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电路产业探索“订单式”人才培养
2021-01-02
考试与招生 2021年1期
《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白皮书》显示,2019年集成电路就业人数约为51.2万,尽管比两年前增长了20万,但缺口仍接近30万。在日前举行的2020中国(上海)集成电路创新峰会上,来自政产学研各领域的专家一致认为,“读懂”产业需求,解决教育“脱节”,是弥补集成电路领域人才缺口的关键。
集成电路人才的最大来源是高校毕业生。据介绍,我国每年约有20万集成电路相关领域的毕业生,然而,2019年只有12%的毕业生进入本行业就业。此外,《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白皮书》显示,要求应聘者拥有3至5年工作经验的雇主比例从2017年的21.6%升至2020年的32%。目前,集成电路专业毕业生基本不会在硅片上做晶体管,这是一个很大的短板。
为此,2019年6月,国家相关部门批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和厦门大学四所高校建设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探索企业与高校联合培养高端人才机制,打通互联互通的人才培养和交流途径。2020年7月,“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纳入我国一级学科。
据悉,摩尔精英与上海科技大学、上海电力大学等高校签署了“订单式”培养协议,即高校、企业、平台三方共同培养,为企业定向输送集成电路人才。“订单式”培养以工程师岗位为导向,着重实践类课程,让学生们在读书期间即可参与到企业的工作中去,毕业后甚至能直接进入企业工作。不仅如此,四年本科、三年研究生的“象牙塔”生涯也可能被打破,一种专硕联合培养的模式正在兴起。即学生在研一暑假即可进入企业进行定向全日制实习,持续时间一年以上,实习生相当于全职员工使用,学生享有被实习企业优先录用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