控生态养殖河蟹
河蟹池塘高效混养新模式探析
智能精准投饵 河蟹吃饱吃好
非洲斑节对虾高位池生态养殖试验
茭笋水田套养泥鳅生态养殖技术
试论柴鸡养殖中的注意事项
小水体名优水产品生态养殖效果显著
河蟹“水瘪子”病及防控对策措施
“长江1号”河蟹蟹种培育技术
全程健康教育对52例儿童支气管哮喘预防和控制的影响
动物疫病防控存在的问题与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