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及其发展对策分析
2021-01-02周德林
周德林
(安徽省广德市四合自然资源和规划所,安徽 广德 242216)
我国现有的森林资源较为丰富,为民众生产生活与企业发展,提供着充足的物质基础,以及适合生存的生态环境,在我国的经济产业结构中,林业产业也是核心构成部分,推进林业产业的可持续长期发展,是现下经济建设的一个基本方向。而如何保证林业栽植管理的质量与成效,是有关部门目前需要特别注意的关键问题,通过高效运用林业补造种植技术,可实现对林业生产流程的优化完善,并能满足多个地区、不同品种树木的栽植需求。选择使用恰当的林业补造种植技术,可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使林区生态系统维持在平衡状态,实现可持续发展。
1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1 思想意识守旧,人为破坏严重
当今社会,在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也给我国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极为严重的破坏,而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则是能够改善环境破坏问题的最有效措施,也是一项能够造福子孙后代的惠民工程,由于生态环境处于一种持续的破坏状态中,所以对其进行修复也将经历一个极为漫长及艰苦的过程。然而,从当前的实际建设情况来看,大部分各级地方的林业管理部门中的相关管理人员仍然存在思想停滞不前的现象,也并没有从真正意义上认识到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对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而且对于相关法律法规的执行力不足,导致建设工作没能取得更加良好的成效,使得工作的进度也非常缓慢,最终造成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并没有真正形成一个完善、科学、管理制度严明、思想意识超前的新型建设格局,进而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成为了一种形式化的工程,其自身的生态环境保护价值也没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1]。
虽然近年来,我国一直在强调要加大对毁林、破坏森林等众多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然而,仍有一部分人员无视法律法规,依然我行我素地对我国的林木资源进行肆意的砍伐和破坏,使得大量稀有的林业树种正面临着灭绝的威胁。除此之外,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推进了我国城市化的进程,很多城市为了扩大自身的建设规模,不惜大肆毁坏林业用地,大面积占用农业耕地,使得本就日渐减少的土地资源变得雪上加霜,林业资源赖以生存的土地资源面积也在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造成了严重的阻碍。
1.2 建设资金不足,建设进度缓慢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工作的开展,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实现对我国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同时更要起到一定的涵养水源、防治水土流失的作用,特别是我国的一些比较偏远的山区中,通过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则可以从根本上对当地生活的居民的用水情况进行缓解。然而,这些生态环境相对比较脆弱、复杂的区域中,由于其经济形势也存在一定的落后性,当地政府部门能够用于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资金也同样是非常有限的,这就使得很多偏远山区林业种植以及公益林、天然林保护资金发放的标准过低,与一些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相比较,资金投入远远不能满足林业资源规模化发展的具体需求,使得林业生态工程的实际作用和意义无法真正体现出来[2]。
1.3 缺少统一规划经验,生态保护功能丧失
在我国,还存在少数地区的林业部门在种植生态林木时,往往都是按照以往的种植经验开展种植工作的,并没有真正建立起科学完善的种植前的设计规划工作制度,对于所种植区域的地形、土壤环境、气候条件、酸碱度、浇灌水源等相关内容没有做好明确的调查和研究,甚至还存在盲目种植的现象,忽略了造林的密度以及植被之间的配置等关键性因素,使得种植的林木树种无法将自身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作用凸显出来,导致生态林变成了经济林,这不仅会对资源造成极大的浪费,而且还会给当地政府以及国家林业部门造成极为严重的经济损失。
2 农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发展对策
2.1 加大宣传力度,树立环保意识
在经济的推动下,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关注的焦点也开始由原来的物质生活转移到了居住人文环境的层面上,然而,到目前为止,我国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却也经常会在各个媒体平台中被曝光,使得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备受关注,在这种情况下,就更加凸显出了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真正作用和价值,其不但能够对自然生态环境形成一种保护屏障,而且,也能够有效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对此,相关林业部门也应做好这方面的宣传工作,并积极借助当前的新媒体技术等相关媒介,结合互联网技术、移动客户端等重要途径实现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工作的全面宣传。作为林业部门的管理人员也应积极开展基层走访工作,并进行一些公益讲座、视频宣传等活动,让广大民众都能够提升保护意识,同时能够充分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并能够大力支持和认可相关环境保护工作开展。相关林业管理人员也应紧跟社会发展趋势,转变固有的思想理念,与时俱进,明确自身的责任和义务,深刻认识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从根本上提升林业生态工程地的建设质量,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支持。[3]
2.2 拓展融资渠道,加大投入力度
受到投入资金不足以及资金获取不及时等问题的影响,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进程缓慢,为了切实解决这一问题,相关林业部门应不断寻求更多的资金获取方式,加强对政府专项资金的利用效率,并充分利用广大民众以及一些大型企业的力量,使其能够主动投入到林业工程的建设工作中,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提供更加有利的资金支持,以此加快工程建设的效率。此外,各级地方政府应进一步提高地方公益林的补偿标准,按照现有公益林的面积,足额发放补偿资金。
2.3 采用最为先进的种植造林技术
2.3.1 混交林种植技术
混交造林种植技术,顾名思义就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苗木品种,加以合理搭配所开展的林业造林活动,此种技术不仅能够把同一品种的树木在同行之间,采用相互隔株的形式进行栽植,还能利用同行同品种、隔行隔品种的栽植方法,完成林业造林工作,或是通过对造林地区加以科学划分,以使其成块,采用同块同品种、相同的块状地区加以相互混交栽植。混交造林种植技术的使用优势,即可在最大程度上对土地资源加以充分应用,并能逐步提高造林栽植的整体稳定性,但需有关人员特别注意的是,此种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存有一定缺陷,即对所栽植树木的品种,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故而需优先选用具有良好抗病虫害、抗灾能力的树种来开展混交活动[4]。
2.3.2 植苗造林技术
该技术主要是利用栽种苗木的方式进行造林工作,这也是我国在林业生产中最常见的方式。在进行植苗造林时,工作人员需要先在苗圃中培育苗木,当苗木生长到一定阶段之后,再移入林区。在苗木的培育阶段,工作人员可以根据树种的生长特性科学规划培育环境,为苗木的生长提供更好的环境条件。同时,在造林环节要选择长势良好的苗木进行移栽,提升林木的成活率和生长质量,再加上这一造林技术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小,也适合用于部分气候环境条件较差地区。具体而言,此种技术也被称为栽植造林技术,即选用根系完整的苗木,来完成造林任务。因所栽植的植株结构比较完整,能够有效抵御多种不良因素的影响,有助于植物的健康生长,故而其死亡率也相对较低,与此同时,采用此种造林种植技术所培育的树木,对周边环境的适应能力也相对较强。但需要有关人员特别注意的是,此种技术也存有一定缺陷,即对栽植苗木的要求较为严格,在进行育苗时,也需投入大量的人力以及物力[5]。特别是在起苗环节,因植株的根系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故而必须进行缓苗操作,这不仅会浪费大量时间,还会致使苗木的存活率呈现降低趋势。总而言之,植苗造林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不会受到树木品种与造林区域立地条件的较大影响,是现下运用较为普遍的造林办法。
3 结语
综上所述,做好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是促进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顺利开展的一项重要保障,也是实现我国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我国农业生态工程的实际建设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要充分结合项目的具体情况,完成相应的设计规划工作,并结合社会发展需求,适当增加建设资金的投入,对建设的制度和流程进行规范化管理,提升整个建设过程中的监督和管理力度等等,实现我国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