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念念守定 不忘初心

2021-01-02万晓君

中国医学人文 2021年4期
关键词:医者医学初心

文/万晓君 樊 荣

作者单位/ 1.北京市健宫医院

2.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关键字 不忘初心 人文 疫情

不忘初心

波波折折的2020,我们经历了太多,感觉人类百年的风云变幻,都浓缩在了这一年。对于中国人来说,我们度过了人生中最无法忘记的春节、端午、中秋和国庆。我们见证了武汉封城、疫情暴发、洪水泛滥,可谓多灾多难的一年。就如古人的感慨“呜呼!巨浸、大疫,杀人成丘”。

正如基辛格所说,“中国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歌舞升平的时候,我们追逐明星追求时尚生活,可真正遇到天灾人祸时,挡在最前方的却是这些逆行者。从他们的口中,我们每每总会听到“初心”二字。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是出自于《华严经》的一句经典,可很少有人关注原文中的下半句,“初心易得,始终难守”。诚然,正是因为难守,才显得更加弥足珍贵。那么,医者的“初心”究竟是什么?

以史观今

最早形式的医学,离不开巫术,古有“古者巫彭初作医”之说。所以我们甲骨文的“毉(医)”字里面有一个“巫”字。而现在一些偏远的非洲部落,这种巫术治疗仍然存在。“医”和“巫”,早期都是被神化的。我国把传统医学的始祖定为“神农氏”。而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毒,为的就是救夭伤人命,使百姓驱疫避祸。后人也将其尊为“药王神”。而希腊神话中的医神——阿斯克勒庇俄斯,作为阿波罗之子,随身持有一根蛇杖普救众生,因为正是那条蛇助他寻到起死回生的药草。至今人们依然认为天空中的“蛇夫星座”是阿斯克勒庇俄斯对人类持久的庇护。

其后,在世界各个文明中均先后出现了试图用草药和理疗的方式来治病的方法。如中国的中药和针灸,西方的草药和放血疗法。我们把这些治疗统称为古典医学。在古典医学时期,劳动力和物资都非常的匮乏,连生存都是问题。当时的医者“初心”,是探索求知来拯救困顿中挣扎求生的人们。但由于缺乏充分的理论支持与经验总结,在很多时候不得不借助“巫”的外衣,才能获取患者的信任来行使治病救人的初心。

公元前4 世纪,希波克拉底出现,我们将他尊称为西方医学之父。虽然他的理论和治疗方法,充满了古典医学色彩,但其誓言至今仍作为医学生入行宣誓时的精神感召。其中的首要原则——“不伤害原则”(First,do no harm)非常清晰地指出医学发展的最终目标始终为“患者安全”。

公元2 世纪盖伦以外科之父而闻名于后世,但外科直到中世纪,一直被排除在医学之外。所谓的外科手术,往往由那些非医学人士如理发师等职业来操作,至今门口转动的代表性红蓝螺旋灯柱,正是分别象征放血疗法中的动脉与静脉。而且直到今天欧美国家的外科医生仍然保留着使用“Mr”而不是“Dr”的传统。 尽管早期被鄙视嘲讽,但由外科医生开始,人类终于打开了探索进入人体内部的那扇门。

随着人类发展长河不断迁延,医者经历一次次的变革洗礼,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医学的进步,始终是以造福人类为根本目的。医者仁心,平等仁爱,应该是所有医者的初心。汉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说,“习医,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唐代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也有论言,“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

可是,近现代以来,随着医学科学的快速发展,很多问题的暴露让我们不断发现,有些医者距离曾经的初心渐行渐远。有的医院遇到“三无”患者怠于救治、有的医院遇到慢性病患者担心长期住院“压床”便让其滞留在急诊、有的医院分科细化的同时却难以提供整体化诊疗、有的医生完全依赖辅助检查却已很少再亲自进行查体、有的医生只见疾病却不见病人、甚至有的医生在面对汹涌疫情来临之际却选择了临阵脱逃……也就是说,我们很多人忘记了多年前,我们为什么从事这个职业;我们是在谁的支持下,技术不断精进不断发展的;也忘记了,行医乃是一世的修行,无论到什么阶段,都不能忘记自己的初心。

“初心易得,始终难守”。

所以,重提不忘初心,正是要记住你从哪里来,为什么出发。唯有这样,医者才是一个合格的医者;唯有这样,医者才能解决日益复杂的症状;唯有这样,我们人民群众的健康才有保障。

守得初心

重拾医学人文,就是不忘初心。

疫情之下,举全国之力,花费那么多精力,动员这么多人力物力,其实就是为了向全国千千万万的人民群众,表达重拾初心的决心。让每一名患者心里知道,不必处处提防,每一名医务人员都值得将生命托付和信赖;也让每一名医务人员心里知道,不必处处自保,每一名患者都值得倾尽全力去挽救和守护。

在巨大的困境之中,初心就是大海中的航灯,是漆黑夜幕的启明灯。不忘行医初心,才能让我们从伤害中不断复原。林语堂曾在《吾国与吾民》中写道:“中国历史悠长,曾经无比辉煌,也有很多弱点。但它充满了韧性,总是能从挫折中复原,重新获得勃勃生气”。他说的这种勃勃生气,就是从不忘初心,践行人文精神中汲取。

《菜根谭》有言:“欲遇变而无仓忙,须向常时念念守得定;欲临死而无贪恋,须向生时事事看得轻。”

念念守定便是守得初心;事事看轻才能方得始终。

重装出发

人们面对灾难的反应,像是一个国家巨大的横切面,从中可以清晰看到我们面临的复杂问题。但同时,我们更有时间去思考我们的初心。而我们的初心,在日常生活中是经常被低估与忽略的。

春天来临后的武汉,有人在街头拍到一张生机勃勃的照片。照片里,马路边停着一辆灰蒙蒙的汽车,在它挡风玻璃与金属的缝隙中,经过了一个冬天,那薄薄的尘土里,已经长出了嫩绿的小草。

无论历史的车轮如何无情碾过,无论我们曾经受过多少伤害,无论有多么彷徨,生活也永远要继续向前。重提不忘初心,践行医学人文,并非博弈,并非呐喊,并非冲锋;是征收恐惧,然后将其熔炼成克服恐惧的力量。无论是医者还是患者,都能够留意春天来临时夹缝里的一棵草,在治疗的痛苦途中还不忘看一眼美好的夕阳。

我们在无数灾难的打击下,可能会失去很多东西。但之所以没有被绝望吞噬,是因为我们至少还有一样东西令灾难无法剥夺,那就是突围的意志与勇气。而我们的意志和勇气,真正的来源,就是初心。

不忘初心,在困境与磨难时给我们力量,让揣着小小心愿的我们坚持到底,朝着自己最初的梦想不断前行;不忘初心,在迷惑茫然时给我们方向,让伴着焦虑踌躇心情的我们拨开迷雾见月明;不忘初心,在犬牙交错时给我们提醒,让播糠眯目的我们不迷失最初的方向;不忘初心,在春风得意时给我们警醒,让怀着洋洋得意态度的我们沉淀下来戒骄戒躁。

所以,不要忘记多年前,在医学院的教室里,我们为什么出发;也不要忘记,多年后在诊室、手术室、抢救室里,我们要去向哪里。

猜你喜欢

医者医学初心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医者仁心 恩德如山
医学的进步
永远的初心
医者仁心,谱写浓浓“山水情”
我是医者
非常医者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论“不忘初心”
十八而志 不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