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科学概论课程思政教育探索
2021-01-02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孟石荣杨加庆
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 孟石荣,杨加庆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立德树人,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既有专业知识能力又有良好思想政治素养的高素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物质生活的极大改善,在当代大学生中存在道德缺失、责任感弱、价值观偏离、科学素养差、社会适应能力弱等现象。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途径。高等学校肩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使命,应坚持把思政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目标。课程教学作为大学教育的主阵地,是实现三全育人的主渠道,必然承担着思政教育的主任务,这种思政教育既要体现在暴风骤雨的思政课堂上,又要体现在春风细雨的专业课程教学中[1]。
地球作为浩瀚宇宙中的一个天体,在46亿年漫长的演化过程中,形成了适合生物生存的自然环境,同时还诞生了万物之灵的人类,人们利用地球环境资源除了满足自身吃、穿、住、行、娱乐、通讯等需要的基础上,还不断推动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如今人类社会正走向智能时代,人们在享受着极其丰富的物质生活同时,也在承受着资源枯绝、环境污染、土地退化、生态失衡及灾害频发等带来的困境,严重地区已经影响到当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一定程度上说,以上困境的出现是人类长期以来,忽视地球自身发展演变规律,无节制地掠夺、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导致地球生态环境失衡的结果。因此,地球科学教育是我国推进思想意识的基本保障,要消除地球生态环境危机、修复受损的地球环境,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利用地球科学概论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开展教育引导,纠正人们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及生活中不良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必将有利于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一、地球科学概论课程思政教学目的
课程思政是教师在传授课程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内在德行和自身精神系统的有机构成和素质能力,成为个人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基本能力和方法[2],本质上是将高校思政教育融入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实现润物无声的立德树人教育效果[3]。课程思政教育有助于明确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提升全员育人思想意识;有助于挖掘课程德育资源,形成思政教育合力;有助于用好课堂德育主渠道,明确教师立德树人新使命;有助于实现思政教育由阶段育人向全程育人的提升[4]。
地球科学是一个庞大的系统科学,它涉及地质学、地理学、地球物理学、气象学、地球化学、水文学、土壤学、海洋学、环境地质学以及地球系统科学等学科领域,它们都是为人类的生存发展以及生产生活服务的,而地球科学概论则是以地球为研究对象,尤其以地质学对固体地球的研究为本质,一方面引导人们认识地球的形成、演化发展规律、物质组成、自然地质作用及构造变动等的一般规律,为人们开发利用资源、协调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提供理论基础。在地球四十多亿年的演化过程中,形成了可供人类生存的各种物质资源,如大气、水、动植物、土地、矿产资源等。另一方面,使人们意识到人类作为地球系统中的组成部分,无论是人类的出现,还是生存与发展,都与地球科学系统的其它组成部分密切相关,它们构成了与人类社会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自然环境,只有当人类与自然环境处于和谐状态,才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种认识必须作为每一代在地球上生存的人们在开发利用地球资源和环境时依据的科学观和道德价值的基础之一。地球科学揭示了地球万物形成的一般自然规律,人们通过认识这些自然规律,并用科学的方法开发利用地球资源和环境,支撑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然而,自从人类进入工业革命以来,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世界人口的快速增长,对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由于对资源进行无节制的掠夺式开发,加之一些不合理的、不科学的利用方式,导致出现资源短缺及生态环境质量恶化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屡遭自然的反噬报复,严重地区甚至影响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地球科学知识、理论及方法有利于人们建立合理利用资源及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避免因人类经济活动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及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地球科学概论课程除了教会学生地球科学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观和环保意识,以及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积极的劳动观,以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二、地球科学概论课程思政教学原则
(一)专业课程科学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通,提升综合职业素养
传统的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主要由思政课程承担,其独特的教学方法和规律,讲究系统性、理论性。而专业课程只注重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传授,存在专业课与思政课教学“两张皮”的现象。因此,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融入相应的思政教育,让学生既学会了专业课中的科学知识,又能在思想上有所升华,不断提升自身综合职业素养。
地球科学概论是研究地球形成及演化发展、物质组成、构造变动等的自然科学,人类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不断探索地球形成演化的自然规律,一方面建立起了较完善的地球科学基础理论体系;另一方面通过地球科学基础理论知识不断利用地球环境资源满足自身生存发展需要。
在地球科学概论课程思政教学中,把相应的思政元素有机地融入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既学习了与地球有关的科学知识,又能激发其探索地球未知世界的热情和兴趣。如宇宙中地球之外的其它星球是否存在生命?人类是怎么起源的?千姿百态的地球表面是如何形成的?人们的吃、穿、住、行、娱乐、通讯等生活资料从哪里来?环境问题对人类生存的影响?等等。
(二)重视课程思政元素的设计,发挥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
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倡导一种潜移默化式的引导,通过课程设计挖掘出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使教育教学目标清晰明确。首先,地球是宇宙中人类生存发展的唯一家园,地球科学是揭示地球万物形成及演变规律的自然科学,且在46亿年的漫长演化过程中形成了各种自然资源,比如大气、水、动植物、土地、矿产资源等,它们既构成了人类生存的部分环境要素,又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源。当今社会随着人类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及人口数量的剧增,对资源的开发利用强度越来越大,加之一些不合理的、不科学的利用方式,导致资源短缺及环境的破坏、污染日趋严重,可以从科学思维、热爱地球、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等方面设计课程思政元素。其次,地球科学研究离不开野外地质调查,经常爬山涉水、风餐露宿,致使工作艰苦、生活枯燥乏味,对从事地质工作的人员来说是一个挑战,可以从责任担当、吃苦耐劳、劳动意识等方面设计课程思政元素。再次,由于地球的内外地质作用产生各种自然灾害,如地震、火山喷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往往会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加之地球自诞生生命以来曾发生过5次生物大灭绝事件,可以从生命、生存、生活意识、安全意识等方面设计课程思政元素。最后,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形成具体化的课程思政教案,保证课程思政教育效果。
(三)发挥专业课程优势,精心选择教学内容
专业课程是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培养专业技能的重要途径。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老师往往只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导致学生专业思想和职业精神等意识淡薄。地球科学概论是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课程内容主要涉及有关地球的形成演化发展概况等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包括资源、环境、减灾及人与地球等方面的知识,具有丰富的理论性和极强的实践性,为培养学生专业知识、专业兴趣、职业认知和职业精神奠定了良好基础。当今社会正处在后工业文明时代,人类社会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造成资源的过度开采使用,导致地球生态环境的极大破坏,屡遭自然的反噬报复。地球作为人类目前唯一生存的家园,保护地球、合理利用地球资源、保护地球生态是保证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并推动着当代人生存方式的变化。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将地球科学教育的深度和广度拓展到社会人文层面,引导人们更加关注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这些思想都能在地球科学概论课程教学内容中得到充分体现,成为课程思政教育的天然素材。
(四)教学方式多元化,保证教学成效
课程思政教育要以教学效果为落脚点,根据学生特征和教学内容采取相应的教学方式,发挥好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通过课程教学,激发学生内在的情感共鸣和学习主观能动性,给人以思考、启发。根据教学内容选取相应的教学方式,提升课程教学效果。课程教学过程可以采用案例式、讨论式、滴灌式、浸润式、体验式等,并注意与互联网技术、现代信息化技术相结合。地球科学的实践性和服务性均较强,人们生产生活的物质资源与生活环境的改善都与地球科学工作息息相关,通过增加社会实践活动认识地球科学工作的过程及成果,培养学生保护地球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身的主观意识,增强保护地球环境的使命感。
三、地球科学概论课程思政教学内容
地球科学概论课程思政教育主要挖掘地球科学专业知识中的育人价值,以专业知识教育为载体形成有效的育人教学内容体系,从科学的角度发挥专业课程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地球科学概论课程不仅讲授和训练认识地球形成演化、构造变动、物质组成、以及地球资源、地球环境形成等的科学知识,而且更要注重学生对人类与地球自然环境关系、地球万物的存在价值和相互关系的思考的引导;既要让学生善待地球、敬畏自然、珍惜资源,产生对地球资源索取有度、对花草树木感恩回馈,以及善待地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思想共鸣,又要培养学生合理利用资源、改善环境、服务社会的职业道德和专业认同感。
地球科学概论课程主要分析了地球系统形成演变以及物质组成、结构、构造的一般规律,揭示引起地球自然地理差异的驱动力,探求地球环境和资源形成的过程,探讨人类生存发展与地球环境的关系以及地球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旺盛矛盾的实质,寻求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和方法。这些知识体系都蕴含着人们对自然观、科学观、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认识智慧和实践精神,使得地球科学概论课程成为思政教育和“三观”“三生”养成的极佳载体。
可用于地球科学概论课程思政教育的元素有:①从地球形成及演化所形成的世间万物,构建从无到有的认识论思想;②阐述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建立唯物主义的世界观;③认识行星地球系统的整体性、变化性、各圈层相互作用及地球动力作用等,形成科学的、全新的地球观和宇宙观;④由资源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及环境问题产生的经济学视角,养成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行为习惯;⑤强化可持续发展理念;⑥通过全球性环境问题,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存理念;⑦从地球生命诞生以来的演化过程及五次生物大灭绝事件形成尊重生命的仁爱情怀;⑧突显保护地球环境的人类主体责任感;⑨领悟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恶化的诱发性,树立对地球环境的保护意识,提高建设地球生态文明本领;⑩通过地球科学的实践性形成积极进取的劳动观;⑪通过地质作用产生的地表形态及产物特征,在欣赏自然之美中建立正确的审美观。
因此,地球科学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是高校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融入相应的思政内容,培养正确的自然观、科学观、劳动观、审美观等;养成正确的“三观”和“三生”意识;涵养正确的家国情怀和职业素养,取得育人良好效果,使地球科学概论在专业课程思政教育中起到主阵地作用,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主渠道作用。