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任务情境的写作教学探究
2021-01-02姜秋云
姜秋云
(江苏省宿迁中学,江苏 宿迁 223800)
任务型情境教学具体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先根据知识内容设置与之相关的情境,并在情境中根据本节课的要求一步步带领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与语文作文的教学不谋而合,因此语文教师要注重对其开展深入研究,让这种模式助力语文作文教学。本文将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方面展开详细的论述,理清任务型情境教学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发挥的作用,总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如何利用这一模式来助力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
一、课前:准备合适情境
情境的选择是任务型情境教学的基础,一个合适的情境除了能提升整堂课的文化氛围,更能增添课堂的乐趣、吸引学生的注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情境中传递的思想和主旨,促进学生对情境的理解,为之后学生进行写作提供良好的条件。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必须根据教学内容选取适宜的情境,做好准备工作。
以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为例,教材的第三单元写作主题是学习描写景物。世间万物,千姿百态,四季景色,美不胜收,教师从中选取一个情境,以这个情境为依托,展开景物描写写作的讲授。比如,教师可以把“校园的景物”作为整堂课的情境,校园里的景物与学生的距离很近,学生从熟悉的环境展开思考,更能领悟景物描写的关键要点。除了要选取情境,教师在课程开始之前还要搜集与该情境有关的图片、视频,整合这些材料,让其具备合理的理论逻辑。比如以“校园的景物”为情境时,可以搜集一些校园里的花、草、树、楼房等标志性的景物制作成一个动态视频,在课堂上播放给学生看,让学生感受到校园景物具体的美,懂得景物描写必须以实际的景物为基础,不能凭空想象,胡乱编造。
课前的准备是教师教学的必备工作,语文教师在决定用任务型情境教学的方式来展开语文作文的教学活动时,必须提前准备好合适的情境以及与之相关的教学材料,这样才能在课堂上科学地讲授语文作文知识与方法,让学生能深刻地理解,文章创作的关键在于表明自己对情境的真实感受。
二、课中(一):正确解读情境和任务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活动的灵魂所在,因此,教师必须对课堂教学引起足够的重视。对于选择用任务型情境教学法的语文作文课堂来说,更是要注重课堂效果和学生学习的状况。如果仅仅是用一些情境来堆砌课堂,而没有对情境和任务进行更深刻的解读,那么任务型情境教学就只是“华而不实”,看似丰富多彩,实则对学生而言并没有任何实际的意义和效果。
例如,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二单元的写作主题是学习抒情,也就是让学生在文章中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关于这一主题,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选择给学生播放一则关于英雄、伟人故事的小段视频,为学生营造出利于抒发情感的情境。在视频播放结束之后,让学生分享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并用简单的词语和句子记录下来,最后教师对每个人的感受进行点评,找出其中的共性和个性,带领学生理解,在抒情文章的写作过程中,会有一些共同的情感存在,但每个人对于同一件事物的感受也有着独特的理解,而我们在进行抒情文章的创作时,既要抓住共性,也要尊重个性,这就是教师对于情境的合理解读、对于教学任务的正确把握。
刚开始进行写作训练的学生,难免存在着对于情境和任务理解不到位、把握不到主题的情况,而这一问题对于任务型情境教学来说,是致命的一个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引导学生调整对任务和情境的把握。如此,才能提高作文课堂的效率,助力学生写作能力的增进。
三、课中(二):充分讲解写作技巧
一篇好作文的诞生,不仅依靠学生丰富的学识和真实情感,也离不开一些写作技巧的运用。教师的教学对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而言,绝大部分只能从提高学生写作技巧着手,而学生的知识和情感,只能由学生自己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不断积累。因此,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注重教授写作技巧的运用方式和方法,以实际地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例如,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写作的主题是新闻的采访和写作,新闻的撰写带有极强的技巧性,所以教师在开展这一主题写作教学时,可以以一定的新闻情境为依托,但其教学的重点,必须是对新闻这种类型的文章写作技巧的讲解。比如,教师在课堂上播放一段关于最近疫情的最新消息的新闻,然后要求学生根据这则新闻按照自己的想法写下一篇两三百字的新闻通告稿,接着教师挑选几篇具有比较典型错误的文章,以这几篇为例,教导学生新闻撰写需要注意其构成要素、特点等体现专业素养的方面。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就能更加清晰地理解新闻稿撰写所需要注意的地方,在之后的有关新闻写作中也能加以运用,让学生彰显出自身的文字功底和专业素养。
教师是否能对写作技巧展开有效讲述,体现着一名教师的学科素养和教学能力的高低,同时对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也有些重要的影响。因此,语文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就要注重对自身语文专业知识的培养,不断积累实践教学的经验,以提高课堂知识的讲授能力,对学生的学习和未来负责。
四、课后(一):适当布置练习
俗语云:“光说不练假把式。”教学是教与学的有机统一,好的教学不仅需要教师有着高水平的教学能力,也离不开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练习。对于学生语文作文水平来说,教师的课堂讲授只是写作方法和技巧的传递,个人具体行文水平的提升更多依靠的是课余的勤学苦练和博览群书。
继续以上文中提及的关于新闻写作为例,教师在课堂上系统地整理了新闻撰写需要注意的要素,接下来需要做的事情就是选取一个合适的主题,如“疫情”,让学生在自己的课余时间,利用互联网、报纸等工具收集关于疫情的最新消息,撰写一篇通报疫情最新消息的新闻稿。根据这篇新闻稿教师可以真实地了解到学生对于新闻写作的掌握情况,以便于教师及时调整之后的教学内容,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写作。学生的本性是向往自由的,这也就意味着他们中很少有人会自觉地将课余时间用来学习,所以就需要教师凭借自身的威望来给学生布置一些适量的作业。
练习不仅有助于学生对课堂知识深入理解,也有利于学生查漏补缺,找到适宜自己的写作思路和写作方式。因此,教师一定要用好“作业”这个法宝,适量、适度、适合地给学生安排作业,且对于学生的作业一定要及时批改并做好作业反馈,为之后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
五、课后(二):做好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对于自身工作和学生学习情况的总结和反馈,是教师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于以任务型情境模式来进行语文作文教学的反思,教师应该从情境的选择、情境的运用、情境与任务的结合三个角度来展开反思。
例如,部编版教材八年级下册的第四单元的写作主题是关于撰写演讲稿,所以教师在教学时会选择一个演讲的情境,比如竞选、国旗下发言等。那么在教学反思时,教师就需要考虑这个情境是否符合学生写演讲稿的主题。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对这个情境的运用,也是教学反思的一个重要部分,它包括情境运用时是否符合学生的兴趣、是否符合教学活动过程的展开等。最后是情境与教学任务的结合是否科学,教师营造了适合关于演讲稿的情境,还需要给学生布置相应的任务,这二者的结合是否科学,直接决定了整堂课教学效果是否达标。
教学反思是教师提高自身教学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如果能坚持做好教学反思,就能找到自己存在的具体问题,在之后的教学活动中逐渐改进,促进自己教学能力的提升,助力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任务型情境教学对于语文写作而言,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教学模式。因此,语文教师必须要对这一模式引起注意并大胆尝试运用这一模式来开展自己的教学活动。但这一模式还不完全成熟,因此教师在具体使用时,必须在课前、课中、课后都着力关注其实施的情况,积累经验与教训,为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水平付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