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明互鉴视域下我国文化对外传播的创新
——以中国文化网“文化百科”栏目为例

2021-01-02

青年记者 2021年4期
关键词:百科议程栏目

李 颖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实践在探索和反思中不断前进,特别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为后全球化时代的对外传播指明了方向,也开启了中外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鉴的新范式。当前我国对外传播工作的基本矛盾在于民众对提升中国国家形象和全球文化领导力的美好期盼,与对外传播内容、方式和手段上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不匹配。[1]后疫情时代如何进一步加强文化交流,尤其是在互联网传播内容、方式方法上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是中国对外文化传播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中国文化网(http://en.chinaculture.org/)作为中国首个中外文化交流领域内的专业英文网站,对中国文化的对外互联网传播的探索和创新具有开创和借鉴意义。本文以“文化百科”栏目为例,从语符议程、内容叙事、翻译策略三个方面分析其建构理念,探究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创新实践。

“文化百科”栏目的建构理念

1.议程上的语符分类建构。“议程建构”不同于“议程设置”,更强调互联网时代微小而多元的分众议程。在中国文化对外传播实践中,中国文化因其博大精深、含蓄婉约、种类繁多等特点,常使外国友人陷入“充满好奇又无从下手”的议程鸿沟之中。中国文化网的“文化百科”栏目采用英文字母A-Z的语符分类形式,对中国文化的宏大议程作分类呈现。具体来说,该栏目将中国文化分为“风俗节日”“电影电视”“书法油画”“建筑园林”“食物健康”“节日风俗”等15个板块,以相应的英文单词对应15种类别的中国文化,从形式上实现了中西文化的无缝对接,更好地满足了使用者的分类选择和视觉需求。一方面,该栏目对议程内容进行分类建构。风俗节日、电影电视、书法油画等都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结点和标志,也是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窗口。该栏目突出其内容翔实和分类清晰两大特点,可有效梳理中国文化的历史脉络和内在逻辑,具体直观、多元翔实地呈现中国文化,避免其在跨文化传播的商业逻辑下产生误解和偏离,一改昔日中国文化“抽象而宽泛”的刻板印象。另一方面,该栏目在议程呈现上实现了语符建构。语符,即语言和图像的结合。该栏目将现代视觉技术与中国文化有机结合,以大比例视觉图片辅以主题文字的形式呈现中国文化。语符建构实属图文双重编码系统,可巧用符号形式的直观性和象似性以及符号意义的暧昧性和开放性,使文化传播既可跨越语境又可勾连时空,[2]此种优势在跨文化语境和互联网传播中更为明显。中国文化素有象形一体、诗画合一的语符图像传统,恰逢当前全球互联网传播和数字文化图像的发展趋势,更应借此契机向世界讲好新时代的中国文化故事。

2.内容叙事的时空分类建构。在内容叙事方面,该栏目采用时空分类的叙事理念,将内容叙事分为以风俗节日等传统文化为代表的“风土”型文化叙事、以电影电视等现代文化为代表的“风物”型文化叙事、以建筑园林为代表的“空间景观”型文化叙事。“传统文化”与“历史寻根”贯穿于“风土”型文化叙事之中,在历史的时间溯源中凸显其仪式性、观赏性等象征价值;“娱乐展演”与“市场求存”渗透于“风物”型文化叙事之中,在市场空间展演中凸显其娱乐性和表演性的经济价值;“空间想象”和“景观生活”弥漫于“空间”型文化叙事,勾连其历史文化的象征价值的同时,又将景观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在“临场”体验中感受中国文化的在场价值。以上三种文化叙事类型相互穿插、补充,跨越时空共同组成以“寻根与求存”为主题的新型文化内容叙事,建构了具有传承性和生命力的中国文化形象。

3.灵活动态的翻译策略。语言和图像都是文化的载体,亦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语言的建构性缘于语言本身的任意性、理据性、模糊性和可塑性特点。文化形象的建构某种程度上是语言主动选择和诠释。语言的建构性决定了文化形象的可塑性,使其具有较大的阐释张力和可塑空间。中国文化网作为传播中国文化的专业英文媒体,必然会涉及大量中国特色文化的英语表达,其翻译策略的选择和使用实则建构着中国不同的文化形象。该栏目对中国特色文化采用较为灵活的翻译方法,常辅以补充性和解释性翻译,最大限度地挖掘并呈现文化信息,更好地实现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鉴。例如,“重阳节”译为“Chongyang Festival”和 “Double Ninth Festival”,并进一步引出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之作“The Book of Changes”或“Yi Jing”(《易经》)中数字“6”和“9”所代表的文化信息:6代表“阴”,9代表“阳”,有“长久”“长寿”之意。此类翻译不仅注重文化信息的挖掘,还探索文化信息的跨文化图像呈现,这也将开启中国特色的跨文化图像翻译的新范式。

中国英文媒体对外文化传播策略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于2019年10月访谈了15名外国友人对该栏目的评价,受访者大都对该栏目的议程分类、内容呈现和翻译手法给予正面评价,特别是对该栏目的形式创意给予一致好评,但也指出存在的不足,主要有:(1)事件不足,过于注重中国传统文化数字化储存,忽视其对当代日常生活和行为方式的融入;(2)主体不足,过于注重中国文化的展示和表演,忽略人之于其中的参与性和体验性;(3)规范不足,一些文化新闻陈旧、更新速度慢、文本中出现少量语法错误。这些问题也不同程度地适用于其他同类中国英文媒体的对外文化传播实践。有鉴于此,以中国文化网为代表的中国英文媒体应尝试如下传播策略,更好地履行联接中外、沟通世界的媒体职责。

1.分类导引式传播。对外文化传播要紧密贴合互联网传播的分众议程和中国文化的自身特点。“文化百科”栏目百科数据库式的探索,对中国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的便捷搜索和数字化保存有着互联网时代的特殊意义。中国英文媒体应继续以百科分类的方式进行更加精细化的分类,其议程导引式的搜索不仅符合西方线性逻辑思维,也便于使用者获取相关信息,更好地走近中国文化、真正地走进中国文化。

2.个体微小式传播。对外文化传播不应停留在打历史牌上。中国的现代技术、教育、交通、饮食等普通人的生活日常,抑或语言、行为方式等微小的个体差异等,也是国际友人全面了解中国文化的入口。为此,中国英文媒体应以个体微小式的传播方式,淡化宏大叙事的表达,还原个体生活的日常,追加对相关文化现象和文化差异的解释,在微小的事实中呈现宏大的价值,在细腻的解释中加深彼此的理解。

3.渠道拓展式传播。对外文化传播还要注重整合各类媒体资源并拓展传播渠道。中国文化网自2015年9月起相继开设Facebook、Twitter、YouTube等海外社交媒体账号,加快推进中国文化的海外新媒体传播。访谈调查显示,多数受访对象依然表示不知该网站存在,也并不了解相关栏目,可见其传播效果依然不够理想。为此,中国英文媒体应整合对外文化传播资源,拓展传播渠道,并与学校、旅游、生活等领域的新媒体合作,建立新媒体融合传播矩阵。

4.事件参与式传播。对外文化传播要充分发挥互联网媒介实时互动和线上参与的特点。中国文化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应注重与互联网数字媒介的结合,对传统文化元素进行数字化保护和展示的同时,以在线参与仪式事件的形式建构国外友人对参与中国文化的集体记忆,使之在当代互联网语境中获得崭新的跨文化数字生存,进而提高对外文化传播的参与度。

5.活动体验式传播。对外文化传播应以人的体验为本。线下仪式体验活动创造了一个体验文化、感受价值的展示平台。文化只有通过自身体验,才能跨越差异并感受其背后的内涵。调查显示,大多数受访对象也倾向于以“在线了解+线下体验”的方式接触和感受异国文化。为此,中国英文媒体应有效结合线上线下相关渠道,组织双向文化体验活动,并及时跟进参与者的相关反馈和后续建议,使不同文化在个体体验和视域融合中实现“以人为本”的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鉴。

结 语

文化交往不是片面地寻求共识,共识可视为终极目的,未必能够全然实现,可经由互动得以达成;文化交往亦不是一味地凸显个性差异,差异天然存在,虽不能全然消除,可经由互动彰显特色。互动和实践才是文化交往的根本,对文化交往实践的探索总有新意。中国文化网“文化百科”栏目是互联网时代文化自觉意识的一种自我阐释,也是中国文化高质量对外传播的一次创新性互动实践。中国英文媒体在今后的对外文化传播实践中,应注重“实践和语境的融合”“议题和方法的勾连”,继续创新对外文化传播内容和方法手段,更好地实现中外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鉴。

猜你喜欢

百科议程栏目
德国《2010议程》议会辩论的话语分析
关于栏目的要求
第六届全球深商大会议程
乐乐“画”百科
栏目主持人语
“大师问答Ask the Guru!”栏目问答精选(二)
栏目制,为什么这样红
G20为推动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注入新动力
会面议程
探索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