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土采砂迹地马尾松复绿修复措施试验
2021-01-02程月乔
摘 要:为探索适合潜山的采土采砂迹地生态修复方法,在安徽省潜山市塔畈乡、槎水镇、水吼镇、痘姆乡、梅城镇选择8个采土采砂迹地,开展不同复绿措施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从马尾松树高和胸径数据来看,生态袋植苗复绿效果最好,但成本稍高。结合历年来潜山市矿山复绿实践,对于采土采砂迹地的生态修复,应因地制宜选择生态袋植苗修复或者结合工程防护措施进行喷播复绿。
关键词:采土采砂迹地;马尾松;复绿;试验
1.1 试验目的
选择适应性强的造林先锋树种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在安徽省潜山市采土采砂迹地进行生态修复试验,通过不同复绿措施对比试验,探索适合潜山的采土采砂迹地生态修复方法。
1.2 试验材料
1.2.1 生态袋。选用山东联祥工程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生态袋。该生态袋采用可降解的无毒、环保型扁丝编织而成,并单面植有草籽,选择大号生态袋,规格为110厘米×50厘米,装土后尺寸为90厘米×36厘米×16厘米。
1.2.2 马尾松苗。采用潜山市本地马尾松种子,提前培育实生苗,并按照《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GB 6000-1999)规定,选用I和II级马尾松裸根实生苗造林。
1.2.3 喷播。使用河北保定森力克环保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SPB80120K型客土喷播机。该喷播机几何容积8立方米,工作容积7.5立方米,搅拌方式为卧轴斜浆液压搅拌,搅拌方向为顺时针逆时针旋转,搅拌轴转数为0~100转/分钟,最大出口压力1.35兆帕。
1.3 试验方法
在安徽省潜山市塔畈乡、槎水镇、水吼镇、痘姆乡、梅城镇选择8个采土采砂迹地,开展不同复绿措施对比试验。尽管采土采砂迹地表层土壤全部被取走,但迹地上还留有较为深厚、疏松的母质,本次试验没有采取覆土措施进行试验,选用封山育林复绿、植苗复绿、生态袋复绿、喷播复绿四种措施(如表1所示):
1.3.1封山育林复绿。对采土采砂迹地进行封山育林,使其自然恢复。
植苗复绿。直接在采土采砂迹地上打穴植苗造林复绿。造林密度按照《马尾松抚育经营技术规程》(LY/T 2697-2016)规定,选择密植型密度3000株/公顷造林。
1.3.2生态袋复绿。采土采砂迹地上平铺一层生态袋,在生态袋上栽植马尾松。造林密度按照《马尾松抚育经营技术规程》(LY/T 2697-2016)规定,选择密植型密度3000株/公顷造林。
1.3.3喷播修复。在采土采砂迹地直接喷播。由于植苗造林的是马尾松苗,为保证时间的一致性,喷播提前进行。
1.4 试验设计
采土采砂迹地4种复绿生态修复试验各重复5次,共设置20块试验样地,试验设计如表1所示。根据采土采砂迹地的实际面积与形状,20块实际试验样地总面积3.29公顷。
1.5 试验步骤
按照试验设计,分别进行封山育林复绿、植苗复绿、生态袋复绿、喷播复绿试验。喷播复绿试验提前进行,于2014年3月份进行。自然复绿、覆土复绿、植生袋复绿于2015年3月进行。试验开始之后,对试验地设置简易围栏进行封禁,防止人畜危害。由于采石迹地内尚未滋生杂草杂灌,植苗造林、喷播之后均不需要进行人工抚育。2020年11月对所有试验样地进行林分调查,测量枫香树高、胸径和植被盖度,测量结果如表3所示。
试验后的第6年,即2020年11月,在每块试验样地内随机抽取不少于10行、总株数不少于100株的马尾松样株,测量树高和胸径,每块样地随机布设不少于5块,每块1平方米的样方,测量植被盖度。试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2数据表明,就平均树高和平均胸径而言,生态袋复绿措施最好,平均树高和平均胸径分别达到4.45米和3.35厘米,这与生态袋为幼树提供了较好的养料有关。就平均盖度而言,喷播复绿明显优于其他措施,这与喷播材质(泥浆)混有较多草种有关。
为进一步分析其差异性,对表2数据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表3数据表明,在а=0.05的水平上,采土采砂迹地上的四种复绿试验措施对采土采砂迹地生态修复效果影响的F=100.1874,大于临界值F crit=4.0662,P-value=0.0090,小于0.05,表明四种复绿措施对采土采砂迹地生态修复效果影响差异显著。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封山育林复绿措施恢复较慢,采土采砂迹地内只有少量飞籽马尾松幼树,且长势不旺,盖度很低;植苗复绿尽管马尾松幼树较多,但长势不旺,其他植被恢复也不多,盖度较低;若仅从马尾松树高和胸径数据来看,生态袋植苗复绿效果最好,但成本稍高。因此,相比较而言,喷播复绿措施较好,尽管马尾松幼树生长略差于生态袋植苗复绿,但植被恢复很快,迹地上完全被植被覆盖。
通过本次试验,结合历年来潜山市矿山复绿实践,笔者认为,对于有较厚疏松母质的采土采砂迹地生态修复,若坡度小于15°,可以采用噴播复绿进行采土采砂迹地生态修复;若坡度大于15°以及采土采砂迹地周围的边坡,可以采用生态袋植苗修复,必要时还要结合工程防护措施进行生态袋植草复绿,或者采用植被混凝土植草复绿,以防止滑坡、溜方、剥落或碎落崩塌。
■作者简介:程月乔(1978-),女,安徽潜山人,中专学历,工程师,研究方向:林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