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2021-01-02孟嘉羽
孟嘉羽
(黑龙江省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6)
受经济发展环境不确定性的影响,我国企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迎来了新的挑战。企业要想在市场经济中有更好的发展,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同时也要承担企业在发展中存在的风险。因此,本文针对当前我国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可能存在的各种财务风险,结合市场大环境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探究更加有效的财务风险管控方案,以实现企业财务风险的规避和提高风险管控能力,促进企业健康稳健发展。
一、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财务控制能力不足
目前,我国很多企业在财务风险管理的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十分明显的财务控制能力不足的问题,导致这样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企业自身的存货风险管理比较薄弱,很多企业没有合理地掌握存货风险管理办法,出现了存货是资金成本2-3倍的情况,这就极大地限制了企业自身的资金流通性,导致财务在风险管理工作上难度增加。二是很多企业在财务风险管理工作中对于赊销对象支付能力以及信誉等信息的考查不到位,其实很多赊销对象自身的资金链已经出现了问题,而企业催收的方式又比较单一,这就极其容易出现资金呆滞的局面。对此,企业自身需要加强重视,并且采取有效的处理手段。三是很多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方式十分落后,这主要是因为企业自身不注重财务管理,很容易出现现金闲置等问题,这就容易催生出财务风险问题。
2.缺乏风险意识
就我国目前的企业现状来看,财务管理往往是企业的薄弱环节,而这其中更是缺乏相对应的财务风险意识。很多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往往一直都是处于高负载的情况,一旦出现不可控因素就容易很快在企业内部爆发出诸多影响到企业自身发展的财务问题,这些潜伏的风险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企业的长远发展和战略布局。当然也有部分小微企业,自身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对于财务管理以及财务风险问题熟视无睹,也不存在资产评估以及资金安置等处理方法,最终处于长期负债的情况,很容易因此导致企业随时破产。
3.财务风险管控机制不健全
在我国,制约企业发展的因素很多,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往往会受到来自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因此,企业自身往往没有构建完善的财务风险管理机制,对于各类财务风险没有进行防范和控制,从而导致企业在发展上深受影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难以凸显以及提升。比如,在企业中,票据往往都是财务管理中的佐证,但是小微企业因为财务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因此在对票据进行核销的时候工作模糊,保管不利,种种因素导致企业存在各种财务风险。
二、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控的对策建议
1.强化财务风险意识
对于当前企业而言,在这个经济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所有的经营活动的开展都应该有超前的财务风险意识保驾护航。对于企业内部的财务人员,需要对他们进行定期的专业化的财务风险管理培训,从而提高其财务风险管理意识,帮助企业更好地开展资金配置工作。同时,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应该尽量避免由此财务风险管理带来的资金呆滞或者周转不灵等问题,财务管理人员对于企业内部各项资金的使用都应该秉持严谨的态度,要做好应急预案,要建立完善的资金管理制度,这样才能够尽可能地规避风险,同时也才能够在风险来临时做好充分的准备,帮助企业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对于当代企业而言,在企业内部建立针对资金运作进行的监督评估小组是十分有必要的,针对企业发展过程中涉及的各项资金活动都进行全面的监管,帮助企业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同时保证企业内部资金的流动性。对于企业的相关固定资产也需要进行针对性的配置管理,采取最佳的资金操作状态,规避风险的同时尽可能地帮助企业创造经济效益。
2.加强财务风险识别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合理地加强财务风险识别能力对于企业而言十分重要,有助于在财务风险识别过程中提高企业的资金使用率。当然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企业从多个层面入手:首先,需要尽可能地提高财务人员对于风险的识别能力,需要财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整理归纳相关的财务风险类型以及风险存在的特点,一旦企业遇到财务风险就能够及时反应,及时辨别,通过调动企业生产活动等方式来规避或者弥补风险带来的损失,提高财务风险管理的价值。同时在风险识别过程中,财务人员还能够依据风险特点整理对应的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等对象,发现风险产生的原因,针对源头进行处理。其次就是在基于财务风险识别的同时,要规避经济损失等问题,需要企业能够结合当前的市场环境、企业的生产能力以及管理方法的革新等方式来需求应对风险的对策。同时企业还可以构建对应的财物警告机制,对财务风险做出提前预警,很好的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优化资金安排
对于企业而言,自身的资金流动性十分重要的,资金流动性可以有效地缓解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遇到的资金周转不灵以及负债过多等问题。而要保证企业自身的资金流动率,需要企业在日常的工作开支以及投资上进行风险评估,制定出具体的财务风险应对方案,以满足突发财务问题的资金需求。企业对于财务风险所涉及的资金配置要合理进行安排,这就需要企业财务人员能够对企业自身的发展趋势、企业的经营特点以及生产规模等多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从而做好资金的安排。企业除了从内部挖潜以外,还需要积极拓展资金的来源渠道,以保证企业流动资金充足,避免因此出现资金呆滞问题。企业最终的资金安全应该是从企业内部并结合市场的角度出发的,对任何一笔资金的使用都需要进行风险评估,从而帮助企业决策者进行正确的经营决策,达到最有效使用资金的目的。
4.完善财务风险管理机制
对于众多中小型企业而言,其本身的财务风险管理能力决定着企业是否能够健康稳定发展。因此,企业决策者一定要在开展经营管理的同时,建立完善的财务风险管理机制。首先,应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帮助企业明确未来发展的方向,实现规范化管理,同时将企业财务管理跟企业的发展任务结合起来,建立规范化的财务管理流程。只有让企业内部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都清楚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的重要性,才能够促进企业稳定快速的发展,提升企业的风险防范以及化解的能力。其次,中小型企业在进行投融资等金融活动之前,要结合市场环境以及内部的实际情况,分析了解当前市场动态和整个行业发展的趋势,同时要对企业自身可能面临的财务风险进行预测和分析,然后决定企业在未来发展中可能遭遇该类风险时的规避或者化解方式。这样定量分析得出来的风险应急预案才是有目的、有意义、有针对性的。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在企业发展中起到的是对于财务动态监管以及企业任务落实等诸多问题的决策,同时也需要发现问题,在第一时间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够促进企业的长期发展,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能力。
三、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小企业有了更多发展的机会。但在发展过程中,企业一定要增强对财务风险的管理能力,建立完善健全的财务风险管理机制,对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问题提前做好预估,制定应急预案,加强企业资金优化,强化企业应对能力,这样在面对风险的时候才能够从容应对,将风险影响降到最低,促进企业的稳定持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