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识自我 规划未来
——浅谈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2021-01-02丁祥倩张英锋

考试与招生 2021年10期
关键词:杜甫理想信念高中语文

丁祥倩 张英锋

高中阶段是一个人心智走向成熟的重要时期,也是一个人进入社会前的关键奠基期,因此,该阶段学生的独立思维和人格培养至关重要。是否对自身有足够清晰的认知,能否对人生作出下一阶段的规划,该如何扬长避短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又该怎样权衡业余爱好和谋生职业的关系等等,这些问题与高中生的距离并不遥远,而是近在咫尺。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若对未来满怀期待,便应立足当下,未雨绸缪。基于以上原因,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非常有必要在高中阶段开展,这是大势所趋,也是学生切实的需求。

一、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施背景

语文“新课标”中明确规定,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指导高中生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人生规划,进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应当看到,高中阶段的知识容量大,覆盖面广,升学压力普遍较大,因此,合理安排在校时间尤为重要。在这一背景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若作为一个独立学科存在,课时数量显然不会乐观。而语文学科人文性强,与日常生活关联密切,育人功能显著,对学生的心理引导与培育极易融入课堂教学,这就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渗透提供了天然便利的条件。

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一)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美国著名教育学家G Polga George教授认为,若学习者独立去学习知识,那么会对知识中的内在联系、性质、规律等予以有效掌握。独立思考意味着一个人需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而这正是职业生涯规划的起点,也是必要能力,不容忽视。而这一点正与高中语文教学阶段重在培养和考查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不谋而合。为了学生的切实成长和长远发展,自主探究学习模式不可或缺。

具体到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不应再做课堂的主导,而应让位于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活动的主体。教师则更像一位主持人,推动课堂环节的有效实施;也像一位船长,指引着前行的方向。例如,语文教师可以设置课前学案,抛给学生半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去思考,让学生拥有充分的自主性。在同一问题的探讨上,学生可以有不同的思路和想法,而相互间思维的交流碰撞,更能激发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课堂上,教师可以适当引入职业生涯的概念,辅助学生多思考未来的职业规划问题,这便在教学中水到渠成地渗入了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施。

(二)创设情境,助力学生形成自我认知

通常,我们通过“5W”思考模式,即依次提出“我是谁,我想干什么,我能干什么,环境支持或允许我干什么,自己最终的职业目标是什么”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而这五个问题,正是对个人自我认知的高度考查。能否认识到自己的优劣势,能否意识到自身的职业潜力,是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在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和形式,开展富于变化的教学活动,增加引导,帮助学生体验不同的职业生活。丰富的人生阅历,也会使学生更易形成正确的自我判断。

内容上,以教材中的文学作品为原点,辐射到课外同话题作品,让学生与作品中的人物共情,或是看他人如何完成内心的成长蜕变,或是感受不同人生的跌宕起伏。通过对比,总结前人经验,进行自我分析与定位,为职业生涯规划做好铺垫。例如,讲到杜甫的《秋兴八首》,便可以将八首诗歌作为组诗,以专题研究的形式展开教学,共读叶嘉莹先生的《杜甫秋兴八首集说》,甚至可以梳理出杜甫一生的坎坷经历,做杜甫诗歌专题教学,让杜甫忧国忧民的诗人形象立体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更可以让学生谈谈他眼中的杜甫,或者如何看待杜甫的得与失等等,学生在融入自身思考的同时,也会对人生选择有更深层的把握。

形式上,语文教师应尽量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模式,例如主题教学、辩论会、视频共享、演讲比赛、戏剧表演、实地采访等。不同的学习方式,会触及到不同的职业特征,学生便能体验到不同职业的从业状态,在知行合一中认清自我的优势和局限。丰富的职业体验,不断的职业尝试,将为学生未来的职业规划排除不必要的犹豫,是实实在在的助推剂。

(三)加强引导,培育学生理想信念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树立正确的三观,才能做好时代的有志新青年。在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理想信念的建立同样举足轻重,它是贯穿始终的主线,是坚定选择的那颗初心。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利用本学科的育人优势,积极引导学生确立人生目标,润物无声地将正能量传播给学生,在学生心中种下理想信念的种子,当专业选择到来之时,能够清醒地把握时机,作出正确的选择。例如,在视频分享课中,教师可以多分享类似《感动中国》《国家宝藏》《典籍里的中国》这样的经典内容,也可以展开观后探讨,让学生在视听中更直观地获得生活体悟,同时映射到自己的人生选择中。

(四)双向互动,开阔学生视野

相比于初中,高中阶段的学习生活节奏更紧张,很多学校采用寄宿制管理,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对新事物新信息的接收,因此,语文教师可通过视频分享或阅读指导活动适时地提供给学生新鲜资讯,也包括当今时代不同职业的职业现状、发展趋势等等,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我国职业规划师缺口较大的情况下,在高中校园配备专业的规划师并不容易,所以,可以考虑对教师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应培训,让教师在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时有话可说,有据可循。同时,语文教学中,学生应充分利用课堂时间,与教师双向互动,多渠道获取信息,不囿于陈规,不怯于新物,不骛于虚声,不驰于空想,保持思维的活跃,灵活机变,勇于突破。只有这样,才不会被时代甩在后面,在职业规划中才更游刃有余。

三、结语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职业生涯规划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高中阶段作为对个人人生选择至关重要的一个时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十分必要,而语文教学以其特有的育人优势,将发挥其积极的作用。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学案自主探究,多样的情境设置,全面的三观引导,视野的个人提升,帮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使之逐步正确认识自己,并进而树立理想信念,以与时俱进的思维紧跟时代步伐,做出适合自己的职业选择!所谓心中有梦,眼里有光,脚下有路,未来才有希望。相信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诗和远方将不再遥远。

猜你喜欢

杜甫理想信念高中语文
习近平2021年9月1日在2021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谈高中语文阅读理解课程的建构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杜甫改诗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
绝句
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